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连续性血液净化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及炎性指标的影响

彭清丰;周平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 血液净化治疗, 炎性指标
摘要: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行连续性血液净化对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以及患者炎性指标的影响,从而验证该治疗方法临床效果.方法 从我院2010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选取139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79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性指标变化情况及RAAS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相关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炎性指标及RAAS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中,采用连续性血液净化疗法,能有效改善炎性指标,提高治疗效果,为高效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临床医学工程杂志相关文献
  • 我国学龄前儿童手足口病影响因素的Meta分析

    目的 探讨当前我国学龄前儿童手足口病(HFMD)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其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国际Cochrane组织推荐的Meta分析软件RevMan 4.2,对2008年至2014年国内已发表的有关我国学龄前儿童手足口病影响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经异质性分析后,分别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进行OR值合并,并计算其95%可信区间.Meta分析结果表明,近期有接触HFMD患者史(OR=3.43,P<0.01)、为流动人口(OR=1.77,P<0.01)、城乡类型为农村(OR=2.20,P=0.03)、近期外出暴露史(OR=1.69,P<0.01)、与其他儿童共用玩具(OR=2.48,P<0.01)为我国学龄前儿童HFMD患病的危险因素,饭前洗手(OR=0.59,P<0.01)、主要照顾者文化程度高(OR=0.39,P=0.02)、近期有医院门诊暴露史(OR=0.58,P<0.01)为保护因素,而性别(OR=0.98,P=0.90)、家中儿童数>1(OR=1.28,P=0.24)与其发病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我国学龄前儿童手足口病患病的影响因素较多,应从多方面进行预防控制.

    作者:王小丹;许晶;高允锁;徐德洲;李巧;邓春林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补阳还五汤加减方联合尿激酶治疗急性下肢DVT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补阳还五汤加减方联合尿激酶(urokinase,UK)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急性DVT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此外,研究组患者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方联合尿激酶行溶栓抗凝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尿激酶行溶栓抗凝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过程中的疗效、并发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通过血管彩超了解两组患者的血管再通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愈率为80% (16/20),对照组治愈率为50% (1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治疗明显有效的患者其疼痛减轻所需时间为(4.20±0.83)天,显著短于对照组治疗明显有效患者的疼痛减轻所需时间(5.10±0.91)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有效的患者其疼痛减轻所需时间为(3.20±0.89)天,显著短于对照组治疗有效患者的疼痛减轻所需时间(4.00±1.07)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患肢肿胀完全消退所需时间为(6.75±1.11)天,显著短于对照组的(7.45±0.75)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有效的患者其患肢肿胀减轻所需时间为(3.75±0.78)天,明显少于对照组治疗有效患者的(4.50±0.82)天,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均无严重出血并发症发生.结论 补阳还五汤加减方联合UK治疗急性DVT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作者:霍景山;韩新峰;吴日钊;庄志浩;吴岷翰;卢彦川;陶世明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海南省陵水县农村0~3岁儿童营养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海南省陵水县农村0~3儿童营养状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制定儿童营养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在陵水县随机抽取4个乡镇,每个乡镇随机抽取10~12个自然村,对选定的自然村3岁及以下儿童进行身长(身高)、体重的测量,与世界卫生组织儿童生长发育标准进行比较并计算生长迟缓率、低体重率、消瘦率、超重率和肥胖率.结果 海南省陵水县农村0~3儿童生长迟缓率为13.8%,低体重率为6.5%,消瘦率为5.3%,超重率2.3%,肥胖率为0.5%.结论 海南省陵水县农村0~3岁儿童生长迟缓率、低体重率和消瘦率较高,应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改善婴幼儿营养状况.

    作者:易聪;刘玉梅;张帆;冯棋琴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和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小儿复杂性阑尾炎的疗效对比

