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男;张二红;宋小飞;黄世宗;王晓文;黎伟豪;臧志军;邢卫杰
目的 探讨保留肋间臂神经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86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Ⅰ、Ⅱ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对照组术中切除肋间臂神经,进行12~36个月的随访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上臂内侧和腋窝皮肤感觉功能、术后皮下积液、皮瓣坏死及腋窝局部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患侧上臂内侧及腋窝皮肤感觉异常4例(9.3%),对照组患者感觉异常41例(95.3%),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1).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并发症及腋窝复发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保留肋间臂神经在Ⅰ、Ⅱ期乳腺癌患者改良根治术中可以减少上臂、腋窝皮肤感觉异常的发生,提高了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陆兆贵;张锡贵;章五一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72例行瓣膜置换术的心脏瓣膜病患者,护理内容包括围术期密切观察病情,做好心理护理和术前准备,密切观察血液动力学的变化,维持心功能、电解质的稳定,防止心律失常、出血、低心排综合征及重要脏器损害等各种并发症.结果 本组72例患者中,3例患者术后死亡,病死率占4.2%.21例(29.2%)出现围术期并发症.10例(13.9%)出现呼吸功能低下,心率失常7例(9.7%),肾功能不全4例(5.6%).结论 心脏瓣膜病手术风险大,术后并发症多,围术期精心的观察,及时发现问题,有效的处理及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崔福南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特殊部位异位妊娠的临床特点、误诊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2003年1月至3月收治的247例特殊部位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47例特殊部位异位妊娠占同期异位妊娠总数的6.5% (247/3 800),其中宫角妊娠116例,卵巢妊娠47例,剖宫产瘢痕妊娠70例,宫内、外复合妊娠9例,子宫肌壁间妊娠2例,宫颈妊娠2例,腹膜后妊娠1例.经超声诊断的误诊率为32.39%.结论 特殊部位异位妊娠临床特征不典型,诊断困难,误诊率较高,临床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详询病史,重视临床表现,结合超声、血HCG值及腹腔镜等综合分析,及时诊治,减少误诊以及由此带来的严重后果.
作者:袁艳艳;贾海军;王庆一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儿童变应性鼻炎血清中食物变应原特异性IgE的分布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06例确诊为变应性鼻炎的患儿,根据年龄分为学龄前组(2~5岁)48例,学龄组(6~13岁)58例.采用德国敏筛过敏原定量检测系统,检测患儿血清中食物变应原和吸入性变应原特异性IgE.结果 106例AR儿童中88例(83.02%)食物变应原sIgE阳性,97例(91.51%)吸入性变应原sIgE阳性,其中79例(74.53%)合并吸入性变应原阳性,9例(8.49%)单纯食物变应原阳性;18例(16.98%)为食物变应原阴性而吸入性变应原阳性.88例食物变应原阳性中单种食物变应原阳性为34例(32.08%),54例(50.94%)为2种以上食物变应原阳性.食物变应原阳性率由高到低占前6位为牛奶(52.83%),鸡蛋(30.19%),牛肉(26.42%),腰果(26.42%),羊肉(12.26%),虾蟹(10.38%).学龄前组食物变应原阳性率高于学龄组(P<0.05).结论 大部分儿童变应性鼻炎合并食物变应原阳性,提示食物变应原也可能导致儿童变应性鼻炎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黄雪琨;陈玉莲;杨钦泰;张革化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精子顶体反应率与精液相关参数之间的关系,探讨精子顶体反应对男性不育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2年10月至2013年4月间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就诊的180例男性患者的精液标本,采用钙离子载体A23187诱导精子发生顶体反应(AR),按照顶体反应值,分AR>3%、AR≤3%两组,对AR与各项精液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两组间精子活动力、精液量、精子密度、精子总数无显著差异(P>0.05),而精子正常形态率与精浆抗精子抗体(antispermantibody,AsAb)差异显著(P <0.05).结论 精子顶体反应与精子质量有关,是相对独立的男性不育因素,是男性生育能力评估的重要参考指标.
作者:杜鹏;黄志承;史哲;汪李虎;郑毅春;肖宗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调查研究未婚人群人流发生的高危因素并探讨其干预措施.方法 对本区生殖健康中心收治的432例未婚人流患者及同时期无人流患者进行调查并统计未婚人流所占比例及重复人流比例,根据是否进行人流分为人流组与非人流组,比较两组患者职业、教育程度、人口性质、生殖健康知识普及率.结果 未婚人流人群占全部人流人群的比例达48.2%,年龄显著低于已婚人流人群(P<0.05),重复人流比例显著高于已婚人流人群(P <0.05);人流组生殖健康知识普及率显著低于非人流组(P<0.05),低学历比例、流动人口比例显著高于非人流组(P<0.05).结论 未婚人流人群年龄低且重复人流的比例较高,而教育程度低、流动人口、生殖健康知识缺乏是引起未婚人群人流的高危因素.
