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芳
目的:探究硫酸镁静脉滴注治疗对于羊水过少妊娠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接收的羊水过少妊娠患者84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补液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硫酸镁静脉滴注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后,胎儿脐动脉血流S/D比值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且患者的羊水指数上升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羊水过少妊娠患者中采用硫酸镁静脉滴注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羊水过少症状,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马锦霞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观察彩色超声诊断疤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并植入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0例疤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予以二维超声以及彩色超声检查并分析其影像学特征,判定是否存在胎盘植入,与分娩时手术以及病理结果对比.结果:60例疤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患者中,手术以及病理结果证实胎盘植入`32例,占比53.3%;二维以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有35例(58.3%)患者并有胎盘植入,诊断符合率91.4%;二维超声以及彩超提示:胎盘厚度明显增加,与子宫肌层粘连,并于胎盘内形成血窦植入基底部;宫壁静脉丛异常,胎盘以及周边区域存在丰富的增粗血管,呈不规则分布.结论:观察彩色超声诊断疤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并植入的临床效果突出,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关兴;王燕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在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40例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综合性治疗和CRRT治疗,在CRRT置换量的选择上,对照组采取低剂量,置换量为20mL/(kg·h);观察组采取常规剂量,置换量为35mL/(kg·h);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观察指标及预后观察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BUN、SCr、CRP水平、APACHE I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改善程度略大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入住ICU时间短于对照组,7天病死率、28天病死率均小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RT可作为救治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的理想疗法,可协同改善肾功能,缩短疗程,降低病死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吴寿坤;邝玉群;伍义;马月丹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喉癌术后并发咽瘘的相关因素,并探究其具体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自2014年3月-2016年6月收治的76例术后并发咽瘘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出现咽瘘的危险因素,探究护理方法.结果:术前因素与年龄、营养状态及病变分期有关,术中因素与手术时间、手术方式及是否行颈部淋巴结清扫有关,与引流方式无关,术后与口腔护理方法、营养状况及是否有咳嗽、感染的症状有关.结论:喉癌术后并发咽瘘与术前、术中及术后因素有关,需给予有效的防护措施.
作者:毕慧云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全程优质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在本院出生的68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将新生儿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全程优质护理.结果:观察组新生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信任度、参与度、主动告知、知识宣教以及满意度等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9%,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5%,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给予全程优质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效提高新生儿母亲的满意度与信任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朱素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分析早期综合性康复护理干预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我院急诊科和神经内科所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6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格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一般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早期综合性康复护理.对两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功能独立性,治疗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改善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NIHSS评分值(16.28±2.10)分显著降低,而FIM评分值(104.36±9.05)分则显著提高,总依从率显著提高,高达93.02%,而不能依从的比率则显著降低,仅为6.98%,日常生活、物质功能、社会功能以及心理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降低,经过统计学处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综合性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治疗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
作者:刘德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16年5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3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将患者按照随机顺序划分为常规组(n=31)与实验组(n=32),常规组采用普通临床护理方式,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患者的症状自评量表评分与临床护理满意率.结果:实验组患者各项症状自评量表评分均显著优于常规组患者,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常规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率为83.87%,实验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率为96.88%,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有助于改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心理状态,提升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
作者:彭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分析胸部CT在肺癌纵膈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收治的140例肺癌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给予术前给予胸部CT扫描,并与术后病理检查纵膈淋巴结转移结果进行对比.结果:随着淋巴结越来越大,淋巴结转移越来越高(P<0.01);CT对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诊断的准确性为78.57%、敏感度为62.50%、特异度为83.33%、阳性预测值为52.63%、阴性预测值为88.24%.结论:胸部CT在肺癌纵膈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价值,淋巴结越大,转移率越高,但CT诊断存在较多假阳性,敏感度较低.
作者:王小龙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对血管外科手术患者进行疼痛评估并对护理措施进行探讨分析.方法:对我院血液外科自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患者,对其行疼痛评估及护理.结果 血液外科患者在评估疼痛的基础上行护理干预措施,患者护理满意度较高.结论:在正确的评估患者疼痛等级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治疗与护理方法,对减轻患者疼痛和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高银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先天性无肛并直肠会阴瘘手术患儿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本院在2012年6月-2016年6月间收治的152例先天性无肛并直肠会阴瘘手术患儿为研究主体,分成A组和B组,每组76例.两组患儿均给予会阴肛门成形术治疗,A组实施优质护理干预,B组实施一般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的肛门恢复情况.结果:A组患儿肛门恢复优良率是96.05%,B组是85.53%,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先天性无肛并直肠会阴瘘手术患儿进行会阴肛门成形术治疗的同时,应给予科学的护理干预措施,以便于治疗效果的大化发挥.