    目的 对比研究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和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小儿复杂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74例复杂性阑尾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各37例),开腹组行开腹阑尾切除术,腹腔镜组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比较两组患儿的手术疗效.结果 两组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腹腔镜组无一例中转开腹.腹腔镜组患儿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开腹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患儿的术后疼痛、切口感染、肠粘连、腹腔脓肿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开腹组(P<0.05).结论 相比于开腹阑尾切除术,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小儿复杂性阑尾炎的创伤更小、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术后恢复更快、住院时间更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陈立健;刘朝阳;周小渔;尹强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胃复安在胶囊内镜检查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胶囊内镜检查前患者肌注胃复安的临床价值.方法 42例疑似小肠疾病胶囊内镜检查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肌注胃复安,对照组未服用促胃肠动力药.比较两组全小肠检查完成率、胃及小肠通过时间、小肠清洁度和病变检出率.结果 总体全小肠检查完成率为88.1%,观察组(95.2%)与对照组(81.0%)无统计学差异.观察组平均胃通过时间为(27.5±20.4)分钟,明显短于对照组的(47.2±33.7)分钟;观察组平均小肠通过时间为(201.1±103.1)分钟,与对照组(208.8±90.5)分钟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观察组图像平均评分为(2.47±0.42)分,明显好于对照组的(1.75±0.36)分.观察组小肠病变检出率为38.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5%.结论 胶囊内镜检查前患者肌注胃复安可提高全小肠检查完成率及质量.

    作者:罗程;陈丽萍;骆维恩;徐永成;余志金;凌红;严山;陈惠新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髋臼中心化的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型骨关节炎的疗效探讨

    目的 综合评价髋臼中心化的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型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8例(245髋)接受THA手术的髋关节发育不良型骨关节炎患者按治疗时间进行分组,对照组103例(115髋)按Harris常规手术方法予以治疗,观察组105例(130髋)应用髋臼中心化手术技术进行处理.术前、术后随访时测量泪滴与髋旋转中心的水平距离,利用Harris髋关节评分评价关节功能,观察髋臼位置及发育情况,统计术中出血量、引流量及住院时间.结果 两组术前下肢短缩、Harris评分结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下肢短缩和Harris评分、术中出血量和引流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X线片上髋臼旋转中心更接近于真实的髋臼旋转中心,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髋关节发育不良型骨关节炎应用髋臼中心化的THA术在纠正旋转中心位置、髋臼假体固定及改善髋关节功能方面发挥显著疗效.

    作者:李新发;肖东民;叶明;黄军铭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胃癌患者根治术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影响预后的研究

    目的 探讨根治术后胃癌患者血常规中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绝对值的比值(NLR)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有完整术后病理及随访资料的根治术后胃癌患者共215例,所有患者未接受术前新辅助放、化疗,计算每例患者术后的NLR,结合临床、病理参数指标,COX多因素回归分析各因素对术后无病生存(DFS)的影响,Kaplan-Meier方法绘制术后DFS曲线并计算中位DFS,比较不同NLR时DFS的差异.结果 卡方分析显示,术后NLR水平与肿瘤的T分期相关.COX回归分析表明,T分期、肿瘤分化及NLR是影响术后DFS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术后NLR≤6.8与NLR>6.8的患者,术后中位DFS分别是69个月和56个月(P <0.001).结论 术后NLR水平是影响胃癌根治术后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

    作者:孙征;瞿彩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舒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啶用于子宫切除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盐酸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在开腹子宫全切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中的镇痛效果.方法 40例择期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腹式子宫全切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舒芬太尼组(SF组)和舒芬太尼+盐酸右美托咪啶组(SD组).SF组镇痛方法为舒芬太尼2.5 μg/kg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SD组为盐酸右美托咪啶1.5 μg/kg+舒芬太尼2.5μ/kg,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两组患者手术结束后行静脉自控镇痛48 h.分别记录镇痛2h、4h、8h、24 h患者的镇痛VAS评分和镇静Ramsay评分;记录镇痛后24 h PCA有效按压次数和舒芬太尼总用量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与SF组相比,SD组在镇痛后4h、8 h VAS评分降低,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SF组PCA有效按压次数与舒芬太尼总用量明显增多(P<0.05),两组各时段Ramsay评分无明显差异;SF组术后的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高.结论 舒芬太尼联合盐酸右美托咪啶术后镇痛可明显提高静脉自控镇痛效果,减少镇痛期间不良反应,增加患者术后镇痛舒适度.