作者:王余春;石亚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前置胎盘孕期阴道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 以2010年10月到2012年2月本院收治的58例前置胎盘阴道出血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期待疗法期间,给予相关的护理配合,包括加强环境护理,提高患者身心舒适度;严密监测;给予药物护理和加强夜间护理等.结果 住院期间有7例发生持续性出血,给予速溶型医用生物蛋白胶封堵,2例中央性前置胎盘效果不佳,提前中止妊娠,其余患者均顺利分娩,母子平安.结论 对于前置胎盘阴道出血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要在保证严密监测和药物护理的基础上,提高患者的身心舒适度,改善患者情绪,并根据患者的发病类型和出血特点,给予有重点的监测和护理.
作者:刘玉芳;巫伟芳;高海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不同给药方法下米索前列醇在产后出血预防中的临床效果,探索佳给药方法.方法 以我院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间来院生产的20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直肠给药组100例和口服给药组100例,两组产妇均使用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收集并统计产妇出血量、子宫收缩和不良反应情况,并就研究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直肠给药组产妇产后2h和24 h出血量少于口服给药组(P<0.05),子宫收缩效果优于口服给药组(P<0.05),不良反应均较口服给药组少且症状轻微,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索前列醇直肠给药方式预防产后出血效果较好,子宫收缩情况和产妇出血量均好于口服给药组产妇,安全可靠,可推广应用.
作者:陈雪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养阴清肺逐瘀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疗效及其机理.方法 选取2010年6月我院收治的COPD患者64例进行分析,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2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养阴清肺逐瘀法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和对肺功能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肺功能均有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小板聚集率均有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升高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养阴清肺逐瘀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肺功能,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血小板功能,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剑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在早期肺癌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以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间收治的80例早期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患者行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C反应蛋白变化、术中及术后情况和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之间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C反应蛋白低于对照组,术中和术后情况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在早期肺癌治疗中有积极意义,相较于传统开胸手术,其能够减轻手术对患者机体造成的损害,提高患者康复速度,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刘秋凡;陈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Architect i2000)对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中阳性中不同的S/CO值与确证实验(TPPA)阳性结果的一致性,从而为临床提供简便、快速及准确的检测.方法 用Architect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Architect CLIA)与梅毒螺旋体凝胶试验(TPPA)同时检测439份随机标本,根据Architect CLIA结果的S/CO值分组,再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当S/CO范围为<1,1~3,5~7,7~9,≥9时,TPPA阳性结果与Architect i2000的符合率分别为100%,17%,56%,88%,92%,99%.结论 S/CO<9为可疑范围,但是当S/CO≥9时,Architect i2000对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的阳性与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实验(TPPA)一致程度达到99%,且Architect i2000的特异性、灵敏度均高于TPPA,抗干扰能力强,无携带污染,能满足临床要求,可作为对梅毒螺旋体抗体进行快速准确检测的初筛方法,为临床提供方便.
作者:陈忠城;胡波;李玛;梁涯;李朝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保证慢性重型肝炎患者长时间治疗的静脉通路,减少反复穿刺带来痛苦,避免药物反复刺激及外渗引起静脉炎、静脉硬化、减少局部出血等.方法 通过对73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PICC置管观察及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进行导管维护.结果 慢性重型肝炎患者使用PICC置管顺利度过长时间的治疗,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结论 PICC置管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少,可避免反复静脉穿刺带来的痛苦,减少药物外渗所致的静脉炎、静脉硬化,给慢性重型肝炎患者提供了一种安全、可靠的静脉途径,显著提高了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冯小珊;郑子梅;金柳珠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鼻咽癌患者颈部可疑阳性淋巴结(大横断面短径≥0.5 cm但<1 cm、包膜完整、无中央坏死)放疗剂量为60 Gy时淋巴结的消退情况、有无局部复发,以及患者的不良反应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院46例含有颈部可疑阳性淋巴结的鼻咽癌患者,颈部可疑阳性淋巴结予以60 Gy的放疗剂量,以MRI检查为标准,评价疗效.结果 放疗剂量达60 Gy时颈部淋巴结转移灶CR 42例,有效率达91.3%,放疗前后淋巴结消退有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所有患者60 Gy照射区域均出现Ⅰ级放射性皮炎.5年总生存率80.4% (37/46),5年无瘤生存率76.1% (35/46),5年颈部淋巴结局部控制率95.7% (44/46),5年远处转移率13.0% (6/46);5年无颈部纤维化患者.结论 60 Gy的放疗剂量是鼻咽癌颈部可疑阳性淋巴结转移很好的控制剂量,且不良反应较轻,患者可耐受.
