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性化心理护理在顺产产妇分娩过程中的应用效果

赵远侠

关键词:产妇, 人性化护理, 心理护理, 顺产
摘要:目的:探讨在顺产产妇分娩中实施人性化心理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对照组产妇经给予常规分娩护理,观察组产妇在该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心理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各个产程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产后24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的产后抑郁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资料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顺产产妇在其分娩过程中实施人性化心理护理有助于产妇顺利自然分娩,并降低产妇产后抑郁的风险.
家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妇产科康复治疗仪促乳汁分泌与子宫收缩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妇产科康复治疗仪应用促乳汁分泌与子宫收缩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期间,于我院正常分娩的62例产妇,以随机方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1例,对照组行常规恢复护理,研究组使用妇产科康复治疗仪实施康复护理,对比两组产妇的乳汁分泌量及产后出血量.结果:研究组产妇24h、48h乳汁分泌量分别(31.22±37.53)mI、(147.38±87.72)mI,24h后阴道出血量为(92.71±26.33)mI,对照组分别为(15.15±22.39)mI、(58.46±43.67)mI、(113.55±33.97)mI,研究组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组间对比差异显著.结论:使用妇产科康复治疗仪可有效促进产妇的乳汁分泌与子宫收缩,增加产妇的乳汁分泌量,减少产后出血量,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张瑞平;薛淑萍;袁亚妹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短效避孕药对人工流产后宫腔粘连的预防作用及效果评价

    目的:分析短效避孕药对人工流产后宫腔粘连的预防作用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16年12月--2018年02月,本院收治的行人工流产术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表法分为实验组(n=26)、对照组(n=26),实验组:短效避孕药+益母草胶囊治疗,对照组:益母草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术后临床情况、宫腔粘连情况、性激素水平、子宫情况.结果:临床情况对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宫腔粘连情况对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性激素水平对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子宫情况对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工流产后宫腔粘连患者实施短效避孕药的预防作用显著,既可降低宫腔粘连情况,还可改善性激素水平,值得借鉴.

    作者:孙林霞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创伤骨科下肢骨折手术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 要点分析

    目的:探讨创伤骨折科下肢骨折手术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要点分析.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2例下肢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3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9.68%)明显低于对照组(32.26%)(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3.55%明显高于对照组67.74%,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伤骨折下肢骨折手术围手术期予以综合性护理干预,能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且患者容易接受,值得借鉴.

    作者:梅彬彬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我国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管理功能定位思考

    当前,我国正致力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但是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过程中仍存在较多问题,严重制约医疗卫生服务工作的顺利进行,难以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看病就医提供便利.此次研究旨在分析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管理功能定位并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以完善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管理工作,推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作者:田有功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分析心肺复苏的患者实施急诊心理护理干预对康复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分析针对心肺复苏患者实施急诊心理护理干预对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心肺复苏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常规急诊护理和在此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干预,比较其临床疗效等相关观察指标.结果:采用急诊心理护理干预观察组的动脉压和心率水平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总满意度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结论:针对心肺复苏患者实施急诊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促进生命体征平稳,对于提高康复效果具有非常积极地影响作用.

    作者:黄燕红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慢性盆腔炎妇产科治疗效果的观察及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慢性盆腔炎妇产科治疗方法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7月期间,我院妇产科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74例,随机分为A、B两组,各37例,A组患者采用西医方法治疗,B组患者给予中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B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29%,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0%,A组分别为81.08%、18.91%,B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优于A组,P<0.05,组间对比差异显著.结论:相较于西医治疗,中医治疗在慢性盆腔炎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更为显著,且安全性更高,值得在临床积极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瑞平;张桂珠;薛淑萍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经阴道超声与经腹超声在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诊断中的应 用价值分析

    目的:对比经阴道超声和经腹超声在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8年11月接收疑似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12例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阴道和腹部超声诊断检查,统计两种超声诊断方案的诊断结果并结合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效能测定.结果:112例患者病理诊断发现90例阳性,22例阴性.经阴道超声与经腹超声敏感性分别为100.00%和88.89%,特异性分别为90.91%和72.73%,准确率分别为98.21%和85.71%,两组各指标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行阴道超声检查可减少漏诊、误诊的发生,提高诊断准确率,是兼具敏感性、特异性的超声诊断方案.

