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浩然;张琪亮;姚阿玲;潘雅洁
目的:研究高血压患者行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临床效果.方法:从本院所收治的高血压患者中抽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改组研究对象入院时间在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经过一段时间护理后,对比两组患者对疾病知晓程度以及血压控制情况.结果:经过护理后,观察组对疾病知晓程度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血压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高血压患者而言,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临床效果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高血压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方式,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刘霜莹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护理效果和价值.方法:选取近期在我院接受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进行研究,并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观察护理后的效果.结果: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12/30);而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7%(5/30),两组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70.0%,实验组患者总满意度为93.3%,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介入治疗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能够有效预防手术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及临床实践.
作者:晏秀敏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分析探讨化学发光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在乙肝两对半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4年7月至2017年9月在我院接收的460例乙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化学发光法和酶连免疫吸附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表面抗体、e抗体、e抗原、核心抗体;对两种方法测的准确度、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化学发光法对乙肝表面抗原、e抗原和核心抗体的检出率高于酶连免疫吸附法,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学发光法检测的低浓度为0.035IU/mI,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发检测的低浓度为0.15IU/mI(P<0.05);化学发光法检查出67例低水平(0.06U/mI-3 IU/mI)乙肝表面抗原,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查出41例(P<0.05);酶联免疫吸附法的批次内、批次间精密度分别为3.5% ~5.5%、6%~10%,显著高于化学发光免疫法的<3.2% 和<5.5%(P<0.05);结论:在乙肝两对半检测中化学发光法的灵敏度好、精确度高、特异性好,检出乙肝表面抗原低水平的结果较好,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景红莲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妇产科康复治疗仪应用促乳汁分泌与子宫收缩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期间,于我院正常分娩的62例产妇,以随机方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1例,对照组行常规恢复护理,研究组使用妇产科康复治疗仪实施康复护理,对比两组产妇的乳汁分泌量及产后出血量.结果:研究组产妇24h、48h乳汁分泌量分别(31.22±37.53)mI、(147.38±87.72)mI,24h后阴道出血量为(92.71±26.33)mI,对照组分别为(15.15±22.39)mI、(58.46±43.67)mI、(113.55±33.97)mI,研究组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组间对比差异显著.结论:使用妇产科康复治疗仪可有效促进产妇的乳汁分泌与子宫收缩,增加产妇的乳汁分泌量,减少产后出血量,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张瑞平;薛淑萍;袁亚妹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创伤骨折科下肢骨折手术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要点分析.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2例下肢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3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9.68%)明显低于对照组(32.26%)(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3.55%明显高于对照组67.74%,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伤骨折下肢骨折手术围手术期予以综合性护理干预,能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且患者容易接受,值得借鉴.
作者:梅彬彬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全程化护理在内镜下结肠息肉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云南省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门诊2017年3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66例结肠息肉患者,随机将患者分成对照组(n=33)和研究组(n=33),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实施全程化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实施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在内镜下结肠息肉切除术有关常识上的认知程度(84.85%)明显高于对照组(60.6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全程化护理干预应用到内镜下结肠息肉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过程中可以有效提升了患者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为患者的生存质量提升和护理效果优化提供了保障.
作者:秦南希;孙晓敏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儿科门诊静脉输液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以及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对照组患儿均采取常规的静脉输液护理方式,观察组患儿则在该基础上采取系统化的静脉输液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儿静脉输液过程中出现的反复穿刺、针头脱落、给药错误、护患纠纷以及液体渗漏等不良事件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显著更低(P<0.05).结论:在儿科门诊静脉输液中采取系统化静脉输液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有助于维护患儿静脉输液安全性.
作者:高海宁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缬沙坦或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7月我院12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分配原则分成两组,对照组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观察组用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对比两种方案实施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的收缩压数值、舒张压数值低于治疗前的数值,观察组数值低于对照组的数值,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效果显著,相比于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血压控制程度更佳,值得应用.
作者:孙明珠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分析急诊患者采用急诊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及满意度改善情况.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4月-2018年4月接诊的184例急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数字分成对照组(92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92例)采用急诊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以及患者出院、入院时焦虑情绪的转变.结果:对观察组急诊患者进行急诊心理护理干预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满意度(79.3%),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出院时焦虑情况较于入院时均有好转,而且在观察组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更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干预进行护理,既有效缓解患者焦虑的情绪,又提高患者对医院护理的满意程度,值得推广.
作者:叶红飞 刊期: 2018年第09期
在学生群体中,近视是常见病.近些年来,青少年的近视率还在不断上升,而且发病年龄已经呈现低龄化的发展趋势.这就需要小学学校能够为小学生近视防控工作提供科学的指导,并且开展有助于小学生预防近视的实践活动,潜移默化地提高小学生预防近视的意识,并使其主动接受近视干预措施,以发挥近视预防控制的干预作用.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小学生近视问题及其干预措施进行分析,并探讨小学生近视干预措施的实施效果.
