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栓通对胃溃疡的临床疗效分析

吴建明

关键词:血栓通, 胃溃疡, 疗效
摘要:目的 探讨血栓通对胃溃疡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确诊为胃溃疡的100例门诊及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常规治疗+血栓通),空白对照组50例(常规治疗),就临床症状结合电子胃镜情况进行临床疗效评估.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观察组的治愈率为90%,对照组为60%,观察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虽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胃镜情况比较:观察组的治愈为90%,对照组为74%,观察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虽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血栓通治疗胃溃疡,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及电子胃镜镜检表现,对胃溃疡的治疗效果显著.
临床医学工程杂志相关文献
  • 早期治疗妊娠期糖尿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治疗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至2011年我院收治的120例GDM患者,根据患者的诊治情况分为三组:早期治疗组(A组)51例,晚期治疗组(B组)41例,未治疗组(C组)28例,对比分析三组孕产妇的并发症、围产儿的患病率及其与治疗的关系.结果 GDM的检出率呈逐年升高趋势,治疗组(早治组与晚治组)与未治疗组进行比较,治疗组母婴的并发症明显减少,其中A组的妊娠高血压疾病、感染、巨大儿、剖宫产及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率均明显低于B组与C组.结论 对妊娠期糖尿病进行早筛查、早诊治,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对母婴的预后非常重要.

    作者:黄子娇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经输尿管镜钬激光及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经输尿管镜下钬激光及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80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其中87例采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对照组),93例采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组),分别记录两组结石净石率、1月净石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种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 一次性碎石净石率钬激光组为88.2%,气压弹道组为77.0%,一次性碎石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钬激光组显著短于气压弹道组(P<0.05);住院时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月,结石排净率钬激光组为95.7%,气压弹道组为86.2%,两组结石排尽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治疗,钬激光碎石较气压弹道碎石术更安全、有效.

    作者:叶朝阳;刘文刚;黎明;程祎;吴威武;吴志荣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医疗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有效地降低医疗成本能够极大地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降低患者的医疗负担,可以使医院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文在分析医疗成本控制途径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医院医疗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医院医疗成本控制的建议.

    作者:杨帆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术治疗胃十二指肠穿孔的临床疗效比较研究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穿孔在临床效果、并发症和疼痛评分上的差异性.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治疗胃十二指肠穿孔65例临床病例作为调查对象,分成两组,观察组予以腹腔镜治疗,对照组予以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不同治疗后的效果情况.结果 除住院平均费用观察组比对照组高外,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胃肠道恢复时间、住院平均时间、Hb差值以及体温变化情况,对照组均不及观察组满意,以上情况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另外,术后当日的疼痛评分无明显差异性,但是术后第1d和第2d比较,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腔镜治疗胃十二指肠穿孔临床效果满意,术后疼痛恢复快,并发症少,是治疗胃十二指肠穿孔的首选治疗手术方法.

    作者:龙泽宏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宫颈LEEP术对妊娠分娩方式及妊娠结局的选择

    目的 通过对1500例患者的临床研究及随访调查,探讨宫颈LEEP术对分娩方式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运用宫颈LEEP技术对宫颈的重度炎症,糜烂出血,阴道炎、白带增多经长期治疗未好转者以及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者进行治疗,切除深度约为10~15 mm,宽度约为病灶外4~5 mm.对于宫颈切除较深的患者进行盐酸丁卡因局部麻醉,切除后电凝止血,手术治疗后3个月禁止性生活,6个月之内避免妊娠,6个月之后可以开始妊娠,并进行随访调查.结果 通过临床分析与随访调查,宫颈LEEP环形切除术后9个月以上妊娠的孕妇与同期健康孕妇在分娩孕周、顺产率、早产率、产程延长、宫颈因素剖宫产率等方面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宫颈LEEP术安全而有效,在严格控制手术指征和切除范围的基础上,对于严重的宫颈病变并要求保留生育能力的患者进行治疗,是安全而有显著疗效的,应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杨燕;米颖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社区获得性血流感染临床分析

    目的 研究南方医科大学附属顺德第一人民医院社区获得性血流感染(CABSI)的病原学以及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至2011年入住南方医科大学附属顺德第一人民医院且血培养阳性的病例资料,筛选出临床诊断符合CABSI病例,并对其痛原学以及临床特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筛选出CABSI病例106例,分离出110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80株(72.7%),革兰阳性菌30株(27.3%).59例(55.7%)患者临床能明确细菌来源,排名前三位的是泌尿生殖道、腹腔、下呼吸道.住院期间死亡22例(20.8%),单因素分析显示肝胆系统疾病、恶性肿瘤、下呼吸道来源与CABSI住院期间死亡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恶性肿瘤、下呼吸道来源是CABSI住院期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本地区CABSI病原菌仍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恶性肿瘤、下呼吸道来源是CABSI住院期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陈德珠;左六二;朱瑞秋;陈文兆;江倩华;林敬成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不同性状、不同保存条件痰标本结核菌培养阳性率比较

