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19项指标的检测与应用

陈晓琴;汤俊豪;廖瑞庆;陈婷婷;周少诗;谭建琪;苏旭;王英杰;潘瑞辉;甘永金;郑艳艳

关键词:空气质量, 检测, 应用
摘要:目的贯彻推行<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国家标准,建立完整、规范的室内空气质量检测与评价体系.方法按GB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对其19个项目逐一进行操作与分析.结果正确应用室内空气质量检测方法,才能有效地评价室内空气质量.结论完善室内空气质量的评价技术对于建立良好的室内空气质量评价体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应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流式细胞仪不同标记技术对检测T细胞亚群的影响

    目的探讨单、双、三标记标本对T细胞亚群测定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对正常人外周血T细胞亚群进行测定.结果单标记与双标记及三标记的测定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检测T细胞亚群应采用双标记或三标记技术.

    作者:詹灵凌;陈智平;刘志明;李山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2000年惠东县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评估报告

    根据1978年广东地区地甲病(现称碘缺乏病)流行病学调查和1996年沿海地区碘营养抽样调查结果[1],惠东县有3个乡镇(原地甲病区)属于中度缺碘地区,其他乡镇为轻度缺碘地区.

    作者:陈其光;李继堪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广西西林县鼠疫疫情后期处理情况分析

    目的通过鼠疫疫情后期处理,了解来年鼠疫流行情况.方法对疫点周围5~10km范围内的70个村屯用溴敌隆腊块进行大面积灭鼠.并进行灭鼠前后的鼠、蚤密度调查.结果灭鼠前后鼠蚤密度下降不明显.疫点周围村屯采集的鼠、犬、猫血清学检测除老疫点猫检测出1份阳性外,其余均为阴性.结论鼠疫疫情后期处理措施可行,方法正确,但要提高毒饵的到位率和饱和率.

    作者:秦石英;周树武;陈达宗;林新勤;梁少生;谭玉芬;宁代杰;张光筋;林泉;农雪飞;黄海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广西部分农村安全注射实践及认知水平调查

    目的了解广西农村地区安全注射的实践操作、乡村医生和农村群众对安全注射的认知水平和安全注射实践行为.方法采用WHO推荐的<安全注射-消毒与实践操作调查表>并补充了部分内容,对广西5个县的24个村卫生室、36名乡村医生和42名就诊病人进行了调查.结果村卫生所日均门诊为10人次,门诊病人人均注射率为0.64次,临床治疗使用玻璃注射器的占50%,预防接种使用一次性注射器的占64%,采用一人一针一管的占79%,采用多人一管的占21%;玻璃注射器灭菌采用水洗加浸泡的村卫生所占9%,煮沸的占9%,用高压消毒锅的占82%;一次性注射器用后处理:焚烧的占50%,扔进垃圾的占42%,埋入地下的占4%,给私人收购的占4%;69%的乡村医生受过安全注射知识培训,其余31%通过其他途径了解安全注射知识;95%的农村病人无安全注射概念,85%的病人认为打针比吃药更有效.结论乡村医生和农村群众对安全注射的认知较低、受经济利益驱动是造成注射频率高、多人一管、不正确处理已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不严格消毒等不安全注射的主要原因.提示加大对群众安全注射知识的宣传、进一步推广一次性注射器的使用、制定和规范一次性注射器材的采购与回收处理程序、加强对乡村医生培训督导应是今后我区农村安全注射管理与实施的工作重点.

    作者:杨进;李树炮;李子杰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广西少数民族地区中专新生乙肝病毒感染调查

    为了解广西不同性别、民族、地区中专学生乙肝病毒感染情况,我们对2002年入学新生进行了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龙少康;王小玲;蒋庆军;卿凤玲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一起进食含黄曲霉毒素饲料引起食蟹猴急性中毒死亡病例报告

    目的了解某实验动物养殖场食蟹猴(非人灵长类实验动物)发生急性中毒死亡与进食该批饲料的相关性,从中能查找出死亡原因,吸取教训.方法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观察,尸解及病理切片观察,原粮玉米做真菌毒素的检测等.结果当去除该批饲料喂养猴群,中毒死亡即逐渐仃止;尸解所见肝脏明显肿大,浅黄色稍硬,切片观察肝小叶呈炎症性坏死、脂肪变性,肝小胆管显慢性炎症;黄曲霉毒素B1检测结果2000μg/kg.结论证实这是一起典型的高含量黄曲霉毒素玉米饲料引发的食蟹猴急性中毒死亡事件.通过这起事件,对今后各养殖场如何防止这类事件的发生提供了有益的参考意见,值得借鉴.

