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贻农;姜乾金;娄振山;朱丽华
脑卒中是主要致残疾病之一,脑卒中所致躯体功能障碍可引起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甚至使生活自理能力丧失,因此恢复偏瘫患者躯体功能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使其重返社会的前提.以往多采用药物、理疗、PT训练等疗法进行治疗,均收到一定效果,但临床经验表明,单一疗法效果不够理想.近年来,我们采用物理疗法与PT训练相结合的综合康复方法对偏瘫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福金;张华;郝淑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尺神经麻痹可导致爪形指畸形,即掌指关节过伸、指间关节屈曲,如不加以运动锻炼,手指指间关节则逐渐发生挛缩,继之强直.
作者:郑志菊;严良斌;张国成;周绍余;周大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我院创建于1994年,是一家神经康复医院.现有100张床位.主要收治偏瘫、截瘫、单瘫、失语、吞咽障碍、大小便失禁等功能障碍的患者.1999年成为原白求恩医科大学康复医学研究生培养基地.患者来源主要为市内各综合性医院.
作者:王亚平;姜永梅;刘世文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心理社会应激有关因素与癌症患者睡眠状况的关系.方法:对168名癌症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包括睡眠状况评定、医学应对问卷(MCMQ)、特质应对条目(TCI)、心身症状自评量表(SCL-90)、自编心理社会因素问卷,并用SPsS作相关/回归分析.结果:癌症患者TCI中的消极应对、MCMQ中的屈服应对、心身症状和其它多项心理社会因素与睡眠状况均有相关性;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心理健康水平、情感表达、屈服应对、食欲、体质等心理应激有关因素是影响癌症患者睡眠的主要因素.结论:心理应激有关因素对癌症患者睡眠质量有重要影响.
作者:廖贻农;姜乾金;娄振山;朱丽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多孔β-Ca3(PO4)2(β-TCP)陶瓷的生物降解性能及其植入体内后材料的相关降解机理.方法:本文首先利用CaHPO4@H2O和CaCO3为原料,在960℃、保温1.5h条件下烧结,制得β-TCP陶瓷,结合动物实验对这种材料的生物学性能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讨论.结果:当材料植入动物体内8周后,与骨组织交界处的材料颗粒开始降解,且外形变得不规则;当材料植入20周后,材料中出现大量分离的细小颗粒,并逐渐被新骨所取代.结论:以这种材料植入体内后将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和降解特性,它能诱导骨组织再生,同时自身发生生物降解,是一种非常理想的医用生物材料.
作者:樊东辉;徐政;李世普;闫玉华;陈晓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无并发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率变异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185例研究对象前瞻性随机分为早期康复治疗组(91例)及对照组(94例).两组主要基线资料具可比性.早期康复组采用早期康复治疗方案,对照组采用传统康复方案.所有研究对象分别在发病2周末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H0lter)检查和HRV分析.同时,患者出院前作生活自理能力和精神状态评价.结果:早期康复组HRV各指标、Holter中Lown 3级以上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早期康复组能改善生活自理能力和精神状态(P<0.05).结论:无并发症AMI患者实行早期康复治疗不影响HRV值,不影响心肌电稳定性,不增加Lown 3级以上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同时能改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精神状态,提示该组患者早期康复治疗安全可行.
作者:廖新学;马虹;董吁钢;何建桂;唐安丽;陶军;杨惜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假肢是人缺损肢体的替代物,用以弥补缺损肢体的形状与功能.人手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劳动的复杂、精细的工具.
作者:郑修军;张键;陈中伟;陈统一 刊期: 2003年第03期
髋关节置换是解除髋关节疼痛,改善髋关节功能的有效方法,已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临床[1].为了降低平均住院日和减少医疗费用支出,一般全髋关节置换术后2-3周即出院.
作者:马燕红;程安龙;江澜;袁伟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以中轴关节的慢性炎症为主,也可累及内脏及其它组织的慢性进展性风湿性疾病[1].
作者:李青;赵学智;张英;陈爱霞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常出现的特有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肢体感觉异常、足部溃疡和坏疽,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及康复治疗带来困难.我们选择72例确诊为糖尿病足的患者,给予饮食治疗、胰岛素降糖、有效抗生素及清创等综合处理,并使用胰激肽原酶进行治疗,观察肌电图、肢体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血液流变学变化,为糖尿病足的早期康复治疗提供指导.
作者:吴汉妮;高峰;孙晖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阐明常规腰椎后人路手术导致骶棘肌的功能紊乱与后期残留临床症状之间的关系.方法:随访3组人群,包括初次腰椎后路手术患者12例,再次腰椎后路手术患者7例和正常健康人20例.采用EMG、Cybex肌力测试和组织病理学方法评价骶棘肌的功能状态,临床功能评价采用改良的WHO-OH评分法.结果:肌电图测试结果显示,再次手术组患者的腰背伸肌肌电活动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Cybex等速肌力测试表明,再次手术组患者的腰背伸肌力显著弱于正常对照组和初次手术组;骶棘肌的组织学检查显示,在各种染色下出现不同程度的变性、坏死和修复反应以及骶棘肌的失神经支配现象,电镜结果与光镜表现相呼应.按WHO-OH评分,初次手术组多属轻或中度损害,而再次手术组则多为中度或较严重病损.结论:由EMG和Cybex等速肌力测试所反映的骶棘肌功能状态与其组织形态学的改变是密切相关的;骶棘肌对于维持脊柱的稳定性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功能紊乱可能是引起腰椎后路术后失败综合征的原因之一.