    作者:陈晓玲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高龄危重症患者压疮护理中压疮小组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高龄危重症患者压疮护理中压疮小组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76例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高龄危重症压疮患者资料,随机分为两组,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B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高于A组患者,两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压疮小组护理模式能够有效地提高高龄危重症患者的压疮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应用.

    作者:欧小凤;肖红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观察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成人慢性腹泻的临床疗效

    目的:分析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成人慢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研究要求的90例成人慢性腹泻患者作为案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进行的是常规内科治疗和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进行治疗,治疗后对结果分析.结果:对两组患者的止泻时间、住院时间对比,治疗组时间少,对比后差异明显.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分析,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例数分别是2例和6例,不良反应率分别是4.4%和13.3%,治疗组的不良反应率低.结论:对于成人慢性腹泻患者进行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进行治疗,效果明显,可行性高,值得实施和推广.

    作者:陈萍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后,给予丁苯酞进行静脉滴注治疗的疗效.方法:在我院神经内科于2017年1月-2018年3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中选取6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划分为两组,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阿托伐他汀钙片等常规药品,予血塞通注射液和依达拉奉进行静脉滴注,研究组在其基础上配合使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每天两次静脉滴注治疗,观察两组病人在药物治疗后的NIHSS评分.结果:在治疗之后与治疗前相比两组的NIHSS评分都有所降低(P<0.05),研究组在使用丁苯酞后的NIHSS评分明显比对照组评分要低(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采用丁苯酞治疗具有不错的治疗效果,可以显著降低NIHSS评分,对受损的神经功能产生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陈绍燕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树突状细胞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MSCs)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树突状细胞(DCs)功能的影响,探讨hMSCs对UC患者异常激活的DCs功能是否存在抑制作用.方法:将培养第五天的UC患者DCs与2-4代hMSCs上清液按体积比为1:4,1:16混合培养48小时.流式细胞仪检测hMSCs上清处理组和DCs单独培养组(对照组)DCs免疫表型CD80,CD83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1:4及1:16组CD80、CD83表达明显下降.结论:hMSCs能显著抑制UC患者DCs功能.

    作者:徐静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口服鸦胆子致末梢循环障碍1例分析

    鸦胆子系苦木科鸦胆子属植物的种子 ,始载于《本草纲目拾遗》,具有抗肿瘤 、抗疟疾及抗炎等活性[1].一般副作用为消化系统反应,如油腻感、恶心、厌食,经对症治疗可以缓解症状,未见有末梢循环障碍报道.

    作者:李丛元;陈东海;夏红颖;李翠;陈洁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德昌县碘缺乏病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全县生活饮用水水碘含量,观察全县重点人群尿碘、盐碘水平等情况,及时掌握重点人群碘营养状况,为适时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和科学调整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集居民生活饮用水及水源水样,用水碘试剂盒测定水碘含量;按照《全国碘盐监测方案》采集居民户食用盐盐样,抽取10所小学作为监测点,每点随机抽取40名8~10岁儿童,检测尿碘水平和家中食盐碘含量;抽取10个乡镇,每个乡镇随机抽取孕妇各20人,检测尿碘和家中盐碘含量.结果:2017年检测88个水样中碘含量均小于10μg/L的国家饮水含量碘低标准,中位数为2.2μg/L;2016年与2017年各监测200名8~10岁儿童尿样,中位数分别为217.15μg/L和180.02μg/L,尿碘范围分别为29.6μg/L~807.6μg/L及87.94μg/L~340.41μg/L;2016年与2017年各监测100名孕妇尿样,中位数分别为168μg/L和167.73μg/L,尿碘范围分别为-6.9μg/L~216.8及89.37μg/L~279.59μg/L;2016年与2017年共检测学生和孕妇家中食用盐共计600份,未发现非碘盐,碘盐覆盖率为100%,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6.33%.结论:进一步印证了我县外环境长期处于低碘状态,是碘缺乏病病区.重点人群中除儿童尿碘2016年超过适宜量碘营养状况外,其余指标均属于适宜水平,盐碘、尿碘指标达到国家消除标准.食盐加碘依然是预防人群碘缺乏病的重要措施.

