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加油《中国卫生》!

刘也良;荆伟龙

关键词:
摘要:近日,由中国卫生杂志社主办、健康报社协办的2016中国卫生改革与发展论坛暨中国卫生杂志社理事会成立大会在京召开,会上成立了中国卫生杂志社理事会,与会代表勉励中国卫生杂志在新时期继续坚持导向,凝聚力量,用更多更好的传播方式,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中国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公共场所不能乱来

    《深圳经济特区医疗条例》第四十七条规定,医疗机构执业场所是医疗机构提供医疗服务的公共场所,医疗机构及其卫生技术人员的执业活动受法律保护.那么强调医院是公共场所,对于维护医院秩序将起到多大作用?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潍坊巧用资源做好加法

    山东省潍坊市统筹整合辖区各级各类卫生计生要素资源,推动医疗服务、健康养老、中医药服务等多业态融合发展,较好地满足了城乡居民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需求.潍坊市编制了“十三五”卫生计生事业发展规划、区域卫生规划、“潍坊健康城(医疗)”建设规划、《提升市区医疗卫生功能策划方案》等系列规划、方案,加快构建城乡医疗服务体系.

    作者:杨锡广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为健康中国提供强大的人力支撑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对我国的卫生人力资源建设,医学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当前,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这条路上,一定要坚定信心,保持恒心,为健康中国建设提供强大的人力支撑.

    作者:秦怀金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中牟县域内医疗机构分工协作

    中牟县作为河南省县域综合医改和居民健康签约服务的双试点县,认真落实政府办医责任,以完善县域医疗服务体系为保障,以加强基层人才队伍为支撑,以重点专科建设为着力点,以区域医疗联合为抓手,以城乡居民健康签约服务为突破口,扎实开展县域综合医改,统筹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作者:潘开名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健康服务业行稳方能致远

    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强调,要坚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领域政府要有所为,在非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领域市场要有活力.这为我国健康服务业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健康服务业属于非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领域,其发展固然要有活力,但不等于要求其产业化发展.

    作者:杨善发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激发内生动力贵州省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变革记

    在红色热土毕节,有一所拥有79年历史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毕节市一医).她承载着几代创业者的期望,守护着900余万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半个多世纪以来,医院从小变大、由弱变强,现已发展成为集医教研、预防急救和康复为—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疗服务辐射川、滇、黔三省交界.

    作者:周文波;郑海洋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商业健康险已到转型期

    商业健康险的思路要拓宽国家卫生计生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顾雪非:现在全国慢病负担占整个疾病负担的近70%,局部地区达到90%.商业健康险产品如果只面向健康人群,很多人将被排除在外.

    作者:王朝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大医院为何要限诊?

    《深圳经济特区医疗条例》第九条规定,二级、三级医院主要承担急诊、住院、疑难危重症的诊疗服务以及突发事件紧急医疗救援、医学重点学科建设、医学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基层医疗机构主要承担一般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基本诊疗、康复和护理服务.那么,这是否会造成新的看病难,就诊不公平,为此,来自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医学界、律师、媒体等专业人士,对此展开了深入探讨.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我们眼中的三个待解难题

    医改中如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大医院特需服务完全剥离可行吗?分级诊疗如何落到实处?在近日召开的2016中国卫生改革与发展论坛暨中国卫生杂志社理事会成立大会上,各地卫生计生委主任和医院院长就这些话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作者:刘也良;王朝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用商保优势为大病保险增值

    现行大病保险支付标准采用“准普惠型”的方式,各省(市)都依据当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制定了大病保险的起付标准.但是,这种“一刀切”的灾难性卫生支出界定政策,并未与每个家庭或个人的收入和经济状况挂钩,限制了大病保险制度的实际受益人群规模,特别是针对特困人群,一个相对较低的医疗费用支出,也会成为一种灾难性卫生支出,未能真正解决由于大病引起的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

    作者:朱铭来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健康权健康中国的法治理论

    在健康中国与法治中国战略的双重背景下,健康权理论应当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法治基础理论.健康权对政府施加了3个层面的义务:尊重、保护、实现.保护的义务,着重从民事权利的角度,表达了健康权的内在要求;实现的义务,着重从社会权利的角度,表达了健康权的内在要求;而尊重的义务,则着重从政治权利的角度,表达了健康权的内在要求.

    作者:黄清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四川:着力提升医疗服务可及性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四川省委、省政府把建设“健康四川”和维护群众健康作为重大目标,在全面完成国家各项医改任务的基础上,以分级诊疗、人才强卫和“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为抓手,先行先试,突出重点,着力构建合理医疗服务模式,着力推动医疗人力资源均等化配置,着力提升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效率,取得了积极进展.

    作者:杜波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新征程上再次扬帆起航

    在中关村科技核心区,静静地伫立着一家区属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北京市中关村医院.医院地处中关村科技园区,周边环境优美,名企、名校不胜枚举,与中国科学院比邻而居.

    作者:汪关宝;陈峥郁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十年巨变打造地市级肿瘤医院标杆

    江苏省南通市肿瘤医院创建于1972年,是全国创建早的地市级肿瘤专科医院之一.2005年之前,医院参照二级医院管理.近10年来,医院以等级医院创建为抓手,引才集贤,强化内涵,提升服务,科学管理,实现了多次跨越发展:2005年~ 2008年,实现了二级医院向三级医院的飞跃;2008年~ 2010年,实现了三级医院向三级甲等医院的飞跃;2015年12月,医院通过新一轮江苏省三级甲等肿瘤医院评审.目前,医院是江苏省两家三甲肿瘤医院之一,全国地市级肿瘤医院联盟首任会长单位,成为国内地市级肿瘤医院标杆之一.

    作者:顾智伟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让健康中国建设接上地气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是广大人民群众追求幸福生活的需要,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对于国家而言,健康是开创美好未来的根基;对于个人而言,健康是享受幸福生活的前提.健康中国的落脚点首先是健康个体、健康家庭、健康社区,然后才是健康城市、健康国家.

    作者:张新庆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分级诊疗关键抓“五个突出”

    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既是医改的重要内容,也是以需求为导向,深化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合理配置医疗资源的重要举措.如何推进“两项制度”建设?必须抓住关键环节,做到“五个突出”.

    作者:王咏红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从“灰姑娘”到“白雪公主”

    近5年来,河南大学附属南石医院发展较快,品牌美誉度在当地飞速提升.1997年,南石医院被授予二级甲等医院时,床位只有100张.南石医院从20人的小诊所,发展到1500人的国家三甲医院,在南阳行业内人被视为“传奇”.临床经验丰富、实战能力强,百姓口碑好是南石医院的过硬本领.但与大城市大医院相比,南石医院还是“灰姑娘”,也清楚地看到自身的差距:学术成果不多、专著较少.总结医院30年的发展,医院正沿着百姓的需求寻思出路.

    作者:赵俊祥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科学研判精准施策

    当前,党中央将健康提升到治国理政的战略新高度,要求我们要把握根本,以新思路、新理念推动事业实现新发展,满足群众健康新需求.

    作者:张晋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人民共建共享“大健康”

    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的胜利召开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审议通过,是我国医学健康领域的重大事件.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提出新时期我国卫生与健康工作的新方针: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其中“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这一政策强音把卫生和健康工作提高到国家战略水平.

    作者:刘德培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建立“大健康”体制是当务之急

    在日前召开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在卫生与健康工作者中引起强烈反响.如何让“健康优先”战略不折不扣落到实处?业内人士积极建言献策.

    作者:韩璐 刊期: 2016年第10期

中国卫生杂志

中国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卫生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