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全喉切除及下咽癌术后咽瘘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杨明

关键词:全喉切除, 下咽癌, 危险因素, 咽瘘
摘要:目的 探讨下咽癌及全喉切除术后咽瘘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78例咽喉癌并行全喉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析咽瘘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经单因素分析显示,发生咽瘘患者的术前放疗、术前营养状况及临床分期、感染等与未发生咽瘘者有明显差异(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术前放疗、临床分期、营养状况及感染因素为咽瘘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 全喉切除与下咽癌术后并发咽瘘为高发性并发症,术前放疗及临床分期、营养状况、感染是咽瘘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针对危险因素实施有效控制,对预防咽瘘的发生具有一定价值.
临床医学工程杂志相关文献
  • 普米克令舒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及其对肺功能的影响分析

    目的 观察分析普米克令舒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及其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76例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68%;治疗后两组患儿FEV1、FVC、PEF等水平均明显增高,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小儿哮喘急性发作,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普米克令舒治疗,可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减轻患儿身心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曾振华;叶展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88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硫酸镁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硫酸镁、硝苯地平联合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围生儿结局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6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围生儿结局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1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治疗效果明显,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对胎儿的生产结局影响小,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颜智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老年冠心病(CHD)合并高脂血症(HPL)的疗效.方法 将96例老年CHD伴HPL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两组均予以CHD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瑞舒伐他汀钙治疗,对照组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与治疗前后血脂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冠心病、高脂血症的治疗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TG、TC、LDL-C及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HDL-C水平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老年CHD伴HPL的疗效优于阿托伐他汀,可提高降脂效果及控制炎性反应,减少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郑辉;林力敏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妇科急腹症的超声诊断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妇科急腹症的超声诊断结果.方法 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90例妇科急腹症患者,分别对其行单纯经腹部超声检查和经阴道联合腹部超声检查.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结果,并将其与病理诊断结果相比较,分析超声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单纯经腹部超声漏诊和误诊发生率为14.4%,显著高于经阴道联合腹部超声的5.6%(P<0.05).经阴道联合腹部超声诊断妇科急腹症准确率为94.4%,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超声诊断技术具有诊断价值高、操作简便等特点,临床上采用经阴道联合腹部超声对妇科急腹症患者进行检查,具有明显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张龙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简易近用对比度视力表的设计和临床应用

    目的 研制一种简易近用对比度视力表,并评估其在视频终端(VDT)视疲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新版国家标准对数近视力表为依据,在视标对比度的设计上,除原来的100%对比度外,增加10%对比度及低亮度两项指标.制作完成后,对35名志愿者以连续操作电脑游戏“连连看”的方法诱导视频终端性视疲劳,随后检测视疲劳者前后近对比度视力的变化,以了解该视力表的临床使用情况.结果 游戏前后的高亮度100%对比度近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游戏后高亮度10%对比度近视力、低亮度近视力均低于游戏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简易近用对比度视力表具有检查方便、敏感性高的特点,可应用于VDT视疲劳的临床诊断.

    作者:闫冉;邓葵兴;陈伟坤;王幼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优质护理服务对儿童神经母细胞瘤短期预后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用于儿童神经母细胞瘤治疗中对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88例神经母细胞瘤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对比分析两种护理方式对患儿短期预后的影响.结果 研究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血清乳酸脱氢酶(LDH)以及血清铁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6.82%vs 25.00%,P<0.05).结论 实施优质护理服务配合临床治疗有助于提高神经母细胞瘤患儿的治疗效果,降低治疗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患儿的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刘少红;蒋璐杏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超声造影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睾丸扭转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 分析在睾丸扭转中超声造影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诊的90例睾丸扭转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术前进行超声造影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比较两种方法的检查结果,并比较睾丸不完全扭转患者患侧睾丸与健侧组织血流灌注时间.结果 超声造影诊断睾丸完全扭转率为16.67%,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果一样(P>0.05).超声造影诊断睾丸不完全扭转率为83.33%,明显高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70.00%;超声造影误诊率为0.00%,显著低于彩色多普勒超声的13.3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睾丸不完全扭转患者患侧睾丸组织血流灌注开始增强时间、从开始增强到达到顶峰的时间均显著高于健侧组织(P<0.05).结论 超声造影与多普勒超声在睾丸扭转诊断中,两者的完全扭转率一样,但超声造影的不完全扭转率高于彩色多普勒超声.两种方法在睾丸扭转诊断中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丘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骨水泥型和生物型股骨假体半髋置换治疗高龄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 比较骨水泥型和生物型股骨假体半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高龄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患者64例,根据患者应用的不同置换材料将其分为A组(通过骨水泥型股骨假体进行置换)和B组(通过生物型股骨假体进行置换),每组各32例.比较两组的手术相关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8.13%,B组为31.25%,两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12个月的Harris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临床上应根据患者自身的身体状况去选择适合的股骨假体来实施置换手术.

