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院史陈列室是医院文化的镜子

胡静

关键词:陈列室, 医院文化建设, 档案工作, 资源开发与利用, 物质文明, 建设和发展, 改革和发展, 物质财富, 时间累积, 历史, 精神文明, 精神财富, 建设服务, 建设成果, 档案信息, 高目标, 维护
摘要:医院文化是医院在历史长河中沉甸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是医院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由时间累积的特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院史陈列室是医院历史的集中展示不仅是医院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重要途径,也是医院文化建设成果的重要展示地,更是档案工作为医院改革和发展服务的主要体现,同时也是医院文化建设的重要体现.建设好、维护好、利用好院史陈列室,是医院文化建设的重要工作之一,也是医院档案工作的重要内容,它为实现医院档案工作向更高目标迈进提供保障,也成为医院3个文明建设服务的重要抓手.
中国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解决实际问题是终目的

    在医联体建设和运行的探索之路上,全国三级医院根据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建立了形式多样的医联体运行模式.早在2015年,安徽省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以及国家卫生计生委相关政策,积极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专门印发《安徽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和安徽省卫生计生委5部门《关于开展分级诊疗工作的实施意见》文件要求,对所有省级医院提出具体要求:由1家省级医院牵头,若干县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成的医疗联合体.

    作者:颜理海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优质服务造就优质医院

    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北京电力医院以“一型四化”现代医院建设为目标,注重人才引进和培育,通过管理提升,推进硬件、软件环境改善,推动医院实现从规模发展向内涵建设转变、从单体医疗资源发展向综合资源优化配置转变、从粗放式经营模式向精细化、精益化管理转变,医疗水平和服务能力显著增强,运营质量和管理水平明显提升.

    作者:张梦露;张钊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北京医改半年纪

    如今距北京医改新政正式实施已有半年多时间.新政实施以来,出现“五升五降”的新局面.医疗机构的基层诊疗量、技术劳动收入、可分配收入、医保保障和医疗救助力度出现了“五上升”;药费和药占比、二三级医院诊疗量、大型设备检查费、医保患者负担则呈现“五下降”趋势,改革实施6个月来,已完成门急诊量1亿多人次,190多万名住院患者治疗有序,三级医院门急诊量减少11.5%,累计节约医药费用44亿元.

    作者:郭晓薇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医联体之路殊途同归

    随着新一轮医改的不断深入,全国各地陆续在建立医疗联合体模式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陕西省地处西部,存在区域资源分布不均,社区医疗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积极推进医联体建设的基础上,努力探索符合中国特色、西部特色和陕西特色的医学运行模式.

    作者:施秉银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药学部门应实现“两个转变”

    本轮医改对于医疗机构大的触动是取消了15%的药品加成.按照今年党中央、国务院的工作部署,要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在9月30日前全部取消药品加成.在这种大的医改背景下,不同的省份采用不同的措施,比如北京设立医事服务费,上海逐步取消药品加成而通过价格调整对医院进行合理补偿.在此背景下,对医疗机构冲击大的是药学部门.

    作者:赵靖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政府视角下的机构转型

    2007年,为缩短大医院平均住院日、提高床位使用率、缓解住院难、合理分流康复患者,原北京市卫生局依托专家资源,结合北京市具体情况,着手进行康复医疗体系建设的政策研究.在此基础上,北京市提出“与国际先进医疗体系接轨,利用现有二级医疗机构资源,努力发展康复医疗体系,提升急性期住院患者预后生活质量、降低医疗费用”的思路.自此,北京市公立医院转型康复医院的工作拉开帷幕.

    作者:郗淑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黔江打通健康扶贫“后一公里”

    近年来,重庆市黔江区采取力度更大、针对性更强、作用更直接的“一四四三”健康扶贫工作思路,打通农村贫困人口健康扶贫“后一公里”,切实解决贫困人口能看病、敢看病、看好病问题,有效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的发生.“一张网”让群众能看病健全村(社)、乡(镇街道)、区三级医疗网络全覆盖.全区建标准化村卫生室188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0家、区级医疗机构4家,实现村村有乡村医生解决群众看病远问题;同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按照需求培养引进全科医生,招聘各类人才56名充实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新配备乡村医生22名.同时,开展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人员岗位培训,稳定乡村医生队伍,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

    作者:兰晓俊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互联网医疗良性发展法则

    近几年,互联网医疗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发展起来.这个新生事物对现有的医疗市场有哪些影响,能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存在怎样的争议,如何实现良性发展?请看本期“圆桌话题”.互联网医疗改变已有业态中欧卫生管理与政策中心主任蔡江南:互联网医疗是一种新型商业模式,将改变已有的医疗业态.几个月前,国家卫生计生委出台关于互联网医疗的两个征求意见稿,旨在规范、管理互联网医疗市场,这当中有几条比较具体的规定引起业界非常热烈的讨论.对于新的商业模式,政府需要管理,特别是医疗这一与生命直接相关的产业更需要严格监管.但是,新生事物要发展必须要有一个成长空间.

    作者:蔡江南;宁艳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一位院长的“管理经”

    从专业人才转向管理岗位,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院长张凤翔上任伊始就主动放弃行政级别,推行去行政化管理,为全市公立医院改革带了头,开了篇.医院实行全员聘用制,制订了《中层干部选拔任用实施办法》和岗位设置管理方案.自主招聘工作人员,凡进必考、评聘分开、同工同酬.全面实施以资源消耗为基础,以劳动价值为核心的(RBRVS)绩效分配方案,医务人员收入与服务数量、质量、技术难度、患者满意度等挂钩,分配向临床一线倾斜,向高难度技术倾斜.

