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惠红
目的:研究对血液肿瘤患者PICC置管早期并发症施行健康教育路径的预防价值.方法:对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本科收治的80例血液肿瘤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将80例患者平均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每组患者40例.常规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组行健康教育路径.结果:PICC置管一个月后,干预组各项感染发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都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路径应用于血液肿瘤患者中,可以有效预防血液肿瘤患者PICC置管早期并发症的发生,有较高预防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刘开娇 刊期: 2017年第07期
分析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时产生湿包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灭菌失败,减少湿包的发生,以确保灭菌物品质量.
作者:寇学品;赵秀玲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分析高压治疗型医用弹力长袜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的患者60例,按照就诊顺序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施行常规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措施,观察组使用高压治疗型医用弹力长袜,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在5d内和5d后初次下床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及VAS疼痛评分7-10患者数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0.05).结论:高压治疗型医用弹力长袜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良好.
作者:周敬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对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2016年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患有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患儿168例,将这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氢化可的松注射液和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等常规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常规的基础上使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患儿的改善效果要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要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对比结果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能够提高对患有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患儿的治疗效率,安全可靠且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以及应用.
作者:苏兴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间断及持续蓝光照射治疗不同病因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1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清间接胆红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94%,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断性蓝光治疗的临床疗效与持续性蓝光治疗相当,可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临床治疗安全性,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李玲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分析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特征以及治疗方法,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患儿的治疗提供科学支持和理论指导.方法:本次选取的研究以象为我院在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接受诊治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共有50例,记录50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的临床表现和治疗转归以及实验室检查资料,对这些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次所选取的所有研究对象的住院时间为7天至15天不等,所有患儿通常经过我院治疗后在3天至6天,他们的体温都处在正常状态,患儿的肝脾淋巴结呈逐步回缩的趋势,患儿的血象也呈恢复良好的趋势,同时患儿的肝功也呈慢慢好转的趋势,患儿经过为期14天的治疗2后,被治愈的患者有47例,治愈率率达94%.所有患儿没有一例死亡.一些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脾脏肿大只持续3个月左右.结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这种疾病具有多种多样的临床表现,它能够伴有多器官多系统损害,很多患儿的预后都比较好,不仅外周血异形淋巴细胞检查具有特异性,而且EBV-Ig M检查也具有特异性,可提高此病的早期诊断的准确性,采用阿昔洛韦这种药物治疗,疗效显著.
作者:李文燕;王艳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总结肠内营养在儿童胰腺炎患儿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17年2月的26例胰腺炎患儿中,采取肠内营养19人,12人采用鼻空肠管,7人采用鼻胃管.结果:有9人在出院前改经口饮食,拔管出院,另有10人带管出院,肠内营养门诊随访,病情好转后分别拔管.平均住院时间14.4天.结论:胰腺炎患儿早期肠内营养的应用,有利于患儿免疫力的提高,改善患儿营养状况,利于疾病恢复.
作者:缪薛琴;陈晓飞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分析心理护理在老年慢阻肺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老年慢阻肺的患者的治疗提供科学支持和理论指导.方法:本次选取的研究以象为我院在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接受诊治的老年慢阻肺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其中对实验组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对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数据,对其满意度和焦虑改变情况以及抑郁心理状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实验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状态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满意方面,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4.00%明显优于对照组66.00%,组间对比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老年慢阻肺患者进行护理时,采取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状态评分,效果较好,并且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临床上应用此方式,可以推广应用.
作者:武晓川;杨帆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自拟方合二陈汤加减治疗132例小儿喘息型肺炎的治疗临床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132例小儿喘息型肺炎患者为此次的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原则将患儿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一组为对研究组,每组各66例患儿,其中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除了给予患儿一般的抗生素、抗病毒治疗外,还需要对患儿进行祛痰、止咳平喘和糖皮质激素药物治疗;研究组患儿在此基础上,采用自拟方结合二陈汤加减的措施进行医治,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症状、生命体征改善时间与住院时间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比研究组患者低,且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生命体征改善时间和住院时间也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短,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喘息型肺炎患儿在采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自拟方结合二陈汤加减治疗,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还能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大力推广.
作者:高民科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在CT增强检查中采取静脉留置针之后实施全面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120例CT增强检查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n=60)与实验组(n=60),所有患者均实行静脉留置针,将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患者作为参照组,将实施全面护理患者作为实验组,对比观察不同护理后两组患者组间差异.结果:实验组CT增强检查患者造影剂渗漏发生发生率3.33%、护理满意度评分(90.23±5.23)分等指标对比参照组各项数据差异显著且P<0.05,统计学显示意义.结论:将全面护理干预应用在静脉留置针处理的CT增强检查患者中疗效显著,可以降低造影剂渗漏率,提升满意度.
作者:马预芝;孙红霞;张萌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并分析四肢骨肿瘤切除后软组织缺损修复的护理方法和体会.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1年7月~2012年7月收治的28例四肢骨肿瘤切除后软组织缺损修复的患者(对照组)以及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28例四肢骨肿瘤切除后软组织缺损修复的患者(观察组),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照组患者采取的是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采取的是个性化护理.结果:皮瓣全部成活,移植皮瓣存活良好,但实验组患者的心理状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四肢骨肿瘤切除后软组织缺损修复的患者,采取个性化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的提高皮瓣的成活率和治疗效果.