    作者:沈伟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多层螺旋CT静脉成像对肝硬化门脉高压侧支循环的诊断评价

    目的 分析多层螺旋CT (MSCT)静脉成像诊断肝硬化门脉高压侧支循环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多层螺旋CT静脉成像和胃镜检查,观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显示情况及门脉侧支循环情况等,分析其与肝功能之间存在的关系.结果 多层螺旋CT静脉成像显示食管静脉曲张52例,占86.7%,胃底静脉曲张34例,占56.7%;胃镜检查显示食管静脉曲张53例,占88.3%,胃底静脉曲张32例,占53.3%.两种方法显示的食管静脉曲张与胃底静脉曲张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肝功能分级患者的门静脉、胃左静脉、奇静脉以及半奇静脉的直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多层螺旋CT静脉成像诊断肝硬化门脉高压侧支循环能产生高质量的血管图像,清晰显示肝硬化病人的门脉侧支血管,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训平;翟锦添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在腹腔镜子宫肌瘤术后静脉镇痛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在腹腔镜子宫肌瘤术后静脉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在本院择期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使用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进行术后静脉自控镇痛,对照组仅使用舒芬太尼进行术后静脉镇痛,观察并记录两组的VAS评分、Rasmay镇静评分、BC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2h、6h、12h、24 h和48 h的VAS评分、Rasmay镇静评分、BCS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0.0%vs 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腹腔镜子宫肌瘤术后静脉镇痛效果良好,安全性及患者舒适度高,值得在临床应用.

    作者:王大伟;张扬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临床护理路径对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作用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知识掌握度与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导管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0.00% vs 1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知识掌握度评分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知识掌握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对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具有重要的预防作用,并显著改善患者的知识掌握度与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庄兆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风险管理在预防股骨颈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风险管理对股骨颈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7月至2015年6月实施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300例,随规分为对照组145例和观察组15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预防DVT,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风险管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DVT的发生率及分析发生DVT的可能原因.结果 观察组DVT发生率为3.2% (5/15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4% (18/1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诱发DVT的可能原因基本一致,均为高龄、肥胖、制动、高血压、糖尿病和既往血栓史等,且各原因所致DVT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风险管理能有效预防股骨颈骨折术后DVT的发生.

    作者:王翠兰;黄玉婷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产科优质护理模式对孕妇剖宫产率及其结局的影响

    目的 分析产科优质护理模式对孕妇剖宫产率及其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健康孕妇5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优质护理.对比两组的实际分娩方式、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实际剖宫产率为27.2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2.00%,且研究组剖宫产降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孕妇对住院环境、服务态度、身体舒适、健康教育、情感交流以及参与护理等满意度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后抑郁症发生率和并发症总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科学化、人性化的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能够显著提高产科护理质量,提高产妇住院舒适度和满意度,降低剖宫产率,提升医院的形象.

