学术投稿

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在重度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黄祥慧

关键词:院前急救护理, 重度颅脑外伤, 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在重度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8月-2018年8月的62例重度颅脑外伤患者应用掷骰子的方式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并分别采用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及急救护理干预方式进行护理,判别护理效果.结果:将研究,发现患者的临床各项指标主要包括运转时长、急救评估时长、患者转醒时长和住院时长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院前急救护理干预措施对颅脑外伤患者进行护理,有利于及时有效的对患者进行抢救,减少运转的时长,提高患者生存几率.
健康必读杂志相关文献
  • 心电向量图在左前分支阻滞合并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诊断方面的优势

    目的:探讨心电向量图在左前分支阻滞(left anterior fascicular block,LAFB)合并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诊断方面的优势.方法:选择临床诊断明确、有典型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LAFB特点的心电向量图进行分析.结果:两例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LAFB患者的心电向量图特点均符合心电向量图的诊断标准.结论:心电向量图对下壁心肌梗死及LAFB的鉴别诊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黄曼茜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分析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后门诊换药护理观察

    目的:针对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后门诊换药的护理方法及重点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6月,到我院进行切开引流术治疗的96例肛周脓肿患者,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换药时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48例,加强护理干预.结果: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门诊换药护理满意率为93.75%,对照组为70.83%,差异明显(P<0.05).结论:加强门诊换药护理能够减轻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后疼痛,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张苗苗;李建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治疗与临床护理要点研究

    目的:探究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治疗与临床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03月~2018年03月期间收治的45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治疗及护理资料,观察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治疗与临床护理要点进行总结.结果:45例患者经过临床治疗及针对性护理干预后,治愈30例,有效12例,无效3例,临床治愈率为66.67%,总有效率为93.33%.结论: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积极进行治疗并配合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治疗效果确切,能够帮助患者顺利度过围绝经期.

    作者:孔令春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风险意识对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风险意识对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我院于本年度开始施行风险意识优化手术室护理管理,将2018年度1~11月之间的护理中的案例抽调出50例作为观察组进行研究,2017年整年度常规化护理中抽调出同样数量的50案例作为对照组展开研究,对照两组护理的护理文书、基础护理、护理安全、物品处理等几个方面分析两组的护理水平,结合两组在护理期间产生的风险时间与占比进行对比,并收集患者的意见反馈,了解护理人员分别在不同时期与模式下的护理操作、业务水平、健康教育和服务形象评分结果,综合量定风险意识对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各项指标高于对照组,其护理的水平、质量均较高,其风险事件的概率较低.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风险意识使得护理中的危机感较强,在常规化的护理上防患于未然,整体的护理质量得到显著的提升.

    作者:冯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糖尿病足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对我院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治疗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6例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6例患者中,采用清创植皮术30例,截肢(趾)术者10例,负压封闭引流联合植皮修复术17例,皮瓣修复23例,皮肤牵张闭合器6例.结论:糖尿病足患者主要的治疗方法包括换药、清创植皮、皮瓣修复以及截肢等,合并感染的患者需抗生素进行治疗.

    作者:龙照忠;首家保;曾佳兴;崔泽龙;陈英斌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腹腔镜下结直肠肿瘤切除术患者的影响分析

    目的: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腹腔镜下结直肠肿瘤切除术患者的影响探析.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98例结直肠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手术室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少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肛门排气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结直肠肿瘤切除术患者接受手术室护理干预后,能降低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

    作者:程琦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老年脑梗塞患者早期使用中医护理与现代康复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分析现代康复护理联合早期中医护理应用于老年脑梗塞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组选择我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治疗的86例老年脑梗塞患者当作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有43例患者,对照组给予现代康复护理,而观察组在对照组前提下给予早期中医护理.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总满意度为79.07%,而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度为95.35%,由此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显著好于对照组,说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现代康复护理联合早期中医护理应用于老年脑梗塞患者中可获得显著的临床疗效,可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改善神经功能,提升生活质量,促进脑细胞活动,在临床中值得广泛关注.

    作者:汤其书;龚菊香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高龄前列腺癌患者腹腔镜根治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探讨高龄前列腺癌患者腹腔镜根治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对28例高龄前列腺癌患者腹腔镜根治术围手术期护理措施,给予针对性护理、预见性护理,严格做好患者术后病情观察和盆底肌锻炼及并发症护理.结果:28例病人手术顺利,无中途转开放手术,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可降低高龄前列腺癌行腹腔镜根治术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许献霞;叶敏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脑血管病患者发生血管性痴呆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脑血管病患者发生血管性痴呆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以本院2016年1月~2018年8月门诊及住院治疗的脑血管病人138例作为此次的研究样本,依据患者脑血管病后有无痴呆症状分组为痴呆组和非痴呆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MMSE评分、ADL评分、HIS评分以及神经缺损症状、颅脑影像学病变特征.结果:痴呆组患者的MMSE评分较非痴呆组患者明显更低,而痴呆组患者的ADL、HIS评分较非痴呆组患者显著更高(P<0.05);痴呆组患者与非痴呆组患者的一般临床指标对比中,痴呆组患者的年龄超过75岁、受教育年限≤6年、存在脑卒中病史、合并糖尿病者的占比均较非痴呆组患者明显更高(P<0.05);痴呆组患者的重度神经功能缺损、左半球脑梗死/出血以及前循环障碍和多发腔隙性梗死的占比均较非痴呆组患者明显更高,两组对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脑血管病患者发病后出现痴呆的风险较高,血管性痴呆疾病的危险因素较多,主要包括患者脑血管病变部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脑卒中病史、合并糖尿病以及高龄和受教育水平等.

