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例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成功病例的护理配合

马家芬

关键词:心脏骤停, 心肺复苏, 个案护理
摘要:目的:总结心脏骤停实施心肺复苏术的护理配合措施,方法:对我院急诊收治的1例心脏骤停患者实施心肺复苏,总结心肺复苏成功的护理配合措施的经验体会,结果:有效的护理配合是心肺复苏成功的基础.结论:加强病情观察、熟悉心肺复苏操作,急救用药护理,指导临床.
家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静脉溶栓的应用观察

    目的:探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静脉溶栓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急诊科收治的6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各30例,所有患者均实施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抢救基础上优化急诊流程,比较两组患者溶栓时间窗、平均住院时间及NIHS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溶栓时间窗及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溶栓24h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急诊科急性缺血性脑中患者溶栓抢救流程可有效提升患者的抢救效果,减少患者溶栓时间窗及住院时间,降低患者脑卒中发展情况,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杨坤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经阴道超声与经腹超声在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诊断中的应 用价值分析

    目的:对比经阴道超声和经腹超声在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8年11月接收疑似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12例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阴道和腹部超声诊断检查,统计两种超声诊断方案的诊断结果并结合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效能测定.结果:112例患者病理诊断发现90例阳性,22例阴性.经阴道超声与经腹超声敏感性分别为100.00%和88.89%,特异性分别为90.91%和72.73%,准确率分别为98.21%和85.71%,两组各指标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行阴道超声检查可减少漏诊、误诊的发生,提高诊断准确率,是兼具敏感性、特异性的超声诊断方案.

    作者:陈晓玲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金钊教授用辛温药物治疗高龄老人高血压案一则

    目的:研究补肺颗粒在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68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有患者34例.给予研究组补肺颗粒治疗,对照组补肺颗粒模拟剂治疗,均口服治疗,6g/次、3次/d,一个月为一个疗程,进行三个月的回访.在治疗前后及回访时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中医证候评分,观察并统计吸入支气管扩张剂次数,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中医证候评分结果和吸入支气管扩张剂的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结果与支气管扩张剂次数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结果与吸入支气管扩张剂次数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肺颗粒对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良好,可在临床治疗实践中加以推广应用.

    作者:吕良;田茸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化浊解毒通络方联合针刺运动疗法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化浊解毒通络方联合针刺运动疗法对糖尿病性胃轻瘫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选择80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随机分组,其中40例予化浊解毒通络方联合针刺运动治疗(治疗组),40例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药物口服治疗(对照组).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浊解毒通络方联合针刺运动疗法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优于西药治疗.

    作者:李晓蕾;张素钊;何欢;田淋瀛;冯晓辞;张俊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NEOGEN胫骨钉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NEOGEN胫骨髓内钉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0年1月~2016年5月,采用NEOGEN胫骨钉治疗胫骨远端骨折20例.结果:20例均获得7~15个月随访,骨折全部愈合.按照Johner-Wruhs[1]评定标准:优16例,良3例,差1例.结论:NEOGEN胫骨钉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创伤小,避免皮肤坏死,内植物外露,较早负重等优点,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作者:杨挺;蒋学军;张亚;东野中晓;秦敬合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临床药学与药学服务的核心价值分析

    随着我国医药改革不断深化,药学服务模式已经在临床中得以广泛应用.通过临床药学和药学服务可以使临床用药更加合理,并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以患者为中心对患者展开更加深层次的药学服务.临床中,应不断强化临床药学和药学服务理念,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更加科学的药学服务.

    作者:孙冬梅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美托洛尔对50名社区高血压患者临床观察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美托洛尔对50名社区高血压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在2017年3月-2018年4月)收治的50例社区高血压患者,按照不同治疗分为实验组(25例,应用美托洛尔联合非洛地平治疗方法)和对照组(25例,应用非洛地平治疗方法).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社区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后的血压水平(平均舒张压、平均收缩压).结果:两组社区高血压患者治疗前血压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社区高血压患者治疗后血压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社区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美托洛尔对50名社区高血压患者临床疗效较为理想.

