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敏卿;白启轩;陈鲜艳
目的:分析阑尾炎腹腔镜术后患者采用系统化护理干预方法的效果.方法:在本次调查中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经过诊断为阑尾炎并经过腹腔镜手术的患者共6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有患者33例,在本次调查中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实验组患者系统化护理,将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排便时间、排气时间以及肠鸣音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明显,具有临床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阑尾炎腹腔镜术后患者采用系统化护理干预方法能够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沈雪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分析急诊患者采用急诊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及满意度改善情况.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4月-2018年4月接诊的184例急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数字分成对照组(92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92例)采用急诊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以及患者出院、入院时焦虑情绪的转变.结果:对观察组急诊患者进行急诊心理护理干预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满意度(79.3%),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出院时焦虑情况较于入院时均有好转,而且在观察组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更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干预进行护理,既有效缓解患者焦虑的情绪,又提高患者对医院护理的满意程度,值得推广.
作者:叶红飞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究舒适护理用于血液透析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16年3月到2018年7月收治的72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按照随机化分组原则均分为参照组、研究组,前一组实施常规护理,后一组实施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焦虑评分低于参照组,并发症少于参照组,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液透析患者临床护理中实施舒适护理效果可靠,能积极预防透析并发症,保障透析疗效,值得采纳.
作者:朱丹红;朱燕 刊期: 2018年第09期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医院医疗服务的质量越来越高,近年来,我国恶性疾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严重的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甚至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在临床上,乳腺癌是常见的恶性疾病之一,好发于女性群体,其发病率较高.乳腺癌的发生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乳腺癌临床护理中,加强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可以提高护理的效果,促进患者的康复.本文叙述了优质护理服务措施,还阐述了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应用效果.
作者:雷霞;代书沁;夏曦;刘茂霖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对右美托咪啶在椎管内麻醉清醒镇静中应用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114例拟行椎管内麻醉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7例,对照组采用咪唑安定麻醉,观察组采用右美托咪啶麻醉,对两组麻醉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用药前,血压、脉搏无明显差异,P>0.05;用药10min后,两组在血压、脉搏方面存在明显差异,P<0.05;在Ransay评分方面,>4分患者占比中,观察组(82.46%)明显高于对照组(54.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拟行椎管内麻醉的患者采用右美托咪啶进行麻醉,患者清醒镇静效果显著,用药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广继华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在腹壁疝中的诊断价值.方法:于2015年2月至2018年8月在我院接受腹壁疝诊治的患者中随机抽取33例,所有患者均应用多层螺旋CT检查,调整患者姿势为平卧位,自患者膈顶扫描至耻骨联合下方,根据病变大小以及具体部位进行扫描,观察腹壁疝疝内容物、疝囊直径以及具体部位.结果:1例白线疝患者、6例脐疝患者、2例闭孔疝患者、4例造瘘口疝患者、15例腹壁切口疝患者、5例腹股沟直疝患者,16例患者疝囊直径<5cm,11例疝囊直径为5-10cm,6例疝囊直径超过10cm,8例患者腹壁疝并发小肠不全梗阻,包括1例闭孔疝患者、2例切口疝患者、4例腹股沟直疝患者、1例脐疝患者.结论:多层螺旋CT能够使腹壁疝疝内容物、大小以及部位得到清晰显示,能够为临床医生进行准确诊治并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和参考,可显著改善患者病情.
作者:朱洪明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总结心脏骤停实施心肺复苏术的护理配合措施,方法:对我院急诊收治的1例心脏骤停患者实施心肺复苏,总结心肺复苏成功的护理配合措施的经验体会,结果:有效的护理配合是心肺复苏成功的基础.结论:加强病情观察、熟悉心肺复苏操作,急救用药护理,指导临床.
作者:马家芬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老年病区老年肺炎的危险因素构成比调查,对老年肺炎危险因素作出分析与比较.方法:收集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在大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病区住院的肺炎病例110名,对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在危险因素调查中发现长期药物使用包括镇静剂、抗精神失常药物、抑酸药物、免疫抑制剂使用占首位,占80.90%,其次是基础疾病包括脑卒中、慢性呼吸道疾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肾功能不全≥2种占67.27%,年龄 ≥80岁65.45%,长期卧床占39.09%.结论:老年肺炎因其不典型性及多病共存、病情重,变化快、易发生意识障碍等原因极易被忽视,重视危险因素,早期预防和管理,改善预后和生存质量.
作者:瞿燕华;朱凤英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改良MiccoIi手术治疗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60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措施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用常规手术,观察组用改良MiccoIi手术,对比两种方案实施效果.结果:观察组所得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数值低于对照组所得数值,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改良MiccoIi手术治疗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作者:刘新刚;谢浩;张延发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结合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7年3月至2018年8月这个时间段中入住我院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总计20例,患者入院后接受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结合经椎弓根植骨治疗,查阅并记录我院内与研究选取患者相关的各项资料,综合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患者内固定拆除时间位于9个月以上、12个月以内,内固定拆除的平均时间为10.8个月,治疗前后患者的Cobb角、椎体前缘相对高度以及椎管占位程度均明显改善,整个治疗过程中出现切口感染患者1例、腰背部疼痛患者1例.结论:后路短节段椎弓根钉结合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Cobb角,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病症的情况较少,作用效果较为显著,值得全面推广使用.