    作者:蒋鹏;华佳;马鹏;阮丽君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我院骨科收入的采用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4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术)22例和对照组(传统后正中入路术)21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引流量;观察并记录出院后随访过程中患者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的评分;计算椎弓根钉置入准确率及后凸Cobb角纠正率(根据患者手术前后正侧位X片评估椎弓根钉置入的位置及后凸畸形程度).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18个月.通过观察,发现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手术与传统后正中入路手术相比较在手术时间、伤椎Cobb角的矫正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等方面都具有显著的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操作简单、术后患者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谭卫民;李长孝;袁志强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梅归参颗粒对变应性鼻炎豚鼠的治疗效果及其对血清IgE和Th1/Th2的影响

    目的 探讨梅归参颗粒对变应性豚鼠鼻炎(AR)的治疗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卵清蛋白(OVA)致敏法构建豚鼠AR模型,造模成功后给药治疗21 d,每7天记录豚鼠行为学得分,并采用ELISA法测定末次给药1.5 h后血清中的O-VA-IgE、IFN-γ、IL-4的含量.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梅归参各剂量组均能显著降低豚鼠鼻炎行为学分数,显著升高IFN-γ含量,显著降低IL-4、IgE含量,Th1/Th2(IFN-γ/IL-4)比值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梅归参颗粒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机理可能是通过提高IFN-γ水平,抑制IL-4和IgE的分泌,终使得Th1/Th2比值提高而实现的.

    作者:黄丹娥;毕晓黎;黄雪君;曾晓会;姚楠;蔡大可;甘海宁;曾巧煌;黄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影响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预测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预后的因素,为临床有效防治ACLF提供决策.方法 收集ACLF患者共806例,根据疾病转归情况分为好转组和恶化组.分析两组间的临床指标和实验室检查结果,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筛查预测ACLF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建立预测模型,绘制ROC曲线,评估模型预测效能.结果 806例ACLF患者中好转组321例,恶化组485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合并肝性脑病(OR=2.695,P=0.031)、年龄(OR=1.221,P<0.01)、TBIL(OR=1.019,P<0.01)用于回归模型的拟合,ROC曲线下面积为93.6%,P=0.008,佳诊断界值为0.573,其灵敏度为91.3%,特异度为81.7%.结论 合并肝性脑病、年龄、TBIL是预测ACLF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作者:陈艳芳;张永标;梁彩倩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尿微量蛋白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尿微量蛋白(MALB)、α广微球蛋白(α1-MG)和β2-微球蛋白(β2-MG)、转铁蛋白(TRF)、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我院接收的糖尿病肾病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的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分别测定其MALB、α1-MG、β2-MG、TRF、RBP水平,观察组同时测定MALB、α1-MG、β2-MG、TRF、RBP水平以及Cys-C、血Cr、尿蛋白定性的阳性率.结果 观察组MALB、α1-MG、β2-MG、TRF、RB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MALB、α1-MG、β2-MG、TRF、RBP阳性率明显高于Cys-C、血Cr、尿蛋白定性的阳性率,且α1-MG、β2-MG、RBP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明显高于MALB、α1-MG、β2-MG、TRF单一指标的阳性率,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MALB、α1-MG、β2-MG-、TRF、RBP五项联合检测有助于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早期诊断,临床应加以推广.

    作者:赵晓红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康复护理在儿童重型颅脑外伤手术后的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康复护理对重型颅脑外伤患儿术后的效果.方法 选取42例重型颅脑外伤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2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ADL评分、Fugl-Meyer评分、家长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重型颅脑外伤患儿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可显著改善患儿的运动能力及生活能力,同时可提高患儿家长的满意度.

    作者:舒娟;苏珍辉;雷彩莲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无痛分娩与尿失禁关系的探讨

    目的 探讨无痛分娩与尿失禁的关系.方法 以问卷方式对本市2所小学1~3年级学生家长及1所幼儿院婴幼儿家长共900人进行尿失禁发病情况调查;比较无痛分娩与非无痛分娩、首次无痛分娩与二次无痛分娩尿失禁的发生情况.结果 收回有效问卷为469份;无痛分娩尿失禁发病率显著低于非无痛分娩(P<0.05),首次与二次无痛分娩产妇发生尿失禁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无痛性分娩可降低尿失禁发病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国铖;叶露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丙泊酚、依托咪酯联合地佐辛在无痛人流术中的镇痛作用

    目的 观察丙泊酚、依托咪酯联合地佐辛在无痛人流术中的镇痛效果,寻求一种安全有效的人工流产术的镇痛方法.方法 选择无痛人流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三组:丙泊酚组(P组)、依托咪酯组(E组)、丙泊酚复合依托咪酯组(C组),每组40例.三组均使用地佐辛镇痛.比较三组间麻醉前、麻醉后及清醒时BP、HR、SpO2值,睁眼时间、恢复行走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与E组和C组比较,P组低氧血症、低血压和注射痛发生率高(P<0.05).E组术中肌震颤、术后恶心呕吐明显高于P组和C组(P<0.05).三组麻醉效果及苏醒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小剂量地佐辛诱导后联合应用丙泊酚和依托咪酯麻醉,对无病人流患者的呼吸、循环系统抑制轻微,不良反应发生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人工流产术的镇痛方法.