作者:李静 刊期: 2018年第09期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各种社会问题也随之产生.由于各大工厂过分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环保问题,工厂的污水随意排放、不加节制.这种现象不仅破坏了生态平衡更威胁到了百姓的身体健康.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越来越重视,尤其在水资源的管理上,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因此,水质检验的作用不容小觑.本文就水原子吸收光谱法如何在水质检验中应用展开深入的分析探讨.
作者:王洋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清晨血压管理模式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影响.方法:收集118例我院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7年9月-2018年2月,根据干预方式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干预)、研究组(清晨血压管理模式),每组有患者59例,比较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及血压达标率.结果:研究组的患者在血压控制情况、血压达标率和管理合格率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原发性高血压人群实施清晨血压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血压,同时提高血压达标率.
作者:张银玲;王永霞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应用早期中医康复治疗和护理干预取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干预措施不同进行分组,常规组45例患者给予常规的内科基础治疗,研究组45例患者在常规内科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早期中医康复治疗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降低,ADL评分升高,且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明显,研究组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应用早期中医康复的效果显著,能改善神经功能,提升生活能力,值得推广.
作者:谢丽清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羊水栓塞( amniotic fIuid emboIism,AFE)是指分娩过程中羊水进入母血循环,引起肺栓塞、休克等一系列严重的综合征.是妊娠期特有的罕见并发症,可以导致母婴死亡等灾难性后果.
作者:陈昶;郑赓唐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前列腺汽化电切手术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60例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措施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用传统手术,观察组用前列腺汽化电切手术,对比两种方案实施效果.结果:观察组所得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留置导尿时间、膀胱冲洗时间数值低于对照组所得数值,观察组所得总有效率数值为93.10%高于对照组所得数值为75.86%,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前列腺汽化电切手术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的效果显著,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出血量,提升疗效,值得应用.
作者:谢浩;张延发;刘新刚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冠心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选择从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9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45)仅接受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n=45)则接受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PT、APTT、INR明显高于对照组,FIB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差异性,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应用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的疗效确切,可以明显改善凝血指标,安全性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燕;安婧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分析短效避孕药对人工流产后宫腔粘连的预防作用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16年12月--2018年02月,本院收治的行人工流产术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表法分为实验组(n=26)、对照组(n=26),实验组:短效避孕药+益母草胶囊治疗,对照组:益母草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术后临床情况、宫腔粘连情况、性激素水平、子宫情况.结果:临床情况对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宫腔粘连情况对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性激素水平对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子宫情况对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工流产后宫腔粘连患者实施短效避孕药的预防作用显著,既可降低宫腔粘连情况,还可改善性激素水平,值得借鉴.
作者:孙林霞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提高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临床研究.方法:本文观察对象选自我中心2017年1月~2018年8月期间抗病毒治疗的80例艾滋病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将80例患者等分为观察组和対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依从率分别为90.00%和67.50%,两组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在提高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中效果显著,有助于提升依从性,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保证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吕高芬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延续性护理方法对腹膜透析患者腹膜炎的发生率的影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本文所选择的研究对象为我院进行腹膜透析的患者,调查时间为2017年1月到2018年8月,本文选择60例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延续性护理组,每组患者平均为30例,对两组患者分别配合相对应的护理方法进行指导,评价护理效果,并作比较.结果:经过不同的护理,本文常规护理组腹膜炎的发生率为36.67%(11/30),延续性护理组为6.67%(2/30),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对于本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本文延续性护理组的具体功能评分、心理功能评分和社会功能评分都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腹膜透析患者通过延续性护理进行干预能够有效的降低腹膜炎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推广使用的意义.
作者:余坤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纯磨玻璃密度肺部早期浸润性腺癌和浸润前病变的高分辨率CT特征与肺线癌病理新分类的高分类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自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患有肺部早期浸润性腺癌和浸润前病变的患者60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CT平扫,研究组采用高分辨率CT平扫.对比两组患者不同的性质肺结节大小及CT值和不同CT的图像质量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不同的性质肺结节大小及CT值明显更清晰于对照组的图像及指标(P<0.05);研究组患者的CT的图像质量明显清晰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高分辨率CT能够提前预测出纯磨玻璃密度肺部早期浸润性腺癌和浸润前病变,并且纯磨玻璃密度肺部早期浸润性腺癌和浸润前病变与肺腺癌病理新分类的高分类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在临床上应当进一步的推广应用.
作者:郝玉凤;胡春洪 刊期: 201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