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连理汤内服配合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98例

王晓霞;吕燕;程广清

关键词: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连理汤, 中药灌肠
摘要:为观察中药连理汤内服配合桃花汤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将188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连理汤内服并配合桃花汤灌肠,对照组给予柳氮磺吡啶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结肠镜检结果.结果显示,连理汤内服配合桃花汤灌肠治溃疡性结肠炎疗效(98.0%)明显优于对照组(84.5%)(P<0.05).
中国肛肠病杂志相关文献
  • 2006~2007年全国主要医学期刊肛肠文献题录

    bianmi便秘陈培英.小儿便秘当健运脾土.浙江中医杂志,2006,41(6):359.丁义江.挂线疗法在盆底失弛缓综合征所致便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江苏中医药,2006,27(8):5.

    作者:董菲菲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紫参消痔坐浴剂对小鼠耳廓微循环影响的研究

    为观察紫参消痔坐浴剂对小鼠耳廓微循环的影响,采用微循环显微电视录像系统、微循环图像分析系统、激光多普勒血流仪,在用药前后不同时段,对小鼠耳廓微循环进行血管管径、血液流速测定,并与生理盐水组(NS组)和祛毒汤组相比较.结果显示,紫参消痔坐浴剂可显著增加小鼠耳廓动、静脉管径,提高微循环血液流速,与生理盐水组及祛毒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随用药时间的延长,药效呈逐渐增加趋势.结果表明,紫参消痔坐浴剂具有明显的改善小鼠耳廓微循环的药理作用,揭示了其消肿止痛的作用机理.

    作者:孙继东;李士国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外用麝香痔疮栓配合内服中药治疗溃疡性直肠炎疗效观察

    为探讨治疗溃疡性直肠炎的有效方法,观察麝香痔疮栓治疗该病的疗效,将100例溃疡性直肠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用麝香痔疮栓配合内服中药治疗,对照组50例用甲硝唑栓配合内服中药治疗,治疗4周.治疗组有效率(96%)显著高于对照组(84%)(P<0.05),治疗组对腹泻、腹痛、腹胀、里急后重、黏液脓血便等症状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外用麝香痔疮栓配合内服中药对溃疡性直肠炎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作者:陈惠华;桂文;周玉莲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肠康散改进肠腔给药方法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观察

    为观察乙状结肠镜下应用肠康散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将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82例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用中药汤剂保留灌肠,每日1次;治疗组在乙状结肠镜下应用肠康散局部治疗,每周2次.治疗1个月后,治愈率治疗组为33.3%,对照组为22.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6%,对照组为85.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乙状结肠镜下局部用药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优于中药保留灌肠.

    作者:方美善;王哲;冯桂梅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抗生素在肛周脓肿治疗中的应用

    肛门直肠周围脓肿是肛肠科常见病,多发病.一般考虑为直肠下端的肛窦和肛腺感染后,沿肛管直肠周围间隙组织传播,发展形成肛周脓肿.本病1~4d成脓,脓肿切开排脓后常不能自愈而形成肛瘘.

    作者:谢珉宁;杨奕平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祛腐生肌膏促进肛瘘手术后创面愈合临床观察

    我院采用自制祛腐生肌膏外敷治疗肛周脓肿和肛瘘术后创面,该药具有祛腐生肌、消肿止痛、促进创面愈合等功效,明显缩短了疗程,现报告如下.

    作者:宋其友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黄连素联合利多卡因锡类散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54例临床观察

    为探讨疗效好、副作用少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方法,采用黄连素配合利多卡因、锡类散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54例.结果显示,治愈率75.9%,有效率16.5%,无效率7.4%,明显优于对照组,未见明显副作用.结果表明,该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确切,缩短疗程,无副作用,价格低廉.

    作者:汤志锋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口服甘露醇治疗肛瘘术后便秘86例

    便秘是肛瘘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做好肛瘘术后便秘的预防治疗工作,是保证术后痊愈的重要环节.我科自2001年采用甘露醇溶液口服治疗肛瘘术后便秘,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勇;吴少宏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血府逐瘀汤配合化痔栓治疗慢性直肠炎35例

    笔者近期应用血府逐瘀汤为主治疗慢性直肠炎35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21例,女14例;年龄20~65岁;病程7个月至10年.初始多有急性肠炎病史,久治不愈,经常肛门坠胀,排便不尽或肛门灼热感,大便次数增多,带黏液或黏液血便,或伴小腹、骶部胀痛.

    作者:唐执星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无结扎电刀混合痔切除术13例报告

    我科2007年1~3月对13例混合痔患者进行了无结扎电刀切除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8例,女5例;年龄26~73岁,中位年龄50岁.其中,Ⅱ度混合痔3例,Ⅲ度6例,Ⅳ度4例.

