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改良痔上黏膜环切术及传统手术治疗重度痔临床对比研究

王素敏

关键词:重度痔, 改良痔上黏膜环切术, 传统手术
摘要:目的:对改良痔上黏膜环切术及传统手术医治的76例重度痔患者治疗后相关情况进行对比,以评估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使用价值。方法:将76例重度痔患者的相关信息进行收集,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分两组,包括行改良痔上黏膜环切术组和传统手术组。对患者治疗后的相关情况进行对比,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改良手术组的总有效率(92.1%35/38)显著高于传统手术组(81.6%31/38),且改良手术治疗患者在术中出血量及患者住院恢复时间较传统手术组患者短,差异显著(P<0.05);传统手术术后引起患者术后复发、肛门狭窄和出血的概率均显著高于改良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重度痔的患者,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后建议优先选择改良痔上黏膜环切术进行医治,可以加快患者康复进程,且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概率较低,预后理想。
家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SF-36与CLDQ调查量表对肝硬化住院患者生存质量的评价比较研究

    目的:采用普适性健康量表(SF-36量表)结合慢性肝病生存质量量表(CLDQ量表)对肝硬化住院患者生存质量进行比较评价。方法:采用SF-36量表与CLDQ量表对我院感染科住院病人50例肝硬化患者及性别、年龄相匹配的5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运用spss17.0中文版进行T检验、相关性分析等处理。结果:肝硬化组在SF-36量表及CLDQ量表的各个维度上得分及总分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F-36量表与CLDQ量表各维度之间相互的相关性分析是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结论:SF-36量表与CLDQ量表均能反映肝硬化住院患者生存质量受损情况,结合两个量表使用既反映肝硬化患者肝病症状,又能对患者进行整体护理的评估,在评价肝硬化患者的生存质量时好同时使用两种量表。

    作者:董丽霞;崔德珍;郑丽花;邓胜荣;董巧怡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浅谈献血不良反应预防为主的重要性

    目的:本文则针对献血者献血后出现不良反应的进行处理方法和经验的总结,减少及预防献血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望医务工作者相互交流。方法: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及献血体检工作,记录和收集献血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整理,总结。结果:通过多重手段对献血前及献血后进行预防、干涉,明显使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降低。结论:心理辅导和血液的理化认知是献血前必须了解的,通过这种方式,才能减少献血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吕萌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基层医院治疗颈椎病初探

    目的:观察基层医院治疗颈椎病治疗的特点、作用和疗效。方法:对258例各型颈椎病患者,行非手术与手术治疗后疗效观察及有无并发症。结果:本组258例患者,非手术组与手术组治疗结果综合分析优:193例症状体征消失,恢复正常工作,占74.80%。良:63例症状、体征明显减轻,占24.41%,优良率99.21%。无效:1例术后治症状体征无该善,占0.387%。差:1例术后发生高位完全瘫痪,占0.387%。结论:基层医院治疗颈椎病以保守治疗为主,同时加强专科医师基础理论培训,手术治疗要慎重,选择好合适的术式及入路,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娴熟、精细的手术操作及周到的术后处理,才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吴玉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人本原理”在儿科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单纯“制度化”的管理理念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护理管理的发展。现代管理是以人为核心,医院在要求护理人员“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同时,也应重视护理人员自身的情绪及需求,现代护理管理采用“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即“人本原理”,在管理中把人看作主要的管理对象和重要的资源,一切管理活动都要围绕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进行,在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大限度实现组织成员的自我价值。将人本原理运用于护理管理中,可大限度的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他们的大潜能,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康冰瑶;杨云;刘艳;李丹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黑白同治新技术治疗白癜风368例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黑素再生液(膏)治疗白癜风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黑素再生液(膏)治疗白癜风患者368例作为观察组,同时用白灵酊、白灵片治疗312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各自疗效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观察组368例,治愈311例,显效32例,有效2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8.6%;对照组312例,治愈15例,显效41例,有效99例,无效157例,总有效率49.7%。观察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1。结论:在“黑白同病、黑白同治”理论指导下,黑白同治新技术内服方可通过宣通肺气、调和气血、平衡阴阳以恢复色素再生功能;局部外用有激活表皮细胞,促进色素合成和运转等功效,临床应用疗效稳定,复发率低。

    作者:成爱华;韩娴;王江梅;韩梅海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南京地区交通事故院前急救的探讨

