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岚
目的:分析末梢血和静脉血两种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血常规检验的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行静脉血采集,对照组行末梢血采集,均进行血常规检验,对比两组患者各项血常规检验指标的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血常规检验中WB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RBC、PLT、Hb、HC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血常规检验中MCHC、MCV、MCH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集静脉血进行血常规检验的结果较采集末梢血进行血常规检验的结果更加准确,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兴春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护理健康教育在社区产妇产后保健中的应用,提高产妇产后恢复效果,促进社区母婴保健的实施.方法:根据随机性原则选取从2014年11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我社区门诊产后保健治疗的产妇者68例,将68例产妇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盲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观察组34例,对照组产妇在产后保健过程中采取才常规一般护理,观察组产妇在产后保健中采取常规一般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健康教育,提高产后保健的效果,对比两组患者在经不同的护理模式后产后保健的差异,分析研究产生差异的原因.结果:表1结果显示,康复前后保健知识掌握情况比较,康复前两组分别是2例(5.88%),9例(26.47%),康复后分别是11例(32.35%)、34例(100.00%),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护理健康教育在社区产妇产后保健中效果显著,明显提高产妇产后恢复质量,对社区的母婴保健具有促进作用,应推荐使用.
作者:肖燕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急诊快捷护理应用于脑卒中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16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相比对照组来说,观察组无论在确诊耗时、治疗耗时还是在存活率方面,结果均存在显著优势,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对急性脑卒中采用急诊快捷护理流程的临床表现相比于常规就诊流程具有明显优势,有效缩短了患者的就诊时间并降低伤残率和死亡率,建议在临床诊断中加以推广.
作者:金纤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在空气灌肠复位治疗小儿肠套叠患儿中采取系统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依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我院儿科自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52例小儿肠套叠患儿随机分为参照组(n=26)与实验组(n=26),采取我院儿科常规护理的患儿作为参照组,采取系统化护理的患儿作为实验组,对两组患儿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患儿总有效率96.15%显著高于参照组患儿总有效率73.07%,P<0.05,统计学存在意义.结论:将系统化护理干预应用于在空气灌肠复位治疗小儿肠套叠患儿护理中具有显著效果,可以提升复位成功率,值得上广泛应用.
作者:胡蝶;王静;吴晓玲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对基层医院中妇产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预防护理情况和效果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04月-2016年04月以来,在妇产科接受手术治疗的26例患者.根据数字表法将她们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进行术后常规护理和综合预防护理,并就其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以及临床护理结果进行统计、比较和分析.结果:观察组经过综合护理后,其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仅为7.69%,远低于对照组的发生率(23.08%),且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100.0%)和护理总满意度(92.31%)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66.67%,76.92%),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妇产科手术患者在术后实施综合预防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预后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因而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周围型肺癌的CT表现特征,以提高CT诊断的准确性.方法:搜集、回顾分析20例经CT引导下穿刺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肺癌的CT影像学资料.结果:圆形或类圆形结节状3例,肿块状5例,不规则斑片状12例,其中见分叶征17例,细短毛刺征13例,胸膜凹陷征9例,血管集束征7例,空泡征6例,细支气管征8例,空洞征3例,钙化4例.增强扫描特征:CT值增强前后变化幅度在20~60 HU之间.结论:CT平扫的典型征象及增强扫描后强化特点相结合,大大提高了原发性周围型肺癌的定性诊断.
作者:邓存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在女性内分泌失调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95例女性内分泌失调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分别给予基础护理和人性化护理,对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干预组的生理功能、社交功能、情感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满意率为68.1%,干预组护理满意率为87.5%,干预组的护理优势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女性内分泌失调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措施,其优势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何征芹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星状神经节阻滞对偏头痛的治疗效果,并探究其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前来就诊的偏头痛患者共70例,将其按照就诊时间平均分成实验组(n=35)和对照组(n=35).两组患者分别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和基础疗法,同时实验组加以护理流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经过两种不同方法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4.2%,参照组为77.1%,结果表明数据对比为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偏头痛患者进行治疗时,应用星状神经节阻滞的效果显著,且优于基础治疗方法,总有效率更高,这对于临床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魏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13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硝酸甘油停减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心绞痛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8%;心电图总有效率为6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9.2%;硝酸甘油停减率为8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健康状况、生活精力、社会能力、情感职能及精神健康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伴心绞痛可有效缓解患者心绞痛症状,改善心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王竞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脑出血急性期患者运用预见性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分析不同患者护理后的病情状况.结果:在住院时长上,观察组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上,观察组各项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为92.5%,对照组为77.5%,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急性期患者运用预见性护理可以有效的加快患者恢复速度,减少并发症,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梁忆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究在乙型肝炎肝硬化疾病治疗中采用熊去氧胆酸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76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均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常规组患者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与茵栀黄治疗,联合组患者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远高于常规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P<0.05);且联合组患者在用药后谷氨酸转肽酶、碱性磷酸酶等指标下降明显(P<0.05).结论:针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采用熊去氧胆酸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药物治疗,相比于常规用药效果更佳显著.
