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广西美沙酮维持治疗者退出治疗原因分析

梁能秀;蓝光华;沈智勇;李春英;李荣健

关键词:美沙酮维持治疗, 脱失, 流行病学
摘要:目的 分析广西美沙酮药物维持治疗患者退出治疗的原因,为制定措施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开诊以来美沙酮维持治疗者在2015年退出治疗的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并对他们的基本特征及脱失原因等情况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共纳入4330名研究对象,退出4787人次,退出原因主要为与毒品无关的违法犯罪被抓(占44.4%),疾病/怀孕(占22.5%),不明原因或无法联系(占12.0%),因偷吸而被强制隔离戒毒(占7.0%).结论 应有针对性地对门诊服药人员开展法制教育、家庭社会支持服务、强化咨询和心理指导等辅助性治疗服务,以降低脱失率,提高依从性,利于提高美沙酮维持治疗效果.
应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2015年金城江城区学生健康危险行为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金城江城区大、中、小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现况,为制定干预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金城江城区范围内选择7所学校共958名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金城江城区学生中有5.1%过去7天不吃早餐,25.6%节食减肥,60.2%睡眠不足;有64.3%过去7天里<3天参加课外体育锻炼;分别有9.7%、7.1%在过去30天里有骑车违规、过马路不走人行道;分别有14.5%、24.4%在过去12个月内有到过无安全措施的地方游泳、有过与他人动手打架;分别有13.8%、35.9%过去12个月考虑过自杀、想到离家出走;分别有34.9%、64.1%曾尝试过吸烟、喝过酒;分别有21.0%、10.0%在过去12个月里看过色情书和(或)音像制品、有过性行为.结论 金城江城区学生健康危险行为情况不容乐观,应引起有关部门重视.

    作者:覃桂美;杨家信;谭红梅;曾朝勇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广西贫困地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食品营养安全监测工作能力现状调查

    目的 掌握广西贫困地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食品营养安全监测工作能力现状,明确工作中面临的问题,为加强和建设食品营养安全工作体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6年对广西28个贫困地区疾控机构进行自填问卷调查.结果 28个贫困县的疾控机构191人食品安全与营养现场工作人员中71.19%为兼职人员;初级及以下职称143人,学历专科以下202人;其中153人无公共卫生或食品相关专业背景.17个疾控机构现场工作人员数为2~5人.食品检验人员共137人(理化检验人员占54.0%,微生物检验人员占46.0%);以初级职称为主(65人,58.0%);学历以专科及以下主(105人,80.2%),多数人员具有检验相关专业背景.28个贫困县级疾控机构均通过实验室计量认证,仅4个疾控机构现有的检测人数能满足日常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需要.结论 贫困地区疾控机构食品营养安全工作队伍薄弱,大部分为兼职人员,学历、职称偏低,实验室检测能力较差,应加强贫困地区基层疾控系统食品营养安全工作能力培养和人才队伍建设.

    作者:石萌萌;谢艺红;苏奕成;蒙浩洋;李晓鹏;周为文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河源市2013—2015年碘缺乏病防治效果分析

    目的 了解2013—2015年河源市食盐含碘情况及碘缺乏病流行现状,为做好碘缺乏病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2013—2015年随机抽取900例8~10岁的适龄儿童进行调查,检测其尿碘含量、甲状腺肿大率及智商发育状况,并在全市范围内抽取5340份盐样进行盐碘含量检测.结果 2013—2015年河源市碘盐覆盖率均在99.50%以上,部分县(区)碘盐覆盖率达到100.00%,碘盐合格率97.00%以上,达到了国家消除碘缺乏病的考核评估标准.2013—2015年学生尿碘中位数分别为186.53μg/L、202.37μg/L、200.09μg/L;学生甲状腺肿大率分别为0.67%、0.67%、0.33%(χ2=1.66,P>0.05).8~10岁学生智商评分分别为(100.33±62.33)分、(103.25±71.00)分、(105.32±70.22)分(F=6.60,P<0.05).结论 河源市碘缺乏病防治效果良好,居民的碘营养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但监测中仍发现不合格碘盐和非碘盐冲击市场,以食盐加碘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必须持续进行才能巩固消除碘缺乏病的成果.