    目的 探讨痰液性状和保存条件对结核菌培养阳性率的影响.方法 分别回顾性分析846份、180份痰标本结核菌培养结果,并比较不同性状、不同保存条件的痰液标本的结核菌阳性率.结果 846份不同性状的痰液标本阳性率有显著差异,其中尤以干酪样痰的阳性率为高;180份不同保存条件下的痰培养结果存有明显差异,保存时间及温度同阳性率均呈负相关.结论 痰液性状及保存条件对结核菌培养阳性率有明显影响,故进行痰液结核菌培养实验时,需选择适宜性状痰液,并在适当温度下短时间内保存.

    作者:谢兵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快速康复外科在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通过对结直肠癌患者护理临床效果的分析,探讨快速康复外科在结直肠癌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运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104例结直肠癌的患者,其中52例为常规护理的病人,52例为运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病人,并对两组患者术后的住院天数,术后输液治疗的天数,首次肛门排气的时间,排便的时间,患者术前术后营养状况的评估,患者住院总费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运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病人,在术后的住院天数,术后输液治疗的天数,首次肛门排气的时间,排便的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患者术前术后营养状况的评估,患者住院总费用及患者满意度方面均优越于常规护理的病人.两者之间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运用快速康复外科进行临床护理,能有效地提高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的恢复速度,减少术后的并发症,降低医疗费用,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作者:张玉芳;林渭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术后鼻腔冲洗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术后冲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2006年来收治的鼻内镜手术治疗的鼻窦炎鼻息肉患者5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观察组抽出鼻腔填塞物后,以生理盐水进行鼻腔冲洗,每日1~2次,每次约500 mL,连续冲洗4~8周;对照组术后不进行鼻腔冲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恢复情况,评价术后冲洗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治疗总有效率和治愈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上皮化时间(63.5±6.5)d明显少于对照组的(88.3±8.2)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鼻内镜手术后用生理盐水进行鼻腔冲洗治疗,可使患者恢复时间缩短,提高手术临床疗效,且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红良;肖彬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高危因素相关性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围手术期患者的高危因素,通过护理对策减少手术风险.方法 回顾性调查分析2010年9月至2012年8月神经外科手术患者416例的临床资料.按照前后时间段随机试验分析法,将416例神经外科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8例.对照组实行的是传统的护理管理模式,实验组执行的是责任大包干制整体护理管理模式.结果 通过对围手术期高危因素的风险评估,对原发病、高血压、冠心痛、糖尿病、肺功能异常、术中出血、术后再出血等高危因素,2010-8至2011-8,实行的是传统的护理,2011-9至2012-8,执行的责任大包干制整体护理措施.神经外科患者围手术期的发生高危因素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实验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高危因素制定围手术期的护理对策及有效的实施,大限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手术治疗获得成功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作者:彭美荣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新型HA联合BMSCs修复大鼠胫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目的 BMSCs联合新型HA修复大鼠胫骨缺损,为骨组织工程提供新的数据.方法 首先分离培养大鼠BMSCs.制备新型HA支架,将细胞与支架进行复合移植给大鼠5mm胫骨离断性缺损区,于2、8和12w时分别处死动物.X线检测缺损区骨修复情况,组织学观察成骨情况.结果 制备的HA支架孔隙丰富,均匀.术后12w,支架大部分降解,无炎性反应,可见大量板层骨样结构.X线显示缺损区可见新生骨痂且新骨密度增高,形成桥接.结论 新型HA与BMSCs复合修复大鼠5 mm胫骨缺损效果良好.

    作者:官义;李德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1.5T西门子磁共振成像与脊髓损伤的临床病理性相关分析28例