    作者:佟飞;吴志坚;石寒;肖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136例盆腔炎患者支原体感染临床与实验分析

    目的了解盆腔炎患者解脲支原体(UU)感染、耐药情况及其临床特点.方法对136例盆腔炎患者进行UU培养与致病菌培养,并对UU阳性标本作10种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136例中,UU检出率55.15%,致病菌检出率16.18%,二者有显著差异(P<0.01).药敏显示UU药物敏感性依次为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四环素类.结论UU感染是盆腔炎的重要致病因素,且耐药性较强,临床上应重视对盆腔炎患者进行UU培养与药敏的检测.

    作者:黄建邕;李廉;郑惠冰;蒋连玉;官江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SARS的若干问题思考

    一种源于广东省后扩散到全球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WHO称之为SARS),自2002年11月开始至2003年8月5日止,我国内地共24个省、市、自治区累计报告病例5327例,其中死亡349例.病例中有1/5是医务人员.

    作者:杨进业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国产与进口试剂用于肥达试验的比较研究

    目的比较国产与进口试剂在血清学诊断伤寒、副伤寒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为伤寒、副伤寒的诊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血培养阳性标本及阴性标本的发热病例血清用两种肥达试剂进行抗体检测,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种试剂对细菌学阳性的血清标本其敏感性有显著性差异,国产试剂敏感性高于进口试剂,而特异性则无显著性差异;用药史对国产与进口试剂检测伤寒结果没有影响,对甲型副伤寒检测结果有显著性差异;两种试剂对阴性标本的检出结果有显著性差异,国产试剂的阳性检出率高于进口试剂.结论按我国现行国标判断标准,国产试剂比进口试剂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作者:王鸣柳;董柏青;杨进;李翠云;谭冬梅;唐振柱;欧松;曾竣;张杰;吴兴华;Anne-Laura Page;Camilo Acosta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焦作市某化工厂氯乙烯职业危害调查

    目的进一步探索氯乙烯的职业危害性.方法对接触氯乙烯的158名工人和对照组的体检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项目有肝区B超、ECG、手指X光片、RBC、Hb、HBsAg、血压以及头痛、睡眠障碍、记忆力减退、纳差、膝腱反射、性欲减退等自觉症状.结果接触组的肝区B超、手指X光片阳性率和部分自觉症状的出现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氯乙烯可致肝脏损害和肢端溶骨,可对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有一定的损害.

    作者:杜成;杨玉萍;王建树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目的为了掌握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探讨HBV相关抗体在胎儿体内产生的作用.方法用ELISA法筛选出HBsAg阳性孕妇及引产胎儿153例,HBsAg阴性孕妇及胎儿65例,共218例.然后用多聚酶链技术对孕妇-引产胎儿HBV宫内感染进行检测.结果HBsAg阳性孕妇HBV DNA宫内感染率为53.59%(82/153),HBsAg阴性孕妇静脉血中6.15%(4/65)检出HBV DNA阳性,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母亲血中HBsAg、HBeAg、抗-HBc同时阳性其相应胎儿HBV DNA感染率为92.5%(74/80),46例抗-HBs阳性的胎儿血有5例检出HBV DNA阳性.结论HBV宫内感染率较高,HBsAg阴性孕妇也可能发生HBV宫内感染,应引起人们的重视.

    作者:张振开;刘巍;黄少新;邬质彬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19项指标的检测与应用

    目的贯彻推行<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国家标准,建立完整、规范的室内空气质量检测与评价体系.方法按GB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对其19个项目逐一进行操作与分析.结果正确应用室内空气质量检测方法,才能有效地评价室内空气质量.结论完善室内空气质量的评价技术对于建立良好的室内空气质量评价体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陈晓琴;汤俊豪;廖瑞庆;陈婷婷;周少诗;谭建琪;苏旭;王英杰;潘瑞辉;甘永金;郑艳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焦炉工外周血P21和P53表达水平测定及其意义

    目的了解焦炉工外周血中P21和P53蛋白表达水平.方法采用P21、P53免疫组化染色试剂盒,对56名焦炉工和40名对照者的外周血进行检测.结果56例焦炉工中有13例P21蛋白阳性,12例P53蛋白表达阳性.阳性率分别为23.2%和21.4%;40名对照者外周血中各有2例P21、P53蛋白阳性,阳性率各为5.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焦炉工按是否吸烟与工龄进行分组比较,未发现P21、P53组间差异.结论煤焦油沥青可使接触者外周血中P21、P53蛋白表达水平升高.

