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06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3例(常规护理干预)和观察组53例(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干预总有效率为96.2%,对照组的护理干预总有效率为84.9%,观察组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应用在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中,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赵丹丹;王妍;刘丹丹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对口腔黏膜扁平苔藓患者给予糖皮质激素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7年7月我院所收治的62例口腔黏膜扁平苔藓患者进行对照分析,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各组为31例患者.常规组给予西瓜霜喷剂治疗,治疗组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对比治疗组和常规组的治疗效果以及复发几率.结果:治疗组的总体有效率29例(93.55%)显著高于常规组19例(61.29%),治疗组的复发几率1例(3.23%)显著低于常规组7例(22.58%),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口腔黏膜扁平苔藓患者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能够有效降低复发几率,治疗效果十分确切.
作者:戴文正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每天口服阿托伐他汀20mg,对照组患者每天口服阿托伐他汀40mg;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甘油三酯(TG)、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可溶性OX40配体(sOX40L)、总胆固醇(TC)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TG、hs-CRP、LDL-C、sOX40L、TC、MMP-9水平均有所下降,且实验组下降程度显著高于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服药不良反应上没有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当阿托伐他汀应用剂量为每天40mg时,对患者抗炎、降脂效果佳,且能有效降低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生率.
作者:赵颖奇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剖宫产后瘢痕子宫产妇23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分娩方式不同分成观察组(经阴道分娩组)10例和对照组(剖宫产组)13例,对两组产妇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产后出血量、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产妇的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选择经阴道分娩方式可以减少术中及术后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对于符合经阴道分娩指征的产妇应尽量选择此种分娩方式.
作者:宋秀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给予急性脑梗塞患者康复护理对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间收治的12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式,给予观察组康复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理状态、疼痛程度和肢体功能.结果:两组护理前心理状态、疼痛程度和肢体功能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上述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措施既能缓解急性脑梗塞患者心理状态和疼痛程度,又可改善肢体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顾琴红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在康复科脑卒中患者康复中行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康复科收治的84例脑卒中患者按照护理方案的不同随机分成观察组(n=42)与对照组(n=42),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措施干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干预,分别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依从性、并发症及满意度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依从性1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依从性85.7%,(x2=12.641,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并发症4.8%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并发症16.7%,(x2=10.509,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97.6%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率83.3%,(x2=12.418,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脑卒中患者康复中应用优质护理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护理依从性及满意度,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对脑卒中患者的康复具有促进作用,值得临床的推广及应用.
作者:张红梅;汪建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原发性干燥综合征28例临床特点及治疗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接收的28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观察分析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相关诊疗资料.结果: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患病比为1:27,典型临床症状有:口干、眼干,有23例患者抗SSA抗体阳性,有14例患者抗SSB抗体阳性,各项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对于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临床医师应基于个体患者临床症状,联合抗核抗体谱检查结果,给予鉴别诊断,并综合分析患者病情及时给予有效治疗.
作者:卫苏转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究食管癌患者放射治疗期间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本院在2015年06月~2016年08月,纳入的86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在进行放射治疗时,文化层次、生理、心理等层次展开评估,针对患者在治疗期间,皮肤干湿反应、放射性食管炎、骨髓抑制等,其他不良反应,分阶段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在86例研究对象中,除1例因出现食管穿孔、转入介入科室,进行食管支架手术之外,其余患者均以康复并出院.结论:对食管癌患者来讲,针对不同的放射治疗阶段,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预防各类不良反应出现的概率,提高患者治愈率.
作者:叶建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手术腰硬联合麻醉和全身麻醉的效果.方法:随机将10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均为50例;对照组患者全身麻醉,实验组选择腰硬联合麻醉,对麻醉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实验组的低血压发生显著高于对照组,高血压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在心动过缓、缺氧发生率方面,对照组和实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肺部感染、头晕嗜睡以及恶心呕吐发生率以及术后VAS评分方面,实验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手术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和全身麻醉均能取得比较理想的镇痛和麻醉效果,但是和全身麻醉相比较,腰硬联合麻醉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镇痛效果更理想.
作者:李清宇;冯正勇;王海红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分析研究PICC延续护理手册在肿瘤化疗病人中的应用效果与价值.方法:在本院收治的肿瘤化疗患者当中抽选70例展开研究,所有患者样本的入院时间为2016年4月至2017年2月期间,以简单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分别给予患者常规PICC护理(对照组)以及PICC延续护理手册(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PICC自我管理能力.结果:观察组患者的PICC自我管理能力各项评分以及相关并发症发生概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肿瘤化疗病人中应用PICC延续护理手册的效果显著.
