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阶段性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李璐

关键词:阶段性护理干预, 小儿, 高热惊厥
摘要:目的:探究小儿高热惊厥治疗中应用阶段性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83例高热惊厥患儿分组护理,对照组37例患儿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儿46例采取阶段性护理干预,对护理效果对比分析.结果:退热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组间比较,对照组患儿均长于观察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患儿复发率为13.51%高于观察组患儿复发率2.17%,统计学差异十分显著(X2=3.932,P<0.05).结论:阶段性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治疗中应用,缩短了患儿退热和住院时间,降低了复发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家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小剂量咪哒唑仑用于无痛人流复合麻醉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无痛人流患者采用小剂量咪哒唑仑复合芬太尼、丙泊酚麻醉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6月~2017年8月期间接收的86例无痛人流手术患者作为麻醉对象,以随机数字分组法将86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2组,观察组43例无痛人流患者均采用小剂量咪达唑仑复合丙泊酚、芬太尼麻醉方案,对照组43例患者则给予丙泊酚、芬太尼联合麻醉方案,对比2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差异.结果:经不同麻醉方案干预下,观察组43例患者各项麻醉指标显著优于同期对照组患者,麻醉效果相应较好,组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无痛人流手术患者,采用小剂量咪哒唑仑复合芬太尼、丙泊酚麻醉方案,具有确切的麻醉效果,能够良好促进手术进展,值得临床综合应用推广.

    作者:周济世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健康体检静脉采血晕针的原因及护理干预

    目的:分析健康体检者静脉采血发生晕针的原因,探讨预防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健康体检中心行健康体检采血时发生晕针3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7例晕针者主要原因有心理、环境、采血体位、性别和年龄、疼痛刺激和护理人员等有关,通过及时、有效的对症处理,37例晕针者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加强对体检者的健康宣教工作,及时进行心理疏导,根据受检者体质采取合适的采血体位,提高护理人员的操作技术水平及改善采血室环境等是预防采血晕针发生重要措施.

    作者:成丽;林燕;石美龙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改良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在妇产科剖宫产中应用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改良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在妇产科剖宫产中的应用效果,进一步提升产科剖宫产手术效率和病人手术满意度.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开始后的一年半内,在本院接受过剖宫产手术的30位产妇.并将其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将对照组安排为腹部横切口子宫下段剖,观察组安排改良横切口子宫下段,然后对两组的实际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在术中,观察组手术持续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都要要低一些,存在差异,在统计学中的意义成立(P<0.05).结论:产科剖宫产手术中将全面推广和使用改良横切口子宫下段.

    作者:钱卫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内分泌护理中糖尿病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内分泌护理中糖尿病健康教育的实施措施及实施效果.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86例糖尿病患者分为2组,分别接受常规内分泌科护理(对照组43例)及该护理基础上的糖尿病健康教育(观察组43例),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h血糖水平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均明显降低,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分泌科护理基础上实施糖尿病健康教育对降低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有积极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李俊陶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与氢氧化钙糊剂治疗窦道型根尖周炎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盐酸米诺环素软膏与氢氧化钙糊剂治疗窦道型根尖周炎的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78例分为两组,每组39例.对照组给予氢氧化钙糊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窦道闭合时间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联合氢氧化钙糊剂治疗效果理想,可明显缩短窦道闭合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刘佳宏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孕期营养指导在围产期孕妇保健中的应用价值评析

    目的:探讨孕期营养指导在围产期孕妇保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5月80例围产期孕妇分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营养指导组加强孕期营养指导.比较两组保健护理满意水平;蛋白质、各类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摄入水平;孕期贫血等不良现象发生率.结果:营养指导组保健护理满意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营养指导组蛋白质、各类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摄入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营养指导组孕期贫血等不良现象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孕期营养指导在围产期孕妇保健中的应用价值高,可增加孕期蛋白质、各类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摄入水平,减少孕期贫血等不良现象发生率,提升护理满意度.

    作者:王赛萍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髓内钉内固定治疗伴外侧壁损伤的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研究

    目的:讨论股骨粗隆间骨折伴外侧壁损伤采用髓内钉实施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股骨粗隆间骨折伴外侧壁损伤患者72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6例.对照组实施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组实施髓内钉内固定手术.结果:治疗组术后并发症仅有2例,少于对照组的5例;骨科治疗总及格率94.4%,对照组为69.5%.上述观察指标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股骨粗隆间骨折伴外侧壁损伤采用髓内钉实施内固定手术治疗,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恢复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严继东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社区护理人员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中的重要性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师、护士等人员组成的专业团队,以签订服务协议的形式为社区居民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卫生与健康服务.有大量实践证明,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现阶段保障居民健康的主要途径之一,是促进基层首诊和分级诊疗,逐步构建科学合理就医新秩序的重要途径.结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群众提供长期签约式服务,减轻群众医疗费用负担,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

    作者:李会凤;董天红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放化疗综合治疗局限期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预后观察

    目的:探究临床治疗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过程中,应用放化疗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并观察预后情况,为临床肿瘤治疗奠定基础.方法:自我院2013年6月-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85例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患者,对比患者应用不同治疗措施进行治疗并观察临床效果及预后情况.结果:予以不同治疗方案后,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86.67%,39/45)显著高于对照组(55.0%,22/40),差异显著(P<0.05).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显著.结论:临床治疗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过程中,应用放化疗综合治疗有利于治疗效果的提升,延长生存期,且安全可靠,应广泛推广.