    目的 研究1.5T西门子磁共振成像与脊髓损伤的临床病理性关系.方法 选择2009年7月至2011年7月来我院就诊的28例急性脊髓损伤患者,均在受到外伤72 h之内行MRI (常规磁共振)以及DWI的检查(1.5T MR).1.5T MR采用的是单次激发平面回波DWI技术.结果 28例患者中,20例患者为常规的MRI阳性,8例患者为常规的MRI阴性,阳性患者均存在脊髓局灶性异常的信号.以上患者的损伤部位比正常部位的ADC值有明显降低(P<0.01).结论 1.5T西门子磁共振成像在脊髓外伤的早期诊断、对传导功能完整性的了解等方面具有较好的作用,适合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崔凌;文海忠;郝敬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原发性肝癌TACE治疗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TACE治疗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方法 回顾522例行TACE治疗的病例资料.结果 术后发烧者6例,恶心呕吐者16例,上腹疼痛腹胀者10例,穿刺点皮下血肿3例,过敏性休克者1例,肝肾功能损害12例,呃逆1例,高血糖1例.结论 严格按照TACE治疗适应症及禁忌症,合理使用化疗及栓塞药物,仔细操作,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于希礼;娄安成;程永帅;周祝谦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对老年男性患者采用舒适导尿法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舒适导尿法在老年男性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将130例需要实施导尿的老年男性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5例.实验组采用舒适导尿法,即护理过程采用舒适护理模式,导尿时应用利多卡因麻醉剂和石蜡油;对照组只采取传统导尿法.对比两组患者导尿的一次成功率、疼痛感、尿道黏膜损伤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的一次导尿成功率为92.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7.7%(P<0.05);实验组患者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尿道黏膜损伤发生率为7.7%,远低于对照组的70.8%(P<0.01);实验组患者对舒适护理模式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过程采用舒适护理模式,导尿过程应用利多卡因麻醉剂和石蜡油能有效提高老年患者一次尿管置入成功率,并有效减少患者的疼痛感,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黄婉玲;区洁芬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血细胞去除术联合药物治疗50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疗效评价

    目的 研究血细胞去除术联合羟基脲片、重组人干扰素α2b等药物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观察组给予血细胞去除术联合羟基脲片、重组人干扰素α2b等药物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血象指标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血细胞去除术联合羟基脲片、重组人干扰素α2b等药物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患者疗效可靠.

    作者:廖建军;张碧霞;黄继贤;韦湘;谢治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相关研究

    目的 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内-中膜的厚度,探讨引起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研究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了113例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超声特征,了解其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其斑块性质,同时与107例体检者做对照.结果 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分析发现患者的年龄、糖尿病、高血压与颈动脉斑块的发生率有显著相关性(P<0.01).血纤维蛋白原水平及血脂水平与颈动脉斑块形成密切相关(P<0.05).脑梗死组与对照组在性别、吸烟、饮酒方面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发生率明显增加(P<0.01).结论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脑梗死的发生有明显的相关性,颈动脉的内-中膜增厚与斑块形成是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引起脑梗死非常重要的危险因素.

    作者:赵康仁;任乃勇;张渭芳;靳彪;钱进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氨茶碱联合呼吸功能训练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氨茶碱联合呼吸功能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使用氨茶碱治疗,观察组使用氨茶碱联合呼吸功能训练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肺功能变化、6分钟步行试验步行距离变化.结果 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3、6个月后,两组患者六分钟步行距离与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性的提升,但同时期观察组显著长于对照组;治疗后第6个月,观察组肺功能指标FEV1、FVC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氨茶碱联合呼吸功能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十分显著.

    作者:梁勇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组合式护理排班法在混合病房的应用

    目的 进一步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提高护理专业内涵,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方法 科室根据我院病人服务中心提供的病人满意度调查结果,对护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改变护理排班模式和护士工作模式,运用组合式护理排班法,全面落实护士管床责任制.结果 将实施前十个月病人满意度与实施后八个月病人满意度进行比较,病人在入院宣教、出院指导、护士服务态度、护士整体护理方面满意度提高P<0.01;发药指导、操作解释的满意度也有提升,P<0.05.结论 组合式护理排班法有助于管床责任制的落实,推动优质护理示范工程的开展,是一种可行的护理管理方法,值得借鉴和推广.

    作者:林燕凤;陈惠超;袁秀琴;张亚娟;黄媛;张广清;林美珍;夏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加强护理在41例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研究分析加强护理干预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供临床护理工作参考和借鉴.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8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肝硬化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给予肝硬化加强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经过护理后,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焦虑程度和舒适度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加强后的护理干预能有效地提高患者的信任度,减少其内心不良情绪,值得应用.

    作者:曾静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双向沟通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双向沟通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将双向沟通于2011年1月始应用于全院各科室,对比实施双向沟通前后各科室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满意度.结果 实施双向沟通后,各科室对消毒供应中心的满意度高于实施前(均P<0.05).结论 实施双向沟通,可以改善消毒供应中心各项工作,提高服务质量及各科室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满意度.

    作者:谢运娣;程越 刊期: 2013年第02期

临床医学工程杂志

临床医学工程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厅

主办:国家医疗保健器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