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长茂
对12例患有Terson综合征患者拟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特别是术前术后的病情观察和术后的正确体位护理,探讨围手术期护理要点.通过观察表明对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患者手术前后采取有效而完善的护理措施,对巩固手术疗效、减轻并发症以及促进病人康复起到重要的作用.术后精心的治疗和护理是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术后视力的关键,并能大大提高脑血管意外后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燕婵;叶荣花;赵玉兰;陈月敏;龙秀芬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吡柔比星(THP)联合二烯丙三硫(DATS)对膀胱癌细胞T24的协同杀伤效应及其机制.方法 MTT法、TUNEL法、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THP、DATS及二者联合对T24细胞生长、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western-blot测定Bcl-2、Bax的表达变化;比色法测定caspase-3活性.结果 THP、DATS均能抑制T24细胞生长,DATS可明显提高THP的杀伤效应;THP (0.25 mg/L)联合DATS(3 mg/L)作用48 h的细胞生存率为(32.3±2.6)%,低于单独应用THP (63.2±1.4)%和DATS (61.9±4.2)%,二者具有协同抑瘤作用;联合药物组可明显提高细胞凋亡率及G2/M期细胞比率,并更能显著抑制Bcl-2的表达,促进caspase-3的活性增加.结论 THP联合DATS可通过共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发挥协同作用,抑制膀胱癌细胞生长,该机制可能与细胞周期阻滞、Bcl-2的表达及caspase-3的活性变化有关.
作者:毛晓鹏;李淑华;梁英杰;柯尊富;莫承强;庄锦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例,深圳市儿童医院3例(观察组)新生儿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的临床资料,并与国内8篇文献报道的62例(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5例中,治愈3例,有效2例,有效率10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 采取无菌操作、减少摩擦、皮肤护理、预防感染等措施,可缓解症状、促进疾病康复,有效减少死亡的发生.
作者:胡丹丹;麦坚凝;刘晓红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在治疗异位妊娠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60例异位妊娠患者,口服米非司酮150 mg,1次/日,4天为一个疗程,服药结束后对其疗效进行判断,同时定期监测血β-HCG、包块直径.结果 服药结束后后治愈率为85%,治疗10天后血β-HCG开始明显下降,治疗15后天包块平均直径明显缩小,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具有简便、安全、经济、有效,毒副作用小等优点,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药物,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贾岚 刊期: 2012年第09期
本文讨论了有关PHILIPS DR的常见故障,通过对该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故障的现象进行分析,多角度提出造成故障各种可能的原因,一一进行分析,提出排除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通过实践加以证明其准确性.该文还着重论述了PHILIPS DR设备正确的使用方法及设备维修人员如何做好保养及预防性维修等方法,以减少机器的突发性故障,延长使用寿命,为从事PHILIPS DR维修工作的同行提供参考.
作者:王献敏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检测一例单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Dowling-Meara亚型(EBS-DM)患者的基因突变,作出基因诊断,为该病的基因治疗奠定基础.方法 报告一例单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Dowling-Meara亚型(EBS-DM)患者,并采集该患者及其正常亲属8名及50名无血缘关系者血样,扩增外周血基因组DNA中编码角蛋白14 (K14)和角蛋白5(K5)的所有外显子,PCR产物进行序列分析.结果 在患者中,位于K14第1外显子的94位密码子由GCT突变成ACT,导致由丙氨酸(Alanine,Ala)突变为苏氨酸(Threonine,Thr),即p.Ala94Thr,而家系中正常人及与家系无血缘关系的50例正常人无此突变.结论 该EBS-DM患者的K14第1外显子存在A94T突变.
作者:杨建强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肝炎后肝硬化并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优质护理服务前(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和优质护理服务后(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肝炎后肝硬化并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各100例为研究对象,常规护理组患者仅进行一般消化内科常规护理,护理干预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措施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基础护理合格率和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 优质护理服务开展后,常规护理组患者的基础护理合格率(91.00%)和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92.00%)均明显低于护理干预组(98.00%).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明显提高肝炎后肝硬化并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基础护理合格率,也能够明显提高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陈明红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深入了解医院开展无陪护护理模式的实际困难,为无陪护病房的顺利实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30名临床护理人员进行深度访谈,并采用现象学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 将开展无陪护护理模式困难的原因归纳为3个主题:护理人力资源短缺;医院保障体系不够健全;医院管理体制存在缺陷.结论 医院应采取增加人员编制,完善医院保障体系,改革医院管理体制等有效措施促进无陪护病房的顺利实施.
作者:何凤;王阿蕾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食管癌围手术期老年人(≥60岁)高血压发病状况及与术后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回顾214例≥60岁行经胸食管癌切除术病人,按照有无高血压分成高血压病组及非高血压病组,分析高血压病组在围手术期各期的发病状况,比较两组术后部分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不同高血压危险度与术后部分并发症的关系.结果 ①术后一周内,老年人高血压发病的比例明显升高(术前32.24%,术后43.46%),P<0.05;术后4天内血压升高明显,4天后血压慢慢稳定,一周后大部分病人(75%)血压可以恢复正常(<140/90 mm Hg);②高血压组与非高血压组的心律失常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高血压危险度对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影响.结论 食管癌围手术期老年人高血压发病比例较高,高血压危险度越高心律失常与低氧血症发生率越高,应重视正确控制食管癌围手术期老年人高血压.
作者:周煌明;张伟杏;陈惠忠;康细堂 刊期: 2012年第09期
骨折的正常愈合过程终止称为骨不连.在骨与关节损伤治疗过程中,骨不连是常见、重要的并发症.骨不连的治疗要点:①断端处理,直接对合;(稳定的生物学固定;③保护局部血供;④植骨重建;⑤适当的功能锻炼.