    作者:周毅;高浩;张锡朋;李会晨;秦海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外剥内扎皮瓣潜行分离术治疗环状混合痔临床观察

    我院采用外剥内扎皮瓣潜行分离术治疗环状混合痔16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环状混合痔160例,男100例,女60例;年龄28~75岁,平均46岁;病程7d至15年,平均6年.其中环状混合痔嵌顿50例.

    作者:王银凤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女性肛肠病的临床发病特点及治疗分析(附600例报告)

    为了更有效地治疗女性肛肠病,保障广大妇女的身体健康,对600例女性肛肠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表明,女性肛肠病具有特殊的临床发病特点与治疗注意事项,在临床实践中应予重视与掌握.

    作者:梁建民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穴位埋线治疗溃疡性结肠炎86例

    为探索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疗法,采用穴位埋线治疗8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结果显示,治愈加显效率67.4%,总有效率96.5%.结果表明,穴位埋线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具有疗效好、费用低、操作简单、无副作用等优点.

    作者:王玲君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内口截根加管道旷置引流治疗高位肛瘘48例临床观察

    为了探讨治疗高位肛瘘的良好术式,采用内口截根加管道旷置引流术治疗高位肛瘘48例.结果显示,全部治愈,术后6个月随访无复发,肛门形态完整,生理功能正常.结果表明,该术式治疗高位肛瘘治愈率高,疗程短,痛苦少,为保存括约肌而治愈肛瘘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作者:仲超祥;江飞;胡玉超;赵宝才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中药口服加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80例

    为观察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中药口服加灌肠治疗效果,将临床、内镜和病理确诊为UC的患者120例分为治疗组80例,对照组40例.两组均按中医辨证结果口服中药,治疗组加用中药灌肠,2周为1疗程,治疗1~2个疗程.结果显示,近期治愈率治疗组65%,对照组40%(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93.8%,对照组75.0%(P<0.05);6个月后复发率,治疗组6.0%,对照组25.0%(P d0.05).结果表明,中药口服加灌肠治疗UC,疗效佳,副作用少.

    作者:范喜阁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肛门手术难愈创面62例的辨证辨病治疗

    在近期收治的肛周脓肿、肛瘘2069例中,62例与手术无关的创口愈合困难.笔者通过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中西药并用的方法,顺利地将其治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桂明;朱文;吕启元;陈谦;孙柱;陈冬凤;程雯;瞿建业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重症肛门潮湿2例

    我科先后收治重症肛门潮湿患者2例,报告如下:[例1]男,45岁.5年前不明原因出现肛门潮湿,渐至肛门流水,污染内裤.曾先后3次在院外诊断为混合痔而行手术治疗,疗效不明显.临床表现肛门潮湿、流水,量多,色淡黄,久蹲、远行及劳作时症状加重,浸渍痒痛难忍,伴见排便不畅及排便不尽感.

    作者:魏照洲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体质治疗学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的应用

    探讨运用体质治疗学理论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将11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运用体质学理论分为5种类型,根据临床个体体质的差异,采用相应的治疗协调平衡整体体质机能,达到佳治疗的目的.对照组给予柳氮磺吡啶、强的松等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治愈率(58.2%)明显高于对照组(20.0%),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表明,运用体质治疗学理论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满意.

    作者:吕明忠;黄雪玉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血液流变学及复方丹参治疗的临床研究

    为观察研究溃疡性结肠炎(UC)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及采用活血化瘀法治疗的效果,对67例活动期UC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包括全血黏度低切值、全血黏度高切值、血浆黏度、全血还原黏度、红细胞体积z比、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沉及血沉方程K值,并与60例健康体检者比较.将67例活动期UC患者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丹参治疗,观察1个月后的有效率及3个月、6个月的复发率.结果显示,活动期UC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除红细胞刚性指数外均显著高于健康体检者;治疗组治愈率44.1%,有效率50.0%,总有效率94.1%,3个月复发率为0.6个月复发率11.8%;对照组治愈率12.1%,有效率51.5%,总有效率63.6%,3个月复发率12.1%,6个月复发率42.4%,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3个月和6个月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作者:杨廷旭;孙庆棠;郭艳荣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逍遥合剂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的临床观察

    为评价逍遥合剂对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将180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20例服逍遥合剂,对照组60例服得舒特,观察症状改善及疗效情况.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2%和96.1%(P>0.05).结果表明,逍遥合剂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疗效与得舒特作用相近.

    作者:宫毅;杨阳 刊期: 2007年第07期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山东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