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改进术式治疗环状混合痔54例

闫曙华;康志国

关键词:术式治疗, 现报告如下, 环状混合痔, 愈合时间, 皮瓣转移, 肛门功能, 复发率低, 无障碍, 并发症, 疗效, 缝合
摘要:采用改进后的皮瓣转移缝合术式治疗环状混合痔54例,此法疗效高,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愈合时间短,肛门功能无障碍.现报告如下.
中国肛肠病杂志相关文献
  • 环状混合痔术中预防肛门狭窄的体会

    环状混合痔术后肛门狭窄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笔者治疗环状混合痔55例,男39例,女16例.结扎痔核6枚37例,5枚18例,全部病例均行后正中纵行切开并切断内括约肌及外括约肌皮下部,横行缝合;部分病例同时行前正中纵切横缝.55例术后排便功能正常,无1例狭窄,且肛门外观平整光滑.

    作者:彭玉章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分段分离结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34例

    我院采用分段分离结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34例,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祝晓波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脊髓麻醉后括约肌间沟的定位及其临床意义

    尽管括约肌间沟定位在肛门手术中有重要意义,然而在鞍麻或腰麻后多数人的括约肌间沟消失,为了解决麻醉后括约肌间沟的定位问题,对30例肛裂患者鞍麻后括约肌间沟的位置进行了观察,明确了麻醉前后括约肌间沟的位置变化规律及定位方法.

    作者:赵士彭;赵发;张峰波;桂林;郭伶俐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连环结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

    采用连环结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13例,男9例,女4例;年龄22~65岁,平均46岁;病程1~10年,平均7年.

    作者:王中礼;武俊霞;杨春莲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五边形皮瓣植皮加侧切术治疗肛门溃疡10例体会

    采用五边形皮瓣治疗肛门溃疡10例,溃疡面为(1~1.5)cm×(2~2.5)cm.均因手术激光或挫裂伤处理不当致肛门皮肤缺损形成溃疡.溃疡创面大都颜色灰白,边缘隆起增厚呈棱状或不规则形,充血,水肿,表面糜烂附有脓性粘液,坚硬,触痛明显,肛门紧缩,部分合并肛窦炎、肛乳头肥大及前哨痔.五边形皮下带蒂皮瓣移动性好,血液供应充分,抗感染能力强,在肛门特殊部位容易成活.无张力缝合以及侧切扩肛解除肛管瓶颈高压,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对促进溃疡愈合提供了良好条件.

    作者:罗家烈;陈怒戈;程阳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复方薄荷脑注射液肛门病术后镇痛效果观察

    将复方薄荷脑注射液用于肛门病术后镇痛70例,男41例,女29例.其中单纯内外痔患者44例,内外痔伴肛裂6例,肛周脓肿12例,肛瘘8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

    作者:杨小毛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开塞露灌肠治疗肛肠病术后尿潴留56例

    我科自1997年以来采用开塞露灌肠治疗肛肠病术后尿潴留56例,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陈庆霞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却毒汤的药理学及临床疗效观察

    为观察传统治疗肛门疾病却毒汤的药理学和临床疗效,研究了其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对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趾肿胀的影响,对小鼠热板镇痛的影响,对醋氨酚所致小鼠扭体反应的影响,7个菌种123株菌的拮抗活性试验,并以1:5 000PP液为对照药物.结果却毒汤冲剂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和对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趾肿胀有明显抑制作用,使小鼠热板镇痛的镇痛阈显著延长,对醋氨酚致小鼠扭体反应的抑制率达66.7%,在较高浓度时有较好的抗菌作用.临床平均有效率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87.4%和51.9%.结果表明,却毒汤具有显著的抗炎、抗菌、消肿、镇痛作用,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

    作者:朱慧卿;杨壮志;贝绍生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中药熏洗治疗痔术后水肿120例

    应用中药熏洗治疗痔术后水肿12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钱弘泉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改良分段结扎术治疗环状痔86例

    我科根据环状痔分叶分布规律,融齿形分段结扎、环形分段结扎和外剥内扎术于一体,对86例环状痔行改良分段结扎术,效果满意.

    作者:许秀林;施超;曹华;邹海峰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复方角菜酸酯栓治疗痔疮60例

    我院将复方角菜酸酯栓应用于临床治疗痔疮60例,取得明显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付容礼;王爱华;李建杰;李浩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痔特灵注射治疗各期内痔混合痔

    我们以痔特灵注射液与1%利多卡因配成1 : 1注射液注射治疗痔疮,近期疗效与远期疗效均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西松;季淑玲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镇痛泵在肛肠外科术后应用的临床观察

    为了减轻肛肠病患者对手术的恐惧感及术后的疼痛、便意感及肛缘水肿等不良反应,术后采用低位连续硬膜外麻醉持续镇痛.400例患者随机分为甲组(带镇痛泵)与乙组(不带镇痛泵)各200例,经临床观察其术后并发症,前者明显少于后者.

    作者:陈莉莉;方法娇;徐道昆;金超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五苓散合八正散治疗肛肠病术后尿潴留96例

    我科自1992年以来,采用中药五苓散合八正散内服治疗肛肠病术后尿潴留96例,获得明显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立成;于强;闫玉印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保留齿状线分段剥离缝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48例

    我科采用保留齿线分段剥离缝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48例,男28例,女20例;年龄24~65岁;病程3~28年.

    作者:王文锐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中药熏洗治疗肛门直肠疾病800例

    采用痔洗消熏洗治疗肛门直肠疾病非手术及术后并发症80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江鱼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外剥内扎加侧切术治疗嵌顿环状混合痔32例临床观察

    对32例嵌顿环状混合痔采用外剥内扎皮桥切断吻合加侧切术,术后予中药坐浴治疗.32例全部治愈,疗程平均9天.术后肛缘平整,无排便困难及肛门狭窄等后遗症.结果表明,该术式能迅速减轻病人痛苦,疗效确切,且符合肛门整形之要求,无并发症.

    作者:黄国林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内注外剥结扎减张术治疗混合痔118例/外切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嵌顿22例/消炎止痛栓治疗痔疮531例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巳字汤加减治疗内痔出血86例

    我们应用巳字汤加减治疗内痔出血86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晓莉 刊期: 2001年第11期

  • 小剂量碳酸利多卡因鞍麻对老年肛肠病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为观察碳酸利多卡因鞍麻对老年人肛肠病手术的血流动力学影响,我们选取80例各类肛肠病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局麻和极小剂量重比重的碱化利多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简称小鞍麻),发现小剂量鞍麻组较局麻组麻醉效果确切且并发症极少,没有血流动力学波动,认为小鞍麻是老年肛肠病手术的首选麻醉方法.

    作者:穆作振;曹永;王为 刊期: 2001年第11期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山东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