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进
目的:探究SBAR标准沟通模式用于规培护士带教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毕业后进入我院的60例规培护士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带教模式,观察组采用SBAR标准沟通模式,对比2组理论知识考核成绩及沟通能力.结果:观察组理论知识考核成绩及沟通能力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SBAR标准沟通模式用于规培护士带教中有利于提高护士临床知识掌握水平,促进带教老师与规培护士之间的沟通.
作者:肖冬梅;孙素萍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分析基层疾控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能力建设,旨在提高其能力水平.方法:收集8所医疗机构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其专业工作人员配比、学历构成、是否制定应急预案并进行相应训练等等,了解目前卫生院及人员应急反应能力状况,以此为基础探讨应急反应能力建设.结果:除1所乡(镇)级机构未制定具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外,其余均有预案和程度不同的准备,初步形成了应急体系,其中较高级别的县级医疗机构应急能力更强,相比之下乡(镇)级机构人员学历水平、机构整体应急能力都较弱,因此各级均需进行应急反应能力建设,尤其是对基层卫生院更应加大力度.结论:卫生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能力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相关政府部门应起好监督、领导作用,在各级卫生院的共同努力下提升整体应急反应能力,尽量避免或减少突发疾病给人类带来的伤害.
作者:尹艳梅;隋文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研究探讨全麻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管理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4月-2018年3月手术室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7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进行麻醉管理,分析手术麻醉效果.结果:76例患者中未出现1例麻醉并发症,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均未中转开腹,所有患者在手术期间生命体征基本平稳,未出现明显的躁动现象;与麻醉前比较,患者在建立气腹前MAP、HR略降低,气腹后30 min升高,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pO2在手术全程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患者采用静吸复合全麻的方式有助于患者的病情平稳,保证手术安全,促进患者手术治疗的顺利进行.
作者:陈小盼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以新生儿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患者获得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危险因素和护理对策进行探究.方法:选取我院新生儿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进行研究,分为参考组和探究组.参考组采取常规护理,探究组同时进行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分析.结果:探究组的疗效比参考组更显著(P<0.05).结论: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分析在新生儿呼吸机相关肺炎中的应用效果非常明显,能够提高临床疗效,广泛应用于临床一定会有很高的价值.
作者:周金林 刊期: 2018年第13期
本文通过文献查阅了解我国儿科医疗资源现状,分析县级综合医院儿科现阶段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结合我市(县级市)各级医疗机构儿科现状,提出新时期我国县级综合医院儿科建设的一些建议.
作者:宋艺斌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上消化道穿孔疗效.方法:择取2016-2018年2月收治的100例上消化道穿孔患者,基于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分别通过腹腔境手术以及开腹手术进行治疗;结果:两组病患手术切口均符合甲级愈合标准,手术成功.腹腔镜手术患者各项指标优于腹腔镜患者,两组患者各项自然指标信息如性别、身高、年龄、体重等信息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上消化道穿孔疗效对比来说,腹腔镜患者守护效果显著,不良反应较少,临床效果也更为显著,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宋丽君;董宁玲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针对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后门诊换药的护理方法及重点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6月,到我院进行切开引流术治疗的96例肛周脓肿患者,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换药时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48例,加强护理干预.结果: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门诊换药护理满意率为93.75%,对照组为70.83%,差异明显(P<0.05).结论:加强门诊换药护理能够减轻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后疼痛,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张苗苗;李建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在儿童保健工作中,重要任务之一为发现和鉴定儿童有无发育风险,有助于及早发现及早诊治,进而预防不良发育情况进一步发展,同时还能够降低致残率.针对早期发现儿童不良发育的有效路径为发育筛查、监测,因此就需要提高基层儿童保健工作的重视程度,并将发育筛查、监测纳入以上工作中,有助于及早发现、诊治.
作者:向兴娟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究个性化护理应用于剖宫产产妇术后的效果.方法:此次实验对象全部选自2018年1月至2018年7月之间在本院进行剖宫产的78例产妇,将其均分成干预组(n=39)和常规组(n=39),常规组行一般护理,干预组则使用个性化护理,分析比较两种护理效果.结果:常规组和干预组在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子宫恢复时间、产后恶露维持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差异上,全部出现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应用于剖宫产产妇术后的效果较好,可减少并发症,并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唐洁 刊期: 2018年第13期
超声医学是一门整体性较强的学科,是医学影像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临床联系紧密.超声医师与患者接触密切,随着新技术、新方法、新概念的产生并不断发展,应当更加关注对超声医学生的人文教学,现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8年6月的超声科影像实习生进行讨论分析,探讨人文教学法在超声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潘莎;朱兴容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研究中医针灸推拿措施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关节功能及疼痛改善的影响.方法:本文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膝骨性关节炎治疗的患者140例作为实验对象,按照其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接受中医针灸推拿措施治疗的中医组和接受药物治疗的药物组,每组有70例患者.结果:中医组患者治疗后关节功能以及疼痛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药物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中医针灸推拿措施为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提供治疗可以有效的改善其关节功能和疼痛情况,值得予以广泛的临床推广.