    作者:张旭;任婕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打造县级医院改革样板

    2017年,四川省新津县直面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难点和痛点,多措并举打出深化医改“组合拳”,初步建立了具有新津特色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近日,新津县再次被确定为公立医院改革国家级示范县.放管结合完善医院管理体制为充分构建有新津特色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新津县不断落实政府办医职责,编制《新津县卫生计生事业第十三个五年发展规划》,合理配置公立医院数量和规模.全面落实政府对公立医院的投入责任,在保障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和县妇幼保健院改扩建项目经费的同时,每年投入900余万元用于县级公立医院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人才培养及承担公共卫生任务等方面,不断提升公立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维护公立医院的公益性.

    作者:文雁;姚适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一体双翼医院飞跃发展

    始建于1942年的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中心医院,在75年发展历程中,坚持以医疗为主体,以教学、科研为双翼的一体双翼的工作路线,紧密围绕“一个目标、二项推进、三个转变、四个重点”踏实做好各项工作,着力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一体双翼科教协同医院坚持走以教学、科研为双翼的一体双翼的工作路线,不断提升教学、科研创新能力,为医院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强劲动力.

    作者:王栋;赵亚民;郎雪晨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丹东健康教育助力精准扶贫

    作为我国海岸线北端起点的辽宁省丹东市,近几年通过力推健康教育服务惠及全城,群众健康素养水平逐年提升.在这里,广大健康教育工作者对准靶心、精准发力,在全面推进精准扶贫的攻坚战役中,全力发挥“健康教育”对精准扶贫的积极作用.小机构大服务在丹东市振兴区头道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日就诊的患者络绎不绝.这里的健康教育宣传栏、专家电视讲座、健康教育室一应俱全,宣传标语海报随处可见,居民健康教育档案有序陈列,健康教育手册整齐摆放……这是百姓在众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到的情景,也是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健康教育工作呈现出的新常态.

    作者:隋玉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以信息化为抓手撬动基层卫生改革

    大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有100万家医疗卫生机构,其中医院的数量为2.5万家~3万家.在不到3万家医院之中,包括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诊所、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在内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共有约90万家.要解决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解决这些服务提供的公平性和可行性,它的提供主体一定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作者:高光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一家康复医院的转型之路

    上海市第一康复医院的前身为上海市杨浦区老年医院.2014年7月,该院正式转型为上海市第一康复医院,这是原卫生部颁布《康复医院基本标准(2012年版)》后,全国卫生系统首家由二级公立医院整体转型的康复医院.目前,该院核定床位444张,实际开放床位580张,康复床位常常是“一床难求”.同该院几年前略显冷清的就医画面相比,是什么带来了如今的“火爆”场面?这还要从医院的转型说起.

    作者:葛凤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错位发展带来的强势突围

    北京市西城区展览路医院始建于1960年,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转型前是一家有着30多个临床科室的二级综合性公立医院.展览路医院位于西直门地铁站附近,地理位置非常特殊,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积水潭医院等多家三级医院均位于以医院为中心的2.5公里范围之内,医院距离北大人民医院和阜外医院直线距离不超过四五百米.面对如此严峻的竞争形势,不如错位发展、独辟蹊径、找准特色,这样才能成功突围,找到生存之路.

    作者:王雪松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医联体内实现更多共享

    贵州省作为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落后是贵州省脱贫攻坚同步小康路上明显的短板.省内医疗卫生资源分布不均,偏远山区卫生资源尤显匮乏,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较为突出.通过医联体建设,加快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既是基本的民生需求,也是助力脱贫攻坚的迫切需要.

    作者:田晓滨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把增进群众健康福祉作为深化改革出发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深刻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作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卫生计生系统要认真贯彻落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精准地对接新时代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医疗卫生健康需求,牢记使命,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让全体人民以更加健康的姿态,迈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

    作者:李斌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二级医院转型的动因与未来

    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疾病谱和慢性病态势变化等,带来了一系列的康复医疗需求.对于社会资本来说,进入利润不高的康复领域动力不足;对于三级公立医院来说,繁重的医疗任务已经让其自顾不暇;对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来说,设备配置、人员技能等尚不足以承接此项工作;现阶段,能够承担大量康复医疗任务的恐怕只有二级公立医院.鉴于目前不少二级医院陷入发展困境的现状,笔者建议,其不妨考虑向康复医院转型,这既符合时代所需,也可以帮助医院寻得发展生机.

    作者:郝晓宁;顾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独立医疗机构已“萌芽破土”

    从2016年至今,国家共发布了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医学检验实验室、病理诊断中心、血液透析中心、安宁疗护中心等5个独立医疗机构的试行基本标准和管理规范.独立医疗机构的发展社会有需求、市场有需求,改革也有需求.虽然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独立医疗机构已“萌芽破土”,但如何破解其面临的诸多困局,仍是独立医疗机构的一个“心头病”.

    作者:付强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医共体县域强才是真的强

    县域医疗共同体是农村开展医联体建设的主要模式,可以实现医疗技术和专家资源的下沉,提升县域医疗服务能力,促进分级诊疗制度建立.然而,在各地的探索实践之中,医共体却显现出“跑偏”迹象,有些县级医院院长甚至乘机“跑马圈地”.县域医共体的建设目标到底是什么?县级医院在医共体中应处于怎样的地位?近日,在国家卫生计生委指导,《中国卫生》杂志社和《健康报》社共同主办的“烽火行动,品质无边界——县级医院改革与管理创新论坛”上,有关专家给出了答案.

    作者:宁艳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中国卫生杂志

中国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卫生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