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危重症新生儿治疗中早期持续小剂量多巴胺泵注的效果观察

徐雪丽

关键词:危重症, 新生儿, 治疗中早期, 小剂量, 多巴胺泵注
摘要:目的:探究危重症新生儿治疗中早期持续小剂量多巴胺泵注的效果观察.方法:在我院收治的所有危重症新生儿中随机选取42例(均为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期间)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数字分组法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予以对照组对症综合治疗,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添加持续小剂量多巴胺泵注治疗,记录两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此次研究中,两组均存在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但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上,观察组(9.52%)发生率低于对照组(47.62%),两组数据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新生儿窒息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结合持续小剂量多巴胺泵注治疗,对改善患儿病情与缓解临床症状极具意义,值得临床今后加大应用力度.
家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新生儿心脏术后腹膜透析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30例新生儿心脏术后腹膜透析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7月先天性心脏病术后行腹膜透析治疗的患儿30例,采用艾贝尔8Fr腹膜透析导管、2.5%低钙腹透液、滴定式吊瓶输液器及输液加温器.在透析过程中严格执行手卫生及无菌操作,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腹膜透析效果,及时的发现并处理并发症.结果:在腹膜透析过程中,有1例患儿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其余患儿在腹透2-5天后,尿量好转(>2 ml/kg/h),钾、钙、镁等电解质恢复正常水平,低心排综合征得以纠正.结论:先心术后新生儿,一旦确诊具有腹膜透析指征,宜早行腹膜透析治疗,腹膜透析期间做好患儿的护理工作可保证腹膜透析的成功.

    作者:高永存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伴左心衰竭的心脏彩超特点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伴左心衰竭的心脏彩超特点.方法:以近期来我院接受诊治的39例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伴左心衰竭患者为本次研究观察组,以通期来我院进行健康检查的39例正常人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结果:观察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48.57±9.89)毫米、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53.19±8.27)毫米、左房室瓣早期血流频谱E峰值(69.15±6.93)与对照组比较均存在明显差异.观察组A峰值为(79.39±10.55)与对照组的(75.47±9.95)对比无明显差异.观察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为(55.24±10.29)明显低于(66.33±10.98)的对照组;观察组的E/A比值为(0.88±0.19)明显低于(1.38±0.47)的对照组.讨论:心脏彩超检查对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伴左心衰竭患者进行诊断有着非常好的效果.

    作者:王凤慧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小儿发热口服退热药联合穴位推拿在小儿发热疾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小儿发热口服退热药联合穴位推拿在小儿发热疾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小儿发热疾病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报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小儿发热口服退热药疗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穴位推拿方法,对比两组患儿的退热时间及家属治疗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患儿的退热时间短于对照组,家属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P<0.05;结论:常规小儿发热口服退热药治疗基础上加用穴位推拿疗法能够提高小儿发热性疾病的治疗效果.

    作者:林杜娟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胸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

    目的:针对临床胸外科护理工作中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效果进行了分析;方法:从我院子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接诊并进行手术治疗的住院患者中随机选取60例,并用平均分配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护理结束后针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并做对比分析;结果:在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中,其术后疼痛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且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达96.67%,远远高于对照组的76.67%,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胸外科手术患者的护理工作中,综合性护理的应用能够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且在提升患者满意度方面也具有着突出的作用与价值,因此这一护理模式值得应用与推广.

    作者:朱笑笑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探析非处方药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和处方药比起来,非处方药一般可以使用药者自身,根据说明书自己判断如何服用,但是,这些说明书中所描述的都是针对大多数人而言,有些特殊人群并不适合服用.非处方药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因此,本文对非处方药在服用过程中,所出现的安全问题进行研究,从而提出加强对非处方药使用过程中安全监测的策略,希望能够提高用药者对非处方药的认识.