作者:许宇浪 刊期: 2018年第13期
将品管手法运用于门诊流程管理,比较改善前后病人候诊时间.开展品管圈活动后门诊病人候诊时间≧1h的人数由实施前的65人降至实施后的45人,目标达成率为95.2%,进步率为30.7%.通过品管圈活动有效缩短病人等候时间,增强科内人员参与管理的意识,进而不同程度提高了大家的解决问题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工作积极性等.
作者:吴琼;刘玥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分析静脉溶栓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获益情况.方法: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病历资料,依据溶栓药物的差异分成常规治疗组(24例)、阿替普酶组(3例)、尿激酶组(19例).三组均接受常规治疗,阿替普酶组、尿激酶组分别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结果:阿替普酶组、尿激酶组总好转率均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阿替普酶组总好转率高于尿激酶组,但总好转率差异不显著.尿激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阿替普酶组(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静脉溶栓治疗中,阿替普酶的疗效更佳,但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安全性更高.
作者:张连举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究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对其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对象是我院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51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纳入观察组,和同时期51例妊娠期非糖尿病孕妇纳入对照组,对两组孕妇进行追踪和随访,记录妊娠结局,并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生殖道感染、产后出血、羊水过多、子痫前期、剖宫产、巨大儿、早产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呈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妊娠解决的因素主要是:游离脂肪酸、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三酰甘油、空腹血糖.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对妊娠结局有着不利影响,所以孕妇在妊娠期要积极控制血糖,定时检查血糖、血脂情况,以便改善妊娠质量.
作者:何义萍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对于消毒供应中心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具体方法以及应用效果施行分析与总结.方法:我们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在过去一年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比优质护理服务开展前后的护理效果.结果:开展优质护理前后消毒供应中心护理工作质量和科室满意度评分对比差异明显.结论:临床中针对消毒供应中心,施行优质护理服务效果理想,能够显著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臧家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分析定期体检早期发现脑卒中危险因素的重要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4月496例医院体检中心连续3年行健康体检的检查者,采集体检者的一般资料与体检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多数体检者存在一定的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高血压、糖尿病、肥胖检出率逐渐升高,这与体检者存在缺乏锻炼、饮食结构不合理等危险因素有密切的相关性.结论:对于存在慢性疾病以及肥胖的患者,需要加强健康教育,从而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出现,进一步降低临床脑卒中的发生风险.
作者:王丽萍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观察和探讨PICC(经外周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术)拔管的正确方法与过程,以及护士在拔管过程中的护理体会.方法:对58例乳腺癌术后化疗结束后的病人或在化疗过程中出现严重并发症时,遵医嘱拔除PICC导管.结果:5例病人在拔管过程中遇到阻力,经过处理后才顺利拔除.结论:患者在拔管过程中是否摆放正确的体位、患者的心理因素以及患者平时对导管的维护等对拔管是否顺利有重要影响.
作者:林惠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分析游离前臂皮瓣移植术修复舌口咽及颌面部组织缺损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2017年12月至我院接受游离前臂皮瓣移植术修复舌口咽及颌面部组织缺损的25例患者临床资料,探讨其皮瓣移植成功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25例患者经移植治疗后皮瓣均成活,成活率为100%;且所有患者移植后面部外形满意、面部功能恢复良好.结论:于舌口咽及颌面部组织缺损患者中应用游离前臂皮瓣移植术具有显著效果,且在修复成功率及修复安全性方面较为可靠,可广泛应用于舌口咽及颌面部组织缺损患者面部修复中.
作者:黄彩霞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探究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临床治疗中雷贝拉唑与伊托必利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将我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104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使用雷贝拉唑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伊托必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各项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探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临床症状改善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临床治疗中使用雷贝拉唑联合伊托必利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升治疗效果.
作者:尹姣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通过出院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延续护理,探讨延续性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的影响.方法:收集118例我院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6年3月-2018年5月,根据干预方式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患者在血压控制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人群实施延续性护理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血压同时提高护理满意率.
作者:李桂珍 刊期: 2018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