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焱
目的:研究分析面神经炎应用针灸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我院2017年9月到2018年12月治疗的面神经炎患者80例,患者均符合面神经损伤诊断标准,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观察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中医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临床有效率.结果:观察组平均症状消失时间短(18.23±5.23)天与对照组平均症状消失时间(30.13±6.23)天(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100%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5%(P<0.05).结论:面神经炎患者采用针剂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缩短症状消失时间提高有效率,应广泛推广.
作者:赵燕燕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结石及胆囊息肉临床疗效.方法:以2018年12月-2019年1月间入本院治疗的20例胆结石与胆囊息肉患者为研究主体.分成A组和B组,均是10例.A组给予LC治疗,B组给予开腹手术治疗.对比临床疗效.结果: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B组为40.0%(P<0.05).A组的围术期指标均优于B组(P<0.05).结论:为胆结石与胆囊息肉患者行LC治疗的效果较佳,可改善其围术期指标,具有较佳疗效.
作者:龚海军;鲁钢;肖仲贤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比较CT诊断和MR诊断在超急性期脑梗塞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我院收治56例超急性脑梗塞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均采取CT诊断与MR诊断,对其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尾状核或豆状核密度降低患者为48例,灰白质分界欠清患者为34例,局部脑肿胀患者为22例,出现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影患者为12例;在T1W表现中有36例患者出现局部脑肿胀,在DWI中56例患者均表现为梗塞区之高信号改变.结论:超急性期脑梗塞采取CT诊断有着一定的诊断价值,针对没有时间与条件进行MR检查的患者可采取CT诊断方式,从而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以及时挽救患者的生命.
作者:孙学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中西医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疼痛病人的疗效影响.方法:将我院康复科2016年7月~2018年7月接收的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疼痛病人根据是否联合采用中医护理分为对照组(45例)与中西医组(45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与中西医结合护理,比较二组护理效果.结果: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后,中西医组的治疗有效率97.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4%,P=0.026<0.05.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疼痛病人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腰腿痛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王雪;王秭萱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自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330例经阴道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65例,对照组采用罗哌卡因行硬膜外分娩镇痛,研究组采用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行硬膜外分娩镇痛,对比两组镇痛效果及母婴结局.结果:麻醉前,两组产妇机体疼痛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麻醉1h后,研究组产妇机体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产妇镇痛起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研究组产妇镇痛持续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研究组母婴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经阴道分娩过程中,对产妇应用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进行硬膜外分娩镇痛,不仅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且能降低母婴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因此,其是一种安全、高效的组合镇痛方案.
作者:刘福敏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热疗联合三维适形放疗(3-DCRT)用于治疗原发性肝癌肝动脉灌注栓塞化疗(TACE)后局部复发患者的作用.方法:选择2016.4~2017.8期间行TACE术后局部复发的5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按照信封法分为甲、乙组,两组患者均予以3-DCRT,乙组再次基础上联合热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乙组近期有效率、1年生存率分别为84.0%、72.0%,甲组分别为52.0%、40.0%,差异均有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CE术后局部复发者采用热疗联合3-DCRT,可改善疗效,延长寿命,且过程相对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陆淑蕊;蔡君东;梁桂杰;刘晶;王振亚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比较HPV感染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关系,探讨HPV-DNA分型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病例均选择来我院妇科就诊的病人,同时做官颈膜式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和HPV-DNA分型检测,收集TCT检查有异常者的HPV-DNA检验结果100例,作为实验组,TCT检查正常者的HPV-DNA检验结果100例为对照组,建立医学档案,进行临床研究.结果:女性生殖道HPV感染者较易发生宫颈癌前病变.结论:积极防治HPV感染对于预防宫颈癌发生有重要意义,HPV-DNA分型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有重要的的应用价值.
作者:尹丹丹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对脑瘤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的效果.方法: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我院收治的脑瘤患者96名分为两组,一组为采取常规护理的常规组(n=48),一组为采取针对性护理的针对组(n=48),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理前后的SAS、SDS评分以及压疮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在护理满意度上,针对组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在压疮发生率上,针对组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的SAS、SD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均优于护理前,且针对组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差异显著.结论:对脑瘤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降低压疮发生情况,提高护理满意度,疗效显著,可推广应用.
作者:高婷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究盐酸氨溴索不同给药方式对新生儿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次年1月收治的68例新生儿肺炎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静脉滴注盐酸氨溴索,研究组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比较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对新生儿肺炎具有更高的疗效,患儿康复速度更快.
作者:何旭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总结并分析在老年中重度脂肪肝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多烯磷脂酰胆碱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8年1月期间在我院治疗老年中重度脂肪肝的患者作为样本研究资料,共有54例.依照计算机表法处理为两组,试验组(n=27例)进行多烯磷脂酰胆碱与非诺贝特片治疗,对照组(n=27例)进行肌苷片与非诺贝特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6.30%,对照组27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74.07%,二者相比,试验组形成明显的治疗优势,呈现出P小于0.05的终结局,具有探讨研究价值.结论:对老年中重度脂肪肝患者进行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的治疗,具有明显的临床应用效果,可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的肝脏功能情况,改善患者预后,具有推广应用的实效性.