    作者:黄芳;郭尔萍;徐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妊娠期肝内胆汁酸淤积症与新生儿黄疸的关系

    目的 探讨孕妇外周血及脐血胆汁酸水平与新生儿黄疸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在我院分娩并诊断为ICP的孕妇50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我院分娩的正常孕妇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的外周血与脐血胆汁酸水平,以及两组新生儿黄疸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孕妇胆汁酸与脐血胆汁酸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5);观察组新生儿皮测胆红素、血清胆红素、血胆汁酸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新生儿经皮测胆红素、血清胆红素随血胆汁酸升高而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72小时内发生新生儿黄疸需转新生儿科治疗的9例(47.37%),对照组2例(20.0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ICP血清胆汁酸水平与脐血胆汁酸水平相关,TBA与新生儿黄疸相关,妊娠中、晚期严密监测胆汁酸变化,可作为预测ICP孕妇的新生儿是否发生新生儿黄疸的手段,及早干预.

    作者:黎凤彩;徐雁贞;黎逢淮;刘巧玉;刘少兰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瑞舒伐他汀对酿酒酵母基因表达谱影响的研究

    目的 研究瑞舒伐他汀对酿酒酵母基因表达谱的影响,在基因表达水平上分析其作用机理.方法 采用瑞舒伐他汀(100 μg/mL)处理酿酒酵母90 min后,抽提细胞RNA进行反转录荧光标记cRNA,与基因表达谱芯片进行杂交,用激光扫描仪检测杂交信号,并用相应软件分析.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瑞舒伐他汀导致50个已知的基因表达明显上升(诱导倍数>1.5),同时导致34个已知的基因表达明显下降(抑制倍数>1.5).另外,瑞舒伐他汀显著诱导了固醇合成信号通路和MAPK信号通路,抑制了氧化磷酸化信号通路(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可以明显调节固醇合成,炎症和氧化应激等信号通路.

    作者:姚楠;黄雪君;蔡大可;黄丹娥;曾晓会;陈玉兴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在霉菌性阴道炎患者随访中的运用

    目的 探讨“信息-动机-行为技巧(IMB)模型”在霉菌性阴道炎患者管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92例确诊为霉菌性阴道炎的患者随机均为两组,常规组给予常规的健康宣教,观察组采用以IMB理念为基础的健康管理模式,比较患者在观察期内合理用药依从性、临床治疗结局及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观察组遵医嘱用药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1),临床治疗结局也明显优于常规组(P<0.01),干预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通过综合运用IMB理念,合理进行信息、动机和行为干预,可明显提高霉菌性阴道炎患者合理用药依从性,提升临床治疗效果,从而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李嘉颖;朱晓珍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关于一次性使用输液器管路长度测量方法的探讨

    目的 探讨一次性使用输液器管路长度测量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方法 A、B、C三个检测人员在相同环境温度下,分别使用测量仪和常规测量两种方法,测量输液器管路长度并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比较;再通过同一检测人员在不同环境温度下,使用测量仪对输液器管路长度测量并对测量结果统计、比较;以此确定影响输液器管路长度测量的因素,从而找出测量一次性使用输液器管路长度更为合理的方法.结果 在一定的环境温度下,常规测量法测量值误差大;使用测量仪,保证输液器在不受外力拉伸的情况下,测量值误差小,更接近于真实长度;环境温度高,测量值偏大,环境温度低,测量值偏小.结论 在(23±2)℃环境温度下,使用测量仪辅助测量一次性使用输液器的管路长度,是较为合理的测量方法,可以更好地保证测量值的准确性.

    作者:焦西斌;赵付霞;姚朝银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深板层角膜移植治疗感染性角膜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深板层角膜移植治疗感染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80例感染性角膜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取深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对照组采取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角膜内皮细胞数目变化及视力矫正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角膜内皮细胞数目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但对照组术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角膜内皮细胞数目较同期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术后视力较术前均明显改善(P<0.01),但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P<0.01).结论 深板层角膜移植治疗感染性角膜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键;孙立新;余德成;胡昌波 刊期: 2015年第09期

临床医学工程杂志

临床医学工程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厅

主办:国家医疗保健器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