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3起痢疾疫情口服痢疾双价活疫苗胶囊流行病学效果观察

麦浩;黄运能;袁荣枝;陈福生;董珊;文桂兰;吴有才

关键词:痢疾, 疫苗, 流行病学效果
摘要:目的了解口服痢疾双价活疫苗预防痢疾的效果.方法通过对3起痢疾暴发疫情流行病学调查,运用统计学方法,评价疫苗近期流行病学效果.结果 3起痢疾疫情中,疫苗对福氏2a和福氏4a型痢疾保护率分别为100%和48.07%,对宋内氏痢疾未见保护效果.结论口服痢疾双价活疫苗对预防痢疾的效果有待进一步扩大样本量观察.
应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ADA和CEA测定在良性和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胸水腺苷脱氨酶(ADA)、癌胚抗原(CEA)联合检测对良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斑点金免疫渗滤试验(DIGFA)和氨试剂法对58例胸腔积液进行胸水CEA和ADA检测分析.结果 CEA在结核性、癌性和其他胸腔积液中的阳性率分别是8.3%、83.3%和10.0%,特异性为91.3%;ADA活性在结核性和癌性胸腔积液中分别为(61.58±14.05)U/L和(15.92±6.42)U/L(P<0.01).以P-ADA>40U/L作为诊断结核的临界值,其敏感性为91.7%,特异性为91.0%,以P-ADA/S-ADA>1为临界值,其敏感性为97.2%,特异性为95.5%.结论胸腔积液A-DA、CEA检测对良恶性胸腔积液有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

    作者:李春红;陈玉祥;陈建平;龚伟;黄霞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2003~2004年北海市部分健康体检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检测结果

    目的了解北海市健康人群的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升高情况,以便为本地区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对2596名健康体检者进行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结果检测.结果本次共体检2 596例,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升高404例(15.56%),以甘油三酯水平升高为主有333例(12.83%).TC和TG均以30~39岁为高(P<0.01).TC和TG均男性高于女性(P<0.01).不同职业TC和TG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北海市高脂血症的发病率趋年轻化,与饮食、性别、年龄和职业有一定关系,应提倡合理饮食,定期体检,培养良好的生活行为方式是防治高脂血症的重要措施.

    作者:陈红斌;卢堃;韦健;罗夏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汞中毒引起血压增高8例

    汞引起高血压偶见有报告,但较少.从2002年到现在我们收治了8例这类病人,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美雄;秦少珍;钟丽萍;王恒壮;谭灶芹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上海南汇区318名吸毒人员HIV抗体监测报告

    2002~2003年,我中心对看守所在押的318名吸毒人员进行HIV抗体监测,现将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朱黎丹;黄星;许磊;沈惠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2003年贺州市18668名学生贫血状况调查

    为了解贺州市学生贫血的状况,我们于2003年对贺州市18668名大中专、中学、小学生的血红蛋白含量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邹贵森;尹志芬;袁湘意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特殊人群HIV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凭祥市吸毒人群、暗娼、性病门诊病人艾滋病病毒(HIV)感染情况.方法对调查对象进行询问调查后,采静脉血检测抗-HIV.结果检测320名特殊人群抗-HIV,检出HIV感染22人,检出率6.88%.结论 提示凭祥市HIV感染已存在经性传播途径由高危人群(性乱、多性伙伴)向一般人群(夫妻)播散,有针对性的加强对高危人群健康教育,使其改变高危行为或采取安全性行为,防范HIV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的扩散.

    作者:何波;农丽萍;何香新;闭素章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2000~2003年柳州市居民死因监测及潜在寿命损失分析

    目的了解当地居民的死亡结构特点及影响生存的主要原因.方法采用死亡率、PYLL(潜在减寿年数)及APYLL(平均减寿年数)的统计方法对2000~2003年全市监测的死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0~2003年全市居民平均死亡率为405.40/10万,男性死亡率为511.44/10万,女性死亡率288.19/10万.本市居民的前5位死因依次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伤害和呼吸系统疾病,其死亡率分别为:74.78/10万、48.46/10万、42.53/10万、28.82/10万、21.78/10万.结论慢性病和伤害为本市居民的主要死因.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促使人们改变不良的生活及行为方式,降低慢性病的发病率与伤害的发生率,才能从根本上降低居民的死亡率.

