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淑荣;石福娟
目的:对三明治教学方法的应用要点以及教学效果进行详细探究.方法:选取本院中西医结合参加毕业前实习的五年全日制医学生100名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将所有医学生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名.对照组医师查房采用案例教学法,观察组医师查房采取三明治教学法.在对两组医学生实施不同的教学方式后,组织医学生进行自我能力评价.结果:观察组学生各项能力提升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学生,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明治教学法教学效果优于案例教学法,医学生满意度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肖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究改良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在妇产科剖宫产中的应用效果,进一步提升产科剖宫产手术效率和病人手术满意度.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开始后的一年半内,在本院接受过剖宫产手术的30位产妇.并将其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将对照组安排为腹部横切口子宫下段剖,观察组安排改良横切口子宫下段,然后对两组的实际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在术中,观察组手术持续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都要要低一些,存在差异,在统计学中的意义成立(P<0.05).结论:产科剖宫产手术中将全面推广和使用改良横切口子宫下段.
作者:钱卫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对针灸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组得到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超短波电疗治疗,而观察组则给予针灸分期治疗.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达到92.00%,而对照组为72.00%,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更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观察治疗后面神经麻痹程度分级评分为(90.05±3.16),对照组为(72.34±2.77),观察组的评分明显占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灸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可取得较为显著的临床疗效,患者的面神经麻痹程度可得到有效改善,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应用和推广.
作者:阮建如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究对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应用地塞米松联合鼓膜穿刺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87例自2016年4月至2017年8月间在我院接受分泌性中耳炎诊治的患者,将所选对象分为对比组和研究组,对比组患者应用鼓膜穿刺治疗方式,探究组患者同时配合应用地塞米松联合鼓膜穿刺治疗.结果:探究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5.45%,对比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74.42%,探究组患者临床有效率明显更佳,2组治疗效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探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09%,对比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23%,探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应用地塞米松联合鼓膜穿刺治疗临床可取得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有助于加快患者听力恢复.
作者:赵智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的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其恶性程度高,进展快,易复发,预后差,满意的肿瘤细胞减灭术(OPCS)辅以术后铂类联合紫杉醇为基础的规范化疗是卵巢癌的传统治疗模式,能否实现满意的肿瘤细胞减灭术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然而大多卵巢癌发现时已处于晚期(Ⅲ-Ⅳ期),多数无法实行满意的肿瘤细胞减灭术.故有学者提出对于晚期卵巢癌新辅助化疗的概念,即先化疗,再行减瘤手术,从而提高手术成功率,改善预后.现本文将新辅助化疗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王玉琼;聂影;叶辉;周亭亭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磷酸肌酸钠联合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收治的120例病毒性心肌炎的患儿,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在对照组常规综合治疗,保护心肌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磷酸肌酸钠联合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两组治疗过程中均进行护理配合,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改善.心电图的变化、结果:无论在临床疗效还是心功能指标改变、心电图变化,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同时运用磷酸肌酸钠联合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好,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时静;朱亚平;王馨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早期优质护理干预对鼻咽癌患者调强适形放疗副作用的预防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接受调强适形放疗的53例鼻咽癌患者为观察对象(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6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27例患者实施早期优质护理干预,观察两组鼻咽癌患者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皮肤损伤发生率、黏膜损伤发生率及全身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两组鼻咽癌患者指标差异较为显著(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针对调强适形放疗的鼻咽癌患者实施早期优质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预防放疗副作用的发生.
作者:吴丽君;叶云婕;陈明华;陈丽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巩膜池内巩膜瓣反折联合羊膜植入术与小梁切除联合羊膜植入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资料,评价两种不同术式之间的疗效.方法:将50例(50眼)抗青术后高眼压患者随机分组,施行巩膜池内巩膜瓣反折联合羊膜植入术24例(24眼),施行小梁切除联合羊膜植入术26例(26眼),随访6个月并将术前与术后的眼压,并发症,滤过泡形态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术后眼压均有明显下降,较术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周时两组的有效率分别是100%(巩膜瓣反折组)及80.8%(羊膜组)(p=0.028).1月时为75% 和61.5%(p=0.080).3月时83.3% 及65.4%(p=0.020).6月时有效率分别是62.5% 和57.7%(p=0.127).结论:两种术式治疗难治性青光眼均有显著疗效.相对来说,巩膜池内巩膜瓣反折联合羊膜植入术在控制难治性青光眼眼压方面更为有效.
作者:宋森;陈琛;王玉芬;岳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阴道超声联合腹部B超在宫外孕诊断上的应用价值,以期为宫外孕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9月经手术或保守治疗确诊的102例宫外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我院彩色超声诊断仪行腹部B超及阴道超声检查,将阴道超声检查结果、腹部B超检查结果及二者联合检查结果相比较,对比它们的确诊率.结果:阴道超声联合腹部B超的确诊率为95.1%,阴道超声的确诊率为87.3%,腹部B超的确诊率为80.4%,可见阴道超声联合腹部B超的确诊率明显高于单独使用阴道超声或单独使用腹部B超的确诊率,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阴道超声与腹部B超联合应用于宫外孕患者临床诊断中,可显著提高诊断准确率,为早期诊断与治疗提供重要依据,应用价值高,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刘新春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分析骨折内固定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84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按照手术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各42例.研究组行骨折内固定术,对照组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对比手术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优良率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疗效更佳,安全性更高,可推广应用.
