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关于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心血管 危险因素分析

黄雨婷

关键词:高血压, 合并,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危险因素
摘要:目的: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以利于针对性治疗.方法:选取我院确诊的22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根据AHI监测结果将220例患者分为高血压组(98例)、A组(40例)、B组(43例)C组(39例),分析对比四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及监测结果,运用多元逐步回归模型,得出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患者年龄、BMI、性别、早发心血管疾病及空腹血糖等是高血压合并OSAHS的危险因素.结论:绝大多数高血压合并OSAHS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肥胖、高血糖及高血脂等心血管危险因素,虽然其危险因素较多,但根据研究结果积极做好相关防治,可降低其发生率及危险率.
家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香菇多糖联合顺铂治疗肺癌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肺癌胸腔积液患者应用香菇多糖联合顺铂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共计60例,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行香菇多糖联合顺铂治疗、单一顺铂治疗.分析组间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缓解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较更低,且临床缓解率更高,P<0.05,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对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实施香菇多糖联合顺铂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作者:郑声琴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钙在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治疗中的应 用疗效对比

    目的:了解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钙在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47例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作对照组,给予10mg瑞舒伐他汀钙治疗;另选取47例相同疾病老年患者作研究组,给予20mg瑞舒伐他汀钙治疗,对比两组患者采用不同剂量药物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1)研究组患者用药后血脂水平下降更明显,高密度脂蛋白(HDL-C)指标水平上升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2)结论:大剂量瑞舒伐他汀钙片在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治疗中效果显著,利于血脂水平的控制,安全性高.

    作者:陈蕴;黄洁文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奥司他韦临床使用问题探讨

    奥司他韦是近年来临床用于流感治疗与预防的热门药物,本文就奥司他韦在流感用药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来静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俱乐部模式的健康教育对提高乳腺癌防治效果的探讨

    目的:分析俱乐部模式的健康教育对提高乳腺癌防治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200例本院诊断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以及乳腺增生的患者,根据健康教育的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则采取俱乐部模式的健康教育.随访2年观察两组患者乳腺癌发生率,同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评价两组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结果:随访2年中,观察组无一例患者出现乳腺癌,对照组有4例患者经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为乳腺癌,观察组乳腺癌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俱乐部模式的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乳腺癌防治效果,提高患者对于健康教育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史思达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麻醉护士对自控镇痛泵使用患者的健康教育

    目的:探讨麻醉护士对自控镇痛泵使用患者的健康教育方法.方法:对300例自控镇痛泵使用患者通过术前和术后两个访视时间进行健康教育.结果:麻醉护士对自控镇痛泵使用患者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对疼痛认知和自控镇痛泵使用方法有了更详细全面了解.结论:麻醉护士通过术前和术后对自控镇痛泵使用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对术后镇痛效果的满意度.

    作者:周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综合护理模式对胸部创伤患者肺部感染情况的预防效果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模式对胸部创伤患者肺部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7年7月期间接收的76例胸部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分组法将76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2组,对照组38例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38例患者均实施综合护理模式,观察2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差异.结果:经不同护理模式干预下,观察组38例胸部创伤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患者,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胸部创伤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模式,可显著降低患者肺部感染情况,强化患者的预后康复水平,值得临床综合应用.

    作者:许碧珍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在临床见习带教中应用三明治教学法的探讨与评价

    目的:对三明治教学方法的应用要点以及教学效果进行详细探究.方法:选取本院中西医结合参加毕业前实习的五年全日制医学生100名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将所有医学生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名.对照组医师查房采用案例教学法,观察组医师查房采取三明治教学法.在对两组医学生实施不同的教学方式后,组织医学生进行自我能力评价.结果:观察组学生各项能力提升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学生,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明治教学法教学效果优于案例教学法,医学生满意度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肖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荆门市某社区居民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了解荆门市某社区脑卒中危险因素分布情况,为社区脑卒中高危人群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荆门市某社区538例居民进行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高危人群判定标准为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升高(甘油三酯≥2.26 mmol/L)、房颤、肥胖、缺乏锻炼、吸烟、脑卒中家族史8项中满足3项及以上;或脑血管功能检测评分在75分以下.分析该地区脑卒中发病危险因素的分布情况.结果:538例中,共筛查出244例脑卒中高危者,其中脑血管功能检测评分<75分198例(36.8%).所占比例较高的危险因素依次为高血压(170例,69.67%)、 超重或肥胖(113例,46.31%)、血脂升高(53例,21.72%)、吸烟(51例,20.90%)、家族史(44例,18.03%)、糖尿病(42例,17.21%).结论:荆门市某社区脑卒中发病危险因素主要为高血压、肥胖、吸烟、血脂升高和糖尿病.

    作者:杨艳丽;薛晓英;郑学香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加味补中益气汤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骨质疏松患者接受加味补中益气汤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时间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骨质疏松患者40例,根据其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钙尔奇加阿法骨化醇治疗,实验组采用加味补中益气汤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结果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骨质疏松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0.00%),P<0.05;实验组治疗后的骨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骨质疏松患者接受治疗的过程中,给予其加味补中益气汤,可以促进其症状的改善,安全有效.

    作者:孙权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α-酮酸联合低蛋白饮食对老年慢性肾脏病患者肾功能与营养状 态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究老年慢性肾脏病患者接受α-酮酸联合低蛋白饮食医治干预对其肾功能与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医治的老年慢性肾脏病患者120例,选取时间为2016年5月-2017年6月,根据其就诊顺序的差异将患者分成2组.对照组患者接受低蛋白饮食医治;实验组患者接受α-酮酸联合低蛋白饮食医治干预.对比2组患者经医治干预后的肾功能与营养状态的改善程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BIM、Alb、SCr以及eGFR水平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慢性肾脏病患者接受α-酮酸联合低蛋白饮食医治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肾功能水平以及营养状态,临床效果明显.