    作者:张太江;马永志;肖文;张俊萍;王诗斌;张巧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平均红细胞体积与红细胞脆性法检测血红蛋白病的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MCV和红细胞脆性对血红蛋白病表型的检出效能,了解MCV和红细胞脆性对血红蛋白病筛查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来我院婚检人群中,以HbA2≥3.5%、HbF≥3.0%、血红蛋白电泳HbH区带,HbE区带以及肽链分析ζ+,共计146例血红蛋白表型作阳性参照,以MCV<80fl、红细胞脆性一管法溶血<60%为阳性,分析MCV法和红细胞脆性一管法的筛查效能.结果对HbA2增高(31例)、HbA2增高合并肽链分析ζ+(28例)、HbE和HbE合并肽链分析ζ+(9例)、肽链分析ζ+(71例)的检出,MCV法分别为93.5%、100%、77.8%和67.6%;红细胞脆性法的检出分别为48.4%、75%、44.4%和46.5%,两种筛查方法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两种筛查方法除对HbE和HbE合并肽链分析ζ+的检出无显著性差异外(x2=1.33,P>0.100),对HbA2增高HbA2、增高合并肽链分析ζ+、肽链分析ζ+的检出均存在显著性差异(x2=10.56,P<0.005、x2=5.14,P<0.025和x2=11.53,P<0.005);两种筛查方法联合应用提高检出率分别为3.3%、0%、0%和1.4%,互补性不明显.结论MCV法对轻型β地贫、轻型β合并α地贫有较满意的筛查效能,而对血红蛋白E病和血红蛋白E病合并α地贫、轻型α地贫的临床应用价值则较差;红细胞脆性法漏检率过高,筛查效能差,不具备单独应用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友邕;徐秀清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一起因学生恐惧SARS引发的群体性意症调查

    2003年5月某日上午,贺州市八步区沙田镇卫生院报告,该镇芳林小学六年级三班有16名学生同时发热,正在附近的民田卫生室就诊.

    作者:浦远;杨以祯;袁湘意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南宁市市区现代结核病防治措施10年效果评价

    目的了解南宁市市区1991~2001年实施现代结核病防治措施的效果.方法对南宁市市区1991~2001年的疫情监测资料及管理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归口管理前后病人主动到归口单位就诊率从27.4%升至61.5%(P<0.01);查痰率从59.9%升至79.0%(P<0.05);新登记率、查痰阳性率、传染源发现率分别从1.48/10万、18.1%、21.0%降至1.20/10万、14.4%、14.0%(P<0.05);病人住院率从55.5%升至89.2%(P<0.01);1998~2001年城区的综合控制效果为9.5%~11.7%.结论痰检质量低,传染源发现率,其防治效果差.加强痰检质量,提高传染源发现率和强化归口管理以提高病人管理率是首要措施.

    作者:林定文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检测

    目的应用流式细胞仪(FCM)对20例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T细胞亚群、NK细胞及CD19+B淋巴细胞进行检测.结果MM患者Th细胞、B细胞比正常人显著降低(P<0.05),Ts细胞比正常人显著升高(P<0.05),CD4+CD8+比值比正常人明显下降(P<0.05).结论MM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调节异常,在MM发病机制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作者:刘志明;陈智平;李山;丘晓云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输入性反复发病间日疟一例

    2002年我们收治1例输入性间日疟病例,其原虫形态及临床症状与国内间日疟相同,但短期内反复发作,不能治愈,较为少见,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传坤;林珍;覃业新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1999年金秀县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旨在研究我县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及分布情况.方法采用随机与整群相结合抽取我县7个乡镇23个自然屯,调查4340人.结果我县高血压患病率男性为10.89%,女性为8.83%,男性略高于女性.结论瑶族、壮族、汉族高血压患病率明显不同(P<0.05),饮酒及超体重人群高血压患病率明显偏高,而吸烟与高血压无明显关系.

    作者:覃立开;盘日海;覃志良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人工饲养灰旱獭的经验和体会

    目的探索人工饲养灰旱獭的条件,为系列研究提供依据.方法从野外捕捉灰旱獭,在模拟野生环境下人工饲养.结果人工饲养野生灰旱獭温度在15~18℃,湿度在45%~50%较合适.

    作者:黄星;赵素元;何春贵;邹林越;廖立夫 刊期: 2003年第05期

应用预防医学杂志

应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