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玲
目的:探讨对乳腺癌患者采取保乳手术联合放射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计算机表法对我院在2015年8月到2017年8月收治的66例乳腺癌患者进行均分,实验组和参照组患者各为33例,将采取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作为参照组,将采取保乳手术联合放射治疗的患者作为实验组.对2组乳腺癌患者的肿瘤复发情况、生存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和转移率作对比.结果:将实验组患者的肿瘤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参照组作比较,组间对比证实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对两组患者的转移率和生存率作比较,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乳腺癌患者实施保乳手术联合放射治疗,有效的减少不良反应,降低了肿瘤的复发率.
作者:陈福群;于洋洋;王燕;柳娇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究在晚期肿瘤患者中使用紫杉醇白蛋白微粒的护理情况.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到2017年3月间收治的100例晚期肿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号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50例).对照组患者行非白蛋白微粒的紫杉醇治疗,观察组患者行紫杉醇白蛋白微粒治疗.同时对患者实施护理,观察其护理效果和要点.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按照医嘱指导患者服用药物并进行饮食等干预后,其情况逐渐改善,且血常规检查正常.结论:紫杉醇白蛋白微粒用于晚期肿瘤患者的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配合以相应的护理后可改善患者毒副反应情况,故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刘丽然;苏美锦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在临床上,研究对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采取恩替卡韦的方案进行治疗后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例数合计为100例,选取时间范围是2016.5.1日到2017.5.1日,将其依据信封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常规方案为主治疗)、观察组(再联合使用恩替卡韦),各50例,对比2组治疗的效果.结果:观察组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在治疗后,其总有效率较高,且和对照组相比优势显著,P<0.05.结论:针对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实施恩替卡韦的方案治疗,其效果理想.
作者:王若飞;孙庆明;孙丹玉;傅道明;方善顺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研讨社区小儿肺炎患者接受阿奇霉素治疗的临床效果与作用机制.方法:针对本社区医院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00例小儿肺炎进行随机非盲实验分组,Ⅰ组给予红霉素使用,Ⅱ组接受阿奇霉素治疗,观察评估两组的施治效果.结果:与Ⅰ组的药效(96.0%)相比,Ⅱ组在临床总有效率上略有提高,达到100%,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相对Ⅰ组在退热、止咳及肺啰音消失上的平均时间均显著缩短,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社区小儿肺炎患者施以阿奇霉素用药,疗效较理想,且能够缩短肺炎病程,值得推荐.
作者:华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随着我国医疗事业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各个疾病的诊断研究力度也在日趋增加,本文主要针对细胞类抗肿瘤药物脂质体制药力毒理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和探讨,而后提出了自身的思考和见解,以下为详述.
作者:马屏南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医院综合科工作繁多,可以看许多不同的疾病,因此,在医院综合科的患者工作方面,难免会出现许多的问题.分析医院综合科患者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一些具有可行性和可靠性的措施,对于医院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发挥了关键性的影响和作用,对综合科长久、稳步工作的进行,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韩倩倩;王丹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手术治疗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90例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把这些临床资料进行随机分配,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其中观察组采取手术治疗的方式,而对照组则实施保守治疗的方法.观察并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6.7%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6.7%(P<0.05).结论:手术治疗急性化脓性腹膜炎的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现状,提高患者的愈合能力,同时减少了住院的时间以及医疗费用.
作者:吴潘宣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分析整体护理和循证护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用我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医治的肿瘤患者86例,以数字随机划分的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比组,对比组的43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法,观察组43例患者在整体护理的条件上加用循证护理的方法,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缓解情况与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疼痛评分低于对比组,比较两组患者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比组,比较两组患者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和循证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有助于缓解患者术后疼痛症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徐小梦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综合性护理对于肛瘘患者术后疼痛及尿潴留的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110例肛瘘手术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术后不同时间疼痛评分、首次排尿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缓解患者术后疼痛程度,降低尿潴留等并发症发生率,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尹丽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分析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肠内营养支持被动中止因素及相关的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100例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4年8月-2016年3月,将其平均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给予常规组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被动中止因素护理措施,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和治疗情况.结果:常规组的中止人数为7例,腹胀人数为7例,研究组的中止人数为1例,腹胀人数为6例,相比之下,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常规组的脱出例数为6例,堵管例数为7例,研究组的脱出例数为1例,堵管例数为1例,]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被动中止因素护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情况,减少了并发症的产生,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值得进行推广.
作者:王妍;刘丹丹;赵丹丹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和比较右美托咪定两种给药方式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为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优化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92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将其分为甲组与乙组,每组各46例,甲组右美托咪定给药方式为单次静脉注射,乙组给药方式为持续静脉泵入,对比两组患者导管拔除时间及苏醒时间,观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甲组导管拔除时间[(14.50±6.84)min]与苏醒时间[(18.76±5.38)min]均比乙组短,不良反应发生率(6.52%)低于乙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选择静脉注射的给药方式患者苏醒更快,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敏晏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究对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应用地塞米松联合鼓膜穿刺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87例自2016年4月至2017年8月间在我院接受分泌性中耳炎诊治的患者,将所选对象分为对比组和研究组,对比组患者应用鼓膜穿刺治疗方式,探究组患者同时配合应用地塞米松联合鼓膜穿刺治疗.结果:探究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5.45%,对比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74.42%,探究组患者临床有效率明显更佳,2组治疗效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探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09%,对比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23%,探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应用地塞米松联合鼓膜穿刺治疗临床可取得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有助于加快患者听力恢复.
