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全权;陈海林;徐蕾;章茂森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3年9月-2004年9月收治脑源性偏瘫患者120例,年龄16-80岁,随机分为两组,康复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各60例.康复护理组中男性46例,女性14例;脑外伤12例,脑肿瘤2例,脑血管病44例,其他2例.常规护理组中男性42例,女性18例;其中脑外伤14例,脑肿瘤3例,脑血管病42例,其他1例.两组患者病史和体征明确,经CT或MRI检查诊断,病程15天-6个月.
作者:秦延京;杨莘;董继革;蒋波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运动干预对早中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40例早中期(关节功能障碍分级在3级及以下者)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仅予药物治疗,观察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辅以关节功能康复操训练.用视觉模拟评分法比较两组疼痛改善效果,评价两组晨僵时间,关节功能障碍改善程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关节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关节晨僵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及观察组治疗后关节功能障碍程度均有改善,但对照组效果不及观察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运动干预对早中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关节功能恢复有很重要的作用.
作者:吴燕红;庞学丰;吴立友 刊期: 2005年第09期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4年2月-2005年2月在我科住院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40例,其中Bells麻痹36例,Hunt麻痹4例;全部患者神清语明,单侧发病,符合<现代神经病学诊疗分册>对特发性周围神经麻痹诊断标准[1].40例患者入院时用House-Brachmann(H-B)面神经功能评价标准进行评价[2],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具体情况见表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t检验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王桂荣;吴杰;孙冬;李秀香 刊期: 2005年第09期
偏侧忽略(unilateral neglect),又称单侧注意不能、单侧空间忽略以及单侧空间失认.偏侧忽略是脑损伤如脑卒中和脑外伤后出现的常见的行为认知障碍之一.患者的各种初级感觉可能完好无损,但却不能对大脑损伤灶对侧身体或空间呈现的刺激(视觉、躯体感觉、听觉以及运动觉刺激)做出反应.在右侧脑卒中的患者急性期中单侧忽略的发病率高达82%[1].
作者:王芗斌;陈晓春;宋为群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急性期接受康复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146例,其中82例收治卒中单元病房(康复组),64例收治普通病房(对照组).两组患者用药相同,对康复组患者给予规范的早期康复治疗措施.发病24h、治疗后21天各按ESS评分1次,发病3个月时用Barthel指数评定日常生活能力,观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康复组患者的ESS评分、Barthel指数积分显著较对照组为佳(P<0.01),卒中后并发症明显减少(P<0.05).结论:急性期康复治疗能明显促进脑梗死患者各项功能的恢复,改善预后.
作者:陶庆玲;赵晖;孙瑄;张榴菊;钟佩;曲海霞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检验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疾病专表-脑卒中影响量表(SIS)应用于中国脑卒中患者的效度.方法:遵照SIS量表的发行机构MAPI推荐的程序及借鉴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统计学教研室译制经验编译SIS量表中文版,并使用此中文版对初次脑卒中发病后1个月的住院患者(180例)进行测量,运用相应的统计学方法进行效度分析.结果:SIS量表中文版的8个领域与FCA量表、SF-36量表的相关部分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相关系数经统计学检验P<0.05.结构效度中各公因子所包括的条目基本与原量表相同.结论:中文版SIS量表具有良好的效度,适用于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评测.
作者:兰月;黄东锋;胡昔权;徐光青;李奎 刊期: 2005年第09期
1 一般资料2002年1月-2004年12月我院干部病房平均每年住院患者的基本情况见表1.2 实施健康教育的难点健康保健教育是医院高标准保健服务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适应新形势的客观要求[1].老年干部病房的患者有着特殊的人生经历,对问题的看法往往有着独特的视角和见解,因此习惯于凭借自己的经验来处理自身的健康问题,他们在健康问题上所固守的经验可能正确,也可能错误,在纠正其对健康观的某种错误认识时,常常需要医护人员将问题解释和分析得更加透彻、细致,才有可能被他们所接受.