作者:热依娜·乌甫里;廖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应用连续性床旁血液净化(CBP)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效果.方法:此次抽取的研究对象为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对照组34例患者实施常规治疗,实验组34例患者实施CBP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内毒素、IL-6、IL-8、IL-10、TNF-α进行比对与观察.结果:经治疗后,实验组的内毒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IL-6、IL-8、TNF-α明显低于对照组,且IL-10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连续性床旁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多器官功能,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赵亮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究小儿高热惊厥治疗中应用阶段性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83例高热惊厥患儿分组护理,对照组37例患儿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儿46例采取阶段性护理干预,对护理效果对比分析.结果:退热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组间比较,对照组患儿均长于观察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患儿复发率为13.51%高于观察组患儿复发率2.17%,统计学差异十分显著(X2=3.932,P<0.05).结论:阶段性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治疗中应用,缩短了患儿退热和住院时间,降低了复发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璐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与分析盐酸非索菲那定片递减疗法治疗慢性自发性荨麻疹的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均采用盐酸非索菲那定片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剂量120mg/d,观察组前4w给予常规剂量,第5w、9w时以递减剂量进行治疗,以小可控制症状的剂量为止.比较两组治疗前后UAS评分变化以及服药总量.结果:治疗后两组UAS评分与本组治疗前相比均显著降低,P<0.05;但治疗后两组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而观察组服药总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较低,且P<0.05.结论:采用盐酸非索菲那定片递减疗法治疗慢性自发性荨麻疹的有效性较高,且治疗4-8周时药量减少后疗效无显著改变,因此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赵红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了解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钙在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47例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作对照组,给予10mg瑞舒伐他汀钙治疗;另选取47例相同疾病老年患者作研究组,给予20mg瑞舒伐他汀钙治疗,对比两组患者采用不同剂量药物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1)研究组患者用药后血脂水平下降更明显,高密度脂蛋白(HDL-C)指标水平上升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2)结论:大剂量瑞舒伐他汀钙片在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治疗中效果显著,利于血脂水平的控制,安全性高.
作者:陈蕴;黄洁文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当前,在我国卫生体制改革过程中,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医院认识到管理人员绩效考核在医院经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但由于管理人员不直接从事卫生服务提供,其绩效无法用现成的量化指标进行考核,所以对他们的考核一直采用评议的方法.但评议在实际操作中比较容易受到考核者主观影响,难以保证考核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因此,探索一套适合我国医院管理人员绩效考核方法,完善管理人员绩效考核体系,发挥管理人员绩效评估的效用已成为医院经营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
作者:杨菲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给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对其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抽取我院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间收治的15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OL-C30)测定患者焦虑情绪和生活质量,并比较两组生命体征.结果:两组护理前焦虑情绪和生命体征差异不明显(P>0.05);护理后,观察组焦虑情绪、生活质量和生命体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可改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焦虑情绪和生命体征,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唐世屏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宫腔镜手术较传统开腹手术有损伤小、恢复快、视野清晰的优点,广泛应用与妇科临床[1],尤其在不孕不育的患者中,宫腔异常的检出率明显高于普通妇科门诊,对于有生育要求的患者手术中对于内膜的保护至关重要,甚至极个别患者在较广泛的手术后内膜无法修复而失去妊娠的可能,5-Fr电极操作简单,手术免扩宫,损伤小,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方法:应用带有5-Fr器械通道的宫腔镜,门诊实施宫腔镜手术.结果:5-Fr电极手术中所需电流为传统电切电极的1/2或者更少,术中出血明显少于传统电极,术后1个月复查,内膜基本完全恢复,可直接进入IVF-ET周期,而传统宫腔镜手术至少术后2-3个月内膜方可获得完全修复.结论:对于有生育要求的患者手术应尽量选用损伤小、恢复快的器械进行手术.
作者:许薇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分析帕罗西汀与米氮平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心理门诊患者50例经检查确诊为抑郁症,对所有患者进行数字表法随机分组,每组患者25例,患者入院治疗后现进行心理治疗,对照组在上述心理治疗上给予米氮平治疗,观察组在上述心理治疗上给予帕罗西汀联合米氮平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6周时间.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汉密尔顿评分比较,在治疗后第1、2、4、6周观察组抑郁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同时期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抑郁量表评分随着时间逐步下降,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心理疗法治疗上应用米氮平联合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临床效果优于单独治疗效果,并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可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何彬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全瓷高嵌体修复根管治疗后后牙牙体缺损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4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80例后牙牙体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全冠修复治疗,观察组采用全瓷高嵌体修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治疗总有效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反应率明显高于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瓷高嵌体应用于后牙牙体缺损修复中具有很好的效果,而且能够有效降低治疗后不良反应率.
作者:贾云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DCD供肝移植真菌感染的预防和护理.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肝移植真菌感染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对患者进行预防和护理,研究组采用回顾性分析研究法进行预防和护理.结果:研究组肝移植真菌感染患者的预防和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DCD供肝肝移植真菌感染的预防和护理过程当中,采用回顾性分析研究法效果理想,能有效的降低患者感染率,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黄芸 刊期: 201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