作者:舒萍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分析开腹胆囊切除术的护理效果及预防并发症.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治疗的60例开腹胆囊切除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术后发热,给予物理降温体温降至正常,其余给予复方氨林巴比妥一支肌肉注射后体温降至正常,住院7~20d,均可出院.日后随访均无胆道相对应反应出现.结论:针对胆囊切除术前、后进行护理,明显提高治疗效果以及对术后预防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作者:白海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评估分析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支原体肺炎患儿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应用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患儿应用红霉素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临床症状发生消失时间.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91.1%,经过统计学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儿的退热时间、止咳时间、啰音消失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患儿,且组间数据比较(P<0.05)统计学差异显著;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组间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的临床效果和红霉素基本相同,但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较少,有利于患儿临床症状恢复,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童欢欢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对宫外孕后继发输卵管性不孕症的患者实施宫腔镜手术治疗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宫外孕后继发输卵管性不孕症经宫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手术的治疗效果.结果:间质部、峡部、壶腹部的疏通率分别为82.5%,88.0%,40.0%,随访发现患者的正常怀孕率为95.0%.结论:对宫外孕后继发输卵管性不孕症的患者实施宫腔镜手术治疗的疗效显著,且预后良好,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作者:王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喉癌伴有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对 10 例患有喉癌的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护理,包括心理护理,术前、术后护理等.结果: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喉癌患者通过全方位的护理,得到满意的效果.结论:通过围手术期的护理,病人得到治愈和康复.
作者:白晓雯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冠脉内支架置入术后患者的自我效能、生活质量状况.方法:应用《慢性病自我管理研究测量表》中的自我效能量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量表及自行设计的问卷,对110例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后的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冠脉内支架置入术后患者的自我效能稳定,F-36量表中多个纬度得分较低.结论:冠脉内支架置入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需要提高,自我效能与生活质量关系密切,应重视自我效能对患者生活质量的促进作用,制定并实施相应的干预措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通过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进而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马春霞;闫淑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并探讨单层螺旋CT对小儿腹部增强扫描的效果.方法:选取2004年3月~2012年1月于我院放射科进行诊断的患者22例,对其采取单层螺旋CT增强扫描的方式.结果:经过诊断有5例患者是恶性肿瘤,图像显示患者腹腔内存在面积十分巨大的肿块阴影.有1例患者检查出为肾上腺血肿,究其根源是肾上腺出现病变.3例患者确诊为血管瘤,经过单层螺旋CT检查后可以看出肿块旁边呈结节形状的血管十分显著.有4例患者为胆总管囊肿CT扫描后发现在肝门下方和胆囊两个位置会出现呈不规则形状的囊状液性阴影,当把CT的值调节到16HU时,囊壁的阴影有所增强.有3例患者诊断为肾积水.结论:对患者采取单层螺旋CT增强技术可以准确的判断病灶的位置和面积,及时得出周围组织受侵袭的情况,极大的提高了确诊率,帮助患者早日接受有效的治疗.
作者:孙立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是病毒侵犯心脏所致的,以心肌炎性病变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有的可伴有心包炎和心内膜炎.本病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大多病例属轻症,预后良好,但重症可发生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虽然大多数患者经治疗可恢复健康,但也有相当一部分的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可以转化为扩张性心肌病,严重者可导致死亡.因此,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调养护理十分重要.本文通过介绍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相关护理方法希望可以对患者的康复起到一定作用.
作者:魏彩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研究表明,推拿具有镇痛作用.本文从推拿对内啡肽、5-羟色胺、外周组织致痛物质、外周感受器、脊髓后角、脊髓水平以上中枢和患者心理等方面的影响研究出发,详细阐述了推拿的镇痛作用.
作者:周月倾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脑出血急性期患者运用预见性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分析不同患者护理后的病情状况.结果:在住院时长上,观察组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上,观察组各项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为92.5%,对照组为77.5%,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急性期患者运用预见性护理可以有效的加快患者恢复速度,减少并发症,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梁忆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治疗中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取医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86例,按照治疗方法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分别行西医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97.67%(42/43)高于对照组74.41%(32/43),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休克、过敏性皮疹、心肝肾功能异常以及其他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治疗中,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的应用可使治疗效果得以保证,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应在临床实践中进行推广.
作者:张勤 刊期: 201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