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麻风爪形指挛缩的理疗及体疗效果观察

郑志菊;严良斌;张国成;周绍余;周大美

关键词:麻风, 爪形指, 理疗, 指间关节, 尺神经麻痹, 掌指关节, 运动锻炼, 手指, 屈曲, 强直, 畸形
摘要:尺神经麻痹可导致爪形指畸形,即掌指关节过伸、指间关节屈曲,如不加以运动锻炼,手指指间关节则逐渐发生挛缩,继之强直.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电针对实验性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脑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观察电针对实验性血管性痴呆(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脑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实验中用4-血管阻断模型,用Morris水迷宫测定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并用Tunel法检测鼠脑皮质和海马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模型大鼠表现明显的学习记忆障碍,在定位航行实验中,与假手术组相比,潜伏期显著延长;在空间探索试验中,在原平台象限跨越平台次数与其余三个象限无显著差异;其顶叶皮层及海马有大量的凋亡细胞出现.而电针能显著缩短定位航行试验的潜伏期.在空间探索试验中,在原平台象限跨越平台次数显著多于其余三个象限,与假手术组无显著差异;其顶叶皮层及海马CA1区的凋亡细胞数显著减少,受损程度明显轻于模型组.结论:电针能改善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有拮抗脑组织细胞凋亡的作用.

    作者:赖新生;王黎;唐纯志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多孔β-TCP材料的生物降解性能及相关机理研究

    目的:探讨多孔β-Ca3(PO4)2(β-TCP)陶瓷的生物降解性能及其植入体内后材料的相关降解机理.方法:本文首先利用CaHPO4@H2O和CaCO3为原料,在960℃、保温1.5h条件下烧结,制得β-TCP陶瓷,结合动物实验对这种材料的生物学性能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讨论.结果:当材料植入动物体内8周后,与骨组织交界处的材料颗粒开始降解,且外形变得不规则;当材料植入20周后,材料中出现大量分离的细小颗粒,并逐渐被新骨所取代.结论:以这种材料植入体内后将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和降解特性,它能诱导骨组织再生,同时自身发生生物降解,是一种非常理想的医用生物材料.

    作者:樊东辉;徐政;李世普;闫玉华;陈晓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壳聚糖对运动训练大鼠血浆自由基代谢的影响

    目的:研究壳聚糖对大鼠耐力运动中自由基代谢的影响.方法:对大鼠进行4周跑台耐力训练,以0.25g/kg壳聚糖灌胃,测定血浆中丙二醛(MDA)含量、硒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Se-G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结果:服药组与运动后即刻组和3天恢复组比较MDA含量降低(P<0.05);Se-GPx和CAT活性显著增强(P<0.05).结论:壳聚糖能有效地减轻运动后产生的内源性自由基所致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强抗氧化能力,促进运动后的恢复.

    作者:陈筱春;文质君;熊静宇;李红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高压氧综合康复治疗颅脑损伤临床研究

    1对象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1995年1月-2001年1月采用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综合治疗中重型颅脑损伤115例与未行HBO治疗80例住院患者,均符合张铁良[1]中重型颅脑损伤的诊断标准.

    作者:许立民;雷英;覃少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机能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999年12月一2001年12月,本院神经内科住院的并经头颅CT证实脑卒中患者,按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44例,男36例,女8例,平均年龄62.8岁,缺血性33例,出血性11例.对照组41例,男33例,女8例,平均年龄60.2岁,缺血性30例,出血性11例.

    作者:梁连锦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麻风爪形指挛缩的理疗及体疗效果观察

    尺神经麻痹可导致爪形指畸形,即掌指关节过伸、指间关节屈曲,如不加以运动锻炼,手指指间关节则逐渐发生挛缩,继之强直.

