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如国;严鹏;孙智力;薛明林
目的:探究压疮护理管理中,施以持续质量改进的效果.方法:我院自2018年1月在压疮护理管理中施以持续质量改进,并将实施后至2018年5月,收治的168例需卧床治疗病人当作观察组,将2017年未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的168例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与压疮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压疮发生率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低于观察组,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压疮护理管理中,施以持续质量改进,能够改善压疮护理服务质量与效率,对此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吴琪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老年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运用缬沙坦和非洛地平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中心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80例老年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所有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0例患者单纯给予缬沙坦治疗,观察组40例患者给予缬沙坦和非洛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压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尿素氮、尿酸、血肌酐含量均有一定程度降低,观察组有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有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给予缬沙坦和非洛地平可有效改善患者血压、空腹血糖以及个体肾功能,安全性高.
作者:周洁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针对小儿出现反复呼吸道感染疾病选择综合护理干预后探究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数字表随机选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资料共计60例(于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结合患儿家属医院选择20例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措施,剩余的30例均为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选择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儿治疗后的特征、临床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概率、退热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以上数据差异显著(P<0.05).但在住院时间上,两组住院时间相比较未见显著差异(P>0.05).结论:小儿出现反复的呼吸道感染后,选择综合护理干预,这对提高治疗有效率,加快退热时间以及降低治疗并发症上效果非常显著,临床非常值得推广.
作者:李兰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分析使用不同护理实验教学模式对实习护生职业能力得分的影响及作用.方法:选取189例护理专业实习护生作为参照组并随机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参照组实习护生90例使用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观察组实习护生99例使用改革之后的实验教学模式.在临床实习4个月之后,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带教教师进行调查,对两组实习护生在沟通合作、动手实践、知识运用、服务意识等8个方面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实习护生的各项能力得分均高于参照组实习护生得分,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护理专业实习护生进行实验教学新模式有助于提高和培养其职业能力,值得在教学工作中推广.
作者:黄雅琼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探索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高b值DWI扫描诊断前列腺疾病的价值.方法:在2016年10月16日至2017年10月16日期间选取110例疑似前列腺疾病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且均进行高b值DWI扫描诊断和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扫描诊断,随后分析各项诊断方式的诊断价值性.结果:磁共振成像诊断敏感度、特异度、漏诊率、误诊率分别为75.00%、50.00%、25.00%、50.00%;高b值DWI诊断敏感度、特异度、漏诊率、误诊率分别为77.08%、57.14%、22.92%、42.86%;磁共振成像+高b值DWI诊断敏感度、特异度、漏诊率、误诊率分别为98.96%、92.86%、1.04%、7.14%,相比各项诊断结果均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对前列腺疾病患者实施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联合高b值DWI扫描诊断价值性较高.
作者:李月玥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分析溃疡性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大剂量和常规剂量奥美拉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卫生院在2016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溃疡性消化道出血患者12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常规组(n=61例)与研究组(n=61例),对常规组实施常规剂量奥美拉唑治疗,研究组开展大剂量奥美拉唑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对.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效果与常规组临床指标比对有意义(P<0.05).结论:溃疡性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大剂量奥美拉唑治疗,可以提高止血效果,缩短治疗时间,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胡海云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分析观察头孢曲松钠治疗小儿细菌性肠炎的免疫增强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细菌性肠炎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性的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对照组患儿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针静脉滴注治疗,给予实验组头孢曲松钠静脉滴注治疗,比较观察两组患儿的症状消失的时间、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儿症状消失的时间、治疗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都明显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孢曲松钠应用在细菌性肠炎患儿中,可以有效的提高患儿的免疫功能,缩短症状消失时间,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郭小妹;伦洁莉;何优裕;马文东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CT诊断肠梗阻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门诊收治30例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同时接受X线和CT检查,回顾分析两种方法的应用价值.结果:X线位置检查的准确率为80%,病因检查准确率为86.7%,CT位置检查的准确率为90%,病因检查准确率为93.3%,不同检查方法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检查是一种较为准确可靠的肠梗阻检查和诊断技术,可准确判断肠梗阻的发病部位和诱发原因,并未后续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周志明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分析蒙医整骨疗法对锁骨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择医院接受治疗的锁骨骨折患者80例,将全部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40例)和试验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内固定手术,试验组给予蒙医整骨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蒙医整骨疗法可有效地治疗锁骨骨折患者,且该术式操作便捷,能避免手术治疗引发的并发症,安全性高.
作者:佟呼格吉乐图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在结肠直肠癌患者护理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探讨其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70例结肠直肠癌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接受一般的结肠直肠癌护理措施,快速康复组额外给予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护理措施.于患者出院时评估患者术后首次肛门排气的时间、首次排便的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住院总用时.结果:经干预,快速康复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较对照组少(P<0.05)、快速康复组患者术后首次肛门排气的时间、首次排便的时间及住院总用时明显较对照组患者少(P<0.05).结论:快速康复理念指导下的护理措施在结肠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赟赟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胃大部分切除术后输入袢综合征发病原因、预防方法及处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的92例胃大部分切除术后输入袢综合征患者资料,分析发病原因、以及处理方法.胃大部分切除术后输入袢综合征患者资料,分析发病原因、以及处理方法.结果:92例患者均需要再次进行剖腹手术,术中可见输入袢出现不同程度扩张,61例行Roux-en-Y吻合术,其余31例行Braun吻合术,手术均获得成功,术后1例发生切口感染,1例盆腔脓肿,经抗炎等对症治疗后均痊愈.结论:输入袢综合征与手术操作具有较大关系,需要改进手术方式降低该疾病发生率,大程度保证患者安全.