作者:张翠萍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n type A,BTX-A)对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后肢体肌肉痉挛的治疗价值及其剂量影响.方法:选择48例上运动神经元损伤患者采用肉毒毒素A电刺激引导下局部肌肉注射治疗肌痉挛,其中把小腿三头肌、肱二头肌、屈指肌随机分成高低两个剂量组,观察剂量不同对疗效的影响,同时对所有患者制订注射后的目标,观察其达标情况.结果:肉毒毒素A注射后肌肉张力明显降低(P<0.05),但在小腿三头肌、肱二头肌及屈指肌群中均未发现明显的量效关系,各配对大小剂量组肌张力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患者功能显著改善,康复目标总达标率为70.4%,肉毒毒素对上肢的粗大运动及下肢的步行功能的改善效果明显,而对手的精细活动功能的恢复效果欠佳.结论:肉毒毒素A对缓解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后的肢体肌肉痉挛,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及运动功能疗效显著,肉毒毒素作用的量效关系尚有待确认.
作者:杨晓颜;许光旭;毛雅君;顾绍钦;王骏;金挺剑;励建安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精神分裂症患者经社区康复后医疗费用和病情严重度变化情况.方法:将1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社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组80例,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历时1年.比较1年前后医疗费用和其他经济损失及临床疗效情况.结果:社区康复后患者的医疗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好转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经社区规范防治与康复,可减少医疗费用支出,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疗效.
作者:谭斌;何宇芬;向恩平 刊期: 2005年第09期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120例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均选于我科2004年3月-2005年1月收治的住院患者,所有病例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1],并经头颅CT或MRI确诊.①入选标准:颈内动脉系统病变,首次发病的急性脑卒中,发病后72h内入院,年龄38-70岁,神志清晰,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9分.②排除标准:椎基底动脉系统病变,两次以上的脑卒中,年龄>70岁,昏迷、GCS<9分,采用尿激酶溶栓或肝素抗凝治疗的脑梗死,采用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或开颅血肿清除术的脑出血患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或严重的心、肺、肝、肾功能障碍,严重的失语,依从性差或不依从者.
作者:马晓红;李浩鸿;周海燕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许多研究观察到,有机体对负性情绪刺激的反应比对中性或正性刺激快,本研究应用事件相关电位中的单侧化准备电位将反应时划分为刺激加工阶段和反应准备阶段,从而得以直接观察负性刺激的反应启动效应.方法:本研究选取国际情感图片系统的正、中、负性图片作为刺激材料,以正常大学生为被试,令其按键表示对图片情绪属性的判断,同时记录脑电.结果:正、负性情绪刺激引起的刺激锁定单侧化准备电位的潜伏期比中性条件下的潜伏期缩短,观察反应锁定单侧化准备电位的潜伏期可见,负性刺激引起的潜伏期显著短于中性和正性条件.结论:对情绪性刺激的心理加工评价过程较短,观察反应锁定单侧化准备电位的潜伏期可见,负性刺激引起的潜伏期显著短于中性和正性条件,表明负性刺激具有反应启动效应.
作者:黄宇霞;罗跃嘉 刊期: 2005年第09期
1 材料与方法1.1 大鼠骨折模型的制作90只健康Wistar大鼠,雌雄各半,9-10个月龄重量,170-200g,平均180.5g.速眠新Ⅱ号1ml/kg臀部肌注麻醉,3min后起效.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在无菌条件下,选左胫骨结节下外侧纵切口长约2cm,切开皮肤皮下,沿胫骨骨膜分离,注意勿伤隐动脉,胫前动脉和相应的神经.用小薄锯横切胫骨,横断点在胫骨结节下1.2cm处.缝合各层皮肤,以石膏绷带做长腿管状固定,7天后拆除.
作者:张爱民;周学志;刘会玲;于敏志;范志勇;史正亮;张华;孙文茂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溶栓后微循环再灌注和微血栓形成情况及腺苷对溶栓后微循环障碍的影响.方法:12只大耳白兔均用电刺激法在右股动脉形成稳定的闭塞性血栓,予尿激酶6万U/kg和肝素250U/kg静脉溶栓治疗,溶栓后随机分为腺苷治疗组(立即予腺苷0.3mg/min,静滴30min)和对照组(立即予等容量生理盐水静滴30min).结果:用药后治疗组血浆6-酮-前列腺F1a(6-keto-PGF1a)与血栓素B2(TXB2)的比值(即P/T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电刺激前两组P/t比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用药后治疗组为1.26±0.04,对照组为0.44±0.02,P<0.01);溶栓再通后治疗组肌腱微循环恢复情况较对照组好,无复流区域少;治疗组右胫前肌病理切片组织损伤轻且未见微血栓形成,而对照组可见微血栓形成.结论:溶栓后立即予腺苷治疗,可改善溶栓后的微循环障碍.