    作者:李斌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院前护理流程在急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院前护理流程在急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挑选2016年9月—2018年9月于本院进行抢救的急危重症患者62例,由数字随机表法分组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1例,分别应用院前护理流程和传统护理流程,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病情诊断、气管插管、静脉通道开通、吸氧、心肺复苏等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而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院前护理流程在急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较显著,能明显缩短患者抢救各操作时间,有助于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和生存质量.

    作者:石维锋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人文教学法在超声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超声医学是一门整体性较强的学科,是医学影像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临床联系紧密.超声医师与患者接触密切,随着新技术、新方法、新概念的产生并不断发展,应当更加关注对超声医学生的人文教学,现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8年6月的超声科影像实习生进行讨论分析,探讨人文教学法在超声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潘莎;朱兴容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社区护理中的口腔护理研究

    目的:分析社区护理中的口腔护理方法,观察开展效果.方法:选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接收的社区内就诊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观察组着重开展口腔护理,对照组护理常规开展,但口腔护理并未进行,观察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龋率、牙周炎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口腔健康知识掌握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社区护理中开展口腔护理后,可有效的提升社区人口的口腔健康程度,并提升其对口腔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降低口腔疾病的发生率.

    作者:胡贵珍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中存在问题与管理对策

    医疗器械属于医疗诊断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是辅助疾病治疗的重要手段.医疗器械质量安全性直接影响到诊疗效果,针对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确保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落实到实处,使临床能够安全的使用医疗器械,保证医患安全,促进医院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

    作者:许晓静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针灸对腕部外伤术后感觉运动障碍的治疗效果

    目的:分析对于腕部外伤手术后存在感觉运动障碍患者采取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患者于术后采取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配合针灸疗法进行康复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腕部感觉运动障碍恢复总有效率是97.06%,较对照组的85.29%具有显著优势(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腕关节运动功能指标并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掌屈、背伸、桡偏、尺偏恢复效果均较对照组更优(P<0.05).结论:对于腕部外伤术后存在感觉运动障碍患者采取针灸疗法,可促进患者感觉运动功能恢复,针灸疗法值得在腕部外伤患者康复治疗中应用推广.

    作者:陈叶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浅谈传染病在高校中的预防和控制机制

    目的:浅谈传染病在高校中的预防和控制机制,旨在降低高效传染病的发病率.方法:选取本市某高校2017年11月~2018年11月的84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实施疾病预防和控制管理措施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管理组各420名,对照组不实施传染病预防和控制管理,管理组加强传染病预防和控制管理,对比两组学生的传染病知识掌握率、防控意识、行为以及患病率.结果:对照组学生的传染病知识掌握率为74.5%,管理组为90.7%,管理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管理组学生有传染病防控意识、行为的人数占比(53.3%、41.2%)均高于对照组(31.7%、17.9%),且传染病患病率(6.2%)低于对照组(14.5%),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加强传染病在高校中的预防和控制管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传染病知识掌握率和防控意识,降低高校传染病患病率.

    作者:刘娜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护患沟通在儿科门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研究护患沟通对于儿科门诊护理的作用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儿科门诊采用常规护理的29例患儿,将其作为A组,另选取在儿科门诊采用护患沟通的29例患儿,将其作为B组,观察比较其结果.结果:B组患儿在护理后其总体满意率、护理纠纷的发生率均低于A组患儿,P<0.05.结论:在儿科门诊开展护理期间,增强护患间的沟通,能够减少各类纠纷的产生,增强患儿对于护理的总体满意率,可推广.

    作者:王显翠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维持性血透患者口服复方氨酚烷胺胶囊致精神障碍1例报告

    作者:蔡丽雅;范琴琴;尤裕环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急产对母儿的影响分析及护理效果

    目的:分析急产对母儿的影响,总结急产护理经验.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产产妇5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围产护理,观察组给予急产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母儿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与新生儿的不良情况发生率为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存在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急产产妇针对性护理干预,可减少母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促进母儿早日出院.

    作者:黎伟琴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在重度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在重度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8月-2018年8月的62例重度颅脑外伤患者应用掷骰子的方式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并分别采用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及急救护理干预方式进行护理,判别护理效果.结果:将研究,发现患者的临床各项指标主要包括运转时长、急救评估时长、患者转醒时长和住院时长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院前急救护理干预措施对颅脑外伤患者进行护理,有利于及时有效的对患者进行抢救,减少运转的时长,提高患者生存几率.

    作者:黄祥慧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规范化疼痛护理在四肢创伤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规范化护理在四肢创伤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3月期间在医院接受住院治疗的80例四肢创伤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与规范化疼痛护理组,每组40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住院天数和满意度情况.结果:规范化疼痛护理组患者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显著;规范化疼痛护理组患者较常规护理组平均住院时间减少,病人的满意度提高.结论:规范化疼痛护理减轻了四肢创伤骨折患者的疼痛程度,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李媚 刊期: 2018年第13期

健康必读杂志

健康必读杂志

主管:湖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