    作者:邱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美沙拉嗪与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目的 探讨美沙拉嗪与柳氮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单纯接受美沙拉嗪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柳氮磺吡啶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7.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行柳氮磺吡啶治疗,比美沙拉嗪的治疗效果较好,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林贵德;刘婵;马东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早期动脉血乳酸清除率与重症肺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研究早期动脉血乳酸清除率与重症肺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6月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42例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不同的标准分为存活组(25例)和死亡组(17例),高血乳酸清除率组(23例)和低血乳酸清除率组(19例).观察比较患者的初始血乳酸水平、治疗后6h后血乳酸水平以及血乳酸清除率,比较高、低血乳酸清除率组患者的呼吸衰竭、死亡及休克情况.结果 死亡组和存活组患者的APACHE评分和初始动脉血乳酸水平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但存活组6h后动脉血乳酸清除率显著高于死亡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血乳酸清除率组患者的呼吸衰竭率、死亡率及休克率均显著高于高血乳酸清除率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动脉血乳酸清除率在重症肺炎预后效果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以显著地反映出患者的炎性状态和疾病严重度,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作者:杨日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156例治疗分析

    目的 通过对比常规治疗与常规治疗联合匹多莫德治疗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临床效果,分析匹多莫德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小儿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患儿156例,随机分成实验组(81例)和对照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匹多莫德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再感染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实验组患儿上、下呼吸道的感染控制时间、再次感染病程以及再次感染次数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匹多莫德治疗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疗效显著,可减少感染控制时间,缩短再感染病程,减少再感染次数,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郑丰强;吴翔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补佳乐联合利多卡因应用于绝经后妇女取环术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补佳乐联合利多卡因应用于绝经后妇女取环术的效果,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20例绝经后行取环术的妇女,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术前给予补佳乐进行镇痛,研究组术前给予补佳乐联合利多卡因进行镇痛.比较两组的镇痛效果、取环成功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镇痛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研究组取环成功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3%;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分别为(6.68±0.24) mL、(5.52±1.45) min,显著少于对照组的(9.37±1.28) mL、(8.49±1.38)min;研究组恶心呕吐、头晕、出汗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所有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绝经后妇女取环术中采用补佳乐与利多卡因联合用药具有更显著的临床效果,简单有效,可降低患者疼痛,有利于成功取环,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少珊;陈桂玲;李玉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手足口病重症患儿感染71型肠道病毒后脑脊液的表现研究

    目的 分析手足口病重症患儿感染71型肠道病毒(EV71)后脑脊液的临床表现.方法 将45例感染EV71的手足口病重症患儿作为EV71感染阳性组,将同期入院的其它肠道感染的21例手足口病重症患儿(EV71阴性)作为对照组.患儿入院1~5天行脑脊液常规和生化等检查,并观察其临床症状表现.结果 EV71感染组患儿发热、皮疹等临床症状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EV71感染组白细胞数、单核细胞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多核细胞数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EV71感染组脑脊液中葡萄糖、蛋白质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氯化物水平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感染71型肠道病毒的手足口病重症患者临床症状明显,且脑脊液监测的异常值要高于其他肠道感染的手足病患儿.

    作者:牟纲;罗如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致膝软骨损伤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盐酸氨基葡糖糖胶囊(奥泰灵)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致膝软骨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4例类风湿关节炎而导致膝软骨受到损伤的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抗风湿治疗措施,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盐酸氨基葡糖糖胶囊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DAS28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但治疗后研究组Lequesne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 05),NOYES软骨分级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选择盐酸氨基葡糖糖胶囊配合抵抗风湿的药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致膝软骨损伤患者,疗效满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应用.

    作者:张维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50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常规组给予传统护理,细化组给予细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细化组总有效率96.00%显著高于常规组的72.00%,并发症4.00%明显低于常规组的28.00%,积液消失时间、穿孔鼓膜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常规组,护理满意度和舒适度均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干预后HAMA评分和HAMD评分均显著改善,且细化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常规组,P <0.05.结论 细化护理干预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效果确切,可提高患者的舒适度,缓解其不良心理,减少并发症,显著缩短临床愈合时间和积液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邓带欢;莫秀娟;刘中;马蓝;莫海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临床医学工程杂志

临床医学工程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厅

主办:国家医疗保健器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