作者:赵智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究薄层螺旋CT扫描肺内单发磨玻璃样结节的效果分析.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6年8月,我院接受的50例胸部CT诊断后发现的单发磨玻璃样结节患者实施临床分析,对其进行单纯磨玻璃结节薄层CT表现与混合性磨玻璃结节薄层CT表现情况评估.结果:单纯磨玻璃结节中,圆形结节为恶性的可能性更大;混合性磨玻璃样结节中,实性部分处于中心位置时的恶性几率更大.结论:薄层螺旋CT扫描中的磨玻璃样结节对诊断肿瘤性质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郭佐胜;任俊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后循环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后并发症的对症护理干预效果.方法:抽取至我院就诊的后循环动脉狭窄患者86例(2016.3.10-2017.3.10),对所有患者给予支架置入术进行治疗,其中对常规组给予一般护理,对实验组给予对症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与常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1.63%与39.53%,P<0.05;术后实验组患者的MRS与BI评分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后循环动脉狭窄患者采取对症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便于促进身体的早日康复.
作者:徐一鸣;詹慧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对首剂不同剂量奥美拉唑对老年胃溃疡合并出血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自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6例老年胃溃疡合并出血患者作为此次的探究对象,采用随机方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3例,给予对照组患者进行首剂常规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首剂大量奥美拉唑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溃疡恢复状况和出血现象停止时间,以及停止效果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等.结果: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并未出现并发症,观察组患者的止血有效率,两组患者数据有明显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胃溃疡合并出血可以采用首剂大量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可以将患者出血停止时间缩短,溃疡恢复情况良好,于其他药物治疗相比安全性较高,值得借鉴使用.
作者:曾佑梅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对比分析全身麻醉与椎管内麻醉在膝关节置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5年3月至2017年4月前来我院行膝关节置换手术的84例患者,按照抽签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全身麻醉,研究组实施椎管内麻醉,比较麻醉效果.结果: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行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可选择椎管内麻醉其麻醉效果优于全身麻醉,可临床推荐使用.
作者:张晓侠;聂明辉;王志学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经皮给药系统因为具有较小副作用、较强安全性、较高局部浓度和易去除、可控释的特点,在临床上应用范围愈加广泛.经皮给药新剂型包括微针、囊泡、水凝胶、微乳、纳米粒等,综合运用新技术和新剂型能够取得控释的目的,同时还能够使药物经皮吸收量得到增加.
作者:姜笑妍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对DNA产前检测技术的应用方式以及检测结果进行详细探究.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1月无创DNA总检查1444例为研究对象,对所有孕妇进行孕妇无创DNA产前检测.结果:无创DNA总检查1444例中,阳性19例,21三体4例,18三体4例,13三体1例,性染色体异常10例.4例21三体病例中,有1例失访,未做产前诊断,10例性染色体异常中,有2例结果与诊断不符.结论:在对孕妇进行产前筛查中应用无创基因检测技术进行染色体异常检测,能够有效筛选出高风险妊娠孕妇,对于21三体、18三体以及13三体的检测结果准确性高,但是,对于性染色体的准确率有待提升,对此,应继续完善无创DNA检测技术,并推广该项技术的应用.
作者:黄瑶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莫沙必利与雷贝拉唑联合治疗老年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治疗老年胃食管反流病的患者共92例,将其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为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莫沙必利治疗,观察组采用莫沙必利联合雷贝拉唑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后HP感染改善情况.结果:经过8周的治疗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65.22%低于观察组89.13%;观察组治疗后Hp感染率13.04%明显低于对照组32.61%,P<0.05.结论:莫沙必利与雷贝拉唑联合治疗老年胃食管反流病不仅能提高治疗总有效率而且能降低HP感染率,具有优良的药用效果,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范茹莉 刊期: 2017年第11期
目的:研究手术治疗颅内肿瘤的临床效果,以提高临床对颅内肿瘤的诊治效率.方法:选取90例2013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颅内肿瘤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颅内肿瘤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以及预后等特征.结果:颅内肿瘤临床主要表现为呕吐、头痛、抽搐、步态不稳等症状,本组患者经诊断后,病理类型主要为星形细胞瘤23例(25.56%),室管膜瘤18例(20.0%),髓母细胞瘤20例(22.22%),生殖细胞肿瘤8例(8.89%),颅咽管瘤10例(11.11%).74例实施肿瘤全切,11例行肿瘤次全切手术,另外5例行大部分切除术,术后并发颅内感染3例,局部积液2例,因呼吸衰竭死亡2例,1例未苏醒,其他均治愈出院.术后放疗48例,患者的1年生存率为82.22%.结论:颅内肿瘤临床表现不具有典型性,可将MRI与CT作为首选诊断方法,手术治疗效果较佳,通过术后放疗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期.
作者:何俊;袁凌;罗东 刊期: 2017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