作者:伍美芳;吴荣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老年吸入性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要点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6年6月间于本院接受治疗的老年吸入性肺炎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均行体位护理、心理护理、排痰护理、饮食护理等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56例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受到精心护理之后,50例患者治愈,2例患者显效,总治疗有效率达92.9%;对护理非常满意的患者49例,基本满意的6例,不满意患者1,总护理满意度达98.2%.结论:通过在老年吸入性肺炎患者治疗的期间,对患者行心理护理、排痰护理、体位护理和饮食护理等关键护理工作,有助于提升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和治疗有效率.
作者:李彦梅;王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对近年来针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文献的回顾性研究,旨在总结并更好指导临床的工作.方法:从刺灸法学的角度分析近年针灸治疗肩周炎,将针灸治疗本病分为单种、多种治疗方法进行论述.结果:临床发现针灸治疗肩周炎具有较好疗效,其中以针刺、艾灸、针刀、电针、温针灸等疗法疗效更为显著. 采用多种治疗方法相配合,具有疗效快、镇痛佳、疗程短等优点,联合普遍优于单一治疗方法.结论:临床应用针灸治疗肩周炎疗法,疗效确切,值得同行借鉴经验.
作者:薛娟;薛华;丁国萍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对腹腔镜小儿疝气手术患者给予舒适护理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04月~2016年06月收治的腹腔镜下小儿疝气手术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腹腔镜下小儿疝气手术患者家属选择抽签分组的方法;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舒适护理;对比血压升高以及心率加快发生率等.结果:在血压升高概率方面,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腹腔镜下小儿疝气手术患者非常明显(P<0.05);在心率加快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腹腔镜下小儿疝气手术患者非常明显(P<0.05).结论:对于腹腔镜下小儿疝气手术患者的基本表现加以观察,合理选择舒适护理模式展开护理干预,可以将每项危险参数出现概率显著降低,从而获得显著的腹腔镜下小儿疝气手术效果.
作者:杜玉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本次研究目的在于观察和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眼科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的眼科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78例,随机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为39例,其中针对对照组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针对观察组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在焦虑指数评分、护理质量评分和并发症发生情况上的差异.结果:比较发现,两组患者在焦虑指数评分、护理质量评分和并发症发生情况上差异突出,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眼科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能够极大地缓解患者的焦虑状况,提升医护人员的护理质量,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钱蓉;曾玲;师雪菠 刊期: 2017年第02期
1895年11月8日,德国物理学家威廉·康拉德·伦琴发现了X射线,1896年X线机问世,至今已122年,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X线机已发展了四代,从初的焦点大,功率小,千伏低,曝光时间长,线谱宽,患者皮肤剂量吸入多,图像质量差,运动脏器无法成像,到今天的焦点小,功率大,千伏高,曝光时间短至毫秒,线谱窄,能量高,患者皮肤吸入剂量减少,可摄任何脏器的图片,成像质量高,目前我国各级医院的X线机,处在多代共存的阶段,第一代固定阳极X线机已被淘汰,尤其是县级以下的医院,则有可能四代共存,第二代的工频X线机是县和乡镇级医院的主要设备,第三代的程控X线机,是一些县市级医院仍未淘汰的设备,第四代的计算机X线机(CR)目前基本上多在乡镇医院使用,同属第四代的DR,大多数三甲医院(省市级医院)都在使用,与其它X线机相比,它有诸多优点,当今世界各国医院的影像科均在使用DR,因此它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作者:王露露;王红艳;房立洲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探究分析以社区为基础康复管理对精神病的防治康复效果. 方法:选取在本社区医院接受治疗的精神病患者60例进行研究,收治时间为2015年4月至2016年8月期间,经简单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给予以社区为基础康复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依从性、社会功能.结果:上述观察指标中,观察组患者均明显较对照组优异,P<0.05.结论:以社区为基础康复管理对精神病的防治康复效果显著.
作者:颜莉萍 刊期: 2017年第02期
子宫穿孔是计划生育手术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国外报道为0.05%-0.88%[1],主要危险是出血、 腹内脏器损伤及感染,其临床表现与穿孔的部位、大小、损伤范围、出血情况等有关[2].如并发肠损伤可发生嵌顿性肠梗阻,若未及时救治可发生中毒性休克、 弥漫性腹膜炎等并发症,严重者危及患者生命.近年来,我们对1例子宫穿孔并发肠损伤患者给予积极抢救与护理,待病情稳定后送手术室,术后康复痊愈出院,效果满意.本文对此进行总结,现报告如下.
作者:蒋君珺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超声雾化吸入治疗120例小儿肺炎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6月住院部收治的120例小儿肺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 6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给予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不同护理后的临床症状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发热0(0.00%)例、咳嗽1(1.67%)例、气促0(0.00%)例)、不良事件(短暂憋气0(0.00%)例、哭闹1(1.67%)例、低氧0(0.00%)例)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护理中效果显著,能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以应用.
作者:严思思 刊期: 2017年第02期
目的:分析CT和支气管镜在支气管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已被确诊为支气管结核的患者48例分别使用CT检查和支气管镜检查,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出现了支气管结核的相关表现,但支气管镜的检出率以及诊断准确率均明显高于CT诊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支气管结核患者诊断时,使用支气管镜检查的方法可明显提升诊断效果,相比CT检查有着更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娜;何玉玲 刊期: 201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