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月月
目的:探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患者手术前后实施病理诊断的价值.方法:择本科室2015年8月到2017年8月间300例宫颈病变患者,患者均实施阴道镜下病理组织活检,并对患者实施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术后取病灶组织实施病理检查,分析总结两种病理检查的诊断效果.结果:实施阴道镜活检检出宫颈炎症及息肉53例,扁平湿疣36例,CINⅠ84例,CINⅡ130例,CINⅢ33例;术后病理检查检出宫颈炎症及息肉57例,扁平湿疣38例,CINⅠ45例,CINⅡ112例,CINⅢ35例,宫颈原位癌及浸润癌13例.阴道镜活检各分级患者与术后病理检查诊断符合率分别为:宫颈炎症及息肉96.2% 、扁平湿疣88.9% 、CINⅠ87.5% 、CINⅡ83.1% 、CINⅢ60.6%.总符合率为84.3%.结论:手术前后实施病理诊断可辅助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患者疾病治疗及预后评估.
作者:杜钢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口服阿司匹林导致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1-2015.12收治的年龄大于等于60岁服用阿司匹林60例老年患者,其中22例出现消化道出血,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明确其发病危险因素.结果:60例口服阿司匹林老年患者经过整理收集的临床资料显示,消化道出血22例(36.67%);通过分析,单因素显示:患者年龄、吸烟饮酒史不是消化道出血的影响因素(P>0.05);患者的性别、季节、是否合并脑梗死是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P<0.05);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秋冬季节、是否合并脑梗死是影响老年患者发现消化道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口服阿司匹林老年患者消化道出血发生率高,秋冬季节、合并脑梗死的老年患者是口服阿司匹林致消化道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金凤岚;吴烁;李旭;张云丽;贾晓燕;肖健存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分析气虚血瘀型盆腔炎中医护理方案的效果.方法:这次研究对象共100例,分为两组,其中研究组50例,进行中医护理,对照组50例,进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病症消失时间、治疗总时间、对护理的满意度以及不良情况的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病症消失时间以及治疗总时间明显长于研究组,总满意率明显低于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研究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应用于气虚血瘀型盆腔炎能够减少治疗时间,且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于俊杰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在医院药剂科管理中实行安全质量管理理念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我院自2015年4月-2016年5月未实行安全质量管理理念的300份患者资料为对照组,对将2016年6月-2017年12月实行安全质量管理理念的300份患者资料设为研究组,对药剂科工作人员在药物发放过程中以及患者资料中用药的情况进行总结,对实施前后药品过期、药品损坏、药品滥用、摆药错误率和患者的满意度进行研究.结果:实施后,研究组的药品过期、药品损坏、药品滥用、摆药错误率均较少,对比实施前差异明显(P<0.05);相比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较高,对比(P<0.05).结论:医院药剂科是医院中较为重要的科室,管理着医院的药物来源,实施安全质量管理理念后能够显著减少药物使用的错误率,提高药剂科的工作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燕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清热解毒汤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疗效.方法:选取76例流行性腮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38例,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38例,采用清热解毒汤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评估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热解毒汤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疗效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陆万忠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析系统规范化护理应用于消化内镜下治疗患者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内镜中心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00例消化内镜下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患者的护理方法分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应用系统规范化护理模式,收集两组患者的治疗配合度、护理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96.0% 高于对照组的82.0%,P<0.05.结论:系统规范化护理以高效、科学、合理的护理流程措施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
作者:张林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介入栓塞术联合中药治疗脑动静脉畸形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5月至2017年12月诊断脑动静脉畸形患者80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以信封法随机分为中药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Onyx胶与弹簧圈介入栓塞术治疗,中药组患者于手术前后各1周给予中药口服治疗.治疗前与治疗后,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与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数量(EPCs)变化.比较2组患者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对比分析2组患者脑微出血、症状性脑出血、脑血管痉挛、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生率.结果:治疗前、后,中药组患者血清CRP[(19.98±2.78)mg/L比(12.35±2.09)mg/L,t=3.987]、IL-6[(22.95±4.90)pg/mL比(10.78±3.90)pg/mL,t=3.562]、MMP-9[(27.93±4.62)ug/L比(16.80±3.41)ug/L,t=2.762]水平明显下降,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血清CRP[(20.87±2.56)mg/L比(19.90±2.11)mg/L,t=0.987]、IL-6[(23.07±3.75)pg/mL比(20.99±2.46)pg/mL,t=0.785]、MMP-9[(28.01±4.35)ug/L比(26.98±5.43)ug/L,t=0.852],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药组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中药组与对照组比较,外周循环血EPCs[(0.017±0.006)% 比(0.025±0.009)%,t=2.083],2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患者GOS与ADL评分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患者脑微出血、症状性脑出血、脑血管痉挛、脑梗死与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介入栓塞术联合中药治疗可以下调体内炎性反应水平,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显著提高脑动静脉畸形患者临床疗效,降低围手术期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韩永刚;张春波;赵利民;褚瑞峰;邓树广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骨折患者治疗依从性的的临床效果,从而为骨折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特定研究时段(2017年2月至2017年12月)内我院骨科接收的106例骨折患者,按床位号奇偶数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临床护理方法,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对比分析两种护理模式下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与对照组进行比较之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骨折患者的护理中采取心理护理干预模式,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广大医护工作者在临床中推广和借鉴.
作者:刘涛;田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究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老年缺血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选取本院2013年8月至2014年10月的108例老年缺血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有54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将美托洛尔与稳心颗粒联合进行使用.结果:对照组的综合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对照组患者的相关并发症也少于观察组,同样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老年缺血性心律失常的过程中将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进行使用的效果十分显著,在今后的临床过程中可以对这一方法进行广泛使用.