作者:曹鹏;吴华成;边杭;杨庆铭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脑卒中是中老年人发病率极高的疾病,随着对脑卒中诊断、抢救水平的提高,其死亡率已大幅度下降,但致残率则明显上升.
作者:郭京伟;谢欲晓;于建波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是全世界所面临的问题,我国正处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时期,上海又处于改革的前沿,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政府将逐渐转变职能,由专业部门来承担部分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的职能,进一步发挥政府与社会的互动效能.
作者:杨佩君;陆廷仁;郑洁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后疼痛的影响.方法:在沧州市两所二级医院选择符合研究条件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06例,康复组55例,对照组51例.采用FMA评测法中的关节疼痛的方法评测疼痛,同时对患者的功能进行评测.比较两组患者发病后4周时的异同点.结果:在末次评测时,对照组共有21例患者出现疼痛,而康复组只有2例患者出现疼痛(P<0.001).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可以有效地减少脑卒中后疼痛的发生.
作者:黄松波;刘凤珍;宋宏颖;窦荣花;董爱勤;吕秀东;冯丽萍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研究以颈椎牵引、运动疗法为主的综合治疗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康复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将91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1例,予常规理疗;治疗组50例,在常规理疗基础上予颈椎牵引、运动疗法、ADL指导等综合康复治疗.3疗程后采用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症状与功能评定量表进行疗效评价.结果:对照组优16例、良13例、中9例,差3例,优良率70.73%;治疗组优34例、良11例、中4例、差1例,优良率90.0%,经统计分析,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平均治愈天数对照组为22.13±7.78天,治疗组为16.59±8.12天,两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康复治疗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有较高的康复价值,可充分发挥各种疗法的协同作用,缩短病程,提高和巩固疗效.
作者:雷英;林慧琼;石捷;许立民;刘强;潘小红 刊期: 2003年第03期
1典型病例患者,男,50岁.左上肢疼痛、冷麻1个月,渐加重.2岁患脊髓灰质炎,左下肢不能行走.3个月前左上肢突发冷痛、麻木,拟诊左上肢急性血栓形成行左肱动脉、桡动脉切开取栓术,探查桡动脉闭塞,术后左上肢皮温好,尺动脉搏动良好.吸烟1包/日,30年.
作者:范隆华;叶建荣;符伟国;史振宇 刊期: 2003年第03期
1对象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1995年1月-2001年1月采用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综合治疗中重型颅脑损伤115例与未行HBO治疗80例住院患者,均符合张铁良[1]中重型颅脑损伤的诊断标准.
作者:许立民;雷英;覃少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牛磺酸对运动大鼠心肌线粒体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以大鼠力竭运动为模型,观察了牛磺酸对运动后大鼠心肌线粒体脂质过氧化水平、抗氧化酶、游离钙及磷脂酶A2(PLA2)的影响.结果:力竭运动可引起大鼠心肌线粒体脂质过氧化水平和PLA2活性显著升高,心肌线粒体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游离钙浓度的显著下降,而牛磺酸可抑制大鼠力竭运动后心肌线粒体脂质过氧化水平和PLA2活性的显著升高,抑制大鼠心肌线粒体SOD的活性和游离钙浓度的显著下降.结论:牛磺酸可减少力竭运动后自由基对心肌线粒体的攻击,具有保护力竭运动后心肌线粒体的功能和防止心肌损伤的作用.
作者:张钧;刘扬;黄叔怀 刊期: 2003年第03期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999年12月一2001年12月,本院神经内科住院的并经头颅CT证实脑卒中患者,按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44例,男36例,女8例,平均年龄62.8岁,缺血性33例,出血性11例.对照组41例,男33例,女8例,平均年龄60.2岁,缺血性30例,出血性11例.
作者:梁连锦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比较正常组、慢阻肺组及冠心病组患者的心肺功能变化,评估无氧阈(AT)及相关指标在早期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三组研究对象采用运动心肺功能仪和功率自行车,分别在AT时和峰值耗氧时刻,随机检测每人的AT出现时间、耗氧量(VO2)、公斤耗氧量(VO2/kg)、心率(HR)、通气量(VE)等心肺功能指标.结果:①AT出现时刻:冠心病组的AT出现时间明显早于正常组(P<0.05)和慢阻肺组(P<0.05),冠心病组的VO2/kg、VO2均明显地小于正常组与慢阻肺组(P<0.05);慢阻肺组的VE明显地小于正常组和冠心病组(P<0.05).②峰值耗氧时刻:慢阻肺组的VO2、VO2/kg和VE均明显地小于正常组(P<0.05).结论:在AT时,冠心病患者的AT出现时间明显提前,其VO2/kg和VO2均低于正常人,可做为早期诊断、指导康复治疗的指标.在峰值耗氧时刻,慢阻肺患者的VO2、VO2/kg和VE均明显小于正常人和冠心病患者,可做为评价心肺功能的病变程度的指标.
作者:王集红;季玉珍;刘宇;郭永明;倪玉琪;刘少滨 刊期: 200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