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香菇多糖联合顺铂治疗肺癌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评价

郑声琴

关键词:香菇多糖, 顺铂, 肺癌, 胸腔积液
摘要:目的:探讨肺癌胸腔积液患者应用香菇多糖联合顺铂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共计60例,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行香菇多糖联合顺铂治疗、单一顺铂治疗.分析组间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缓解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较更低,且临床缓解率更高,P<0.05,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对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实施香菇多糖联合顺铂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家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痰热清联合抗菌药物在老年肺部感染中的临床效果及对肺功能 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分析痰热清联合抗菌药物在老年肺部感染中的临床效果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4月在我院收治的老年肺部感染患者68例,随机分成两组,对对照组患者应用痰热清注射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痰热清联合抗菌药物进行治疗,两组疗程均为两周,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治疗结果方面,研究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无显著区别(P>0.05),治疗后研究组FEV1、FEV1%、FEV1%/FVC以及6MWT等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患有老年肺部感染的患者应用痰热清联合抗菌药物进行治疗,有效减少患者的临床症状,较快的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依从性高且不良反应少,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杨京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急诊护理全员定位抢救培训在急诊抢救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分析急诊护理全员定位抢救培训在急诊抢救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6年1月我院引入急诊护理全员定位抢救培训模式以来,对培训方式方法进行总结,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和培训前一年相比,急诊抢救成功率明显提升,抢救时间明显缩短,组间比较差异均比较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诊护理人员开展全员定位抢救培训,能够大大提高抢救的效率和技术水平,提升全体护理人员的随机应变能力和突发事件处置能力,从而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为后续治疗、促进患者康复等奠定基础,是一种科学有效的培训模式,具有较高的应用推广价值.

    作者:冒维珍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关于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心血管 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以利于针对性治疗.方法:选取我院确诊的22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根据AHI监测结果将220例患者分为高血压组(98例)、A组(40例)、B组(43例)C组(39例),分析对比四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及监测结果,运用多元逐步回归模型,得出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患者年龄、BMI、性别、早发心血管疾病及空腹血糖等是高血压合并OSAHS的危险因素.结论:绝大多数高血压合并OSAHS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肥胖、高血糖及高血脂等心血管危险因素,虽然其危险因素较多,但根据研究结果积极做好相关防治,可降低其发生率及危险率.

    作者:黄雨婷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薄层螺旋CT扫描肺内单发磨玻璃样结节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薄层螺旋CT扫描肺内单发磨玻璃样结节的效果分析.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6年8月,我院接受的50例胸部CT诊断后发现的单发磨玻璃样结节患者实施临床分析,对其进行单纯磨玻璃结节薄层CT表现与混合性磨玻璃结节薄层CT表现情况评估.结果:单纯磨玻璃结节中,圆形结节为恶性的可能性更大;混合性磨玻璃样结节中,实性部分处于中心位置时的恶性几率更大.结论:薄层螺旋CT扫描中的磨玻璃样结节对诊断肿瘤性质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郭佐胜;任俊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人性化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管理中人性化管理理论运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50例患者,经随机抽签的方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实行人性化护理管理,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纠纷情况,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6.1±1.9)分、96%;(88.1±1.2)分、68%;P<0.05.结论:通过人本管理实现合理、科学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进而全面提升医院对患者的护理质量,进一步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促进医院整体管理得到提高.

    作者:杨巧丽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LIFT与切开挂线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切开挂线术用于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组复杂性肛瘘患者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对照组行切开挂线术治疗.记录两组术后肛门功能、疼痛程度,将所得数据输入SPSS软件后给予相应分析并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中失血量、术后持续疼痛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3d对照组肛门失禁Wexner量表评分较术前显著提高(P<0.05),而研究组该项指标则无变化(P>0.05).结论:应用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复杂性肛瘘效果更优,有利于保障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

    作者:黄海东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美托洛尔结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应用于治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 的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结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应用于治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的价值.方法:数字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63例,分为两组,对照组用美托洛尔治疗,实验组用美托洛尔结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后的LVEF、BNP水平与总有效率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美托洛尔结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用于治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的效果显著,可推广.