    目的:分析南京地区交通事故的频发因素,描述目前的院前急救方法。分析当前院前急救的不足,探讨未来院前急救的可行性方案,为今后我市在进一步做好交通事故提供相关数据。方法:收集2014年至2015年来典型交通事故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论:交通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不确定,急救医生的处置方法、水平不一致,社会救助力量薄弱,公安、急救中心部门以及消防等协调关系到院前急救质量的重要因素。

    作者:何建军;沈正善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重组人生长激素对老年创伤骨折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老年创伤骨折术后患者安全性和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60例老年创伤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n=30)和治疗组(n=30),对照组患者给予基础治疗和营养支持,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皮下注射 rhGH,观察期为2周。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营养指标,如血红蛋白(HGB)、血浆白蛋白(ALB)和微型营养评价精法(MNA-SF);测定治疗前后炎症指标,如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观察两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和感染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II)。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MNA-SF、HGB和ALB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伤口愈合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两组治疗后的 APACHEII 评分及感染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rhGH 可提升老年创伤术后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促进血清白蛋白合成,改善营养状况,从而缩短伤口愈合和住院时间。

    作者:高翔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临床护理

    目的:研究接受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的老年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收集老年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共5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椎体后凸成形术,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针对性护理,患者手术顺利,疼痛明显改善,且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均恢复良好。结论:对接受椎体后凸成形术的老年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预后。

    作者:吴静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人性化护理服务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服务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76例产妇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抽取法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采取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通过两组在护理满意度和疼痛等级不同结果的对比,得出结果。结果:观察组剧烈疼痛(2级)的患者明显少于对照组,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78.9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37%,两组的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服务对产妇的产后护理的过程中可以降低疼痛,提高护理满意度,在产后护理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实用效果,值得被大力推广。

    作者:景成芬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职业暴露的预防与处理措施

    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以及有关工作人员,在从事医疗防治工作及相关工作的过程中意外被经血液传播疾病患者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者粘膜,或者被含有经血传播疾病病毒的血液、体液污染了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病毒感染的情况。

    作者:高晓燕;任成伟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行关节腔内注入玻璃酸钠治疗的Meta研究

    目的: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行关节腔内注入玻璃酸钠治疗的相关文献进行Meta研究。方法:选取纳入20个随机对照试验组,共206患者,其中观察组100例(玻璃酸钠治疗),对照组106例(常规治疗)。计算机检索Medline数据库、EMBASE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按照制定的排除标准筛选相关文献。提取有效的数据。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VAS评分及Lysholm评分方面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腔内注入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关节活动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由于Meta分析纳入的研究标准较低,不排除偏倚高度的可能,对结果论证强度造成一定的影响,期待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以提供高质量的Meta研究证据。

    作者:张新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ICU眼睑闭合不全患者的两种眼部护理方法的比较研究

    目的:比较分析两种眼部护理方法(单纯涂抹眼膏、无菌聚乙烯薄膜)对于ICU眼睑闭合不全患者眼部并发症预防的有效性;方法:便利抽样82例昏迷患者。按照单双数分为两组,单数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眼部护理方法,双数为实验组,使用无菌聚乙烯薄膜(透明敷贴内含无菌纱布衬垫)覆盖双眼,每日观察眼睑闭合情况并做好记录;结果:实施5天后实验组患者角膜上皮脱落率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对照效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无菌聚乙烯薄膜较之单纯涂抹眼膏能更好地保持眼睑闭合及创造局部的湿润环境减少角膜上皮脱落,从而降低眼部并发症。

    作者:邓貂西;熊杰;刘伟权;孙维维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急性胃炎患者循证护理方式的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急性胃炎患者循证护理方式的疗效。方法: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选择我院接收的急性胃炎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8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措施护理观察组患者,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比对照组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胃炎患者循证护理方式的疗效较好,能有效促进患者康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胡松梅;王爱玲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急性胰腺炎诊断中血清淀粉酶、脂肪酶及C反应蛋白联合检验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血清淀粉酶、脂肪酶及C反应蛋白联合检验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6年7月来我院就诊的急性胰腺炎患者89例为观察组研究对象,选择同时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对两组受试者均进行血清淀粉酶、脂肪酶及C反应蛋白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急性胰腺炎患者各项指标含量远远高于健康者(P<0.05),并且重型胰腺炎患者高于轻型患者(P<0.05),三者联合检测的敏感度均远远高于单独检测(P<0.05)。结论:血清淀粉酶、脂肪酶及C反应蛋白可作为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指标,三者联合检测能够显著提高其准确性。

