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堂保;江玲
我院2000年1月至2001年10月,采用以化疗为主,辅以中药的方法治疗因不适宜手术或其它原因未能手术的高龄直肠癌75例,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王国川;胡景连;王玉亭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是比较严重的并发症.本文收集直肠癌前切除手术505例,其中15例发生吻合口漏,现报告如下.
作者:苗俊革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我科对358例各型外痔、内痔、混合痔行一次手术根治,其近、远期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曾理 刊期: 2003年第06期
2001~2002年,我院收治直肠癌致急性下消化道大出血2例,报告如下.
作者:郭茂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我院采用外切、内剥、8字缝扎将痔蒂残端向内吊入的切剥扎吊法治疗混合痔649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永升;任彦朋;丁晓玲;张辉;宋永利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用外剥内扎加部分内括约肌下缘及部分外括约肌皮下层切断术,切口减压治疗嵌顿痔36例,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作者:张禄芳;翁世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为分析低位直肠癌应用吻合器保肛手术后吻合口漏的原因、预防措施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用吻合器行直肠癌低位前切除161例,发生吻合口漏8例(4.9%),吻合口漏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术前准备不充分、吻合口有张力、结肠断端血供不足、骶前感染、吻合器使用不当.为预防吻合口漏,术前要充分肠道准备,注意一般情况的调整;近端结肠要有足够长度,使吻合口无张力;要保证两侧肠切缘血供充分;正确熟练使用吻合器;术后常规骶前引流经肛旁拉出,防止积液、感染.应用自行设计简易引流管引流、冲洗保守治疗吻合口漏,漏口平均愈合时间8d,无二次手术.
作者:吴文艺;朱世泽;王朝阳;苏志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我科1998~2001年以3%痔炎消注射液(自拟方)注射为主治疗环状混合痔124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国跃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直肠下段癌如何合理选择术式,需术前对肿瘤局部浸润和周围淋巴结扩散情况有正确判断,而直肠腔内B超可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总结71例直肠下段癌术前直肠腔内B超检查与术后病理比较资料,认为腔内B超作为一项术前辅助诊断措施,具有较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贵生;姜锡丽;程军;王元通 刊期: 2003年第06期
近年来,我科收治绞窄性痔3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爱华;韩贵庆 刊期: 2003年第06期
为了评价直肠腔内超声(EUS)在直肠癌术前确定癌肿浸润深度和周围器官关系的价值,对经内镜和病理确诊的20例直肠癌病人进行对比研究,结果EUS诊断肿瘤浸润深度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85%(17/20),对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准确率是75%(15/20).结果表明,EUS对直肠癌术前手术方案的确定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邵万金;黄忠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1995~2002年,我们采用保留灌肠法治疗痔术后再出血6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倪国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为探讨肝动脉灌注结合口服化疗对结直肠癌多发性肝脏转移的治疗效果,应用肝动脉插管碘油栓塞泵内注射结合口服化疗药物和单纯静脉化疗的方法,分别对15例结直肠癌肝脏转移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病例的不良反应、并发症和治疗效果.肝动脉灌注化疗组对肝脏转移灶有效率为66.7%,有2例肝内出现新的病灶,不良反应率为53.3%,治疗后平均存活14个月;静脉化疗组有效率为26.7%,肝内有7例出现新的病灶,不良反应率为86.7%,治疗后平均存活8.5个月.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肝动脉插管碘油栓塞泵内注射加口服化疗药物治疗结直肠癌多发性肝转移,能够有效地提高存活率和存活质量.
作者:林武华;刘同发;何鹏飞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皮肌炎合并恶性肿瘤发生率较高,恶性肿瘤合并皮肌炎较少见,现报告大肠恶性肿瘤合并皮肌炎4例.
作者:白克运;李哲 刊期: 2003年第06期
1998年以来,我们自拟肛痛消用于各种痔、肛裂术后创面坐浴,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段增顺 刊期: 2003年第06期
对1995年5月以来收治的23例低位直肠癌行Miles手术病例进行分析,其中4例结肠造口肠管发生缺血性坏死,均经再次手术切除,其余1 9例痊愈出院.肠管血运障碍是造成造口肠管坏死的主要因素,一旦发生应积极处理,必要时应立即进行再手术.保护和保持造口肠管血运对预防结肠造口肠管坏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跃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我科采用外剥内扎加安痔注射液注射治疗混合痔60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月宏;刘海涛 刊期: 2003年第06期
1992年以来,在剖腹探查术中采用纤维内镜寻找肠道病灶31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思平;朱艳 刊期: 2003年第06期
1997~2001年我们对522例直肠或结肠肿瘤病变部位进行了活体组织取材病理检查,发现81例前1次或前几次的病理诊断与后1次病理诊断不符,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世岳;陆稚波 刊期: 2003年第06期
为介绍多功能肛门牵开器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在3例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时,在低位直肠癌切除,套叠式直肠翻出,肛门外吻合术中,用多功能肛门牵开器扩肛和做结肠肛门吻合缝线牵引架,术中操作简单,省时省力,效果好.用结肠肛门吻合缝线牵引架,术野清楚,吻合口对合良好,缝线均匀整齐,操作方便,不需助手扶持.结果表明:多功能肛门牵开器可做直肠肛门手术拉勾,扩肛器和结肠肛门吻合缝线牵引架,操作方便,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者的劳动强度.
作者:张殿忠;王文忠;杨勇 刊期: 200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