    作者:周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男护士焦虑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目的:在于探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的部分男护士工作焦虑情况,分析焦虑原因.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该医院38名男护士进行焦虑情况的问卷调查,以统计软件spss17.0进行分析,以标准分=50分作为界值,判断焦虑情况.结果:调查结果显示,全院38名男护士中有30名测得的标准分大于50分,占总数的79%.针对全院在职男护士所在不同科室、学历、职称、年龄、工龄以及不同婚姻状况等各方面的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该项研究说明,造成该医院全院在职男护士产生焦虑情绪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不同科室造成的影响(所属科室是否需要与病人家属接触沟通),不同学历、职称、年龄、工龄以及婚姻状况等都会与调查对象是否出现焦虑情绪存在一定的联系.

    作者:张志丽;周晓群;唐丽娇;吴冬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手术治疗儿童颅内肿瘤患者的体会

    目的:研究手术治疗颅内肿瘤的临床效果,以提高临床对颅内肿瘤的诊治效率.方法:选取90例2013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颅内肿瘤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颅内肿瘤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以及预后等特征.结果:颅内肿瘤临床主要表现为呕吐、头痛、抽搐、步态不稳等症状,本组患者经诊断后,病理类型主要为星形细胞瘤23例(25.56%),室管膜瘤18例(20.0%),髓母细胞瘤20例(22.22%),生殖细胞肿瘤8例(8.89%),颅咽管瘤10例(11.11%).74例实施肿瘤全切,11例行肿瘤次全切手术,另外5例行大部分切除术,术后并发颅内感染3例,局部积液2例,因呼吸衰竭死亡2例,1例未苏醒,其他均治愈出院.术后放疗48例,患者的1年生存率为82.22%.结论:颅内肿瘤临床表现不具有典型性,可将MRI与CT作为首选诊断方法,手术治疗效果较佳,通过术后放疗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期.

    作者:何俊;袁凌;罗东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老年胃食管反流病莫沙必利与雷贝拉唑联合治疗分析

    目的:研究莫沙必利与雷贝拉唑联合治疗老年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治疗老年胃食管反流病的患者共92例,将其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为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莫沙必利治疗,观察组采用莫沙必利联合雷贝拉唑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后HP感染改善情况.结果:经过8周的治疗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65.22%低于观察组89.13%;观察组治疗后Hp感染率13.04%明显低于对照组32.61%,P<0.05.结论:莫沙必利与雷贝拉唑联合治疗老年胃食管反流病不仅能提高治疗总有效率而且能降低HP感染率,具有优良的药用效果,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范茹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双侧额大骨瓣减压术对重型颅脑外伤致难治性弥漫性脑肿胀患 者的作用机制分析

    目的:探究双侧额大骨瓣减压术对于重型颅脑外伤导致难治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1月,我院纳入的78例重型颅脑外伤导致的难治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比常规治疗和双侧额大骨瓣减压术,对该类患者的作用机制.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颅内压、手术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较大(P<0.05),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较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同常规治疗手段相比,双侧额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对重型颅脑外伤引发的难治性弥漫性脑肿胀来讲,是一种快速降低患者颅内压、改善患者预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治疗手段,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徐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以社会学视角探讨运动健康生活方式

    健康是人们生存发展的基础,而民众健康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全民运动健康在这里就显得尤为重要.促进建立民众健康生活方式服务体系,强调全民健康的重要性,通过民众合理化运动,实现全民健康.

    作者:张天龙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舒适护理在手外伤皮瓣移植术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手外伤皮瓣移植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7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手外伤皮瓣移植术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为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皮瓣移植成功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日常生活能力、依从性、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舒适护理在手外伤皮瓣移植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症状和生活质量得到改善,提高了护理效果和满意度,值得应用.