作者:何家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分析社区失能失智老年人的皮肤护理要点.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0月80例社区服务中心接收的失能失智老年人作为观察对象,采取随机抽样法将入选80例失能失智老年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皮肤护理措施,观察组则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老年人皮肤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同时询问家属对社区护理的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老年人皮肤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社区综合护理干预模式的应用,能够有效降低社区失能失智老年人的皮肤感染、溃疡等事件的发生,从而提高家属对社区服务中心的满意度.
作者:潘洪侠 刊期: 2018年第09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越来越重视医学教育事业.但与国外现行成熟的全科医学体系相比,我们在学科建设、全科医师教育以及医师数量配置等方面仍有较大差距,尤其是在目前我国综合医院高度专科化不能适应老龄化社会和疾病谱广泛化的国情下,差距和不足尤为突出.通过分析目前我国全科医学发展现状,在剖析导致相关问题的原因基础之上,探索性地提出相关建议,并尝试性地规划相关对策及实施模式,旨在为促进我国全科医学建设及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作者:朱长海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分析香菇多糖联合化疗治疗肺癌的临床疗效及生存质量等.方法:将2016年3月—2017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2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双盲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并对上述分组患者的采取不同的临床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选择香菇多糖联合常规化疗方案进行治疗,对照组选用常规化疗方案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情况以及患者治疗前后的生存质量、不良反应、免疫功能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病情控制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优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免疫功能指数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显示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香菇多糖联合化疗治疗肺癌能够更好的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免疫功能,一定程度上降低肺癌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率,并且提升了患者病情控制的有效率,应用情况良好,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作者:董正宇;张林;焦爱民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就糖皮质激素应用于重症支原体肺炎患者治疗中的效果进行探析.方法:抽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重症支原体肺炎患者(60例)为主要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则是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糖皮质激素,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各项临床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症支原体肺炎患者的治疗中应用糖皮质激素,效果显著,可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雪莲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分析血型实验室的输血检验的质量控制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20例输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象来源于2017年9月-2018年9月,分析临床资料,根据有无实施血检验质量控制分为2组,对照组未实施输血检验质量控制,观察组实施输血检验质量控制,各组60例.分析两组出现输血安全事故的情况、质量控制评分.结果:观察组出现输血安全事故的机率明显要比对照组要低(P<0.05).分析两组质量控制评分,观察组的质量控制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过程中,加强控制输血检验质量,可以有效降低发生输血安全事故的机率.
作者:张珂;田敏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高龄患者采取优质护理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急诊病区2016年9月~2018年3月收治的30例高龄COPD患者,分参照组和研究组各15例,参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则接受优质护理,观察两组结果.结果:护理后,研究组VC、FEV1、FEV1/FVC肺功能各项指标均高于参照组(P<0.05);护理后,研究组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物质功能及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各项指标分值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COPD高龄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可显著改善其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潘如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护理效果和价值.方法:选取近期在我院接受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进行研究,并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观察护理后的效果.结果: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12/30);而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7%(5/30),两组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70.0%,实验组患者总满意度为93.3%,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介入治疗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能够有效预防手术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及临床实践.
作者:晏秀敏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分析淋巴结清扫手术治疗胃癌的有效性.方法:本院于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共收治100例胃癌患者,100例患者均实施全胃切除D2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按照入院时间的不同将100例胃癌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开腹全胃切除D2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观察组实施腹腔镜全胃切除D2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胃癌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3年生存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淋巴结清扫手术能够有效治疗胃癌,但是在腹腔镜下实施手术,安全性更高,患者术后三年生存率更高.
作者:张延发;刘新刚;谢浩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了解平谷区新生儿听力筛查状况,更好地完善早期诊断、干预及治疗.方法:应用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EOAE)技术对平谷区2014-2016年出生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初筛未通过者42天进行复筛,复筛未通过者转至北京市听力障碍诊断机构进行听力诊断.结果:2014-2016年平谷区活产新生儿13069例,接受新生儿听力筛查12921例,初筛率98.86%,初筛未通过1024例,未通过率为7.92%,复查769例,复查率为75.09%,复筛未通过应转诊166例,未通过率21.58%,实际转诊102例,转诊率为61.44%,经过确诊未通过筛查的24例新生儿确诊为听力障碍.其中单耳听力损失18例中,轻度听力损失12例,中度听力损失3例,重度听力损失3例;双耳听力损失6例中,轻度听力损失3例,中度听力损失2例,重度听力损失1例,听力损失检出率1.85‰.结论:新生儿听力筛查非常重要,对婴幼儿听力障碍的早期诊断、随访、干预有极大帮助.
作者:安丽娜;陈净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弹簧圈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护理要点.方法:以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本院接受弹簧圈介入栓塞治疗的7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为调查对象,在任意编号的形式下纳入参照组与实验组(n=36).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67%,数据比较显著高于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78%,差值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护理工作满意率为80.55%,实验组护理工作满意率为97.22%,数据对比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弹簧圈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期间,辅以综合性护理干预方式,有助于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的护理工作满意度,适合于临床推广.
作者:郭曼;王开玫;周小梅;胡定梅 刊期: 201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