    作者:温海珍;黄建城;朱海城;陈俊锋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龙胜县2008—2015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龙胜县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疾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龙胜县2008—2015年手足口病疫情资料.结果 2008—2015年,龙胜县累计报告手足口病病例1581例,年报告发病率为3.49/10万~252.33/10万,年均发病率为122.00/10万,死亡1例,死亡率为0.06%,发病高峰在4—5月.病例以5岁以下散居儿童(占75.21%)为主,托幼儿童(占18.85%)次之.男女比例为1.34:1.全县10个乡镇均有病例报告,以县城发病数多.病原学监测结果显示2010年以EV71病毒为主,2011年以Cox A16病毒为主,2012年以后以其他肠道病毒为主.结论 龙胜县手足口病发病有明显季节性和人群特征,病毒流行优势株不稳定,应加强健康教育和病原学监测,落实各项防控措施,降低手足口病发病率.

    作者:杨杏爱;荣光雄;姚群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广西壮族自治区1~6岁儿童白喉抗体水平调查

    目的 了解2012年广西1~6岁儿童白喉抗体水平,为防控白喉提供参考.方法 调查广西112个县(市、区),每个县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按东、西、南、北、中方位各抽取30人,对儿童监护人进行问卷调查,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调查儿童血清标本进行检测,并对调查结果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本次调查广西1~6岁儿童16845人,白喉抗体阳性率为95.45%,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MC)为0.192 IU/mL.不同地区、接种不同剂次和不同种类的百白破疫苗(DTP)其DT(白喉)IgG阳性率及平均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290,P=0.000;χ2=26.346,P=0.000;χ2=51.355,P=0.000;χ2=36.585,P=0.000).本次调查16845名儿童中,有DTP接种史的占100.00%,全程接种率为86.28%.结论 广西1~6岁儿童DT IgM阳性率为0.60%,抗体几何平均浓度为0.192 IU/mL.开展儿童DT IgG水平监测,提高DTP全程接种率,可有效预防白喉感染,保护儿童健康.

    作者:邓秋云;钟革;刘巍;杨仁聪;杜进发;邓丽丽;马宇燕;黄影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广西三起菌痢疫情病原药敏特性及分子分型

    目的 了解广西三起细菌性痢疾疫情中宋内志贺菌的耐药情况及其同源性.方法 采用微量肉汤法对从三起疫情分离到的43株宋内志贺菌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根据低抑菌浓度进行分析和判读.对菌株基因组DNA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子分型,利用BioNumerics分析软件对图谱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分离到的43株宋内志贺菌对氨苄西林、头孢曲松钠的耐药率均为100.00%,对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的耐药率为97.67%,对环丙沙星无耐药.43株宋内志贺菌可分为23个PFGE带型,带型的相似度为86.70%.结论 三起菌痢疫情分离株的药敏特性高度一致,对青霉素类、头孢类(Ⅲ代)抗生素耐药严重;三个地区菌株具有高度同源性,说明存在同一克隆系的宋内志贺菌跨地区流行.

    作者:廖驰真;林玫;曾竣;王鸣柳;廖和壮;顾桂敏;虞海芬;罗铭;韦晓芸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防城港核电站周围居民核电认知度调查与分析

    目的 了解防城港核电站周围居民对核电的认知和态度,探讨影响居民对核电认知和态度的因素,为采取相应干预和宣传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防城港核电站周围30 km内不同距离区域,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调查人群进行问卷调查,采用EpiData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及整理,并利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共调查2003人,认可核电站是安全的受访者仅占23.7%.不担心核电站发生事故的受访者为10.8%,而担心核电站发生严重事故的受访者高达61.4%.支持国家增加建设核电站的受访者仅占23.7%,支持当地建核电站的受访者也仅占20.2%.42.0%的受访者希望通过电视获得相关信息,受访者相信的人群是大学和研究机构的专家(56.9%).结论 防城港核电站周围居民对核电的安全性认知度不高,多持反对建设核电站的态度,应有针对性地对周围居民开展核电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