    作者:刘亚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医院制剂糖宁通络胶囊鉴别方法研究

    目的:建立医院制剂糖宁通络胶囊的鉴别方法。方法:对科夭罗曲、车前草、山银花的薄层色谱鉴别,考察不同展开介质、不同点样量、不同厂家薄层板、不同温度、不同湿度对方法的影响。结果:科夭罗曲的鉴别方法是以木犀草苷对照品为对照,以乙酸乙酯-丙酮-甲酸-水=7∶3∶1∶1.2为展开剂的薄层色谱法;车前草的鉴别方法是以大车前苷对照品为对照,以乙酸乙酯-丙酮-甲酸-水=7∶3∶1∶1.2为展开剂的薄层色谱法;山银花的鉴别方法是以异绿原酸A对照品为对照,以乙酸乙酯-丙酮-甲酸-水=7∶3∶1∶1.2为展开剂的薄层色谱法。结论:建立了医院制剂糖宁通络胶囊的鉴别方法,该方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方便可行、阴性对照无干扰,将其用于糖宁通络胶囊的质量检测方法中,可有效控制药品质量,从而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以及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

    作者:潘玉杰;夏文;孙晓军;蒋坤;李星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入院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与出院不良结局的关系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与其出院结局不良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连续性纳入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住院患者1682例,收集人口统计学、生活方式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等资料。结局不良定义为患者出院时改良的Rankin 评分(MRS)≥3分,结局良好MRS<3分。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入院时血浆SOD水平与出院结局不良的关系。结果:结局良好组与结局不良组入院时SOD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用三分位数法将入院时SOD 水平分为3组,>200mmol/L,100-200mmol/L,<100mmol/L。3组的结局不良发生率分别为28.47%,33.51%,37.40%。经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与入院时>200mmol/L组相比,<100mmol/L组发生出院结局不良的OR 值(95% CI)为1.326(1.018-1.763)。经多因素调整后,同样<100mmol/L组增加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出院结局不良的风险,OR 值(95% CI)为1.467(1.019-2.075),并且随着SOD 水平的降低发生出院结局不良的风险也在增加(趋势性P<0.05)。结论:入院时血浆SOD 水平降低可增加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院结局不良发生的风险,并存在剂量-反应关系,是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作者:朱江;赵亮;张晓璇;李佳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从处方点评浅析不合理用药

    目的: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1~12月份门诊处方和住院医嘱处方,由药师对处方进行正确性和合理性点评,点评结果再反馈给临床科室,临床科室根据点评中指出的问题进行整改。结果:全年共抽查门诊处方1438张,门诊处方合理率97.36%,抽查住院医嘱340份,住院医嘱处方合理率97.06%;抽查门诊抗菌药物处方366张,门诊抗菌药物处方合理率97.54%,抽查住院抗菌药物医嘱146份,住院抗菌药物医嘱处方合理率97.26%。结论:通过处方点评,规范了医师处方行为,提高了医师用药水平,促进了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刘晓英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三种方法预防透析器反应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三种方法预防透析器反应的效果,采用好的预处理透析器的方法来降低血液透析患者的透析器反应的发生率,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血液透析质量。方法:把30例曾发生透析器反应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自身对照,分为三组:A 组采用上机前将地塞米松针10mg循环管路及透析器20min,B组采用将患者下机后的残余血水灌入新透析器内浸泡20min,消毒灭菌后备下次透析使用,C组采用新透析器复用法,用复用机灌注3.5%的伦拿灵消毒灭菌,密闭保存11 h以上备用.结果:对发生首次使用综合征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用下机后的残余血水灌入新透析器内浸泡的方法,可更加有效预防透析器反应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陈小梅;唐升燕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健康信念模式在先心病介入治疗患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分析健康信念模式在先心病介入治疗患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00例实施介入治疗的先心病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为50例;实验组实施健康信念模式护理,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并对比两组患儿的生存质量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情感功能以及角色功能、生存质量总分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行介入治疗的先心病患儿实施以健康信念模式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龚雪梅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针对性护理在甲状腺癌患者术后行131I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在甲状腺癌患者术后行131I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科2016年1月~3月收治的甲状腺癌行131I治疗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60例)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照组满意度为100%,观察组为91.7%,(p<0.05).结论:甲状腺癌术后行131I治疗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病情和心理压力,对康复起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沈娟 刊期: 2016年第08期

家庭医药杂志

家庭医药杂志

主管:广西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西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