    作者:陈芳圆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放疗在颜面部皮肤癌治疗的重要性

    1 概述:皮肤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好发生于50-60岁的人群,一般男性多于女性,皮肤癌的发病原因,常与紫外线照射、电离辐射、焦油、沥青、烧伤癍痕、顽固性溃疡等因素有关.皮肤癌在中国的发病率很低,但在国外白色人种中却很高.在目前的医疗水平,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规范性治疗,皮肤癌是可以治愈的恶性肿瘤.一般情况皮肤癌均有很好的疗效,治愈率可在95%以上.由于皮肤癌是慢性疾病,有部分患者对皮肤癌严重性认识不足,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人群,一般就诊时往往已属中晚期,治疗效果不满意,费用高.另外有少数医生对皮肤癌治疗的系统性、规范性认识不足,往往导致治疗不彻底肿瘤反复复发,不得不多次手术,极易造成面容畸形、毁容.患者身心痛苦且经济负担增加.本文主要讨论放疗在颜面部皮肤癌治疗中的重要性.

    作者:夏群;陈小妹;冰玛淇珠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大咯血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本文分析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大咯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文将我院在2016-2017年接收的50例大咯血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将实验对象分为常规治疗组和介入治疗组两组,每组25例患者,对常规治疗组患者应用的是常规治疗,对介入治疗组患者应用的是外周血管介入治疗,比较两组实验对象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治疗有效率.结果:介入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要比常规治疗组患者低,治疗有效率要比常规治疗组患者高.结论:针对大咯血患者,主治医师可以选择应用外周血管介入治疗治疗方式,在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

    作者:彭建波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多元化护理在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多元化护理在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以及控制血糖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在绵阳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5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2型糖尿病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2型糖尿病多元化护理,干预期为6个月.比较2组患者2型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评分及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结果:干预后试验组自我管理行为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试验组和干预后对照组(P<0.05).试验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在干预后与对照组比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多元化护理能够使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能力得到提高,从而保持良好的血糖控制水平.

    作者:余晓艳;李倩;许婧;蔡素梅;胡美玲;杨白林;刘莉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醒脑开窍针刺治疗癫痫的临床病例分析

    目的:对醒脑开窍针刺治疗癫痫的临床病例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间,我院采取醒脑开窍针刺治疗法治疗癫痫症的患者40例,将疗程暂时设定为10天,每个患者给予三个疗程的治疗.结果:患者中治愈患者37人,好转患者2人,无效患者1人,总有效率为98%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治疗能够有效的治疗癫痫患者,且与西药治疗相比无副作用,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作者:路小映;张宁;赵亚男;张亚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针对预见性护理联合优质护理在肺栓塞或有肺栓塞高危因素患者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目的:研究针对肺栓塞或合并肺栓塞高危患者提供预见性护理联合优质护理干预措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3.1月-2013.11月间随机选取肺栓塞、肺栓塞高危患者43例,作为常规组,科室为患者提供一般院内护理流程,于2014.1月-2014.12月间随机选取43例肺栓塞、肺栓塞高危患者,作为观察组,科室为患者提供预见护理联合优质护理干预,评价两年度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干预前,常规组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疼痛、生理机能、精力、心理情绪等指标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科室医护人员为肺栓塞高危、肺栓塞患者提供预见性护理联合优质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春秀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70例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8年1月~2018年3月间收治的小儿哮喘患儿7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研究组(n=35)及对照组(n=35).对照组采取布地奈德、盐酸氨溴索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7.14%)较对照组(80.00%)更高(P<0.05);经过治疗,两组患儿FVC、FEV1以及PEF水平均有所上升,但研究组水平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效果较优,可进一步改善患儿肺功能.

    作者:黄利仙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效果

    目的:评价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塞患者的效果,为脑梗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治疗的70例大面积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内科保守治疗的对照组、加行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的观察组,对比2组大面积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脑梗塞面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脑梗塞患者致残情况轻于对照组,死亡率以及脑梗塞面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少于对照组,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大面积脑梗塞患者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生存率、生存质量,预后效果显著.