作者:母文利;王萍;刘莎;赵云峰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探讨小儿急性腹泻患儿采取饮食护理干预对患儿体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40例急性腹泻病的患儿进行研究,按照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患儿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结合饮食护理干预,分析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以及体重的改变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患儿的体重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护理后,观察组患儿的体重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儿止泻时间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小儿急性腹泻病中采用饮食护理干预可以控制体重的下降,使其在正常范围内,另外还能及时缓解腹泻等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董晓娟;李连惠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究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对肾结石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2月来我院接受肾结石手术治疗的130例患者的临床诊疗资料.依据手术方式差异分为A、B两组,两组患者分别接受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及碎石率.结果:治疗后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和术后排气时间均明显少于B组患者(P<0.05);术后A、B组患者均出现血尿、发热、肾包膜下血肿和肾绞痛并发症,A组并发症发生率(24.29%)明显低于B组病发率(45.00%);而A组碎石率则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输尿管软镜碎石术能明显提高肾结石碎石率,且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作者:连亚楠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在冠心病治疗中,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患者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96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使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根据用药剂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甲组用药量为20mg/d,乙组用药剂量为40mg/d,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皮肤瘙痒、胃肠不适、肌肉疼痛、肝功能异常,甲组发生用药不良反应的几率为8.33%(4/48),乙组用药不良反应为10.42%(5/48),组间对比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冠心病患者治疗过程中,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所产生的用药不良反应没有明显的差异.
作者:张丽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了解丹凤县育龄妇女避孕药具使用情况及计划生育药局工作开展满意度情况.方法:在全县范围内开展药具培训及发放调查问卷、随机咨询的方式.结果:全年使用药具人数5600余人,占综合节育措施10.06%.育龄群众避孕知识接受率92%.结论:计划生育药具工作在新形式下需要不断探索创新,以适应育龄群众的避孕节育需求.
作者:李红英;杨雅雯;郑芙蓉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究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的应用方法.方法:本文选取120例接受分娩的患者,通过随机的方法将其分组,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有6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分娩方法,观察组则对无痛分娩技术进行应用,将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产程时间、失血量、分娩方式以及新生儿情况进行记录以及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疼痛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产程时间、失血量、分娩方式以及新生儿情况均同样优于对照组,也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无痛分娩的效果十分显著,不仅能够有效的降低产妇的疼痛情况,还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的产程时间以及失血量,因此在今后的临床过程中可以对无痛分娩技术进行广泛的应用.
作者:王海燕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分析脑出血患者行心理护理对其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脑出血(97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以护理方式为依据将其分为两组,即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46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还需要接受心理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以及对本次护理工作的满意程.结果:就SAS以及SDS评分而言,干预前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评分均有所降低,但观察组患者降低程度比对照组明显,组间数据比较,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就满意度而言,观察组为98.04%(50/51),对照组为78.26%(36/46),组间数据比较,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时,需要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心理护理干预,继而使患者的负性情绪得到显著改善,提高治疗依从性.同时还有助于提高患者对本院医疗和护理水平的满意程度.因此,该护理方式值得被大力推广并应用.
作者:徐静 刊期: 2018年第06期
针对患者的实时动态进行监测的时候需要借助心电监护仪完成,通过监测结果对患者的实际情况作出详细的了解,并予以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但是在心电监护仪工作的过程中,会有不同的故障发生,进而影响监测结果.基于此,本次研究主要针对心电监护仪的常见故障以及维护保养这一课题展开深入分析.
作者:唐婧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分析尿毒症微炎症状态与营养不良心血管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在2015年4月-2017年7月我院接收的94例尿毒症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进行测定,将hs-CRP水平>3mg/L的患者作为对照组,hs-CRP水平<3mg/L的患者作为研究组,对两组患者的血液指标、心功能指标改善情况以及治疗预后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以及血清白蛋白等血液指标同对照组有差异,组间数据比较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性(P<0.05);研究组患者的SV、FS、CO以及LVEF心功能指标同对照组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性(P<0.05);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要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尿毒症患者hs—CRP水平>3mg/L时,可使患者的心功能指标下降,增加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需临床上予以实时的观察监测,并予以正确的预后评估.
作者:杜艳彬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匹多莫德口服液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选择我卫生院收治的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75例作为对象(2015年1月至2017年8月),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成两组,针对常规组37例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实施基础治疗,针对治疗组38例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在常规组基础上加用匹多莫德口服液治疗,分析两组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之间对比的治疗半年内呼吸道感染次数、症状缓解时间、治疗时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且治疗组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治疗后的治愈率(94.74%)明显优于常规组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78.38%),两组相比:P=0.037.结论:针对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实施匹多莫德口服液治疗的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
作者:梁庆菊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研究分析基层医院下呼吸道感染的菌群分布及耐药性.方法:在2017年2月到2018年1月之间,在我院选取5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痰培养结果 ,分析菌群分布以及耐药性.结果:分离病原菌共107株,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占比高,分别为23.3% 、19.6% 、15.8%.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呋辛、头孢他啶、头孢曲松耐药性较高,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性较低.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呋辛、头孢他啶、头孢曲松耐药性较高,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耐药性较低.结论:分析菌群的分布及耐药性,对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吴文均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普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治疗效果对比情况.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均为我院心血管内科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随机分组,就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观察组,n=30)与采用普伐他汀治疗(对照组,n=30)效果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心肌梗死面积缩小程度、血脂指标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心血管事件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相较普伐他汀,可显著缩小心肌梗死面积,改善血脂水平,降低心血管事件率.
作者:周胜堂 刊期: 201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