作者:黄素宁;潘林江;王仁生;梁菲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家庭走访对高血压病2级患者的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60例高血压病2级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组30例.两组均服药降压治疗,干预组再予家庭走访干预.监测患者血压、体重指数(BI)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血压水平、BI及血清Hcy含量均偏高,治疗后上述指标均较前改善,干预组总疗效较对照组理想(P<0.05).结论 家庭走访可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病的认识,有助于管控患者的血压和危险因素.
作者:梁清平;桂三保;李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牙科氧化锆陶瓷粘接材料的强度.方法 将氧化锆陶瓷样本分为3组,每组20片,采用PanaviaTMF树脂粘接剂,RelyXTM ARC树脂粘接剂,Multilink Sprint树脂粘接剂分别与氧化锆陶瓷样本粘接,通过水浴24 h和水浴30 d的方法,测试其粘接剪切强度.结果 PanaviaTMF树脂粘接材料粘接强度好,分别为(33.36±3.69) MPa(水浴24 h)、(32.52±3.24)MPa(水浴30 d).Multilink Sprint树脂粘接材料粘接强度为(26.65±2.51) MPa(水浴24 h),水浴30 d后明显变化为(18.42±2.28) MPa,P<0.05.RelyX TM ARC的粘接强度为(16.39±1.85) MPa(水浴24 h),水浴30 d后粘接强度为(12.06±1.58)MPa,P<0.05.结论 试验表明含有磷酸酯单体的树脂粘接材料可加强氧化锆陶瓷冠的粘接效果.
作者:徐雄均;卢惠冰;李思萍;江浩顺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术前介入化疗联合根治术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1月到2012年11月期间来我院就诊治疗的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意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采用根治术进行治疗,研究组40例采用根治术联合术前介入化疗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和治疗临床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手术出血量较少,手术时间较短,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局部晚期宫颈癌根治术前进行介入化疗有利于缩小病灶,减少手术的难度和手术中的出血量,对患者的预后有重要的影响,有利于延长患者的寿命.
作者:罗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以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间收治的60例冠心痛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在积极治疗原发病基础上,观察组患者使用综合护理干预项目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症状水平、疾病认知情况和生活质量之间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心理症状水平低于对照组,疾病认知情况和生活质量得分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在冠心痛心绞痛患者中开展综合护理干预项目具有积极意义,可降低患者心理症状水平,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林碧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探析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在急性脑卒中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9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按照临床快捷护理进行抢救;将2011年之前收治的接受专科治疗但未采用急诊快捷护理流程的9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从医疗接触时间到确诊时间、从确诊到接受专科治疗时间以及致残率和死亡率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从接触到确诊时间以及从确诊到接受专科治疗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致残率与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快捷护理流程的应用不仅缩短了医疗救治的时间,进一步为临床治疗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为后续治疗奠定基础,且对于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作者:崔钰春;黄燕梅;吴秀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研究风险管理在西药制剂的质量管理中实施的效果,通过对西药制剂的质量进行有效监测,来减少临床用药风险,提供合理的西药制剂.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本院西药管理科的70人为研究对象,对西药制剂的质量管理中存在的潜在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建立起完善的质量风险管理机制,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结果 药房人员工作中潜在的西药制剂的质量风险事故及差错显著降低.观察组每年质量风险事故平均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差错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风险管理在西药制剂的质量管理中能为临床用药提供有效的安全保障.
作者:叶卫国;叶沛光;唐东蕾 刊期: 2013年第10期
目的 为了选一步研究和探讨在临床治疗牙髓根尖周病的实践过程中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与分次根管治疗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差异,从而为相关的临床研究提供方指导和帮助.方法 选取了我院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0例牙髓根尖周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分为两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一次性根管填充治疗,对照组则采用分次根充法.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炎症消退时间和疼痛消退时间上,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在临床针对牙髓根尖周病患者实施治疗的实践过程中,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方法与分次根管治疗方法想比较,其临床治疗效果优势明显,是临床治疗牙髓根尖周病患者的可靠选择.
作者:张亦文 刊期: 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