作者:罗明高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在基层卫生院,对发病隐匿的直肠癌患者,采用肛门指诊结合B超探查的方法,可早期发现病变,尤其是位置较深的病变.两者联合运用简便快捷,十分适合于基层医疗单位.
作者:林美松;任吉民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2例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纳入时间为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将其随机分为2组:开腹手术治疗31例作为对照组,腹腔镜手术治疗31例作为试验组,评定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用时差异不大,但试验组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2%,低于对照组发生率22.6%,差异显著(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急性阑尾炎疗效优于开腹手术,能缩短恢复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值得推广.
作者:叶乃富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血清D-二聚体与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72-4(CA72-4)联合检测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将100例胃癌患者为(A组)、50例胃良性疾病患者为(B组)、50例健康体检者为(C组),通过免疫比浊法及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三组的血清D-二聚体、CEA、CA72-4水平.结果:A组患者上述3项指标均高于B组和C组(P<0.05).Ⅱ期胃癌患者的血清CA72-4和Ⅲ、Ⅳ期胃癌患者的上述3项指标均高于C组(P<0.05).CEA+CA72-4+D-二聚体联合检测的胃癌诊断灵敏度高(91.00%).结论:胃癌患者血清D-二聚体、CA72-4、CEA水平随肿瘤临床分期的进展而明显升高.其中,D-二聚体阳性检出率高,与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可进一步提高胃癌诊断灵敏度.
作者:盛玉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分析整体护理和循证护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用我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医治的肿瘤患者86例,以数字随机划分的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比组,对比组的43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法,观察组43例患者在整体护理的条件上加用循证护理的方法,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缓解情况与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疼痛评分低于对比组,比较两组患者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比组,比较两组患者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和循证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有助于缓解患者术后疼痛症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徐小梦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颅脑损伤合并高钠血症患者的入液量、含钠液体及脱水剂的用量与血钠恢复时间的相关性,为该组患者的临床液体治疗提供循证依据.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横断面调查研究.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三所三甲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33例颅脑损伤合并高钠血症患者的基本资料;出现高钠血症当天的临床资料(简称临床资料);出现高钠血症后3d中,平均每天(简称3d)的总入液量(静脉输液量加消化道摄水量)、静脉输液量、含钠液体摄入、脱水剂使用,以及血钠异常的持续时间等,探索该人群入液量、含钠液体的摄入及脱水剂的用量与血钠值的恢复时间的相关性.结果:本组患者血钠恢复时间为6.61±6.20天,长49天,少3天;含Na液体及甘露醇的用量与血钠恢复时间呈负相关(P<0.05);发生高钠血症后连续3d的血钠均值与血钠恢复时间呈正相关.结论:伴高钠血症的颅脑损伤患者的入液量、含钠液体的摄入及脱水剂的用量与血钠恢复时间具有相关性,临床医护人员应综合考量颅脑损伤伴高钠血症患者的病情,及早制定适当的补液方案.
作者:骆海燕;许丽;汪小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究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骨折的手术室护理要点.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09月~2017年10月,纳入的72例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给予治疗,随机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强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疼痛程度、感染率、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在疼痛度、切口感染率,均低于参照组,差异较大,P<0.05;且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参照组,对比差异较大,P<0.05.结论:对实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的腰椎骨折患者,给予强化手术室护理,可以缓解患者疼痛、控制切口感染、提高护理满意度,保障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叶万敬;张华仕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YY语音平台在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0名在岗护士为培训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授课方法,实验组采用YY语音平台授课.结果:实验组护士的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问卷调查实验组护士对YY语音平台授课的评价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YY语音授课为护士学习提供了自主性和选择性,拓展了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作者:王奋红;吴旭友;王奋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应用于结核病防治护理程序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90例结核病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研究组(n=48)与参照组(n=42),参照组给予常规防治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常规防治护理干预基础上加予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经健康教育干预后,研究组健康知识掌握的评分情况以及治疗依从性评分研究组均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结核病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度及治疗依从性,临床护理效果确切.
作者:黄丽坤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通脉散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型)患者198例按就诊时间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99例和对照组99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脉散加减治疗,两组均以两周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与心电图疗效.结果:临床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及中医症候疗效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脉散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型)疗效显着.
作者:罗良升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小儿高热惊厥的危险因素及针对性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6月就诊于我院的高热惊厥的患儿50例,平均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25例.常规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儿实施针对危险因素的护理干预.观察护理的效果.结果:25例患儿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后,惊厥持续时间和神志恢复时间缩短(p<0.05),体温下降较快(p<0.05),复发较少(p<0.05).结论:针对小儿高热惊厥的主要的危险因素,给予患儿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不仅有助于患儿体温的下降,还缩短了患儿惊厥持续时间和神志恢复的时间、减少了患儿高热惊厥的复发.
作者:周菊芬 刊期: 201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