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慧丽
目的:TCT 新柏氏液基细胞学检测(Thinprep cytologic test)的简称。TBS细胞学分类法(Bethesdas)的简称。TCT及TBS在宫颈癌筛查中的重要作用。方法:对我院326例门诊患者进行TCT检查,采用TBS分类法,其中42例鳞状上皮病变者进行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组织检查。病理学结果作为诊断对照。结果:58例为宫颈上皮异常者,发生率为17.79%。其中16例为诊断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28例为低度鳞状上皮内瘤变(LSIL);13例为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HSIL);1例为鳞状细胞癌。对42例鳞状上皮病变者进行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组织检查。TCT检测出鳞状细胞内病变(SIL、SCC)共42例,病理学检测鳞状细胞内病变36例,两者诊断的符合率为85.71%。结论:TCT技术应用于宫颈癌筛查能明显提高宫颈异常细胞检出率。
作者:王雪;崔志华 刊期: 2016年第07期
青光眼是一组威胁和损害视神经及其通路而损害视觉功能,主要与病理性眼压升高有关的临床综合征或眼病,同时原发性青光眼还是眼科重要的心身疾病。如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视野可以全部丧失,终至失明。而这种青光眼导致的失明,就目前的医学治疗手段来说是无法使其逆转而恢复的[1]。依从性也称顺从性、顺应性,指病人按医生规定进行治疗、与医嘱一致的行为,用药依从性高低对患者的药物治疗成功与否具有重要的意义。青光眼患者用药的依从性与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医生和药师是否告知、是否会正确使用滴眼剂等因素有关。因此对于青光眼患者来说,用药依从性的好坏直接决定青光眼治疗的效果[2]。2015年4月—2016年2月我科对住院的47例青光眼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监测,严格预防交叉感染,密切观察眼部症状,及时处理并发症,取得满意效果,汇报如下。
作者:陈玉玲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96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β-受体阻滞剂、低分子肝素、硝酸盐制剂、钙拮抗剂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和曲美他嗪,疗程均为8周,观察两组治疗总用效率。结果: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晶晶;曹学婷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总结对ICU危重病人实施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的护理体会。方法: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期间我院重症医学科有30例行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的患者,其中27例是经桡动脉穿刺,在桡动脉穿刺置管前均采用改良的Al en’s试验来检查掌部血管弓吻合情况。采用改良的固定方法以及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30例血液动力学不稳定患者的血压得到有效监测,在动脉导管留置期间导管脱出2例,导管堵管1例,无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和动脉栓塞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有创血压监测能准确、动态的反应患者的血压情况,及时指导治疗,但它毕竟是一种有创操作,有很多并发症,而通过科学有效的护理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从而保证患者的安全。
作者:孙丽娟;祁荣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采用经阴道无张力尿道悬吊术(TVT)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护理。方法:我院对13例压力性尿失禁的女性患者行TVT术。术前充分准备,避免一切可能引起腹内压升高的诱因;术后密切观察,预防出血和感染。结果:所有患者术后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或痊愈,未发生并发症。结论:术前准确避免引起术后腹内压升高以及术后密切观察预防出血和感染在TVT术的护理中至关重要。
作者:过月红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联合中药治疗小儿过敏性咳嗽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70例过敏性咳嗽的患儿为研究对象,实验组医师根据35例患儿的临床特征以及体质特点,给予止嗽散和定喘汤加减口服治疗联合孟鲁司特钠口服治疗。对照组35例患儿给予抗组胺药物氯雷他定联合祛痰止咳药物治疗,1周后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咳嗽状况的改善情况。3个月后随访,观察比较两组患儿咳嗽的复发率。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患儿的症状具有改善,但是实验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94.3%明显高出对照组80.0%的总有效率。且实验组患儿咳嗽缓解、咳嗽消失的时间以及肺部啰音消失的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治疗后的复发率低。结论:对于过敏性咳嗽患儿给予孟鲁司特钠联合中药治疗小儿过敏性咳嗽比常规使用抗组胺药物氯雷他定联合祛痰止咳药物治疗的疗效好。
作者:钱文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分析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美托洛尔疗法的效果。方法:本次10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于我院2011年5月-2015年4月收治患者中挑选,按抽样法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行基础疗法,实验组患者行基础疗法+美托洛尔,治疗结束后统计效果。结果:实验组预后的病症缓解率为92.0%,高于72.0%的对照组,P<0.05,有区别;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LVEF、LVEDD、LVESD等心功能指标和对照组相比,P<0.05,有区别。结论:临床针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美托洛尔疗法作用显著,可缓解症状,改善心脏功能,增强疗效,值得借鉴。
作者:许美仙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对普外科临床中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诊治要点进行分析,为临床中急性阑尾炎诊治提供借鉴与参考。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诊断方法。结果:经过实验室与影像学检查,患者中有55例被确诊为急性阑尾炎,确诊率为91.8%,其中13例采用保守方法治疗,另42例患者采用手术法进行治疗,患者中3例出现不良反映,经过治疗,所有患者均已出院。结论:急性阑尾炎是普外科较为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其诊治多采用手术手段,在早期诊断后,适时选择合理的治疗措施是患者康复的关键。
作者:王立勇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甲状腺手术后出血中的应用。方法:对105例甲状腺手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患者应用循证护理的方法进行护理实践。结果:通过循证护理的干预,减少了甲状腺手术后出血的发生。结论:循证护理是一种理想的护理模式,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赵勤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研究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符合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的60名患者,随机分为利培酮组(给予利培酮治疗)和齐拉西酮组(给于齐拉西酮治疗),并以健康对照组比较,对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测量血浆IL-2、 IL-6及 TNF-α水平,并对患者进行PANSS量表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IL-2、IL-6及 TNF-α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浆IL-2、 IL-6及 TNF-α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IL-2水平与PANSS量表阳性症状评分呈正相关(r=0.54, P<0.05)治疗后TNF-α与阴性症状分呈显著正相关(r=0.41,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免疫功能异常,利培酮和齐拉西酮可以降低精神分裂症患者细胞因子水平。细胞因子水平与精神病理存在一定相关性。
