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龙妹
目的:研究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应用于肾结石治疗的效果与预后.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2月到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肾结石患者11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5例和试验组6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开放性身切开取石术治疗,给予试验组患者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治疗.比较患者的各项治疗指标,并比较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各项治疗指标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效果较好,临床价值较高.
作者:郝定绩;张洁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究小剂量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用于脊椎侧弯矫形术的麻醉疗效.方法:本文选取本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的100例脊椎侧弯矫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的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有5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的麻醉方法,观察组则对小剂量氯胺酮复合丙泊酚进行应用,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满意程度进行记录以及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样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剂量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用于脊椎侧弯矫形术的效果十分显著,不仅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的疗效,还能够加强患者的满意程度,在今后的临床过程中,我们可以对这一方法进行广泛的应用.
作者:姜伯彬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将系统性护理方法应用于小儿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护理中,探究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儿科科室(于2017年1月-2018年4月)收治的74例急性阑尾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法归入系统性护理组和普通护理组.对两组患儿的生活质量、住院恢复时间、护理满意度情况作比较.结果:系统护理组患儿住院时间较普通护理组更短,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更高(P<0.05),以上指标两组间差异显著.结论:将系统性护理方法应用在小儿急性阑尾炎护理中取得较好的护理效果,患儿的恢复更快,不仅节省了住院费用还提高了患儿的生活质量,家长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较常规的护理方法更高.
作者:夏希敏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健康体检护理在健康和亚健康人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体检中心的1960例健康体检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进行健康体检护理.结果:研究组的各项体检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体检护理在健康与亚健康人群体检中应用价值较高,能够有效减少体检时间,提高体检效率,提高护理满意度,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吉花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代谢情况进行了解,探究分析社区护理对治疗效果产生的影响.方法:在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从我院选取11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有所患者的血糖代谢情况进行了解,并对所有患者进行社区护理干预,探究分析社区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产生的影响.结果:在对参与研究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代谢情况进行了解后,空腹血糖平均水平为(5.7±0.9)mmol/L,在餐后2小时后的血糖平均水平为(8.3±1.2)mmol/L;而在接受为期6个月的社区护理后,虽然体质量没有明显的差异,但相较于接受护理前,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产后2小时血糖水平均明显有所降低(P<0.05).结论: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餐后2小时的血糖水平高于正常水平,即老年人糖代谢异常率高于一般人群,而在采用社区护理的情况下,可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进行有效控制,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庄庆荣;石庆香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研究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自我保健意识及血压的影响.方法:选取本社区2017年3月到2018年3月期间确定为高血压的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普通护理措施,给予试验组患者社区护理干预.比较患者干预后自我保健意识,并比较患者干预后的血压水平.结果:试验组干预后的自我保健意识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试验组干预后血压水平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能有效提升高血压患者自我保健意识,促使其血压控制效果提升,价值较高.
作者:朱静静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在心肌梗死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8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心肌梗死患者,共60例,按进入医院的编号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疾病认知度与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护理心肌梗死患者的过程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能够增强护理效果,改善焦虑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与疾病认知度,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王月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和分析抗结核治疗相关肝损伤危险因素与早期预警.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肺结核患者500例,分析采用一线抗结核药物治疗后肝损伤相关症状出现情况与肝损伤程度关系.结果:抗结核治疗后1/3患者在强化治疗期会发生肝损伤相关症状,脂肪肝的形成提示药物性肝损伤发生.患者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非特异性症状提示发生肝损伤危险度增加,发热可能是中重度肝损伤的预警症状.年龄、乙肝表面抗原与E抗原阳性、白蛋白低下、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与嗜酒增加抗结核治疗后肝损伤发生风险.结论:对于肺结核患者采用抗结核相关治疗之后发生药物性肝损伤患者应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案,并及时接受治疗,使患者的肝功能得到恢复,避免使患者病情加重,引发其他并发症,增加疾病治疗难度,使患者面临更大的痛苦.
