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学斯;郭义;黄卫平;陈笃均;邱丽娟;陈赞庆;潘海燕;赵斌;余世荃
笔者采用李雨农教授介绍的侧切术治疗肛裂17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毛永兴 刊期: 2003年第09期
1999年以来,我们采用后正中切口、耻骨直肠环下线状切断部分内括约肌治疗陈旧性肛裂6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韩进霖;李峰;韩波;陈利民;云平 刊期: 2003年第09期
采用自行研制的微型刀组手术治疗肛裂59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景玉 刊期: 2003年第09期
我们采用除湿止痒洗剂治疗肛门湿疹8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崔生海;马征兵 刊期: 2003年第09期
我们采用裂口处与内括约肌内注药麻醉加消痔灵裂口基底部给药治疗急慢性肛裂6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东升 刊期: 2003年第09期
我们采用侧方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治疗慢性肛裂22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西松;季淑玲 刊期: 2003年第09期
近年来,我们采用中药熏洗、高频电刀切灼、聚肌胞肌注等综合疗法治疗肛门尖锐湿疣55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云燕 刊期: 2003年第09期
近年来,我们采用肛门内括约肌侧切、手指扩肛、术后中药熏洗治疗肛裂127例,效果满意,兹介绍如下.
作者:韩林 刊期: 2003年第09期
对60例环状混合痔采用改良外剥内扎术,采用多切口,保留部分齿线加后位切挂,达到完全治愈痔核和肛门整形的目的,无痔核及赘皮残留,并且无肛缘水肿及肛门狭窄等并发症,近远期疗效均优于传统外剥内扎术.随访2年,改良法无肛管狭窄和排便功能障碍,复发率1.6%,而传统法肛管狭窄、排便功能障碍、复发率分别为60.5%、40.8%和69.7%.
作者:徐志清;徐龙祥;王煜莹 刊期: 2003年第09期
应用自制止痒灵配合皮康霜、息斯敏治疗急性原发性肛门湿疹6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刘秋江 刊期: 2003年第09期
为减少术后并发症,避免术后后遗症,保护肛门的正常功能,缩短愈合时间,采用纵切外剥内高扎法治疗混合痔,与传统的外剥内扎法相比较,该手术具有并发症少、无后遗症、愈合时间短、适用范围广等特点.
作者:王绍伟;黄宣东;王民基;史秀玲 刊期: 2003年第09期
1999~2002年我院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急性肛门直肠淋病30例,临床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西军;童庆 刊期: 2003年第09期
采用0.2%硝酸甘油软膏外敷治疗陈旧性肛裂5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桂河山 刊期: 2003年第09期
为比较4种手术方法治疗慢性肛裂的效果,探讨慢性肛裂手术方式的临床选择,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方法,观察92例患者采用皮下潜行侧切、直视下侧切缝合、后位内括约肌部分切断、后位部分内括约肌和外括约肌皮下部切断术4种方法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92例患者4周内全部愈合。皮下潜行侧切法疼痛轻、出血少,但复发率较高;后位部分内括约肌和外括约肌皮下部切断术出血较多、疼痛较重,对肛门功能影响大,但复发少,远期效果好;直视下侧切缝合法切口感染率高。结果显示:慢性肛裂应根据患者情况,治疗方案应个体化选择.
作者:张书信;赵宝明;张燕生 刊期: 2003年第09期
近年来,我们采用溃直汤灌肠治疗溃疡性直肠炎48例,疗效较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石训义;杨玉山 刊期: 2003年第09期
近年来,笔者在临床中用湿润浇伤膏治疗肛裂4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孔德朋 刊期: 2003年第09期
采用扩肛法结合封闭术治疗肛裂11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姚德海 刊期: 2003年第09期
患者女,37岁.因肛周肿物进行性增大,伴疼痛及肛门不适感1年余入院.
作者:董博 刊期: 2003年第09期
通过对肛裂患者粪便性状、排出难易程度及排便心理因素观察,发现肛裂患者排便欲与正常人无显著性差异,但多数患者粪便头部干燥,部分患者存在着恐惧排便等心理问题.提示:肛裂的治疗不应忽视心理因素.
作者:刘百羽;李富玉 刊期: 2003年第09期
患者男,40岁.疑为外痔在他院治疗2月余.查体:截石位6~8点外有3.0cm×2.0cm×0.2cm片状赘生物,4点、10点外有1.0cm×0.2cm×0.3cm鸡冠状赘生物.
作者:郑国庆;李改全;毛之汉 刊期: 2003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