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凌鹏
目的 探讨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HL)中R-S细胞与背景细胞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IL-5及Eotaxin在肿瘤细胞及背景细胞中的表达.结果 NSHL及LRHL中肿瘤细胞和背景细胞表达Eotaxin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CHL中肿瘤细胞和背景细胞表达Eotaxin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92);三种不同类型CHL中肿瘤细胞和背景细胞表达IL-5相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类型的肿瘤细胞之间和背景细胞之间表达IL-5及Eotaxin相比较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HL中肿瘤细胞及背景细胞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
作者:喻安孝;王全义;邓飞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在小儿麻醉中使用喉罩全凭七氟醚吸入麻醉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60例2~10岁择期手术患儿,采用高浓度七氟醚诱导后,置入喉罩全凭吸入七氟醚全麻.结果 60例患儿喉罩均成功置入,第1次置罩成功率86.7%,第2次置罩成功率93.3%,第3次置罩成功率100%.麻醉过程平稳,术中无呼吸道堵塞、咳嗽、喉痉挛及胃内容物误吸等.平均睁眼时间为(12.3+3.7)min,术后24 h访视患儿对手术过程无记忆,无一例发生咽喉疼痛.结论 在喉罩通气保证呼吸道畅通的条件下,全凭七氟醚吸入麻醉具有诱导平稳、起效迅速、清醒快而完全等优点,可安全有效的应用于小儿麻醉中.
作者:周代伟;肖晓山;胡忆华;梁亚统;陈彬;聂瑞霞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阿奇霉素联合泵雾化治疗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乳糖酸阿奇霉素静脉滴注和泵雾化,对照组给予头孢他啶静脉滴注和超声雾化.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8%和83.9%.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阿奇霉素静脉联合泵雾化治疗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显著.
作者:许必勇;赖伟权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四肢开放性骨折延期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治四肢开放性骨折247例,其中129例(A组)118例(B组)均经清创后一期或延期缝合伤口、延期内固定.结果 A组伤口软组织感染31例(24.0%),骨髓炎9例(7.0%),骨不愈合13例(10.1%);B组伤口软组织感染3例(2.5%),骨髓炎0例,骨不愈合2例(1.7%).B组三种并发症均明显少于A组.结论 针对开放性骨折,彻底清创后给予一期或延期伤口缝合、延期内固定,对降低伤口感染率及骨髓炎、骨不愈合的发生率有明显的降低,效果良好.
作者:陈雄;尚永军;谭壮忱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由于我科手术量大,并且地处少数民族聚居地,一些从偏远地方来做手术的少数民族语言不通,有时还会有同名的现象,加上还有一些老年人耳朵背,手术前又紧张,根本听不清护士接病人时叫的是谁的名字,特别容易发生接错病人的现象,为此我们设计制作了简易术前访视卡片.
作者:蔡国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早期开展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手术并发症产生的原因、探讨其防治对策.方法 总结我院开展B超指导下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手术29例、切除病灶87个的临床资料.分析所发生的并发症的经验教训、处理措施及预防对策.结果 29例患者在B超监视下共切除可疑病灶87个;术中出血3例,切破皮肤1例,经处理全部治愈;3例术后局部皮肤出现轻微瘀斑,未行特殊处理,均在2 wk内皮肤恢复正常;有部分患者目的 针道创伤,短期内在乳腺表面扪及呈条索状改变;所有病例术后未出现明显活动性出血、血肿、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B超指导下麦默通乳腺微创切除乳腺良性病变,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乳房表面不留疤等优点,是一种值得推广的乳腺病变微创治疗方法.
作者:周五一;梁伟翔;李伟明;冯智毅;陈铁军;全天一;黄波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我院麻醉药品的临床应用情况及用药趋势,为指导临床合理应用麻醉药品提供参考.方法 对我院2007~2008年麻醉药品的用量、金额、用药频度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我院麻醉药品的用药金额2008年比2007年减少,但幅度不大,主要原因是芬太尼透皮贴(5 mg)2008年用量较大幅度减少.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两年用量一样,均为大,DDDs均居首位;芬太尼透皮贴剂的应用已受到广泛关注;盐酸哌替啶注射液和吗啡注射液用量呈下降趋势,吗啡缓释片癌症患者处方量逐年下降,麻黄碱注射液用量呈上升趋势,两年DDDs均位前列.结论 本院癌症止痛治疗中用药量比较平均,剂量和品种的选择是基本合理的.
作者:杨莹;关恺珍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神经外科学作为外科教学的重要分支,课堂教学存在内容多、学时少、任务重、难度大的问题;而神经外科临床教学作为大课教学的补充,为解决以上难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神经外科临床教学,既方便了教师备课、教学,又有利于学生复习、总结,增加了临床示教直观感,提高了临床教学效率,明显改善教学质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余振华;柯春龙;陈昆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对比研究和评价螺旋CT扫描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17例膝部外伤患者分别进行X线和螺旋CT扫描检查,对比分析其相应的诊断结果.结果 117例患者中,X线检查发现平台骨折,疑似骨折共29例(24.8%),未发现骨折征象88例(75.2%),螺旋CT检查发现平台骨折36例(36.7%),并对骨折断端移位情况及骨片与关节面的空间立体关系诊断明确.结论 普通X线检查膝部平台骨折只是简单初步的检查方法,为防误漏诊,应将螺旋CT列为其必备的检查项目.