作者:刘永梅;刘芳;王英超;臧姗姗;田贞贞;马金彤;张桂珍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可吸收缝合线在产科手术的临床运用评价.方法:对我院在2015年2月到2016年2月收治的76例妇产科患者进行研究,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线缝合,研究组使用生物可吸收缝合线缝合,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几天,操作时间,外部情况和切口愈合,手术后恶露时间以及疼痛评估.结果:实验组患者住院天数、手术时间、外观、切口愈合及术后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的差异在统计学上是显著的,是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在病人的疼痛评估中,研究组的切口疼痛是轻微疼痛,不需要拆线,可以减轻疼痛.对照组切口的疼痛程度是中等疼痛甚至重度疼痛,中等到剧烈的疼痛,两组间的差异在统计学上是显著的,使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研究组的治愈率为92.15%,对照组的治愈率为70.26%,研究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在统计学上显著,使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结论:在妇产科治疗中使用的生物可吸收性缝线,临床治疗效果良好,术后恢复效果良好,可有效预防手术后的各种感染,而且疤痕浅,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作者:魏云华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患者介入术中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9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每组各60例,依据生活质量评定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在生活质量评分、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等方面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对两组患者实施干预后,其生活质量评分、焦虑评分及抑郁评分和干预前进行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干预后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8.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3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内动脉瘤患者介入术中实施优质护理干预,不仅有利于减少并发症的产生,还能有效提高患者预后的生活质量,有利于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蒋雪梅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本院在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随机抽取184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2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常规糖尿病饮食控制和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中医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胎儿发育及早产率等.结果: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胰岛细胞分泌功能(HOMA-IR)及胰岛素抵抗(HOMA-β)均得到明显的下降,相比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空腹血糖及餐后两小时血糖无明显变化,胰岛细胞分泌功能和胰岛素抵抗有所改善,但改善程度比观察组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方面,观察组患者仅有1例出现早产,早产率为2.17%,没有出现剖宫产及新生儿窒息,对照组患者早产率为4.35%,剖宫产率为13.04%,新生儿窒息率为6.52%.结论:采用糖尿病常规饮食控制且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同时融入中药治疗能够明显降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李亚美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中医内科治疗脾肠病症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择自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脾肠病症患者中抽取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工作对象,均以数字随机分方法划分成2组,名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均有50例.对照组行西医治疗,研究组行中医内科治疗.比较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2.00%),χ2值=7.1111,P值=0.0077.结论脾肠病症应用中医内科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傅道余;魏波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评价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综合性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性康复护理措施,评价患者心功能指标,记录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在心功能指标方面,观察组患者心功能指标情况明显更好(P<0.05);在护理满意度方面,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分别为80.0% 、93.3%,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更高(P<0.05).结论:综合性康复护理应用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中,能够改善患者心功能指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龙妹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究妊高症剖宫产产妇手术中麻醉处理方法.方法:本文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的120例妊高症剖宫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每组均有6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的硬膜外麻醉方法,观察组则对腰麻和硬膜外麻醉方法联合进行应用,将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新生儿情况进行记录以及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麻醉起效时间短,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观察组患者的新生儿情况优于对照组,同样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妊高症剖宫产产妇手术中将腰麻以及硬膜外麻醉方法联合应用的效果十分显著,不仅能够有效地提升麻醉的综合效果,还能够加强新生儿的综合情况,在今后的临床过程中可以对这一方法进行广泛的应用.
作者:王秀玲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研究探讨健康体检路径在体检中心优质护理服务中的意义,为体检中心护理工作提供借鉴.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于我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9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6例患者.对照组采取常规体检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健康体检路径护理.观察指标为两组的体检时间、体检效率、体检可信度以及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评价.结果:在采取差异性的体检中心护理后,研究组在体检时间、体检效率、体检可信度以及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评价的比较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健康体检路径的体检中心护理方法有助于改善常规护理的体检效率,缩短患者体检时间,提高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评价,有助于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贾丽娟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对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优质护理对产后抑郁的影响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5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分娩的9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5例产妇.对照组产妇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产妇进行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优质护理.记录两组产妇的实际情况,护理后,通过抑郁自查表和满意度调查表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护理后,两组产妇的抑郁情况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实验组产妇的抑郁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后续的满意度调查表,对照组产妇及其家属对于本次护理的满意度为82.3%,实验组产妇及其家属对本次护理的满意度为94.7%,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优质护理,给产妇提供全面系统的护理,利于产妇改善产后忧郁情况,同时也提高了产妇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在今后的实践中,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刘菊;张宇;刘家彬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保守治疗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方法:2016年7月-2017年8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患者,患者均采取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保守治疗,且均自愿参与此次的观察研究.将随机选择的数名患者按照数字分组方式分为对照组(n=20,常规护理干预)和实验组(n=20,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研究结果依据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情感功能(21.7±0.9)分、意识功能(15.7±3.8)分、躯体功能(16.6±4.2)分、社会功能评分(22.5±3.1)分,比对照组情感功能(32.6±1.8)分、意识功能(21.7±4.1)分、躯体功能(23.1±3.9)分、社会功能(27.4±2.1)分评分高,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此次研究结果表明,将早期康复护理应用于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保守治疗,能够显著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值得在临床治疗上辅以应用.
作者:黄江英;黄玉清;李倩 刊期: 2018年第07期
探讨射频消融治疗预激综合征伴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方法:280例预激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在术前是否有房颤发作史分为A、B两组;根据消融后是否再发房颤将A组分为PAF、NPAF两组.对两组患者进行常规的心内电生理检查,测定两组患者的心房逆传不应期、心房有效不应期、旁道的前传;借助腔内电图,确定房室旁路中的佳消融靶点,通过控制温度的方法进行射频消融治疗;利用12导联心电图在对患者实行消融24h后,测量P波时限小值、大值,计算其P波的离散度.结果:本组实验手术成功率为97.86%,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均为1.4%;对比多旁路,A组比B组多;在进行消融前,A组的逆传有效不应期、旁道前传和心房有效不应期比B组短;在进行消融后,A组的P波的离散度和大时限比B组长;在术后,相比NPAF组,PAF组的P波离散度和大时限长,PAF组的心房不应期短,P<0.05.结论:预激综合征伴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患者采用射频消融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消除心房颤动,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周纬;王龙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采取多样性护理方式,并观察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102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51)和对照组(n=51),分为采取多样性护理及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药物使用、疾病认知、症状管理等病情管理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样性护理方式能够提高患者病情管理能力,应用效果良好,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萌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针灸方法用于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消化内科2015年8月-2017年8月期间,收录的68例慢性胃炎患者资料,按照患者实际治疗要求,采取不同类型的治疗方案.于6个月后回访调查,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症状变化差异(P<0.05).按照显效、有效、无效等3个标准,对针灸用于慢性胃炎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慢性胃炎主要表现为中上腹不适、疼痛、厌食、恶心、呕吐、腹泻、发热、便血、脱水等,本次治疗总有效68例,有效率73.5%,针灸总有效61例,有效率95.3%.结论:针灸用于房颤术后放疗急性心衰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单一治疗法,为患者提供了良好的康复平台.
作者:李忠文 刊期: 2018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