作者:彭爽;丁秀荣;郑丽颖;张艳秋 刊期: 2017年第07期
随着社会日益发展,人们文化素质的提高,要求我们产科工作者,不仅在住院期间,要做好产妇和新生儿的护理工作,并且要求我们让产妇做一个科学育儿,身心健康的好妈妈,这也是时代予以我们的责任.在住院期间学会了母乳喂养的技巧,懂得了母乳喂养的好处.但大多数是第一次做妈妈,那么让我们共同探讨一下出院后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作者:孙阳亲;张倩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重度颅脑外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及相关护理对策.方法:本研究所选对象为我院神经外科2015年2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重度颅脑外伤患者7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肺部感染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对危险因素进行探讨,并制定有效的护理对策.结果:全部70例患者中,共45例患者并发肺部感染,肺部感染发生率为64.3%(45/70);误吸、年龄、长时间应用激素、机械通气时间长、有肺部原发病等是重度颅脑外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主要原因.结论:针对导致神经外科重度颅脑外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针对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能让肺部感染发生率显著降低,促进患者疾病康复.
作者:俞静珠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分层次管理用于临床护理管理中的效果.方法:收取我院护理人员70名,依据随机数字表方法均为两组.接受常规管理模式的35名护理人员为参照组,接受分层次管理的35名护理人员为实验组,后对两组护理人员的管理效果进行总结和统计.结果:经不同方法管理后,实验组护理人员的操作评分和理论知识评分较比参照组明显较优,组间数据经统计后P<0.05.从管理满意度调查结果来看,实验组(97.2%)明显高于参照组(74.3%),组间数据经统计后P<0.05.结论:临床护理管理予以分层次管理,效果理想,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护理能力均会明显提升,具有较高的实践价值.
作者:韩本权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并研究替吉奥单药治疗老年晚期乳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对用药的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收集我院在2012年6月到2014年10月收治的88例老年晚期乳腺癌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将所有患者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先入院的44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卡培他滨进行治疗,后入院的44例为观察组,用替吉奥进行单药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治疗有效率进行比较,并且评价两组患者治疗的不良反映情况.结果:对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进行比较,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明显;对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对于老年晚期乳腺癌患者在进行治疗的时候,为患者选择替吉奥单药治疗可有效促进患者的治疗,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而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陈瑞霞;张旭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分析产前和产后护理干预对初产妇母乳喂养的积极作用.方法:将我院2015年8月~2016年7月接收的40例初产妇展开对比研究,采用双盲法将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产前、产后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两组产妇在产后48h乳汁分泌率、母乳喂养率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比较,观察组均占优(P<0.05).结论:对初产妇实施产前及产后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其母乳喂养率,方法经验证效果确切,可在临床中应用.
作者:地丽努尔·阿的力;韩媛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研究腹腔镜剔除子宫肌瘤的手术方法和优点.方法:选取4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研究组2组.对照组采用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研究组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的差异,并比较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时不同大小、数目子宫肌瘤对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的影响.结果: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比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少,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肌瘤越多、越大使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增加,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在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方面优于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
作者:勾晓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障碍患者易发生肠梗阻的相关因素并制定护理策略.方法:分析我院14例精神障碍住院患者发生肠梗阻的临床资料.结果:住院精神障碍患者易发生肠梗阻与保护性约束,少运动,少饮水,高纤维食物摄入不足、精神反映迟滞,使用第一代抗精神障碍药、脑功能损害引起的沟通、表达障碍,精神障碍衰退期以及医护人员的巡视、观察不到位、不够细致有关.结论:精神障碍住院患者发生肠梗阻容易被忽视,护理人员应加强心理护理,加强沟通,关注患者的日常生活情况,关注大小便,三天没有排便的患者要报告医生处理,同时注意检查腹部体征,制定切实有效的护理策略.
作者:黄爱欣;卢宝员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剖宫产后纯母乳喂养的效果影响.方法: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接收剖宫产术后产妇50例,对产妇进行护理干预,观察其临床护理效果.结果:通过对产妇进行护理干预可以发现,对产妇实施护理干预能成功促进纯母乳喂养.结论:研究表明,通过对宫产术后产妇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显著提高了纯母乳喂养率,并减少了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护理中进行广泛推广.
作者:韦凤英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中药贴肚脐穴位治疗小儿痒疹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2例小儿痒疹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46例,同时采用炉甘石洗剂涂擦后,联合中药贴肚脐穴位治疗后;对照组46例,采用炉甘石洗剂涂擦后, 2组疗程均为1周.以小儿皮肤的红斑、瘙痒程度来评价疗效.结果:治疗1周后,小儿皮肤的红斑、瘙痒程度,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2.61%和54.34%.结论:小儿痒疹多在儿童期发病,四肢伸侧为常见部位,但背部、头面部等均可发生.
作者:顾兰秋 刊期: 201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