    作者:周慧萍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110例老年肺炎危险因素调查

    目的:观察老年病区老年肺炎的危险因素构成比调查,对老年肺炎危险因素作出分析与比较.方法:收集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在大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病区住院的肺炎病例110名,对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在危险因素调查中发现长期药物使用包括镇静剂、抗精神失常药物、抑酸药物、免疫抑制剂使用占首位,占80.90%,其次是基础疾病包括脑卒中、慢性呼吸道疾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肾功能不全≥2种占67.27%,年龄 ≥80岁65.45%,长期卧床占39.09%.结论:老年肺炎因其不典型性及多病共存、病情重,变化快、易发生意识障碍等原因极易被忽视,重视危险因素,早期预防和管理,改善预后和生存质量.

    作者:瞿燕华;朱凤英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2型糖尿病伴脑梗死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颈动脉硬 化的关系分析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同时合并脑梗死患者彩超颈动脉硬化与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梗死同时合并有2型糖尿病患者患者,所有患者均检查常规生化指标及25-(OH)D水平,根据颈动脉彩超结果分为颈动脉斑块组和非斑块组,对2组患者的25-(OH)D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斑块组与非斑块组血清25-(OH)D水平分别是(23.34±7.16)ug/L和(35.09±11.66)ug/L,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25-(OH)D水平降低与2型糖尿病伴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斑块密切相关(P=0.017,OR=1.07,95%CI=1.21~3.08).结论:血清25-(OH)D水平与颈动脉硬化斑块存在相关性,2型糖尿病伴脑梗死患者检测其指标,可能为动脉硬化的治疗提供新的方法.

    作者:顾汉沛;杨同慧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围绝经期妇女激素补充治疗的应用价值体会

    目的:观察围绝经期妇女激素补充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围绝经期妇女90例(2017年4月至2018年5月),随机分为芬吗通治疗的观察组(45例)与坤泰胶囊治疗的对照组(45例),观察组Kupperman评分、FSH水平、E2水平、黄体生成素LH及症状评分及骨密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Kupperman评分低,FSH水平、E2水平、LH水平改善情况好,临床症状评分低,P<0.05,两组骨密度相比,P>0.05.结论:给予围绝经期妇女激素补充治疗,能降低Kupperman评分,改善患者激素水平及临床症状,效果较好,值得借鉴.

    作者:许生花;史美云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医院绩效考核在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应用

    目的:探讨在医疗质量管理工作进行过程中采取医院绩效考核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我院实施医疗治疗管理的4个科室以及48名医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并采取随机分组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个科室和24名医护人员,对照组给予常规医疗质量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医院绩效考核参与管理,对两组的质量管理效果、医护人员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质量管理有效率及医护人员的总体满意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较为明显,统计学意义突出,P<0.05,X2=5.4318、5.9827.结论:医院各科室在进行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加入医院绩效考核,能够使医院质量管理效果得到提升,并提高医护人员的满意度,提升其工作的积极性和准确性,值得推广.

    作者:谢勇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米非司酮治疗难治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与分析米非司酮在治疗难治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6月-2018年5月接收的难治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80例,对全部患者实施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密切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80例患者中,48例显效(显效率为60.0%),31例有效(有效率为38.75%),1例无效(1.25%),治疗总有效率为98.75%.治疗完毕后,80例中,4例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治疗完毕后,2例复发(复发率为2.5%).结论:治疗难治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时,应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治疗总有效率得到明显提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复发率均明显降低,值得被应用到临床实践中.

    作者:唐懿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医务人员对艾滋病职业暴露相关知识的研究

    目的 :探讨医务人员对艾滋病职业暴露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了解艾滋病防护水平,以为提供艾滋病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对**医院307例医务人员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员艾滋病相关知识得分、艾滋病职业防护行为评分进行调查.按照该组医护人员的不同性别、年龄、岗位、学历、职称等采用SPSS软件进行相关比较.结果:该组医务人员的艾滋病相关知识得分为33.51±5.78分,有148例处于中等水平(68.28%).职业防护行为得分为42.53±6.31分,有195例处于中等水平(67.24%).不同年龄、职称、学历、工作年限、科室类别、是否接受过职业暴露培训的艾滋病相关知识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学历、专业、是否接受过职业暴露培训的艾滋病职业防护行为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务人员的艾滋病职业暴露相关知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应加强对新入职、学历低的医务人员的相关培训.