    作者:高银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新生儿无陪病房母乳喂养的有效实施分析

    目的:分析新生儿无陪病房母乳喂养的实施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医院出生的患病新生儿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儿49例.所有患儿都收入无陪病房,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采用母乳喂养指导.对两新生儿住院期间并发症情况、NBNA评分观察对比.结果:新生儿生长发育情况观察,身高、体重与头围等各项指标两组患儿基本相近,但NBNA评分结果观察,观察组患儿评分结果相对较高,与对照组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并发症情况观察,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4.1%,与对照组16.3%,组间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新生儿无陪病房护理工作开展中,采用母乳喂养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降低新生儿并发症发生情况、促进健康成长有积极作用,应在临床实践中应用推广.

    作者:肖娟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高压氧治疗在神经外科疾病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高压氧治疗在神经外科疾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来我院就诊的例病患56为研究对象,依照就诊顺序,分成2组,每组28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治疗法,观察组接受高压氧该种治疗法.分析两组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临床疗效、治疗后的神经性功能、血肿状况各项评分情况,均占据一定临床应用优势,两组对比数据存在着差异性,有着一定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接受神经外科病症治疗的病患,采用高压氧该种治疗法,临床疗效及各项评分相对较高,以对病患的脑部组织各项功能起到良好地改善作用,降低病患脑部血块对于其脑部组织所形成的压力,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杨崇阳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全程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在内分泌科糖尿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内分泌科糖尿病患者的全程健康教育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内分泌科2017年4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10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行分组对照研究(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在全程健康教育护理模式下接受护理的观察组患者,其空腹血糖(FPG)水平[(6.31±1.39)mmol/L<(7.25±1.58)mmol/L]、餐后2h血糖(2h PBG)水平[(9.29±1.61)mmol/L<(11.76±2.05)mmol/L]比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更低(P<0.05),而疾病知识掌握程度[(91.46±3.27)分>(83.72±2.85)分]、自我管理能力评分[(91.32±3.54)分>(82.79±3.17)分]和护理满意度评分[(93.59±3.66)分>(81.71±4.22)分]比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全程健康教育护理模式的应用,对于提高内分泌科糖尿病护理工作质量有着积极的帮助.

    作者:唐晓霞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观察规范化护理服务对ICU患儿病死率和应激反应情况的影响

    目的:探究规范化护理服务对ICU患儿病死率和应激反应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了60例ICU患儿根据护理方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规范化护理服务.结果:观察组患儿的病死率及应激性高血糖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规范化护理服务能够显著降低ICU患儿的病死率及应激性高血糖发生率,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朱芬;吕倩倩;张婉娟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对胆结石患者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6年4月-2018年5月收治的胆结石患者中选取36例,采用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各18例.对照组实施开腹胆囊切除术,实验组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与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与住院时间均小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6.67%小于对照组的44.44%,治疗效果显著(P<0.05).结论:对胆结石患者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显著,减少了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患者恢复更快,且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龚正锋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老年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析在老年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护理中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性白内障住院患者共100例,按照住院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患者50例和对照组患者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50例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护理满意率与对照组相比较要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对老年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血糖控制率优于对照组,组间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糖尿病性白内障住院患者中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方式能够提高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作者:陈萍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持续质量改进对医院卫生管理的作用分析

    现如今医疗水平不断进步,医疗卫生事业不断地发展,在医院卫生管理方面存在的漏洞也逐步浮出水面.因医疗行业的需求,对卫生材料的种类、数量方面需求量越来越大,在这过程中的监管不严格为医院卫生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问题.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完善医院卫生管理等工作迫在眉睫.

    作者:辛蓉 刊期: 2018年第11期

  • 自我护理管理对高血压性心脏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分析自我管理对高血压性心脏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某医院2015年12月~2017年12月间收治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进行实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自我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我护理管理干预有利于提升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治疗依从性,提升生活质量,具有一定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小萍;文亚 刊期: 2018年第11期

家庭医药杂志

家庭医药杂志

主管:广西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西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