    作者:义维丽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奥司他韦临床使用问题探讨

    奥司他韦是近年来临床用于流感治疗与预防的热门药物,本文就奥司他韦在流感用药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来静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观察门诊应用多样化诊间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效果

    目的:观察分析门诊应用多样化诊间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法将2017年1月份——2017年8月份门诊接治的高血压患者122例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流程,观察组患者实施多样化诊间健康教育,统计两组治疗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依从总优良率为98.36%(60/61),较比对照组86.89%(53/61)的优良率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较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门诊接治的高血压患者实施多样化的诊间健康教育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的依从性,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值得推广.

    作者:焦凤影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应用于粘连性肠梗阻治疗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观察腹腔镜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78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9例.对照组行常规开腹术,观察组行腹腔镜粘连松解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效果理想,可明显改善粘连程度,且创伤性小,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白红亮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传统切除术与小切口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的临床应用效果比较

    目的:对比传统切除术与小切口切除术治疗阑尾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取我院50例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实施传统切除术治疗,观察组25例实施小切口切除术治疗.结果:观察组阑尾炎患者住院时间(10.5±2.01)天、伤口拆线天数(3.52±0.55)天、下床活动时间(2.45±0.26)天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阑尾炎患者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切口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传统切除术与小切口切除术治疗阑尾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对比后,小切口切除术治疗效果更具优势,值得应用.

    作者:唐卓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胃癌患者术前胃镜活检病理与外科术后病理的比较分析

    目的:观察胃癌患者术前胃镜活检病理与外科术后病理的诊断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2015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103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于术前实施胃镜活检(对照组),术后行病理检查(观察组),比较两组诊断结果.结果:(1)观察组病理诊断准确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两组对乳头腺癌、黏液腺癌、印戒细胞癌以及管状腺癌病理类型诊断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两组疾病分化程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术前胃镜活检与术后病理诊断胃癌的结果存在明显差异,但临床中仍需将两者相互结合实施诊断.

    作者:孙翔燕;孙迎燕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钙在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治疗中的应 用疗效对比

    目的:了解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钙在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47例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作对照组,给予10mg瑞舒伐他汀钙治疗;另选取47例相同疾病老年患者作研究组,给予20mg瑞舒伐他汀钙治疗,对比两组患者采用不同剂量药物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1)研究组患者用药后血脂水平下降更明显,高密度脂蛋白(HDL-C)指标水平上升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2)结论:大剂量瑞舒伐他汀钙片在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治疗中效果显著,利于血脂水平的控制,安全性高.

    作者:陈蕴;黄洁文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术中保温护理在降低胃癌根治术后手术野感染的作用

    目的:探讨术中保温护理在降低胃癌根治术后手术野感染(SSI)的作用.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胃癌根治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手术护理,实验组患者给予术中保温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过程中出血量、术毕体温、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各恢复指标情况以及术后SSI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下床时间和出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患者术毕体温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SSI发生率为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保温护理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可促进患者术后康复,降低患者术后SSI风险.

    作者:吴瑜玉;阮飞玲;张秀芹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分析

    目的:分析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价值.方法:抽取2016年1月到2017年12月于本院实施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50例患者,将其按照个人意愿纳入干预组与常规组(n=25).为所有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护理焦虑与抑郁评分比较无显著区别,护理后干预组患者的焦虑与抑郁评分降低幅度更加显著,组间差值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常规组患者,数值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围手术期干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数据比较显著低于常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0%,组间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围手术期心理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升患者的护理质量满意度,且有助于预防患者各类并发症的产生,护理干预价值较高.

    作者:陆雅洁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对创伤性休克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影响

    目的:探究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对创伤性休克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20例创伤性休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下分析,开展院前急救护理干预的6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未开展院前急救护理干预的60例患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抢救成功率.结果:实验组抢救介入时间、MODS发生率、死亡率、抢救成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创伤性休克患者中开展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护理干预,能够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抢救时间,促使抢救成功率的提高,降低死亡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预后质量,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李春雨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疼痛控制护理对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VAS评分及负性情绪的 影响

    目的:探讨在老年髋部骨折手术中采用疼痛控制护理对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骨一科收治的行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6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疼痛控制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VAS评分及负性情绪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VAS评分、SAS和SD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髋部骨折手术中采用疼痛控制护理能有效缓解患者负面情绪,减轻患者疼痛.

    作者:李岩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光子治疗对胫腓骨骨折患者术前肿胀疗效的研究

    目的:探讨光子治疗对胫腓骨骨折术前肿胀的疗效研究.方法:新入院胫腓骨闭合性骨折患者60例,患者入院后行跟骨牵引,随机分2组,对照组30例,研究组30例,观察伤后第1天、第2天、第3天、第5天小腿围周径、疼痛(VAS)、肿胀度.结果:伤后第3天、第5天研究组患肢小腿围周径相对健侧明显减小,肿胀减轻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光子治疗对胫腓骨骨折术前肿胀的消除有意义.

    作者:吴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家庭医药杂志

家庭医药杂志

主管:广西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西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