    作者:章浩然;张琪亮;姚阿玲;潘雅洁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探究子宫背带式缝合治疗宫缩乏力性剖宫产产后出血临床效果

    目的:研究分析宫缩乏力性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接受子宫背带式缝合治疗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我院对宫缩乏力产后出血患者66例进行了分析研究,将患者分成了实验组和对照组组,对照组32例患者接受综合治疗,实验组33例接受子宫背带式缝合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有1例患者治疗无效,对照组有7例患者治疗无效,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对照组突出.实验组有2例并发症患者,对照组有8例并发症患者,两组的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O5.结论:子宫背带式缝合对宫缩乏力性剖宫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理想,临床中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牛东霞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1500例待孕妇女甲状腺功能测定分析

    目的:通过对1500例待孕妇女甲状腺功能测定分析,了解育龄期女性甲状腺疾病发生情况.方法:本文观察对象选自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6年10月~2018年11月期间接受优生健康检查的1500例待孕妇女,血清促甲状腺素(TSH)通过化学发光法测定.结果:1500例待孕妇女中,甲状腺功能正常者1341例,占比89.40%,血清促甲状腺素异常者159例,占比10.60%,其中TSH升高者98例,占比6.53%,TSH降低61例,占比4.07%.国家免费对待孕妇女实施优生健康检查,其中甲状腺功能是重点检查项目,主要针对血清促甲状腺素进行检查,而甲状腺功能异常者主要表现为为TSH升高或者降低.结论:由于待孕妇女甲状腺发病率较高,因此需要测定其甲状腺功能,提高我国生育质量,保证优生优育.

    作者:热娜·米吉提;王森钰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简析持续质量改进在妇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进行分析持续质量改进的具体内容,并且将其应用于妇科护理风险管理当中,分析其护理效果.方法:进行选择对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到医院进行治疗120例患者开展研究并且将其分成观察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使用传统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方法,探析两组的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的风险评估、防范、处理等方面的质量都显著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超过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方法,不仅可以防范护理风险,也可以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桂娟;吴兰兰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优质护理应用在COPD高龄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高龄患者采取优质护理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急诊病区2016年9月~2018年3月收治的30例高龄COPD患者,分参照组和研究组各15例,参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则接受优质护理,观察两组结果.结果:护理后,研究组VC、FEV1、FEV1/FVC肺功能各项指标均高于参照组(P<0.05);护理后,研究组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物质功能及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各项指标分值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COPD高龄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可显著改善其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潘如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浮针疗法为主对中风后偏身功能障碍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对以浮针疗法为主的治疗方案在中风后偏身功能障碍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方式以及疗效进行详细探究.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1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40例中风后偏身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针刺治疗方案,对于观察组患者,在传统针刺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浮针疗法.对两组患者运动功能指标进行统计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FMA运动功能评定、BBS平衡功能测试、10MWT、TUG和6MWT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差异具有可比性.结论:在对中风后偏身功能障碍患者进行治疗时,不仅可以应用常规针刺疗法,同时还可以联合应用浮针疗法,有利于改善患者运动功能,改善偏身功能障碍,值得推广.

    作者:谢仙丽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抑制剂(BVT2733)对高脂血症大 鼠勃起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抑制剂(BVT2733)对高脂血症大鼠勃起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雄性WISTAR大鼠40只,体重200~230g,8周龄,动物房内通风良好,湿度维持在30%-50%,将室温保持在15-18℃;随机选出10只正常喂养作为空白对照组(A组).正常对照组每天给予标准复合饲料喂养.其余30只作为高脂血症组每天给予高脂肪饮食(78%实验室普通饲料、1.2%食用胆固醇、11.8%食用猪油、11%鸡蛋黄粉)饲养.确认模型成立后,于高脂血症大鼠中筛选出高脂血症大鼠20只,随机分成2组,每组各10只,分别是血脂增高组(B组),不给予任何治疗;另一组应用11β-HSD1抑制剂(BVT2733)干预(C组).结果:三组患者血清TG、TC、LDL-C、HDL-C含量、动脉压存在显差性变化,经F检验,存在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抑制剂(BVT2733)对C组高脂血症大鼠勃起功能改善明显,B组未经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抑制剂(BVT2733)治疗勃起功能明显没有得到改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高脂血症ED大鼠,应用BVT2733后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明显降低,勃起功能有改善,为高脂血症ED的诊断与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李昊;郭玉刚;张迪;王德昕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人性化管理在提升乳腺癌手术护理质量中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对行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实施人性化管理护理的方法及临床效果观察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选取12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按照所采取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人性化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行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实施人性化管理护理可保证手术取得显著的疗效.

    作者:梅敏;徐菊玲 刊期: 2018年第09期

家庭医药杂志

家庭医药杂志

主管:广西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西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