作者:向凝;李小鹰;李金生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情的影响.方法:将12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低危患者,平行随机分为康复组(62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除予以常规治疗外,康复组采用为期2周,以步行为主的康复训练.结果:两组患者在室性心律失常(Lown≥Ⅲ),梗死延展,心率变异性和Q-T离散度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在入院第3、4周末,进行左心功能测定LVEF≥50%者康复组(66.7%)高于对照组(47.4%),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第4周末的低水平平板运动试验阳性率,康复组(27.1%)低于对照组(39.1%)(P<0.05).住院期间心绞痛、再梗死、死亡率与平均住院天数,康复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无明显并发症的AMI患者,采取早期康复训练,是安全可行的,有利于病情恢复,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周磊;黄霞;宁景春;龚小兰;张春蓉 刊期: 2005年第09期
1 心脏病康复1.1 心肌梗死后及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康复香港的Leonard S.W.Li对以循证医学为基础的心脏病康复进行了回顾性综述.他指出,现代心脏病康复开展已有四十余年历史,主要集中于缺血性心脏病,直至近十余年才关注到充血性心力衰竭.
作者:周士枋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透明质酸钠并运动疗法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门诊6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2ml/次,3-5次为1个疗程,同时配合运动疗法.观察治疗前后Lysholm膝关节综合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后膝关节疼痛等症状明显改善,Lysholm膝关节综合评分明显提高(P<0.01),有效率为86.67%,无任何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透明质酸钠并运动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能够改善患者关节功能,提高生存质量,防止病情发展,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作者:巩尊科;陈伟;周晓园 刊期: 2005年第09期
脑血管病致残率、病死率较高.在我国疾病死因调查中,一直居于首位,其中缺血性中风占75%-90%,因此开展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机制及预防治疗等问题的研究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被认为是缺血性卒中的高危因素,也可以诱导缺血耐受而保护大脑免受或少受脑缺血损害.对脑缺血耐受机制的研究可为脑保护治疗提供新的途径.
作者:巴晓红;巴彩凤;李艳君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强制戒毒所中心理和行为干预措施对戒毒者的康复效果.方法:对30例戒毒者进行为期3个月的认知、行为和心理综合干预疗法(观察组),与未使用综合干预疗法的30例戒毒者(对照组)比较,采用自制的社会功能康复治疗表和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及精神科评定量表(SCL-90)进行效果评定.结果:观察组经综合干预治疗后社会功能缺陷均分及SCL-90各因子分明显降低(P<0.01);两组学员治疗后社会功能各因子分均有显著改善,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认知、行为和心理综合干预疗法有助于戒毒者社会功能的恢复.
作者:李遵清;李丽;侯东强 刊期: 2005年第09期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2004年6月-12月疼痛门诊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00例.诊断标准为[1]:①腰部疼痛伴一侧或双侧下肢疼痛;②存在神经根性症状,如感觉麻木、腱反射减退或消失,肌力下降;③直腿抬高试验阳性;④影像学检查证实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例排除标准为:①年龄在20岁以下或70岁以上;②腰椎管狭窄症的患者;③有感染性疾病者;④伴有严重内科疾病者.200例患者随机分为直入法组和侧入法组,每组100例.两组患者年龄、身高、体重、病程、目测类比评分法(VAS)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表1).
作者:徐亮;徐阳平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评价低频脉冲电磁场(PEMFs)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数字医院图书馆全文数据库1994年1月-2004年12月、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1995年1月-2004年12月.由两名评价者独立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提取资料,如有分歧,通过讨论解决.采用RevMan4.2.5进行Meta分析.结果6篇文献、共204例患者符合纳入标准,其中随机对照试验2篇.结果:骨质疏松症患者经低频脉冲电磁场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较,加权均数差(WMD)=0.04,95%CI为[0.02,0.06],整体效果检验Z=3.46,P=0.0005,疗效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在森林图中,WMD的95%CI横线落在无效竖线右侧,故认为低频脉冲电磁场治疗骨质疏松症有效.低频脉冲电磁场与对照药物的疗效差异尚无显著性意义.结论:从现有的临床证据来看,低频脉冲电磁场治疗骨质疏松症有效,安全性较高,但还非常需要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来进一步验证.
作者:杨丽霞;周贤刚;杨闯 刊期: 2005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