    作者:周小莉;简倩怡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探究并总结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总结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选择2015年1月~2017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8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接诊日期的单双数分为对照组(44例)与观察组(45例),对照组采用心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临床护理路径.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以及手术相关指标进行统计与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以及医疗费用均显著好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能够优化患者预后效果,促进康复,降低开销,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刘宝慧;辛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参苓白术散联合理中汤治疗慢性功能性腹泻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联合理中汤治疗慢性功能性腹泻的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92例慢性功能性腹泻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参苓白术散联合理中汤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止泻时间及大便成形时间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联合理中汤治疗慢性功能性腹泻效果理想,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有利于病情的快速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烨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对腹股沟疝的治疗作用及预后分析

    目的:探讨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对腹股沟疝的治疗作用及预后.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7年8月80例腹股沟疝患者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疝气手术,无张力修补组则采取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比较两组腹股沟疝疗效;出血、疼痛情况和手术、康复相关时间;并发症和腹股沟疝复发情况.结果:无张力修补组腹股沟疝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无张力修补组出血、疼痛情况和手术、康复相关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无张力修补组并发症和腹股沟疝复发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对腹股沟疝的治疗作用及预后良好,手术和康复时间短,出血少,疼痛情况,可减少并发症和腹股沟疝复发率,效果确切.

    作者:李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氨溴索注射液辅助治疗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支气管肺炎应用氨溴索注射液辅助治疗的效果.方法:对67例在我院治疗支气管肺炎的患者观察研究,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31例,口服氨茶碱片治疗)、研究组(36例,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氨溴索注射液辅助治疗),对比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低于研究组,平均住院时间长于研究组(P<0.05),统计学分析2组不良反应结果无差异(P>0.05).结论:支气管肺炎用氨溴索注射液辅助治疗,疗效、安全性均较高.

    作者:黄信介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应用米氮平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帕罗西汀与米氮平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心理门诊患者50例经检查确诊为抑郁症,对所有患者进行数字表法随机分组,每组患者25例,患者入院治疗后现进行心理治疗,对照组在上述心理治疗上给予米氮平治疗,观察组在上述心理治疗上给予帕罗西汀联合米氮平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6周时间.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汉密尔顿评分比较,在治疗后第1、2、4、6周观察组抑郁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同时期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抑郁量表评分随着时间逐步下降,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心理疗法治疗上应用米氮平联合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临床效果优于单独治疗效果,并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可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何彬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伴高钠血症的颅脑损伤患者的入液量、含钠液体及脱水剂与血钠 恢复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颅脑损伤合并高钠血症患者的入液量、含钠液体及脱水剂的用量与血钠恢复时间的相关性,为该组患者的临床液体治疗提供循证依据.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横断面调查研究.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三所三甲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33例颅脑损伤合并高钠血症患者的基本资料;出现高钠血症当天的临床资料(简称临床资料);出现高钠血症后3d中,平均每天(简称3d)的总入液量(静脉输液量加消化道摄水量)、静脉输液量、含钠液体摄入、脱水剂使用,以及血钠异常的持续时间等,探索该人群入液量、含钠液体的摄入及脱水剂的用量与血钠值的恢复时间的相关性.结果:本组患者血钠恢复时间为6.61±6.20天,长49天,少3天;含Na液体及甘露醇的用量与血钠恢复时间呈负相关(P<0.05);发生高钠血症后连续3d的血钠均值与血钠恢复时间呈正相关.结论:伴高钠血症的颅脑损伤患者的入液量、含钠液体的摄入及脱水剂的用量与血钠恢复时间具有相关性,临床医护人员应综合考量颅脑损伤伴高钠血症患者的病情,及早制定适当的补液方案.

    作者:骆海燕;许丽;汪小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以问题为导向的护理干预对颅脑损伤昏迷患者压疮的预防价值 观察

    目的:探究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以问题为导向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对预防压疮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7年7月期间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神外一科治疗的60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以问题为导向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期间不同压疮分期发生率与不同时期体温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控温前期体温与自然期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控温期观察组体温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问题为导向对颅脑损伤昏迷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能够降低压疮发生风险,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郭培培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家庭医药杂志

家庭医药杂志

主管:广西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西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