    作者:韩乐强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医疗器械辐射灭菌的现状及进展

    我国医疗卫生行业中常用的器械灭菌手段包括高压蒸汽灭菌、干热灭菌、环氧乙烷灭菌与电离辐射灭菌.其中电离辐射灭菌作为一种新兴的灭菌方式,因具有独特的灭菌优势,正在逐渐被各个医疗用品企业接受与认可,并不断被应用于医疗器械的灭菌中.本文阐述了电离辐射灭菌应用于医疗器械灭菌的现状与研究进展,希望能够为其他从业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段忠恒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浮针疗法为主对中风后偏身功能障碍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对以浮针疗法为主的治疗方案在中风后偏身功能障碍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方式以及疗效进行详细探究.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1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40例中风后偏身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针刺治疗方案,对于观察组患者,在传统针刺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浮针疗法.对两组患者运动功能指标进行统计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FMA运动功能评定、BBS平衡功能测试、10MWT、TUG和6MWT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差异具有可比性.结论:在对中风后偏身功能障碍患者进行治疗时,不仅可以应用常规针刺疗法,同时还可以联合应用浮针疗法,有利于改善患者运动功能,改善偏身功能障碍,值得推广.

    作者:谢仙丽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小针刀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小针刀疗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于2017/02/01-2018/07/01期间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6例,随机分组,对照组(38例)和研究组(38例),前者给予针刺+推拿治疗,后者行小针刀疗法,比较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在腰痛症状改善情况上,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优良率上,研究组为94.74%高于对照组71.05%,P<0.05.结论:小针刀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突出,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朱建华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分析高血压患者行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临床效果

    目的:研究高血压患者行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临床效果.方法:从本院所收治的高血压患者中抽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改组研究对象入院时间在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经过一段时间护理后,对比两组患者对疾病知晓程度以及血压控制情况.结果:经过护理后,观察组对疾病知晓程度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血压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高血压患者而言,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临床效果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高血压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方式,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刘霜莹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不同内固定方法 治疗后踝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后踝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后踝骨折患者74例(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随机分为后外侧入路支持钢板固定治疗的对照组(37例)与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的观察组(37例),观察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治疗效果及踝关节恢复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少,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踝关节功能优良率高,踝关节恢复情况好,P<0.05.结论:给予后踝骨折患者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患者恢复速度快,有利于踝关节功能及治疗效果的提高,值得借鉴.

    作者:庞敬沛;杜敦进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哈市某高校在校大学生春季面部蠕形螨感染情况调查

    目的:了解春季在校大学生面部蠕形螨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透明胶纸粘贴法对部分在校大学生进行面部蠕形螨感染情况进行检测;采用调查问卷方式了解学生生活习惯及环境等情况,并分析与蠕形螨感染的关系.结果:在送检的414名学生中有108人检出蠕形螨,感染率为26.09%,男生感染率为34.04%,女生感染率为23.74%,男生感染率高于女生(χ2=3.99,P<0.05);鼻翼部位蠕形螨的检出率高于下颌部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12,P<0.01);不使用洁肤用品者的感染率(47.06%)显著高于使用者(24.21%)(χ2=8.45,P<0.01).结论:蠕形螨在人群中普遍感染,且感染率与性别和卫生习惯相关.

    作者:董云霞;程德春;王国华;舒晶;李懿宏;姬红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前列腺汽化电切手术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前列腺汽化电切手术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60例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措施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用传统手术,观察组用前列腺汽化电切手术,对比两种方案实施效果.结果:观察组所得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留置导尿时间、膀胱冲洗时间数值低于对照组所得数值,观察组所得总有效率数值为93.10%高于对照组所得数值为75.86%,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前列腺汽化电切手术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的效果显著,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出血量,提升疗效,值得应用.

    作者:谢浩;张延发;刘新刚 刊期: 2018年第09期

家庭医药杂志

家庭医药杂志

主管:广西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西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