    作者:周艳;谢萍;梁桂强;赵新春;陈掌凡;覃志英;韦宏旷;唐孟俭;梁挺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融水县中学一起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调查与处置

    目的 调查分析一起融水县中学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特点和原因,为制定甲型H1N1流感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年试行版第二版)》对病例进行诊断,采用个案调查表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分析.结果 该起疫情于2013年3月20日出现首发病例,3月21日至4月2日陆续发病,累计发病36例,无明显的发病高峰期.首发病例未及时报告与处理和人群普遍易感是导致此次疫情的主要原因.结论 加强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监测工作,及时隔离病人,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和对易感人群的免疫接种,可预防和控制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发生与流行.

    作者:莫文昌;贾明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手足口病高发地区儿童家长防治知识知信行调查

    目的 了解儿童家长对手足口病知识的认知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手足口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到医院门诊就诊、幼儿园和农村的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共调查148位儿童家长,137位(占92.57%)听说过手足口病,手足口病病原、高发季节、易感人群、传播途径和症状回答正确的分别占26.28%、64.23%、92.70%、43.80%、33.58%和43.80%.家长手足口病知识得分中位数为6分,仅有17.52%的家长得分较高(≥9分),文化程度是主要影响因素(P<0.05).90%以上家长做到勤洗手、家长孩子一人一毛巾一牙刷、生熟食品分开、经常开窗通风,但定期对孩子玩具、餐具等消毒占55.47%.手足口病知识得分>6分组生熟食品分开摆放和定期对孩子的玩具、餐具等消毒的比例高于≤6分组(P<0.05),文化程度高的家长勤洗手比例较高(P<0.05).结论 儿童家长对手足口病知识掌握不全,文化程度是其重要影响因素,仍需根据家长接受知识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手足口病健康教育工作.

    作者:阳益萍;谭毅;莫建军;陈敏玫;王晶;潘沛江;蒋丽娜;莫飞宇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2014—2015年梅州市公共场所中央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梅州市公共场所中央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状况.方法 2014—2015年抽检梅州市公共场所中央空调通风系统中送风系统、风管内表面、冷凝水和冷却水等进行卫生检测和评估.结果 抽检的26套系统中PM10全部合格,送风系统中细菌总数合格7套(26.92%)、真菌总数合格10套(38.46%).β-溶血性链球菌全部合格.风管内表面积尘量全部合格、细菌总数合格22套(84.62%)、真菌总数合格17套(65.38%);嗜肺军团菌,冷却水合格24套(92.31%)和泠凝水全部合格.结论 梅州市公共场所中央空调通风系统微生物污染较为严重,应该加强卫生监管和清理工作.

    作者:丘懿洋;钟桂红;蔡芳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2005—2016年合浦县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合浦县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的发病情况,为制订预防和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的乙肝发病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乙肝的发病情况和流行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5—2016年合浦县共报告乙肝发病8187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74.94/10万,近3年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男性发病率(98.10/10万)高于女性(49.11/10万),0~14岁人群发病率较低,25~岁组人群发病率高,职业分布以农民发病居多(占61.07%).结论 合浦县乙肝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5岁以下低年龄人群的发病率控制在较低的水平,20~34岁人群特别是农民是乙肝发病的高危人群.应加强对高危人群的乙肝防治干预工作,重点在农村普及预防乙肝知识的健康教育.

