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树志;王与胜;徐兵;于洋;马娟
我院2000~2003年,采用注射疗法与肛门环缩术治疗直肠脱垂31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任贵兵;钱崇宽;罗先文;刘家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研究出口梗阻性便秘对大鼠血浆内毒素(ET)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影响.采用直肠部分缩窄法建立出口梗阻性便秘的动物模型,通过体外拆线解除梗阻,采用动态浊度法检测血浆ET含量,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TNF-α含量.模型组大鼠血浆ET水平较正常组大鼠显著增高(P<0.01),解扎组大鼠血浆ET水平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o.01).同时,模型组大鼠血清TNF-α含量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1),解扎组大鼠血清TNF-α含量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结果表明,出口梗阻性便秘可以通过ET的释放刺激以TNF-α为代表的各种炎症因子的释放,引起全身炎症反应,进而导致机体组织细胞的损伤.
作者:吴先哲;杨胜兰 刊期: 2004年第01期
采用经阴道入路双荷包缝合治疗直肠前突20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刘文山 刊期: 2004年第01期
为探讨与评估双岐杆菌活菌制剂(丽珠肠乐)对中老年特发性便秘的确切疗效,对36例病程6~20年(平均6.4年)慢性便秘而一般体健的中老年患者,给予口服丽珠肠乐,连续服用14天后,采用治疗前后自身对照评估疗效.结果显示,轻、中、重度便秘显效率分别为58.3%,25.0%及5.6%,便秘伴随症状均有改善.
作者:李艳;褚行琦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笔者运用止痛如神汤合增液承气汤治疗190例痔瘘术后疼痛、便秘,现报告如下.
作者:潘芳杰;石兢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我院对收治的3例Ⅲ度完全性直肠脱垂患者经腹行直肠折叠悬吊固定术,术后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立芹;段树岐 刊期: 2004年第01期
1997~2002年我们将直肠内闭合式缝合注射术(简称闭合手术)和阴道后壁纵切横缝术(简称开放手术)用于直肠前突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万开成;崔晓航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我院采用直肠粘膜柱状缝合加消痔灵注射及肛门紧缩术治疗直肠脱垂114例,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长顺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我科采用消痔灵注射加肛管括约肌折叠术治疗Ⅲ度直肠脱垂24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树志;王与胜;徐兵;于洋;马娟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出口梗阻性疾病是肛肠科一组疾病的统称,其主要症状为便秘,临床上对其诊断较困难,通过排粪造影可对其作出定性诊断,为临床治疗便秘提供了可靠的客观依据,现结合临床报告如下.
作者:崔铁群;李云峰;李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直肠粘膜内脱垂及合并病85例,采用针对不同病种组合治疗.单纯直肠粘膜内脱垂采用直肠粘膜下和直肠周围间隙消痔灵液注射术,对直肠粘膜内脱垂并发直肠前突采用直肠粘膜下及直肠周围间隙消痔灵注射术并直肠前壁宝塔形柱状缝扎术和直肠前间隔消痔灵硬化术,对直肠粘膜内脱垂并发耻骨直肠肌综合征采用直肠粘膜下及直肠周围间隙消痔灵注射术并肛门后正中耻骨直肠肌挑出离断术,有效率99%.结果表明,组合术式治疗直肠粘膜内脱垂及合并病,患者痛苦小,无并发症,疗效显著,复发率低,值得推广.
作者:邓永祥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患者女,73岁.排便困难10余年,每1~2周1次排便.入院前5h排便后突发下腹痛伴肛门疼痛来诊,无便血.查体:一般状况可,无贫血貌,腹平坦,下腹压痛,伴反跳痛及轻度肌紧张.
作者:田立辉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引起排便障碍的原因很多,盆底腹膜疝是其重要原因之一,常规检查无法直观显示,腹腔造影同步排粪造影检查可弥补这一缺憾.盆底腹膜疝分为直肠型盆底腹膜疝、隔型盆底腹膜疝及阴道隔型盆底腹膜疝.直肠型和隔型盆底腹膜疝可同时出现,也可单独存在,女性多于男性,阴道隔型盆底腹膜疝多为经产妇.盆底腹膜疝在用力排便时出现,压迫直肠或挤压直肠中下段而引起排便困难.疝内容物为乙状结肠或小肠及网膜.腹腔造影同步排粪造影检查能发现其他异常合并征象.
作者:潘世友;余波;程大文;尉迟以浩;张奕;丁义江;王业皇;叶辉;余苏萍;丁曙晴 刊期: 2004年第01期
bianmi便秘于仲经.老年低张力性便秘怎么辨治?中医杂志,2003,44(10):793.
作者:董菲菲 刊期: 2004年第01期
为探讨环状混合痔合并直肠粘膜内套叠的治疗方法,总结20例环状混合痔合并直肠粘膜内套叠患者,采用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结合中药硬化剂高位直肠粘膜下注射治疗的效果.结果表明,脱出、排便困难、便血等症状得到有效缓解,有效率100%,患者满意率95%.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配合硬化剂高位注射是治疗环状混合痔合并直肠粘膜内套叠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张书信;赵宝明;高静;荆涛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我科用精制消痔灵行直肠柱状加点状硬化注射,配合肛门紧缩术治愈重度直肠脱垂1例,随访4年均无排便困难及脱出,现报告如下.
作者:雷雨;何德秀;周忆 刊期: 2004年第01期
近年来,有关直肠脱垂(rectal prolapse,RP)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病名应用不规范,有人把直肠内脱垂分为直肠全层内脱垂和直肠粘膜内套叠等,这将会对后学者产生误解.为使RP的临床研究不受到影响,作者根据临床经验结合原著<中国肛肠病学>的相关内容及其他文献进一步论述如下.
作者:黄乃健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患者女,61岁.腹胀、便秘16年.发病初期,表现为大便干燥,每周1~2次,以后渐觉腹胀,有便不能排出,需依赖洗肠排便,每次排便需洗肠十余次.近1年来发展至无便意感,精神甚为痛苦,生活尤为不便.患病后曾服用各种泻药治疗,均未能奏效.
作者:刘志坤;王俊;刘捷;李奇 刊期: 2004年第01期
1998年1月至2002年3月,我院运用结扎法配合消痔灵注射法治疗直肠脱垂36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余灵辉;王井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研究针刺合谷、曲池、大肠俞、天枢、中脘对慢传输型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选取45例慢传输型功能性便秘患者,分为针刺治疗组、生物反馈治疗组和针刺联合生物反馈治疗组,从患者的自觉症状、体征(如粪便量及硬度等)、助排方法的使用(如泄剂或灌肠等)、结肠传输时间、直肠肛管压力检查等多角度研究.结果表明:针刺疗法治疗慢传输型功能性便秘的有效率为53.3%,针刺联合生物反馈治疗组的有效率为66.7%.针刺疗法可以明显改善慢传输型功能性便秘患者的排便困难、粪便太硬等症状,可以明显减少便秘患者口服泻药和灌肠的次数;针刺后患者结肠传输时间有显著变化,第3天与第5天结肠内存留的MARK数较针刺前有明显减少.针刺疗法治疗慢传输型功能性便秘具有较为确切的疗效;针刺很可能对胃肠道具有总体协调作用.
作者:王军;胡应超;齐清会;董作亮;罗茂红 刊期: 200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