    作者:罗洁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汕头市87家医院、幼托机构消毒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汕头市医院与幼托机构消毒工作现状,评价两类场所的消毒效果,探讨落实消毒措施、提高消毒效率的有效途径.方法按<消毒技术规范>(2002版)及国家统一调查检测方法进行.结果医院消毒总合格率为88.4%,幼托机构为91.7%;市级机构的消毒合格率明显高于区级机构.结论造成医院与幼托机构消毒工作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主要与贯彻<传染病防治法>、落实消毒技术规范有关,加强对消毒工作的监督管理、对专业人员的素质培训,改善工作环境,配套必要的消毒设施,可有效地提高两类场所的消毒质量.

    作者:吴彬;陈婉;何烁坚;曾航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广西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生活饮用水卫生监测能力调查与分析

    目的掌握广西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能力及存在问题,为提高卫生监测能力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卫生部<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2001)中的项目设计监测能力调查表,内容包括34项常规项目的检测能力和相关仪器的配备情况.通过发文将调查表发放到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填报,对上报的相关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广西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水质常规检测指标的综合监测率为83.79%,其中,自治区级监测率(监测能力)达到100.00%;地市级监测率为86.76%;县级市监测率为80.67%;县(区)级监测率为83.21%.市、县(区)级不能监测的项目主要集中在放射性指标中的总α放射性和总β放射性,以及毒理学指标中的四氯化碳、氯仿、硒和一般化学指标中的铝、挥发酚类、阴离子合成洗涤剂等.结论广西省级以下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生活饮用水卫生监测能力有待提高.

    作者:钟格梅;杨虹;李裕利;唐振柱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湖北钉螺分类学研究进展

    日本血吸虫病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人畜共患病,主要流行于亚洲,而它的流行又依赖作为中间宿主的湖北钉螺.钉螺属软体动物门(Phylum Mollus-ca)、腹足纲(Class Gastropoda)、前腮亚纲(SubclassProsobranchia)、圆口螺科(Family Pomatiopsidae)、圆口螺亚科(Subfamily Pomatisinae)、钉螺属(Genus On-comelania)[1].而不同地域株钉螺对不同地域株的日本血吸虫的感染敏感度差异显著[2-3],因此学者对钉螺分类做了大量研究,早期主要基于形态结构,后来根据细胞遗传学与生物化学指标,近期又从分子生物学进行研究,现就这三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胡缨;黎学铭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小鼠血清前白蛋白试验的正常值范围及其评价

    目的研究血清前白蛋白(PA)诊断试验在健康小鼠血清中的分布和正常参考值以及对小鼠急性肝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对血清PA实验进行评价并进行肝脏组织学检测.结果小鼠血清PA正常值成正态分布,正常值范围为90~120mg/L,小鼠急性肝损害时,血清PA诊断试验的灵敏度为83%,特异度为92%,准确率达78%;轻、中、重度肝损害时,血清PA浓度分别为50~85mg/L、22~67mg/L、8~19mg/L,准确率分别达77%(P<0.05)、80%(P<0.05)、80%(P<0.05).结论血清PA对小鼠急性肝损害有诊断价值.

    作者:张克君;张云芳;高焱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从腹泻病人肛拭中检出类志贺毗邻单胞菌

    类志贺毗邻单胞菌(plesiomonas shigellordes)常可从腹泻病人粪便中检出.到目前为止,已有10多个国家相继发现本菌并成为世界部分地区传染性腹泻及食物中毒的重要病因之一.我们于2003年9月从1例急性腹泻患者粘液便中分离出1株类志贺毗邻单胞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沈菁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凭祥市无关联人群感染HIV流行病学调查

    根据<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基线调查实施方案>,在本示范区内选择2~4种人群进行调查,每种人群调查100~120名,以便了解及分析HIV在一般人群中的感染情况,为制定HIV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我们于2004年9月6~10日对凭祥市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的门诊及住院病人进行了HIV抗体检测,结果发现2例HIV感染者.

    作者:农丽萍;何波;何香新;闭素章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接尘人员尿液NAG、mALB水平调查

    目的检测接尘人员尿液中NAG、mALB水平,了解生产性粉尘对人体肾脏是否存在影响.方法选择接尘人员40人,非接尘人员44人(对照组),用化学比色法测定其尿NAG,免疫比浊法测定其尿mALB,用统计学()±s作t检验.结果接尘人员尿液NAG活性为1.57±0.65U/mmolCr,高于对照组1.06±0.42U/mmolCr(P<0.01);mALB为2.03±0.93mg/mmolCr,高于对照组1.55±0.67mg/mmolCr(P<0.01).结论接尘人员尿液NAG、mALB水平高于非接尘人员,生产性粉尘可能对人体肾脏有损害.

