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柏林;徐以勒;刘世恩
RNA干扰(KNA interference,KNAi)是一种在动植物中广泛存在的通过双链RNA(dsKNA)分子在mRNA水平上诱导特异性序列基因沉默的过程,即转录后基因沉默(post-transcriptional gene silencing,PTGS),由与被抑制基因同源的dsRNA启动.近年来,KNAi作为一种研究工具在生命科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尤为突出,不仅可应用于基础研究,还有望成为攻克肿瘤、病毒性疾病及遗传性疾病的新手段.现就KNAi应用于妇科肿瘤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作者:祝颖;王旭;姜勇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在当前特殊的医疗环境下,如何加强临床实习医生的普外科临床教育,将之培养为合格的医生,已成为临床带教老师的必要责任.文章结合自身多年的临床教学经验,论述加强医学生的医德医风、基础知识及基本操作的培养,使之成为合格的临床医生.
作者:李永翔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冠心病是一种由多危险因素协同作用引起的的慢性疾病,目前己公认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有年龄、性别、体力活动、饮食习惯、吸烟史、家族史、肥胖、血压、血脂和血糖等.对每项危险因素进行正确的评估和适度的控制.将会对冠心痛的预防和控制起到积极的作用.
作者:梁艺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不同影像检查对小肠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6例疑诊小肠梗阻患者,均行腹部CT平扫,口服76%泛影脯胺100 ml行小肠造影检查.结果 小肠造影检查提示不全肠梗阻16例,肠梗阻5例.CT显示小肠梗阻15例,肠腔积气积液11例.结论 口服泛影脯胺造影检查对临床难以确诊的肠梗阻患者能提供影像依据,尤其对诊断不全性肠梗阻具有优越性,CT对诊断不全性小肠梗阻的困难.对发现小肠梗阻病因具有一定优势.
作者:周益群;彭红芬;张东友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手术治疗及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5年1月-2008年2月通过手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12例病例分析.采用Sander分型法.根据不同的类型分别采用可塑形接骨板、植骨.结果 全部患者获随访,平均18.2(6~25)个月,按Maryland法评定,优10例(83.3%),良1例(8.35%),可1例(8.35%).优良率91.7%.结论 跟骨关节内骨折通过手术治疗,能大限度恢复其正常的解剖位置.术后配合合理康复锻炼,能使跟骨关节内骨折达到大的恢复.
作者:康建华;黄崇友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在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现代社会以多媒体和国际互联网为代表的当代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学习方式.现代教育技术是现代教育思想与先进的科学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人类在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技术手段.推进信息技术和儿科临床教学整合,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应用于儿科临床教学,以实现教学效果优化,是儿科临床教育工作者为适应信息时代的变革共同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作者:朱顺叶;古玉芬;秦秀群;唐宗玲;陈虹;邹小兵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提高前列腺增生症手术的成功率,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将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为耻骨上膀胱穿刺引流组和常规等离子切除术组行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观察对比前列腺切除大小,手术时间,留置导尿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术后排尿症状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 耻骨上膀胱穿刺引流能明显减少手术时间.减少住院天数.切除更多的前列腺体积,术后发生尿失禁,出血等并发症更少,而术后两组IPSS评分和大尿流率则无明显差异.结论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切除术结合耻骨上膀胱穿刺引流术,能明显清晰手术视野,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豪杰;盛璐;钱伟庆;孙忠全;宋建达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比较传统手术治疗与微创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将高血压脑出血116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手术组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微创组行CT立体定位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治疗有效率.结果 微创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微创组治疗有效率63.79%,手术组有效率43.10%,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CT立体定位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损伤小.疗效确切.
作者:郑义亮;陈宇箴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实施结核病控制项目,建立政府领导各部门协作和全社会参与的结核病预防控制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机制.积极发现治疗传染性和重症涂阴肺结核病人,大限度地减少结核感染、发病和死亡,提高人群健康水平.方法 在总结阐述世行贷款/英国赠款中国结核病控制项目自2002年在我市实施以来取得的成效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分析探讨结核病防治对策.结果 实施世行贷款/英国赠款中国结核病控制项目以来,我市结核病防治科共就诊各类疑似结核患者23 280例,登记活动性结核患者6 377例,其中痰茵阳性患者3 186例,DOTS覆盖率100%,2月末痰茵阴转率97.45%,正规服用药率98.5%,治愈率92%.综合医疗单位存在 漏诊漏转现象,督导质量不高,公众防病意识缺乏,流动人口增加、耐药、TB/HⅣ等,仍是影响结核病疫情控制的因素.结论 强化政府职能、加强结核病防治机构能力建设、更好地发挥项目作用、动员全社会参与等是结核病防治的有效对策.
作者:谢立钊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应用等离子刀融切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 2008年1月~2008年8月.对4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等离子刀手术系统对突出的腰椎间盘进行汽化消融成形术,并对其疗效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39例术后3天、4周、6个月获得随访,按改良的Macnab疗效评估标准,术后6个月优32例,良5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94.9%(37/39).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等离子消融髓核成形术操作简单、安全、创伤轻微,是治疗早中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
作者:孙达准;黄克;李林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持续性皮下胰岛素输注(Continuous Subcutaneous Insulin Infusion,CSII)注射在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CSII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结果 3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经过精心护理后.血糖控制良好,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改善.结论 良好的护理能提高持续性皮下胰岛素输注在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水平.