    作者:王素凤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赣州市儿童家长对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的知信行调查

    目的 了解儿童家长对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监测的知识、态度和相关行为.方法 在全市18个县按经济水平分三层抽取7个县,在抽中的县随机抽取城区和农村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共调查1274名儿童家长,其中83.75%知道接种疫苗后有可能会发生不良反应;61.30%知晓大部分不良反应发生时间.对AEFI常见临床症状的知晓率较低,对接种后留观30分钟的知晓率较高.89.80%的家长认为有必要开展AEFI监测工作,94.58%的家长支持留观30分钟.如果发生AEFI,33.83%的家长会向接种医生咨询.发生AEFI后,家长的报告率为86.04%,与学历、居住地和对AEFI态度、知晓情况有关;其中82.45%选择向接种单位报告,并有74.83%选择带小孩到接种单位报告.42.70%的家长报告留观时间为30分钟以上,与家长所持态度及相关知识知晓程度有关.结论 应强化接种前的告知,加强对家长的AEFI监测知识的宣教工作,引导其正确认识AEFI.

    作者:钟小荣;陈祥发;尹帆;刘毅;张志强;邓海智;杨静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黔东南州人间布鲁氏菌病疫情现状及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黔东南州近年布鲁氏菌病疫情的发生情况及流行特征,为制定布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2年至2016年8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报告的布鲁氏菌病疫情数据及个案调查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2年至2016年8月共确诊26例布病,发病率0.03/10万~0.32/10万,呈逐年上升趋势.疫情分布从2012年1个县扩散至2016年8月7个县(市),4—8月发病较多,占总病例数69.23%,以从事山羊养殖的农民为主,占88.46%.该州人间布鲁氏菌病感染主要来源于羊只,仅23.07%的患者在养殖过程中配备防护用具,15.39%的使用防护用具频率较高.结论 应加强传染源控制、养殖业人员的防护和监测、布病诊治知识培训等综合防控措施,预防布病进一步扩散蔓延.

    作者:邓茂铭;石德慧;白明书;王芳;罗江淑;罗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广西美沙酮维持治疗者退出治疗原因分析

    目的 分析广西美沙酮药物维持治疗患者退出治疗的原因,为制定措施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开诊以来美沙酮维持治疗者在2015年退出治疗的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并对他们的基本特征及脱失原因等情况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共纳入4330名研究对象,退出4787人次,退出原因主要为与毒品无关的违法犯罪被抓(占44.4%),疾病/怀孕(占22.5%),不明原因或无法联系(占12.0%),因偷吸而被强制隔离戒毒(占7.0%).结论 应有针对性地对门诊服药人员开展法制教育、家庭社会支持服务、强化咨询和心理指导等辅助性治疗服务,以降低脱失率,提高依从性,利于提高美沙酮维持治疗效果.

    作者:梁能秀;蓝光华;沈智勇;李春英;李荣健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2015年崇左市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2015年崇左市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分布情况,掌握崇左市职业卫生状况,为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依据《职业病防治法》要求及自治区级下达对接触煤尘(煤砂尘)、砂尘、石棉、苯、铅、噪声及布鲁氏菌等7种职业病危害因素所致职业病的监测任务,设置专门的监测部门和人员负责现场监测、发放调查问卷,汇总分析监测数据.结果 2015年崇左市完成备案的企业有560家,其中重点职业病危害严重的企业占39.64%,较重的企业占21.96%,一般的企业占38.39%;危害严重的企业中,企业规模以小型和微型企业居多,分别占38.73%、33.78%,企业经济类型以私有、集体经济企业居多,分别占25.36%、11.79%.接触职业病危害的职工共7766人,其中接触危害严重物质的职工多,占49.21%.结论 崇左市辖区内重点职业病危害严重的企业中,主要分布在小型、微型企业,以私有、集体经济类型企业居多.重点职业病危害严重因素的接触人员主要分布在中、小型企业和集体、私有企业,这些应作为职业危害监管及健康教育的重中之重.

    作者:农晓妮;黄英华;吴彩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广西乙型脑炎流行现状及防控策略

    流行性乙型脑炎(epidemic encephalitis B) 简称乙脑,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1],是亚洲和西太平洋地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全球每年大约有67900乙脑病例,其中75%是<14岁的儿童[2].乙脑病死率约20%~30%,30%~50%的病人会有永久的神经系统症状或精神障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3].广西为乙脑流行地区,20 世纪60—70 年代,乙脑在广西严重流行;20 世纪80—90 年代,随着乙脑疫苗的大规模推广应用,乙脑发病大幅度下降;2008 年乙脑疫苗纳入免疫规划管理后,发病率和死亡率维持在较低水平.现就广西乙脑流行现状及防控策略综述如下.

