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仁健
目的:分析妊娠合并糖尿病围术期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30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设为观察组,给予剖宫产术后护理干预措施;取2013年9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妊娠合并糖尿病30例患者作为参照组.将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妊娠结局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血糖改善程度优于参照组,P<0.05;而观察组发生并发症情况少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提供护理干预对其围产期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控制血糖,减少围产期母婴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何隽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首针接种情况.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松原市沿江社区2013~2015年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首针接种情况,对相关资料进行总结分析,为今后社区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本社区463例新生儿中,乙型肝炎疫苗首诊接种者共458例(98.92%),首针及时接种者450例(97.19%),首针未接种者5例(1.08%);2013年、2014年、2015年首针接种率分别为97.32%、99.31%、99.51%;新生儿于住院分娩的及时接种率为99.12%,未住院分娩的及时接种率为88.89%;在所有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未接种原因中,新生儿疾病占60%,为主要原因,早产低体重与外地出生后转入为次要原因.结论:2013~2015年本社区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首针接种率较高,但对于接种工作仍不可松懈,各卫生服务中心需加强相关方面的临床工作,进一步提高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
作者:宋娜;周丽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磷酸肌酸钠联合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收治的120例病毒性心肌炎的患儿,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在对照组常规综合治疗,保护心肌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磷酸肌酸钠联合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两组治疗过程中均进行护理配合,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改善.心电图的变化、结果:无论在临床疗效还是心功能指标改变、心电图变化,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同时运用磷酸肌酸钠联合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好,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时静;朱亚平;王馨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黄疸应用茵栀黄口服液与妈咪爱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产科出生的94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参照数字随机表方法将其分为甲乙两组(n=47),甲组患儿应用茵栀黄口服液进行治疗,乙组患儿在甲组患儿基础上辅以妈咪爱进行治疗,对比甲乙两组患儿治疗疗效、黄疸消退时间及再住院率情况.结果:乙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甲组,组间差异较大(P<0.05);乙组患儿的黄疸消退时间及再住院率情况与甲组患儿相比,组间差异较大(P<0.05).结论:新生儿黄疸患儿应用茵栀黄口服液与妈咪爱联合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旦长芬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分析帕罗西汀与米氮平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心理门诊患者50例经检查确诊为抑郁症,对所有患者进行数字表法随机分组,每组患者25例,患者入院治疗后现进行心理治疗,对照组在上述心理治疗上给予米氮平治疗,观察组在上述心理治疗上给予帕罗西汀联合米氮平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6周时间.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汉密尔顿评分比较,在治疗后第1、2、4、6周观察组抑郁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同时期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抑郁量表评分随着时间逐步下降,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心理疗法治疗上应用米氮平联合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临床效果优于单独治疗效果,并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可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何彬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对首剂不同剂量奥美拉唑对老年胃溃疡合并出血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自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6例老年胃溃疡合并出血患者作为此次的探究对象,采用随机方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3例,给予对照组患者进行首剂常规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首剂大量奥美拉唑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溃疡恢复状况和出血现象停止时间,以及停止效果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等.结果: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并未出现并发症,观察组患者的止血有效率,两组患者数据有明显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胃溃疡合并出血可以采用首剂大量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可以将患者出血停止时间缩短,溃疡恢复情况良好,于其他药物治疗相比安全性较高,值得借鉴使用.
作者:曾佑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对比传统切除术与小切口切除术治疗阑尾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取我院50例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实施传统切除术治疗,观察组25例实施小切口切除术治疗.结果:观察组阑尾炎患者住院时间(10.5±2.01)天、伤口拆线天数(3.52±0.55)天、下床活动时间(2.45±0.26)天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阑尾炎患者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切口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传统切除术与小切口切除术治疗阑尾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对比后,小切口切除术治疗效果更具优势,值得应用.
作者:唐卓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以利于针对性治疗.方法:选取我院确诊的22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根据AHI监测结果将220例患者分为高血压组(98例)、A组(40例)、B组(43例)C组(39例),分析对比四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及监测结果,运用多元逐步回归模型,得出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患者年龄、BMI、性别、早发心血管疾病及空腹血糖等是高血压合并OSAHS的危险因素.结论:绝大多数高血压合并OSAHS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肥胖、高血糖及高血脂等心血管危险因素,虽然其危险因素较多,但根据研究结果积极做好相关防治,可降低其发生率及危险率.