作者:于晓婕;孙国平;高安民 刊期: 2016年第07期
通过腱鞘囊肿病例治疗方法的体会,比较传统手术切除法与非手术治疗的反复冲击挤压法的疗效。将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以传统手术切除法治疗,实验组以反复冲击挤压法治疗。传统手术切除法与非手术治疗的反复冲击挤压法的两种治疗方法疗效无明显差异,并发症均较少。
作者:王先冬;王春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26例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临床资料,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观察临床治疗疗效。结果:术后患者矫正视力明显提高,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眼压明显降低,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前房深度明显提高,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例眼虹膜萎缩,1例眼角膜轻度水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9%。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疗效确切,可以有效矫正患者视力,降低眼压,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宾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神经内科疾病有其自身的特点:一是好发于50岁以上的患者;二是起病急、易致残,甚至病死率较高;三是多数患者有家属陪伴。因此,针对这些特点,为了减轻病人痛苦,减少致死、致残和复发,提高病人的日常生活质量,应及时给予病人及家属以下几方面的指导。1改变观念,提高护士素质,提高教育质量随着健康观念的转变,健康教育已是现代医院满足病人健康需求而赋予护士的重要职能。能否满足健康教育需求,取决于护士有无健康教育的意识和履行教育的职责能力。要认识到护士对病人的直接帮助,并不能完全解决健康问题,重要是指导病人进行自身护理,正确理解健康的定义。
作者:郭芝娜 刊期: 2016年第07期
布鲁菌感染主要是指由于布鲁氏杆菌诱发的一种人和兽类共同感染的一种严重的传染性疾病,被感染者其临床症状大多表现为长期的出汗、发烧发热、身体的各个关节出现疼痛、以及肝胆脾都会出现肿大的情况。现阶段,随着我国医疗卫生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治疗布鲁菌感染病的过程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详细介绍布鲁菌感染临床试验诊断技术以及其研究的新进展,从而提高患者的预后情况,优化患者的生命质量。
作者:刘鑫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护理在支气管哮喘患者疾病认知能力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支气管哮喘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行护理干预,比较出院时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对于疾病的认知以及健康知识、相关技能的掌握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以及疾病认知、相关技能掌握以及遵医行为情况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提高护理干预效果,体现人文关怀,增强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邵敏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与干预对策,为降低新生儿的医院感染发生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医院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期间诊治的住院新生儿中抽取126例作研究对象,分析其医院感染发生率、感染部位,并予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新生儿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提供相应干预对策。结果:①本组126例住院新生儿中,医院感染发生率是7.1%(9/126),其中皮肤感染作为多见,其次是肠胃感染;②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发现,侵入性操作、手卫生不达标和重症监护等为新生儿并发医院感染的主要因素。结论:新生儿发生医院感染多因医护人员手卫生不达标、侵入性操作和重症监护等所致,应针对其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予以针对性护理干预,以保证住院新生儿安全。
作者:凌芳;吴毓新;孟鑫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讨论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通过护理可以使患者能认识饮食对疾病缓解的重要性,保证患者按饮食计划进餐,体重达到标准要求。
作者:徐雪芳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对基于咬合创伤性牙髓炎进行临床研究和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的分析方法,对我院2014年2月~2015年12月间收治的80例咬合创伤性牙髓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在对80例咬合创伤性牙髓炎患者进行全面的检查后发现,经治疗后大多数患者的症状得到缓解,直至第5周,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结论:临床上应重视因单纯咬合创伤造成的创伤性牙髓炎,做好预防措施,尽量早发现早治疗。
作者:徐自祥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建立中络面瘫丸中防风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为制定其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中络面瘫丸主要药物防风中升麻素苷,以三氯甲烷-甲醇(4: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结果:置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分别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专属性强,重现性好,阴性无干扰,可用于中络面瘫丸防风中升麻素苷的定性定量控制。
作者:王友新 刊期: 2016年第07期
目的::探究在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小柴胡汤联合西药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消化内科接受诊治的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进入我院接受诊治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其中单号设定为对照组,双号设定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奥美拉唑肠溶片、枸橼酸莫沙必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西药应用治疗的基础上结合小柴胡汤进行治疗,对比两组胃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胃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7.6%明显高于对照组76.2%,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评估标准(P<0.05)。结论:在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结合小柴胡汤和西药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有利于患者的治疗预后,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杨军昌 刊期: 2016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