    作者:顾红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股骨近端髓内钉和近端锁定板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比较股骨近端髓内钉和近端锁定板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2月间因单侧股骨转子下骨折住院行近端髓内钉及锁定板内固定治疗的患者,共32例,19例采用髓内钉内固定,13例采用锁定板内固定,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三日VAS评分、住院时间、Harris评分,并将所记录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之间存在着统计学差异,而术后三日的VAS评分、住院时间及术后一年的Harris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股骨近端髓内钉和近端锁定板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时,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髓内钉占优,而临床疗效两者无明显差异.

    作者:谢凌寒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健康教育路径对初产妇母乳喂养的影响分析

    目的:评价健康教育路径对初产妇母乳喂养的影响程度,方法:选取100例初产妇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取规范化健康教育,通过对初产妇进行产褥期的饮食保健、母乳喂养的科学方法、新生儿护理特点等健康教育,分析评估健康教育对母乳喂养的影响程度,结果:通过规范培训前后产妇对新生儿生理特点、护理方法、母乳喂养知识和技能等评分较对照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规范健康教育培训,初产妇对新生儿护理知识、母乳喂养的认知等基本知识和技能得到显著提高,可以提高母乳喂养率和质量.

    作者:孙蓓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剖宫产后瘢痕子宫产妇23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分娩方式不同分成观察组(经阴道分娩组)10例和对照组(剖宫产组)13例,对两组产妇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产后出血量、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产妇的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选择经阴道分娩方式可以减少术中及术后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对于符合经阴道分娩指征的产妇应尽量选择此种分娩方式.

    作者:宋秀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某院血培养阳性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分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不同菌种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选择120例血流感染患者,分析和研究其临床特征.结果:120例血流感染病原体中,念珠菌41株(34.2%),发热时寒战的发生频率依次为念珠菌组>G-杆菌组>G+球菌组;G-杆菌组PCT高,念珠菌组与G+球菌组无明显差异.结论:念珠菌、革兰阴性杆菌及革兰阳性球菌均是血流感染常见致病菌,重视病原学调查的同时应根据临床特征采取经验性治疗,以降低血流感染病死率.

    作者:史磊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创伤性脾破裂的诊治体会

    目的:总结创伤性脾破裂的诊治体会.方法:抽取2015年9月到2017年10月48例创伤性脾破裂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24)与实验组(n=24),对照组予以保守治疗,实验组予以微创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的临床总治愈率与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95.83%与8.33%,对照组的分别为54.17%与58.33%,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治疗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的治愈率,并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对患者具有重要意义,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成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布地奈德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5月我院住院收治肺炎患儿92例随机分为联合组(布地奈德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46例)和常规组(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46例),比较两组患儿症状消退时间及疗效.结果:联合组患儿治疗效果显著于常规组[97.83%vs.82.61%,P<0.05].联合组患儿咳嗽、发热、血象、肺部湿啰音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常规组(P<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氨溴索雾化治疗小儿肺炎缩短患者症状、体征改善时间,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郑雪莹;张余转;游海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乳腺癌术后患者的生活事件压力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患者的生活事件压力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7年8月于我县妇幼保健院治疗的16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以上患者进行为期两年的随访,采用SRRS量表、PTSD-SS量表对患者进行评分,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对术后患者生活事件压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总结.结果:乳腺癌术后患者生活事件压力状况与病程、癌症分级、婚姻状况相关.结论:医务工作者应该针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生活事件的压力源和影响因素,实施对症心理护理干预,以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社会适应能力.

    作者:林勇;任锐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右美托咪定对异氟醚麻醉患者围手术期躁动、寒战、苏醒延迟等 不良反应的影响

    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对异氟醚麻醉患者围手术期间出现的寒战、躁动和苏醒延长等不良症状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脊柱手术治疗的患者64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输注,观察差组给予右美托咪定输注.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开始5min(T2)、30min(T3)、1h(T4)、完成手术(T5)等时间异氟醚呼气的有效浓度、患者苏醒时间等不良反应,以及患者气管插管前(T0)、气管拔管前(T6)、气管插管后即刻(T1)、气管拔管后即刻(T7)等时刻的血流动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在T3、T4、T5时间段异氟醚呼气浓度都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不良症状表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进行异氟醚全麻患者进行右美托咪定药物治疗,能够降低患者异氟醚呼气末浓度,并能够加快患者苏醒,减少患者出现寒战和躁动等不良症状.

    作者:王洁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综合康复护理对脊柱骨折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 探析

    目的:探析综合康复护理对脊柱骨折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方法:将2015年3月~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脊柱骨折手术患者当作本次研究的对象,并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研究组采用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下肢的疼痛发生率、下肢肿胀度、住院时间以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下肢疼痛发生率(10.00%)低于对照组(30.00%),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5.00%)也比对照组(20.00%)低,差异均较为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和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下肢肿胀度较低,住院时间较短,差异明显,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骨折手术患者术后采用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可缓解患者的疼痛,缩短住院时间,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较低,预防效果较好.

    作者:牛雪莲;童文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ICU诊断及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ICU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在2015年5月2017年11月期间从我院选取100例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50例,对照组采用对症治疗,而在观察组中则在采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美托洛尔+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在接受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脏NYHA分级、B型钠尿肽、左心室射血分数均有所改善,且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改善情况明显较优(P<0.05).结论:在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中应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美托洛尔+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进行治疗,不仅疗效明显,而且有助于患者心功能的改善,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黎曦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家庭医药杂志

家庭医药杂志

主管:广西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西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