    作者:何建英;毛伟成;蒋权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2011—2013年北京市朝阳区艾滋病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了解北京市朝阳区艾滋病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提供参考.方法 对北京市朝阳区2011—2013年报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HIV/AIDS)病例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 2011—2013年北京市朝阳区累计报告HIV/AIDS患者2097例,其中AIDS病人522例,因艾滋病相关疾病死亡47例.男性1932例,女性165例,男女性比例为11.7:1;20~40岁年龄组病例占79.54%;大专及以上学历占57.61%.感染途径以男男同性传播(64.1%)和异性传播(27.9%)为主.病例发现途径主要为性病门诊就诊者检测(32.38%)和检测咨询检测(23.27%)、其他就诊者检测(17.02%)和其他羁押人员体检(12.26%).结论 北京市朝阳区艾滋病主要传播途径为性传播,尤其是男男同性传播上升明显,应采取以切断性传播为主的综合干预措施.

    作者:李利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2008—2014年钟山县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钟山县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人群情况及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状况,为今后有针对性地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和高危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对钟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VCT门诊2008—2014年VCT求询者的基本信息及HIV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8—2014年全县共有3701人接受HIV检测,其中HIV感染者338例,总感染率为9.13%.求询者中,男女性别比为1.86:1,21~40岁青壮年占54.04%,已婚者占62.20%,初中及以下文化占86.71%.求询原因中非婚异性性行为史占44.47%.HIV阳性检出率较高分别为≥51岁(占17.16%)、离异或丧偶(占35.04%)、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10.00%),配偶/固定性伴阳性者(占15.58%),分别与同类别的人群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人、文化程度低者、离异或丧偶者、配偶/固定性伴阳性者是感染HIV的高危人群,性接触是主要的传播方式,应针对高危人群的特点,加强艾滋病的宣传教育以及行为干预工作,阻断HIV传播.

    作者:唐金兰;董玉连;农桂德;毛艳芳;唐亚辉;谢庆槐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中国和东盟国家全民健康覆盖进展的监测与评估

    目的 跟踪中国和东盟国家全民健康覆盖的进展,识别到2030年实现全民健康覆盖目标的挑战.方法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银行的监测框架对中国-东盟区域内11个国家全民健康覆盖进展情况进行监测与评估.结果 发现该区域内尚无国家实现全民健康覆盖的目标.如何较大幅度提高治疗服务和灾难性卫生支出风险保护的覆盖率已经成为中国和东盟国家到2030年如期完成目标的大挑战.结论 中国和东盟国家实现全民健康覆盖还有较长的路要走.

    作者:梁文杰;王云屏;樊晓丹;张新花;徐明江;张佳慧;杨莉;韦波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2005—2015年广西法定报告传染病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广西法定报告传染病的流行趋势及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广西2005—2015年报告的法定传染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广西2005—2015年法定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723.63/10万,死亡率4.61/10万、病死率0.64%.11年间甲乙类传染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比较稳定,丙类传染病的发病率有快速上升的趋势,占总发病数的55.15%.年均发病率排前3位的地区为柳州市(1126.50/10万)、百色市(981.21/10万)、南宁市(925.68/10万),春夏季(3—6月)报告病例较多,占总发病数的42.73%,发病人群以1~3岁婴幼儿及20~60岁青壮年较多,职业人群以农民发病多,占发病总数的37.62%.报告病例以肠道传染病为主,占总发病数的41.58%,其次是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占30.26%.发病率排前5位的传染病为手足口病、病毒性肝炎、肺结核、其他感染性腹泻、梅毒,发病数占总发病数的80.05%.结论 加强对手足口病、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等主要传染病的监测,针对其流行特征制定科学的防控策略.

    作者:张俊杰;陈智平;谭毅;邓革红;潘沛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应用预防医学杂志

应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