作者:白贺安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异烟肼雾化吸入在支气管结核介入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定本院收治的支气管结核介入治疗患者120例,分组原则以随机数字表法为主,分对照组(60例,全身抗结核治疗)、研究组(60例,全身抗结核治疗联合异烟肼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6.67%)显著较对照组(76.67%)高,P<0.05(具统计学差异).结论:全身抗结核治疗联合异烟肼雾化吸入可有效改善支气管结核患者病情,提高痰菌转阴率,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作者:阿布都沙拉木·托合提;如克亚木·阿不都沙拉木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比较不同储存年限广陈皮挥发性成分的差异.方法:使用气相色谱仪,色谱柱是Thermo柱子(毛细管30m×0.25mm×0.25um),采用气相顶空进样,进样口温度250℃;载气氦气,柱流量1ml/min,柱温程序升温;MSD离子源为EI源,离子源温度230℃,电子能量70eV,扫描模式scan,扫描质量范围50~550amu.结果:陈皮里面挥发性成分主要是柠檬烯类和γ-萜品烯类化合物,随着储存年限越久,广陈皮里面其他挥发性成分种类有减少的趋势;与3年的陈皮相比,6年和8年陈皮减少了γ-月桂烯、甲基异丙基苯、5-甲基-2-糠醛、百里酚-甲基醚、对叔丁基苯酚、百里酚、香芹酚、正十二醛、乙酮,香茅醇、乙酸橙花酯等成分;而6年和8年广陈皮增加了莰烯β-罗勒烯,6年比8年增加了法呢烯等成分;柠檬烯类化合物所占比例增加.结论:随着广陈皮储存年限的增加,挥发性成分的种类有减少的趋势.柠檬烯的峰面积百分含量随着储存年限的增加,有增加的趋势,此外β-蒎烯 、α-松萜的峰面积百分含量也有增加的趋势.而γ-萜品烯、对甲基异丙基苯、N-甲基-邻氨基苯甲酸酯的面积百分含量有减少的趋势.
作者:吴国彪;邢学锋;许文学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质量评价对中医护理管理工作的指导作用.方法:以中医护理质量评价为研究对象,分别从该评价的具体方法,以及它在中医护理管理中的地位、应用方法、应用效果、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阐述.结果:中医护理质量评价对中医护理管理工作有很高的指导作用,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中医护理质量评价标准有待进一步建构、评价的方法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结论:中医院应广泛推广将中医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应用于中医护理管理工作,并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逐渐完善中医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加强中医护理内涵建设,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高中医临床疗效,提升医院整体服务和管理水平,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中医药服务,促进中医护理管理的科学发展.
作者:白红薇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探究分析维生素d水平与老年脑梗塞患者治疗疗效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纳治疗的老年脑梗塞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维生素D水平高低将其分为3组,甲组患者为维生素D水平大于75nmol/L,乙组患者维生素D水平在50-75nmol/L之间,丙组患者维生素D水平小于50nmol/L.在对所有患者进行治疗后观察他们BI评分以及神经功能受损程度(NIHSS)差异.结果:甲组患者的BI评分以及NIHSS均与其余两组存在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甲组中患者痊愈、显效以及有效均高于其余两组(P<0.05),甲乙两组无效低于丙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维生素D对老年脑梗塞的病情判断以及以后均起到较为重要的作用,可以作为患者发病的危险预测因子,临床上值得重视.
作者:陈梦娴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对有暴力行为倾向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的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40例有暴力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4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结果:两组患者在暴力行为发生率上比较,观察组5.00%(1/20)低于对照组的20.00%(4/20),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有暴力行为倾向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能够控制暴力行为的发生率,进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安全性,方法值得借鉴.
作者:杨春玲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分析简易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呼吸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的呼吸窘迫患儿4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3例,对照组应用传统机械通气治疗路径,实验组应用简易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呼吸器治疗法,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在通气治疗时间、住院时间、治疗费用以及治疗有效率等环节的比较上,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3.0%,对照组为47.8%,对照组显著低于实验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呼吸窘迫患儿的治疗中,相比于传统机械通气治疗路径来说,应用简易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呼吸器治疗法的护理效果更为显著,缩短通气治疗时间、住院时间,降低不良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应用.
作者:顾旭华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抗生素在小儿呼吸内科临床中的合理应用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2月-2018年5月我院小儿呼吸内科收治的9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入院顺序,将其分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4例,根据原有的方式给予抗生素治疗,研究组46例,通过定期检查、实时控制管理等方式监督抗生素的使用,观察两组患儿的抗生素使用合理情况.结果:两组患儿中,研究组患儿抗生素合理利用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呼吸内科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有助于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提高患儿疗效,同时保证患儿治疗的安全性,因此,必须重视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作者:金律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讨论早期护理对老年脑梗死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的10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以患者的入院时间将这100例患者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各50例,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早期护理,评定标准: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以及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形成率为32%明显低于常规组的58%、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的98%明显高于常规组的82%,两组数据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早期护理对老年脑梗死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的影响显著,其不仅可以降低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而且还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我院进行推广.
作者:顾磊;郭旭俊 刊期: 2018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中药湿热敷特定腧穴对周围性面痰的疗效.方法:将90例入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功能锻炼及中药热敷瘫痪侧面部,实验组则选取翳风、颊车、下关、乳突穴进行湿热敷,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中药穴位热敷组痊愈率91.11%,传统湿热敷组为66.67%.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验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中药湿热敷配合特定腧穴对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有效.
作者:屈丹;安雪梅;郭晓敏;沈丽萍 刊期: 2018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