作者:王绪成;徐祝军;聂虎;谢加兵;朱劲松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总结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术肢肿胀的原因,找出其预防措施.方法 对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32例经桡动脉行PCI术后并发术肢肿胀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PCI术后术肢肿胀的发生与病人自身的因素、医护不当等有关.结论 规范的术前准备与宣教,熟练的穿刺技术和严格的术后管理能有效地预防和减少PCI术后术肢肿胀的发生.
作者:黄水英;周小香 刊期: 2012年第09期
探讨PBL教学模式在医学实验诊断学中的合理应用,提高医学实验诊断学教学质量.同等条件下甲、乙两班,甲班采用PBL教学模式,乙班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并进行比较.在现行的教学考核机制下,PBL教学模式不会对学生的考试成绩造成影响.PBL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作者:张弘;周国雄;黄东凤;张海峰;刘燕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对产妇采取家庭分娩模式,分析其对于产妇的积极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2009年至2010年期间处于自然临产活跃期拟阴道分娩的产妇9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两组产妇采取不同的分娩模式,产后对两组产妇的产程、疼痛、产后出血、分娩方式等各方面情况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相对于对照组,实验组中的孕妇产后出血量较少,正常产的比例较高,产程较短,疼痛少,评分较高,恐惧较少,对于医务人员的满意度较高.结论 对产妇进行家庭式分娩模式,能够一定程度上减少产妇产后出血量,提高正常产的比例,减少疼痛,缩短产程,对于产妇分娩有一定的临床积极意义.
作者:曾霄芬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机场公共场所院前急救的主要疾病谱以提高机场公共场所院前急救的水平.方法 对机场公共场所院前急救3 627例患者的疾病谱、年龄、性别等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男性患者多于女性;院前急救疾病谱中前5位依次是创伤(23.57%)、心血管疾病(12.90%)、神经系统疾病(9.93%)、呼吸系统疾病(9.68%)、消化系统疾病(8.68%).创伤以20 ~ 40岁人群为主,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以40岁以上人群为主,消化系统疾病以20~ 60岁为主.结论 以院前急救患者疾病谱为依据,应不断加强对从事院前急救工作的医护人员进行创伤及心脑血管等疾病急救培训,以提高院前急救水平;加强心脑血管病和呼吸系统疾病防治,加强安全生产、遵守交通法规,减少院前急救疾病发生.
作者:曹小燕 刊期: 2012年第09期
根据《全球医学教育低基本要求》调查了陕西省25家用人单位对近三年本省普通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七项核心能力的评价.结果显示毕业生的职业道德和医学基础知识评价较高;交流技能、临床技能及信息管理能力有待提高;群体健康和卫生系统、批判性思维和科研能力需加强.
作者:武晓慧;杨蕙宇 刊期: 2012年第09期
非经典型蛋白激酶C是G蛋白偶联受体系统中的效应物,其在细胞内信号传递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介导细胞增殖和分化、影响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参与代谢调节、促进肿瘤形成和转移等.因此,靶向非经典型蛋白激酶C的药物在疾病治疗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作者:李亚宁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护理程序对门诊哮喘病人应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信必可)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对240例哮喘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应用信必可吸入,对实验组运用护理程序给予指导,对照组则只按说明书使用.以哮喘控制调查问卷(ACQ)平均分值为疗效观察指标.结果 实验组ACQ平均分值为0.6,对照组ACQ平均分值为1.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护理程序作为一种科学的确认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工作方法,能促进门诊患者自觉地采用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周学梅;户坤;陈秀梅 刊期: 2012年第09期
褪黑素(melatonin,MLT)是由松果体分泌的一种重要的吲哚胺类激素,化学名称N-乙酰基-5-甲氧基色胺(N-acetyl-5-methoxytrypatmine).MLT具有多种生理功能,除具有调节生物的昼夜节律、提高免疫力、改善睡眠、抗炎、抗氧化、抗肿瘤、抗衰老外,还影响心血管系统,有抗高血压、调节血脂代谢、抗心肌细胞损伤及对血管内皮保护的作用.本文就MLT生物学作用及对慢性间歇性缺氧性心肌保护作用进行简要综述.
作者:张耀庭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大面积烧伤患者低钠血症的护理效果.方法 对40例大面积烧伤患者低钠血症患者进行观察与临床护理,分析护理疗效.结果 经过有效的观察与护理,患者的低钠血症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结论 对大面积烧伤低钠血症患者进行观察与护理,可及时纠正低钠,利于患者的康复治疗.
作者:吕宁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叶酸对雌性大鼠受孕率的作用和影响.方法 随机分配30只雌性大鼠为两组:叶酸添加组和叶酸缺乏组,每组15只;叶酸添加组在雌性大鼠饲料中添加叶酸;叶酸缺乏组通过限制饲料中叶酸供给,使得该组雌性大鼠未能获取足够叶酸.二周后随机分配同窝、同系雄性大鼠到两组雌性大鼠中,进行交配,生产子代大鼠,统计子代大鼠产生子代大鼠的数量,研究叶酸对雌性大鼠产子能力的影响.结果 叶酸添加组与叶酸缺乏组雌性大鼠与雄性大鼠首次合居一周后,受孕率分别为:66.7%和56.3%.再次合居一周受孕率分别为:60%和42.9%.结论 通过给孕前雌大鼠添加叶酸的饲料,可以提高雌大鼠受孕率.
作者:王忠;梁凤鸣;杨萍;吴晓菁;刘芳 刊期: 201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