作者:陈星波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生产尾气中阿莫西林含量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 用真空泵抽取尾气;以磷酸盐缓冲液(pH5.0)为吸收液;采用Shim-Pack VP-ODS色谱柱(150 nlln×4.6 ram,μm),以磷酸盐缓冲液(pH5.0)-乙腈(96:4)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 阿莫西林在0.215~1.07 μ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8);低检测限为:0.05/μg·mL-1;平均回收率为97.81%.结论 方法准确性好、简单、灵敏度高,可用于阿莫西林制剂生产排放尾气的监控.
作者:毛秋兰;容锦莉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用硫代乙酰胺(Thioacetamide,TAA)制作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时选择TAA的合适剂量、指标检测的佳时间点以及大鼠的适宜性别.方法 一次性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TAA制作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检测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值及肝脏病理学变化.结果 TAA200 mg/kg的剂量组血清ALT、AST值显著升高,病理学显示肝细胞变性坏死,而且肝脏病理变化均一.各组雌性鼠的各项指标均不如雄性鼠明显.结论 在本实验条件下T从200 mg.kg的剂量佳,雄性鼠优于雌性鼠.给药后24小时急性肝损伤明显.
作者:魏新智;付勇强;王珲;王英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掌握急诊输液中与不同类型,不同疾病患者进行有效沟通的技巧.方法 加强护理人员的职业技术培训,了解急诊输液区的工作性质和特点,制定护理应对措施.结果 安抚了因突然发病引起焦虑患者12 000余人次.安慰了因家人生病而焦虑的家属5 800余人次.结论 良好的护患沟通可使患者及家属感到了急诊护士的人文关怀.有效地改善了护患关系.
作者:石剑英;周彤 刊期: 2009年第05期
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呈现-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一般包括免疫耐受期、免疫激活期、非活动性HBsAg携带状态、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等[1].目前仍不能根据乙肝病毒学和免疫学特点正确预知CHB患者的结局.
作者:秦恩强;王福生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注射用丹参粉针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8例急性酒精中毒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5例与对照组53例.均予西医常规处理.治疗组加用注射用丹参粉针静滴.结果 治疗组患者清醒时间及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结论 丹参粉针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黄宏强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ICU病人丙泊酚分步靶控输注 (TCI )镇静时镇静深度和脑电双频谱指数 (BIS) 的变化.探讨TCI和BIS是否适合国人ICU的镇静监测.方法 收集15例65~78岁的ICU危重病人,进行丙泊酚分步TCI镇静.靶浓度(Ct由0.5μg/ml→1.0μg/ml→1.5μg/ml→2.0μg/ml→l,平衡15分钟后观察BIS、Ramsay评分.结果 丙泊酚分步靶控输注镇静时BIS随着Ct增加而下降.BIS与ct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为-0.638.Ramsay评分与BIS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为-0.860.Ramsay评分与Ct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43(P<0.01).结论 TCI和BIS联合进行镇静可以体现监测的数字化、规范化.TCI和BIS联合进行镇静的实施和监测在国人ICU中使用证实有l临床意义.
作者:邓丽冰;陈艳;谭锦志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与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VSII)联合应用对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将102例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CGMS与CSII联合应用为实验组,传统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MSII)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CGMS连续监测血糖72 h,而后者采用指尖血糖仪监测血糖72 h.两组均进行胰岛素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血糖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两组治疗后血糖均达到目标血糖值,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且治疗后两组血糖波动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患者经胰岛素治疗后实验组的低血糖发生率为1.64%,而对照组的发生率却为14.63%,两组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s).结论 两组治疗均能达到目标血糖值,但胰岛素泵因能快速稳定控制血糖.CGMS能够发现血糖异常波动,二者联用能够及时发现低血糖事件,使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率明显减少,对指导糖尿病治疗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肖蓉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横纹肌溶解症(RM)引起急性肾衰竭(ARF)的病因、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3例RM-ARF患者的临床表现、多种治疗效果及转归.结果 13例患者治疗前血清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天门冬氨酸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峰值均超过正常值5倍以上,Scr>177/μmol/L.给予综合治疗、血液透析、肢体筋膜切开减压术等治疗后,存活10例(76.92%),死亡3例(23.08%).死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2例.高钾血症1例.存活者出院时均脱离透析,血肌酐和血清酶恢复正常.结论 RM-ARF时常表现为少尿型,高钾血症常见;血清酶学和血肌红蛋白检测可提高RM并ARF诊断率;早期综合治疗和血液净化,血液透析治疗效果良好,存活者肾功能多可恢复.
作者:甘赞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缓释5-氟尿嘧啶腹腔化疗的安全性.方法 对30例进展期胃癌病人在手术中放置缓释5-氟尿嘧啶进行腹腔化疗.观察术后腹腔相关并发症和化疗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30例病人均无腹腔感染、吻合口瘘、切口感染和裂开、早期肠粘连发生,无严重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不良和骨髓抑制发生,仅1例出现一过性肝功能不良.结论 进展期胃癌术后缓释5-氟尿嘧啶腹腔化疗是一种简单、安全的局部化疗方法.
作者:李青峰 刊期: 2009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