作者:黄雨婷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究观察全科护理对神经外科老年病护理能力提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老年患者84例,并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2例,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42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全科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明显较对照组高,且P<0.05,两组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给予神经外科老年患者全科护理,可有效增强患者护理总有效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姜宝芬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气道护理中作用.方法:通过对2015年2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神经外科治疗的90例气管切开术后患者随机分组,,每组均为4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满意度100.0%同对照组86.67%比较明显提高,并发症发生率15.56%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患者应用循证护理可提高患者满意度,改善临床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兰;谈雅琼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联合厄贝沙坦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为后续的临床治疗提供方法参考.方法:将近2年收治的35例风湿性心脏病的患者按照患者和家属的意愿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采取美托洛尔+厄贝沙坦,比较两组疗效.结果:研究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组心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不良反应差异不显著.结论:采取美托洛尔联合厄贝沙坦联合治疗风湿性心脏病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
作者:戴新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长效干扰素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方法:观察目标为6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为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所收治的,依据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其中对照组患者的治疗药物是恩替卡韦,实验组患者的治疗药物是长效干扰素与恩替卡韦,对照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生化指标、免疫功能、乙肝e抗原转换率、HBV-DNA的转阴率与突破率).结果:经过药物治疗后,相比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用恩替卡韦与长效干扰素的疗效更加的显著,表现为实验组患者的免疫功能明显升高,HBV-DNA的转阴率更高、HBV-DNA的突破率更低,这就表明在统计学方面存在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治疗中,采取长效干扰素集合恩替卡韦治疗,可以明显的改善患者的乙型肝炎效果及免疫功能,能够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作者:蒋锋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后循环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后并发症的对症护理干预效果.方法:抽取至我院就诊的后循环动脉狭窄患者86例(2016.3.10-2017.3.10),对所有患者给予支架置入术进行治疗,其中对常规组给予一般护理,对实验组给予对症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与常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1.63%与39.53%,P<0.05;术后实验组患者的MRS与BI评分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后循环动脉狭窄患者采取对症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便于促进身体的早日康复.
作者:徐一鸣;詹慧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情志护理和饮食调护在食道癌化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5月本科接诊的食道癌化疗患者30例,采用数字抽签法将之随机分成两组:A组和B组各15例.两组都实行常规护理,A组同时加用情志护理和饮食调护措施.综合分析两组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并对其作出比较.结果:A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明显比B组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积极对食道癌化疗患者施以情志护理和饮食调护,可有效改善其生活质量,提高预后效果.
作者:朱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究食管癌患者放射治疗期间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本院在2015年06月~2016年08月,纳入的86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在进行放射治疗时,文化层次、生理、心理等层次展开评估,针对患者在治疗期间,皮肤干湿反应、放射性食管炎、骨髓抑制等,其他不良反应,分阶段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在86例研究对象中,除1例因出现食管穿孔、转入介入科室,进行食管支架手术之外,其余患者均以康复并出院.结论:对食管癌患者来讲,针对不同的放射治疗阶段,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预防各类不良反应出现的概率,提高患者治愈率.
作者:叶建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5月我院住院收治肺炎患儿92例随机分为联合组(布地奈德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46例)和常规组(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46例),比较两组患儿症状消退时间及疗效.结果:联合组患儿治疗效果显著于常规组[97.83%vs.82.61%,P<0.05].联合组患儿咳嗽、发热、血象、肺部湿啰音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常规组(P<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氨溴索雾化治疗小儿肺炎缩短患者症状、体征改善时间,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郑雪莹;张余转;游海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对重度抑郁患者电休克治疗前后焦虑程度的影响.方法:2016年08月到2017年05月期间行电休克治疗的80例重度抑郁患者,随机分为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0人,对照组接受电休克治疗的常规护理,实验组除了常规护理外,给予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电休克治疗前后的焦虑程度.结果:电休克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电休克治疗后,实验组的焦虑评分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可以缓解重度抑郁患者在电休克治疗后存在的焦虑情绪.
作者:张佰乐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2017年我院100例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观察组行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比较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效果显著.
作者:税惠群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手术腰硬联合麻醉和全身麻醉的效果.方法:随机将10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均为50例;对照组患者全身麻醉,实验组选择腰硬联合麻醉,对麻醉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实验组的低血压发生显著高于对照组,高血压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在心动过缓、缺氧发生率方面,对照组和实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肺部感染、头晕嗜睡以及恶心呕吐发生率以及术后VAS评分方面,实验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手术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和全身麻醉均能取得比较理想的镇痛和麻醉效果,但是和全身麻醉相比较,腰硬联合麻醉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镇痛效果更理想.
作者:李清宇;冯正勇;王海红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分析研究胫骨平台骨折采用血府逐瘀汤联合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1月在我院接收的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共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之上采取壮筋续骨汤治疗,根据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进行判定,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给予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病人的临床优良率为73.53%,对照组为50%,观察组的治疗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联合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可以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可以有效促进病情恢复和预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蒋晓伟 刊期: 201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