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痔切除术后应用太宁栓40例临床观察

刘秋江

关键词:痔, 太宁栓, 临床观察
摘要:为研究含直肠黏膜保护剂的太宁栓在减轻痔切除术后疼痛及出血方面的作用,对80例术后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进行研究.治疗组使用含直肠黏膜保护剂的太宁栓,对照组使用凡士林油纱布换药.结果表明,治疗48h、7d时,治疗组疼痛及出血的减轻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自觉疼痛及出血开始减轻的平均时间也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结果显示,含直肠黏膜保护剂的太宁栓在痔切除术后减轻疼痛和出血有显著的疗效,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中国肛肠病杂志相关文献
  • 丁丙诺啡用于肛肠病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我院经骶管一次性注入丁丙诺啡注射液0.3mg,用于肛肠病术后镇痛,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经骶管麻醉行肛肠病手术60例,ASA Ⅰ~Ⅱ级,年龄20~74岁,体重41~80kg.排除心、脑、肾及呼吸功能紊乱者,近期未接受其它中枢神经抑制剂治疗.

    作者:金学勇;祁燕;金娜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肛肠综合治疗仪配合外切内扎加注射治疗重症混合痔30例

    应用ZZ型肛肠综合治疗仪配合传统外剥内扎加消痔灵注射液治疗重症混合痔30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苏德磐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肛肠病合并糖尿病26例临床分析

    2003年3~12月收治547例肛肠病患者进行常规检查,共检出合并糖尿病26例,占4.75%,现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杨勇;张殿忠;刘建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控温坐浴在肛门病术后创面愈合中的作用

    自1998年以来,我们应用自行研制的多功能恒温坐浴椅[潍科成鉴定(1997)第003号],对155例混合痔术后患者坐浴时的药液温度进行控制,并与随意调温坐浴组进行对照,观察控温坐浴促进肛门病术后创面愈合的作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孙继东;刘慧文;张宏英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加味槐花汤配合PPH治疗嵌顿痔临床观察

    探讨中药配合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嵌顿痔的临床疗效.采用中药加味槐花汤配合PPH治疗嵌顿痔30例和对照组24例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均为100%.治疗组术后出血、疼痛、肛缘水肿、尿潴留、排便困难等并发症明显减少.结果表明,加味槐花汤配合PPH是治疗嵌顿痔较好的方法,中药在减轻术后并发症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韩宗平;黄向阳;张泉军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改良术式治疗环状混合痔176例

    采用改良术式治疗环状混合痔伴直肠下段黏膜松弛17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95例,女81例;年龄30~68岁,平均48.3岁;病程1.5~18年,平均11.2年.35例伴内痔出血.

    作者:顾农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肛门病术后运用布蓝地长效止痛剂镇痛效果的临床观察

    采用布比卡因、亚甲蓝、地塞米松、盐酸肾上腺素一定比例的混合溶液(简称:布蓝地长效止痛剂)用于肛门病术后镇痛,疗效远高于术后未做长效止痛的对照组;并与不加地塞米松的对照组相比,具有止痛效果好、无止痛潜伏期、无灼痛反应、减轻术后水肿等优点.

    作者:李永奇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痔切除术后应用太宁栓40例临床观察

    为研究含直肠黏膜保护剂的太宁栓在减轻痔切除术后疼痛及出血方面的作用,对80例术后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进行研究.治疗组使用含直肠黏膜保护剂的太宁栓,对照组使用凡士林油纱布换药.结果表明,治疗48h、7d时,治疗组疼痛及出血的减轻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自觉疼痛及出血开始减轻的平均时间也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结果显示,含直肠黏膜保护剂的太宁栓在痔切除术后减轻疼痛和出血有显著的疗效,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刘秋江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复方角菜酸酯栓剂在肛门直肠疾病中的应用

    为研究含直肠黏膜保护剂的肛门栓剂复方角菜酸酯栓在肛肠外科门诊手术后的应用价值,对90例患者采用对照的方法进行临床研究.研究组42例手术后使用复方角菜酸酯栓与对照组48例使用多济敷纱条对比,分析术后症状和体征的改善情况.结果复方角菜酸酯栓治疗肛肠疾病患者42例,总有效率92.3%,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复方角菜酸酯栓对术后减轻疼痛、出血、水肿、糜烂和瘙痒、促进创面愈合的功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全身不良反应.结果显示,含直肠黏膜保护剂的肛门栓剂复方角菜酸酯栓在肛肠外科门诊手术后有明显的疗效,未见明显副作用而且使用方便.肛肠外科手术后应用复方角菜酸酯栓可保护创面及黏膜,减少更换敷料次数,减轻术后排便困难及疼痛,减轻肛门坠胀感,缩短住院时间,可作为肛肠外科手术后的常用局部用药.