    作者:林芝源;曾素华;谭小霞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百年乐口服液安全性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百年乐口服液的安全性毒性实验研究.方法采用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Ames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及大鼠90天喂养试验.结果百年乐口服液对小鼠急性经口毒性实验结果大于75ml/kg,体内和体外致突变试验均为阴性,亚慢性试验3个剂量组的(56.3、112.5、225.0ml/kgBW,相当成人日用量的75、150、300倍)动物体重和进食量及食物利用率组间相比无差异,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各剂量组血常规和生化检测指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各实验组大鼠肝、肾、胃肠、脾和睾丸等组织均未见有病理改变.结论本试验提示百年乐对大鼠亚慢性毒性试验及小鼠毒性试验未产生不良影响.

    作者:李凤文;刘荣珍;赵鹏;李彬;黄超培;何为涛;杨俊峰;高玉秋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铁强化酱油改善贫血的研究概况

    缺铁性贫血是我国的重大卫生和健康问题.发达国家及一些发展中国家多年来的经验表明,食物强化是为经济、快速、可靠的营养干预方式[1],通过食物铁强化来改善缺铁性贫血是我国现阶段为经济、易行而有效的途径[2].营养强化剂的选择,强化食物载体的选择对推动食物强化改善缺铁性贫血工作非常重要[1].铁强化酱油作为中国国家公众营养改善项目,所选用铁强化剂是乙二胺四乙酸铁钠(NaFeEDTA),食物载体为酱油[2].本文就我国贫血原因、新型铁强化剂NaFeEDTA、铁强化酱油改善贫血效果等研究情况综述如下.

    作者:黎明强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1999~2003年全州县细菌性痢疾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了解1999~2003年全州县细菌性痢疾的流行特征,为制订防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常规流行病学方法描述细菌性痢疾发病的三间分布.结果 5年间年发病率为16.31~45.01/10万,2002年前呈低强度散发流行,2003年发生暴发流行,发病率较往年显著上升;城区发病率略高于农村;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以8~10月份发病多,占总病例的51.36%;散居儿童和学校学生是细菌性痢疾发病的高危人群.结论把好病从口入,加强饮食、饮水卫生管理,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体检,对带菌者积极进行治疗,并调离岗位,是预防菌痢的有效办法.

    作者:唐昌新;马宗孝;谭德林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电解铝作业工人尿氟浓度分析

    目的了解铝作业工人体内氟的实际水平.方法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某铝厂429名电解工和同一地区无氟污染的200名正常人群班后24小时晨尿氟浓度.结果铝厂电解工尿氟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尿氟浓度随工龄的增加而增高(P<0.05).结论尿氟可直接反映机体氟的吸收情况.

    作者:黄意府;王清海;林惠英;黄鲜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2002~2003年广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了解广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和控制及有效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结果 2002~2003年广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201起和233起,以传染病疫情和食物中毒为主,绝大部分发生在农村地区,4、5、6月份发生数分别占全年总数的44.3%、59.7%,乡镇卫生院报告率上升,报告及时率增高.结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通过流行病学分析,提出了相应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作者:孟军;谭春梅;董柏青;黄林;杨美才;陈岳波;梁绍伶;吕炜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2001~2003年珠海市放射卫生防护现况调查

    目的调查珠海市近3年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为有针对性的采取放射卫生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珠海市放射防护情况调查表>,依据有关的放射卫生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进行调查.结果珠海市共有放射工作单位99家,含放射性同位素的仪表与射线装置设备共163台.2002、2003年放射工作场所检测结果超标率分别为9.5%、5.3%;我市个人剂量监测率在2002年、2003年有明显的提高,分别达到了89.6%、85.8%;2003年体检率为69.7%;2001、2003年培训训率分别为71.4%、63.0%.结论放射工作场所检测的超标率有所下降,但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率和体检率、培训率还较低,个别放射工作人员未进行就业前体检和培训,介入治疗的工作人员缺乏防护;贮存停用放射性同位素的单位放射防护规章制度不完善.我们督促各放射工作单位建立健全放射防护管理体系,管理好放射防护档案,制定有效放射防护管理制度并加强与卫生监督部门的信息交流.

    作者:晁斌;陈瑞莉;柯建厚;练海泉;邱士起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应用预防医学杂志

应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