作者:潘昱;张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讨论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出血原因及护理.方法:选取80例我院在2016年2月到2018年2月实行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手术的患者,根据患者病床号单双号分为实验组(整体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结果:实验组的患者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别较大(P<0.05).实验组的手术中出血量小于对照组,比较差别较大(P<0.05).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比较差别较大(P<0.05).结论:在肾结石患者中使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手术的过程中使用整体护理,能够有效的提高护理满意率,减少手术中出血量,手术后并发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金晓凤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究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多发性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8年6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82例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作为本次临床研究资料,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各41例),其中命名为对照组的患者接受开腹手术治疗,命名为观察组的患者采用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围手术期指标及并发症率(4.88%)、复发率(2.44%)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多发性子宫肌瘤安全、有效,可减少复发,建议将此种治疗方式广泛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许丽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I型自身免疫性肝炎的有效性.方法:随机将陕中附院传染科收治的I型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55例分成两组,给予参照组27例患者实施常规西医治疗,给予治疗组28例患者在西医前提下加用中医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I型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治疗后的血清生化指标、肝功能指标、治疗有效性优于参照组I型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I型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有效性高,利于患者肝功能指标及血清指标的改善.
作者:张艳青;魏敏惠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究对支气管哮喘患者采取沙美特罗替卡松与孟鲁司特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一组为采取沙美特罗替卡松进行治疗的单一组(n=26),另一组在单一组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联合治疗的联合组(n=26).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水平.结果:联合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6.15%,单一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6.92%,在治疗效果上,联合组显著优于单一组,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水平在治疗前无显著差异,治疗后均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治疗后FEV1%预计值、PEF%预计值水平均优于单一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支气管哮喘患者采取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邵峻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研究预见性护理对小儿静脉输液渗出的预防效果.方法:我院2018年1月到12月期间实施静脉输液治疗的患儿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静脉输液渗出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儿实施静脉输液治疗中渗出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有效降低患儿输液过程中的渗出发生率,临床价值较高.
作者:宿慧娥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在进行老年慢性心衰护理期间舒适护理干预应用可行性.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2月~2018年05月收治的130例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数字奇偶法分组后明确各组护理干预方法;对照组(65例):选择基础护理方法实施;观察组(65例):选择基础护理+舒适护理方法实施;对比应用效果.结果:同对照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观察组物质生活、躯体功能、社会功能以及心理功能评分获得显著提升(P<0.05).结论: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在接受护理工作期间,舒适护理干预方法的有效实施,于患者物质生活、躯体功能、社会功能以及心理功能评分提升方面,效果明显,终对于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生活质量提升,奠定基础.
作者:闵存丽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对护理本科教学应用互联网+时代下MOOC教育模式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6级的护理本科生共92名,将其随机均分并设组,依次采用互联网+MOOC教育模式和传统教育模式,每组46名学生.结果:不同教育模式应用后,观察组解决问题能力(95.65%)、团队协作能力(93.48%)、分析问题能力(97.83%)均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较对照组的理论考核成绩(94.57±1.28)分与技术操作考核成绩(93.05±0.57)分均高,数据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互联网平台下,对本科护理生实施MOOC教育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应用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于临床护理教学中.
作者:吴曦;谭君梅;梁分芬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建立符合我区特点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参考相关的文献资料以及地区应急预案文件,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应用于传染病的预防以及疫情暴发时的应急处理,对比处理机制建立前后的差异.结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建立后,传染病的发病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的建立与应用,对传染病暴发疫情有较为显著的控制效果.
作者:杨英彩;刘春雷;顾枭成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子宫肌瘤手术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自我院2017年6月-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46例行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观察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疼痛程度、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结果:舒适护理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以往、患者的焦虑、恐惧、孤独感、寒冷、疼痛和手术环境刺激评分较低、术后住院时间较短,护理满意度评分较高,和单纯常规护理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针对子宫肌瘤手术患者而言,选择术后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舒适护理,能够促进病人尽快的康复,提高病人的满意度,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彩燕;万宗芬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研究结膜吸吮线虫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为防治此疾病提供参考.方法:对门诊1例结膜吸吮线虫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治疗效果等,并提出防治策略.结果:该名患者经会诊排除眼内病灶,且实用显微镜取出线虫后上报疾控中心,确诊为结膜吸吮线虫病,发病原因考虑为卫生环境差、狗接触等.结论:为更好的预防结膜吸吮线虫病需要重视卫生,并减少与动物的接触,注意饮食,出现眼部症状后立即进行专科检查.
作者:邬永明;王斌 刊期: 201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