    作者:盛光;陈小岚;舒洪权;刘民生;陈萍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PPH术适应症选择及其对疗效和并发症的影响

    为了选择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的佳适应症,回顾分析108例施行PPH手术的肛肠病例临床疗效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8例中,Ⅲ,Ⅳ度重度痔56例,一次性治愈率100%,并发症发生率1.8%;急性嵌顿痔8例,一次性治愈7例(87.5%),并发症发生率25.0%;痔合并直肠前突7例,一次性治愈4例(57.1%),并发症发生率14.3%;痔合并直肠黏膜内脱垂11例,一次性治愈10例(90.9%),并发症发生率9.1%;直肠前突6例,一次性治愈2例(33.3%),并发症发生率16.7%;直肠黏膜内脱垂20例,一次性治愈20例(100%),并发症发生率5.0%.结果表明,重度痔、直肠黏膜内脱垂和痔合并直肠黏膜内脱垂足PPH手术的佳适应症.

    作者:唐学贵;吴至久;杜丽娟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激光内括约肌侧切术治疗肛裂98例

    近年来,我们运用CO2激光行内括约肌侧切术治疗肛裂9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35例,女63例;年龄18~46岁;病程3个月至20年.急性肛裂12例,慢性肛裂合并裂痔41例,慢性肛裂合并肛乳头肥大和裂痔45例.

    作者:牛向东;张长兰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国产吻合器用于重度脱垂痔的治疗体会

    探讨国产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的方法、疗效、适应症、注意事项及需改进措施.经肛门镜下采用33mm国产吻合器切除重度脱垂痔16例,直肠黏膜脱垂3例.平均手术时间20~25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5.5d,随访1~10个月,效果良好,无肛门狭窄、大便失禁等并发症.结果显示,与传统手术相比,PPH术治疗重度脱垂痔、直肠黏膜脱垂具有安全、有效,术后痛苦小,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少,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但国产吻合器有许多需改进之处.

    作者:李国春;蒋干超;王业皇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平衡镇痛法在肛肠科的应用

    我院对痔、肛瘘、肛裂、肛旁脓肿手术患者52例运用平衡镇痛法进行镇痛,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方东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林可霉素利多卡因凝胶用于肛门病术后换药

    将浙江台州康宁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林可霉素利多卡因凝胶(国药准字H33022250,批号000207)用于痔切除、肛裂切扩、肛瘘术后创口换药患者105例,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孟凡良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肛垫保留痔上黏膜注射治疗内痔

    近年来,笔者试用肛垫保留痔上黏膜注射治疗Ⅱ,Ⅲ期内痔,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治疗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21~54岁,平均34岁;病程3个月至14年,平均5年.对照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20~64岁,平均30岁;病程6个月至16年,平均6年.两组病人的性别、年龄、病程、发作次数、痔分期等分布情况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

    作者:辛洪波;贝绍生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双囊三腔管用于混合痔术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为了观察应用双囊三腔管压迫止血治疗混合痔手术后并发出血的临床疗效,将混合痔手术后并发出血68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双囊三腔管压迫止血为治疗组,单囊双腔管压迫止血为对照组.显效率和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97.1%、100%,对照组分别为58.8%、88.2%,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双囊三腔管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少,止血效果显著,无须特殊处理,医护人员均能操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连军;马玉华;张东兴;陈兰奎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126例肛肠疾病患者的心理分析和治疗

    对126例肛肠病患者心理状况采用问卷形式调查后,进行分析和治疗.发现37.9%的病人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学分析和心理学治疗方法的运用,对改进医患关系,提高医疗单位信誉度和医疗质量,促进患者康复进程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贺依琳;贺克镕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痔结扎注射术应用单双线对比疗效观察

    采用单双线痔结扎注射术治疗痔306例,并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中重度痔手术病人306例,男197例,女109例.单线结扎痔核组(单线组)175例,男108例,女67例;年龄(43±13)岁.

    作者:朱钢;郝玉芬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芍倍注射液治疗内痔混合痔1980例临床观察

    探讨芍倍注射液治疗内痔、混合痔1 980例的临床疗效.单纯内痔或静脉曲张性混合痔采用单纯注射法,治愈率为100%;单个皮赘性混合痔或环状痔采用小切口加内痔注射术治愈率为97.1%,好转率为2.9%;特大型混合痔或嵌顿痔采用V形切剥、2/3内痔结扎加注射术,治愈率为100%.结果表明,芍倍注射液治疗内痔、混合痔疗效好,具有安全、可靠、毒副作用小的优点,无术后大出血、肛门狭窄等并发症.

    作者:范学顺;王晏美;李辉;郑丽华;贾兰斯;热娜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小儿直肠溃疡出血并贫血1例

    患儿男,11岁.2004年4月初发现大便带血,量少且有间歇,无疼痛不适及肛门脱出物,未及时诊治.近2~3个月出血量逐渐增加且频发,色鲜,偶如注,并常感头晕眼花、心慌气短、周身乏力,曾两次内镜检查,均发现距齿状线5cm、截石位7点处有一溃疡,面积约0.7 cm×0.9 cm,深约2.4 mm,无潜行边缘,未见腺瘤及赘生物,无痔及肛裂.

    作者:张跃山;王桂英;靳宝红;李成远;程洪星 刊期: 2005年第11期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山东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