    作者:郑志菊;严良斌;张国成;周绍余;周大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运动负荷气体交换法在老年人心肺功能状况评价中的应用

    目的:比较正常组、慢阻肺组及冠心病组患者的心肺功能变化,评估无氧阈(AT)及相关指标在早期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三组研究对象采用运动心肺功能仪和功率自行车,分别在AT时和峰值耗氧时刻,随机检测每人的AT出现时间、耗氧量(VO2)、公斤耗氧量(VO2/kg)、心率(HR)、通气量(VE)等心肺功能指标.结果:①AT出现时刻:冠心病组的AT出现时间明显早于正常组(P<0.05)和慢阻肺组(P<0.05),冠心病组的VO2/kg、VO2均明显地小于正常组与慢阻肺组(P<0.05);慢阻肺组的VE明显地小于正常组和冠心病组(P<0.05).②峰值耗氧时刻:慢阻肺组的VO2、VO2/kg和VE均明显地小于正常组(P<0.05).结论:在AT时,冠心病患者的AT出现时间明显提前,其VO2/kg和VO2均低于正常人,可做为早期诊断、指导康复治疗的指标.在峰值耗氧时刻,慢阻肺患者的VO2、VO2/kg和VE均明显小于正常人和冠心病患者,可做为评价心肺功能的病变程度的指标.

    作者:王集红;季玉珍;刘宇;郭永明;倪玉琪;刘少滨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拐杖导致上肢动脉血栓形成1例报告

    1典型病例患者,男,50岁.左上肢疼痛、冷麻1个月,渐加重.2岁患脊髓灰质炎,左下肢不能行走.3个月前左上肢突发冷痛、麻木,拟诊左上肢急性血栓形成行左肱动脉、桡动脉切开取栓术,探查桡动脉闭塞,术后左上肢皮温好,尺动脉搏动良好.吸烟1包/日,30年.

    作者:范隆华;叶建荣;符伟国;史振宇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在慢性脑卒中下肢康复中的应用

    近年来一种名为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的康复训练方法,正在更多地被用于脑卒中的康复.有控制的随机化的研究表明,这种疗法可以有效地减轻慢性脑血管意外患者四肢运动功能障碍,在大量有效的康复治疗下,患者至少在2年内保持患侧肢体一定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作者:毕胜;瓮长水;张富洪;王福根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心理社会应激因素与癌症患者睡眠质量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心理社会应激有关因素与癌症患者睡眠状况的关系.方法:对168名癌症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包括睡眠状况评定、医学应对问卷(MCMQ)、特质应对条目(TCI)、心身症状自评量表(SCL-90)、自编心理社会因素问卷,并用SPsS作相关/回归分析.结果:癌症患者TCI中的消极应对、MCMQ中的屈服应对、心身症状和其它多项心理社会因素与睡眠状况均有相关性;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心理健康水平、情感表达、屈服应对、食欲、体质等心理应激有关因素是影响癌症患者睡眠的主要因素.结论:心理应激有关因素对癌症患者睡眠质量有重要影响.

    作者:廖贻农;姜乾金;娄振山;朱丽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胰激肽原酶干预治疗糖尿病足临床评价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常出现的特有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肢体感觉异常、足部溃疡和坏疽,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及康复治疗带来困难.我们选择72例确诊为糖尿病足的患者,给予饮食治疗、胰岛素降糖、有效抗生素及清创等综合处理,并使用胰激肽原酶进行治疗,观察肌电图、肢体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血液流变学变化,为糖尿病足的早期康复治疗提供指导.

    作者:吴汉妮;高峰;孙晖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腰椎后路术后骶棘肌损伤的临床病理学分析

    目的:阐明常规腰椎后人路手术导致骶棘肌的功能紊乱与后期残留临床症状之间的关系.方法:随访3组人群,包括初次腰椎后路手术患者12例,再次腰椎后路手术患者7例和正常健康人20例.采用EMG、Cybex肌力测试和组织病理学方法评价骶棘肌的功能状态,临床功能评价采用改良的WHO-OH评分法.结果:肌电图测试结果显示,再次手术组患者的腰背伸肌肌电活动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Cybex等速肌力测试表明,再次手术组患者的腰背伸肌力显著弱于正常对照组和初次手术组;骶棘肌的组织学检查显示,在各种染色下出现不同程度的变性、坏死和修复反应以及骶棘肌的失神经支配现象,电镜结果与光镜表现相呼应.按WHO-OH评分,初次手术组多属轻或中度损害,而再次手术组则多为中度或较严重病损.结论:由EMG和Cybex等速肌力测试所反映的骶棘肌功能状态与其组织形态学的改变是密切相关的;骶棘肌对于维持脊柱的稳定性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功能紊乱可能是引起腰椎后路术后失败综合征的原因之一.