作者:蒋春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急性高血压脑出血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对本院收治的84例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出院时基本痊愈(神志清,肢瘫基本恢复)64例,部分恢复12例,死亡合并心衰者2例,肾衰1例,脑疝5例.结论 急性脑出血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发病迅速,病情变化快,致残率高.治疗应尽快降低颅内压,控制血压,保证营养及水盐电解质平衡,防止并发症,加强脑保护:避免脑出血的发生主要措施是防治高血压.
作者:宋凤芝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评估剖宫产术患者风险及相光因素,实施预见性护理,降低手术风险,确保母婴安全.方法 对352例剖宫产术患者列为对照组,524例剖宫产术患者列为观察组,进行风险评估,实施预见性护理,观察两组新生儿窒息发生和抢救成功率,产后出血、切口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新生儿窒息Ⅰ度窒息有14例,Ⅱ度窒息7例,产后出血7例,切口感染12例,观察组新生儿窒息Ⅰ度窒息有6例,Ⅱ度窒息2例,产后出血2例,切口感染5例.两组比较有差异性,P<0.05.结论 通过对剖宫产术患者进行风险评估,针对性地实施预见性护理,可有效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减少产后出血、切口感染发生率.
作者:方金如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经食管心房调搏心电图现象.方法 对经食管检查中出现刺激间期缩短到一定程度出现QRS-T波群脱落而刺激间期继续缩短后不可见QPS-T波群现象的5倒患者进行心电图分析.结果 5例患者心电图表现符合裂隙现象.结论 掌握心电图中的裂隙现象的特征,能够避免经食管心房调搏检查中某些错误的诊断.
作者:邬凌鹏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本文选取患者90例次,其中男性53例次,女性37例次,年龄16-80岁(57±15.17),研究小剂量索他洛尔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
作者:梁艺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泪道探通术治疗婴幼儿先天性鼻泪管阻塞的效果.方法 年龄6~18月的婴幼儿先天性鼻泪管阻塞54例,以8号冲洗式泪道探针.经下泪小点(泪小点扩大器扩大下泪小点后)进针探通治愈,观察半年疗效.结果 54眼一次探通治愈,并发症主要为出血2例,无1例假道形成.结论 用8号冲洗式泪道探针经下泪水管进行泪道探通术,是治疗先天性鼻泪管阻塞的一种操作简便,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的治疗方法.
作者:吴松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腹部外科手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腹部外科手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病例资料.结果 腹部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为14.81%.手术创伤、侵入性治疗、留置胃肠减压器是腹部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重要因素.结论 术后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加强术后呼吸道护理,加强病室环境管理,口腔及皮肤护理,鼓励患者早期活动,加强营养及饮食护理是严防肺部感染的效护理措施.
作者:黄春桃;黄丽霞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对先天性鼻泪管阻塞进行泪道按摩、加压冲洗及探通综合治疗,观察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337例(378眼)先天性鼻泪管阻塞患儿,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用泪囊按摩、泪道加压冲洗及泪道探通等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本组337例(378眼),116眼经泪囊挤压按摩,治愈19眼,治愈率16.37%;359眼行加压泪道冲洗,治愈101眼,治愈率为28.13%;258眼行鼻泪管探通术,治愈257眼,治愈率99.61%.泪道加压冲洗病例中9眼出现皮下水肿(占2.50%);鼻泪管探通病例中出血11眼(占4.26%).出血、水肿不做特殊处理,待自行吸收.1例行鼻泪管探通术后2周复发,再次探通后,随访6个月无复发.1例2岁患儿,冲探不通畅,1周后再行探通仍不通畅,探通3次仍不通畅,放弃探通治疗.本组病例中未出现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 采用泪囊按摩、泪道加压冲洗及泪道探通等方法治疗先天性鼻泪管阻塞,操作简便.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是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志辉;黄素珍;熊斌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本文分析了国内医院医疗设备在用质量受影响的原因,重点从技术角度对医疗设备的质量控制方法进行了探讨,以达到保障医疗诊断、治疗安全质量的目的 .
作者:黎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肥厚性鼻炎用微波烧灼治疗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耳鼻咽喉科2001年2月~2005年8月采用微波治疗55例肥厚性鼻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55例,治愈49例,占89%;好转4例,占7.2%;无效2例,占3.6%;总有效率96.3%.结论 微波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一种安全、简便、有效的方法.
作者:刘丽萍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血液透析患者是一组特殊的重病人群,通过充分合理的血液透析治疗,患者仍可以正常生活,回归社会.但血液透析患者病情复杂多变,治疗专业性强、技术要求高.对于慢性肾功能衰竭晚期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保证他们在透析过程中的护理安全,维持血液透析的顺利进行,是血透室护理管理者及在此工作的每位护理人员的首要责任.
作者:茹海凤;黄荣英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基层医院中医科开展整体护理,突出中医特色的临床服务,是中医护理工作者必须探讨的新课题.主要采取的护理措施有:改善环境、情志护理、中医技术操作、提高护理质量、普及健康教育等.实践证明开展中医特色整体护理,中医科在治疗效果、护理水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都得到提高.
作者:陈玉琼 刊期: 2009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