    作者:曹鹏;吴华成;边杭;杨庆铭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神经康复专科医院特点及管理

    我院创建于1994年,是一家神经康复医院.现有100张床位.主要收治偏瘫、截瘫、单瘫、失语、吞咽障碍、大小便失禁等功能障碍的患者.1999年成为原白求恩医科大学康复医学研究生培养基地.患者来源主要为市内各综合性医院.

    作者:王亚平;姜永梅;刘世文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综合治疗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康复效果

    目的:研究以颈椎牵引、运动疗法为主的综合治疗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康复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将91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1例,予常规理疗;治疗组50例,在常规理疗基础上予颈椎牵引、运动疗法、ADL指导等综合康复治疗.3疗程后采用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症状与功能评定量表进行疗效评价.结果:对照组优16例、良13例、中9例,差3例,优良率70.73%;治疗组优34例、良11例、中4例、差1例,优良率90.0%,经统计分析,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平均治愈天数对照组为22.13±7.78天,治疗组为16.59±8.12天,两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康复治疗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有较高的康复价值,可充分发挥各种疗法的协同作用,缩短病程,提高和巩固疗效.

    作者:雷英;林慧琼;石捷;许立民;刘强;潘小红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早期康复治疗对无并发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率变异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无并发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率变异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185例研究对象前瞻性随机分为早期康复治疗组(91例)及对照组(94例).两组主要基线资料具可比性.早期康复组采用早期康复治疗方案,对照组采用传统康复方案.所有研究对象分别在发病2周末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H0lter)检查和HRV分析.同时,患者出院前作生活自理能力和精神状态评价.结果:早期康复组HRV各指标、Holter中Lown 3级以上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早期康复组能改善生活自理能力和精神状态(P<0.05).结论:无并发症AMI患者实行早期康复治疗不影响HRV值,不影响心肌电稳定性,不增加Lown 3级以上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同时能改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精神状态,提示该组患者早期康复治疗安全可行.

    作者:廖新学;马虹;董吁钢;何建桂;唐安丽;陶军;杨惜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针刺疗法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脑卒中是中老年人发病率极高的疾病,随着对脑卒中诊断、抢救水平的提高,其死亡率已大幅度下降,但致残率则明显上升.

    作者:郭京伟;谢欲晓;于建波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肌电假手的研究现状

    假肢是人缺损肢体的替代物,用以弥补缺损肢体的形状与功能.人手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劳动的复杂、精细的工具.

    作者:郑修军;张键;陈中伟;陈统一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早期康复干预对脑卒中偏瘫后疼痛的影响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后疼痛的影响.方法:在沧州市两所二级医院选择符合研究条件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06例,康复组55例,对照组51例.采用FMA评测法中的关节疼痛的方法评测疼痛,同时对患者的功能进行评测.比较两组患者发病后4周时的异同点.结果:在末次评测时,对照组共有21例患者出现疼痛,而康复组只有2例患者出现疼痛(P<0.001).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可以有效地减少脑卒中后疼痛的发生.

    作者:黄松波;刘凤珍;宋宏颖;窦荣花;董爱勤;吕秀东;冯丽萍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McKenzie诊疗法在颈椎病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McKenzie疗法在颈椎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及其治疗效果.方法:将82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McKenzie疗法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按颈椎McKenzie疗法进行治疗,并结合牵引、手法整复或加用物理因子等常规疗法.对照组仅用常规疗法进行治疗.治疗前后评定患者的临床疗效,项目有VAS、McKenzie运动功能缺失度等.结果:两组临床治愈率都高,疼痛明显减轻(P<0.001);颈椎活动范围明显增加(P<0.05).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McKenzie疗法对颈椎病患者在临床症状改善、疼痛减轻和颈椎活动度增加方面,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并适用于神经根型和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有较好的依从性.

    作者:毛玉瑢;黄东锋;徐光青;许燕玲;陈正宏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综合康复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躯体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脑卒中是主要致残疾病之一,脑卒中所致躯体功能障碍可引起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甚至使生活自理能力丧失,因此恢复偏瘫患者躯体功能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使其重返社会的前提.以往多采用药物、理疗、PT训练等疗法进行治疗,均收到一定效果,但临床经验表明,单一疗法效果不够理想.近年来,我们采用物理疗法与PT训练相结合的综合康复方法对偏瘫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福金;张华;郝淑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康复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