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瑞剑;赵江宁;赵杰
笔者采用切开挂线术治疗小儿肛瘘3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男25例,女5例;年龄1个月至12岁.发病时间出生后1-6个月.低位单纯性肛瘘27例,高位单纯性肛瘘3例,均为单侧发病.治疗方法:用2%利多卡因3ml加2ml注射用水从外口沿瘘管方向至肛缘做皮下浸润麻醉,视患儿年龄的大小,适当增减用药量.
作者:梁方向;梁卫武;梁方魁 刊期: 2009年第07期
为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与末段回肠炎的相互关系,对68例UC结肠镜检查末段回肠的镜下表现及病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68例中66例发现末段回肠炎症病变占97.1%,其中32例在第1次复诊时发现存在末段回肠炎性改变,另外34例在第2次复诊时出现末段回肠的病理改变;两次复诊时间间隔为10-14个月.结果表明,末段回肠慢性炎症改变是UC在小肠的另一种表现.
作者:王志礼;莫克旗;吴红 刊期: 2009年第07期
便秘是消化系统常见病之一,美国、英国和加拿大10%-15%的人群受便秘困扰[1],亚洲地区患病率也高达14%[2].便秘的发生发展与精神心理因素关系密切,因此,便秘也可导致患者精神心理障碍,特别是慢性便秘.我们多年来致力于便秘的研究,现结合文献报道及临床实践,对便秘导致精神心理障碍的相关因素作一综述.
作者:杨向东;杨玉刚 刊期: 2009年第07期
为探讨CO2激光治疗肛裂的可行性及效果,我科利用CO2激光清除肛裂及其附属病灶10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吕烟韶 刊期: 2009年第07期
调查 实验 研究熊枝繁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结直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8,31(1):14.
作者:董菲菲 刊期: 2009年第07期
为观察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与番泻叶联合应用在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的临床效果,将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与番泻叶联合应用为观察组和单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为对照组.观察术前的排便次数和粪便性状、术中的肠道清洁满意度.结果显示,观察组排便结束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肠道清洁满意度观察组为80.6%(162/201).对照组为69.6%(133/191)(P<0.05).结果表明,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与番泻叶联合应用在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的效果比单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效果好.
作者:吴德乐;徐宇;王昭南 刊期: 2009年第07期
为观察雷米芬太尼和丙泊酚在小儿结肠镜检查中的应用.将60例ASA Ⅰ-Ⅱ级行结肠镜检查的小儿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20例.A组静脉缓注2mg/kg的丙泊酚;B组静脉缓注雷米芬太尼0.6μg/kg后1min静脉缓注1.8mg/kg的丙泊酚;C组静脉缓注雷米芬太尼0.6μg/kg后1min静脉缓注1.8mg/kg的丙泊酚;分别记录术前、术中、术后2min的血压(B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麻醉药用量、苏醒时间、检查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显示,各组术前、术中、术后2min的BP、HR、SPO2变化无差异(P>0.05).C组丙泊酚用量(68.8±24.3)mg低于B组(92.8±23.1)mg及A组(109.8±43.3)mg(P<0.05),术后C组的苏醒时间(2.1±1.3)min少于B组(3.8±2.3)min及A组(12.8±5.6)min(P<0.05).结果表明,雷米芬太尼和丙泊酚联合应用,使患儿在结肠镜检查中无痛苦,安全、舒适.
作者:赵萍;由玮;蒋励 刊期: 2009年第07期
为探讨一期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效果.对98例肛周脓肿行一期根治术.在切开脓肿同时切开内口,必要时挂线处理,术后给予抗感染、换药、坐浴.结果显示,98例中治愈93例,治愈率95%,刨面愈合时间平均23d.未发生肛门失禁、漏气、漏便、肛门狭窄及肛门畸形,无肛瘘发生和其他后遗症.结果表明.一次性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较单纯性切开引流术,能明显降低术后脓肿的复发率和肛瘘的形成.缩短了疗程.降低了再手术的几率,并且无后遗症发生.
作者:高建军;徐守森;马维龙;童文伟;刘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为观察痔消颗粒洗剂治疗痔病的疗效.临床应用痔消颗粒洗剂治疗痔病320例,并与却毒汤治疗的160例进行对比观察.结果表明,该洗剂治疗痔病总有效率99.4%,总显效率84.4%,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对便血、疼痛、肿胀、促进创面愈合疗效明显.
作者:金振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为观察中药直肠滴入疗法治疗溃疡性直肠炎的疗效,将144例溃疡性直肠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2例,分别用中药汤剂及锡类散混合液直肠滴入.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95.8%,对照组总有效率83.3%,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中药直肠滴入疗法治疗溃疡性直肠炎有较好疗效.
作者:闫陇成 刊期: 2009年第07期
我院采用中药灌肠加口服参苓白术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8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36例,女50例;年龄30-70岁.病程3个月至12年.均以腹痛、腹泻、脓血便为主要临床表现.纤维结肠镜检查:局部充血、水肿,表面布满脓苔.此期间用过抗生素、激素等药物,治疗效果不满意,后改用中药灌肠加口服参苓白术丸效果颇佳.
作者:于爱芳;辛显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笔者采用温脾汤加减及针刺配合西医治疗直肠癌术后肠梗阻患者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2例,女3例;年龄50-66岁,平均53.5岁;术后梗阻时间3-19d.均为中晚期直肠下段癌并行手术治疗患者.
作者:曹志遥;尹伯约 刊期: 2009年第07期
为探讨自动痔疮套扎术(RPH)治疗痔病的临床价值,应用自动痔疮套扎器对97例痔病患者施行RPH,观察手术疗效、并发症情况.结果显示,手术成功率100%,手术时间3-5min,平均住院3.5d.结果表明,RPH治疗各期内痔及混合痔内痔部分,疗效可靠,操作简单,微创.痛苦小,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
作者:蒋干超 刊期: 2009年第07期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7期
近5年来,我科采用选择性手术及中药换药治疗骶尾部藏毛窦15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14例,女1例;年龄15-24岁,平均17.6岁.11例为骶尾部反复肿痛破溃流脓入院,2例为外院行切开引流术后人院,1例为外院切除缝合未愈入院,1例为骶尾部突发红肿热痛就诊.9例病灶发现毛发1根至数根不等,3例外院治疗时证实毛发已剔除.术前检查肛门后位均未扪及硬性条索状物,指诊肛内齿状线区未扪及内口.
作者:王丹丹;王立柱 刊期: 2009年第07期
为探讨盆底肌功能紊乱疾病及其生物反馈治疗的意义,对33例患者生物反馈治疗加自身功能锻炼提肛运动1个月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6例恢复正常,8例有间断出现紊乱的患者,通过再次治疗功能恢复正常,7例反复出现紊乱,2例需进行长期治疗.结果表明,生物反馈疗法加自身功能锻炼提肛运动可使盆底肌功能紊乱基本得到恢复.
作者:黄宏国;马木提江;艾尔哈提;周建梅 刊期: 2009年第07期
我们采用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10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55例,女45例;年龄17~60岁;病程1~20年.治疗方法:麻醉满意后,常规消毒,指法或分叶镜扩肛后,将混合痔的内痔部分翻出肛外.在外痔边缘处做V形切口,剥离曲张的静脉团和增生的结缔组织,显露出外括约肌皮下部肌纤维.
作者:张会秋;刘希家 刊期: 2009年第07期
观察祛瘀生肌法促进肛瘘术后创面修复的临床疗效,为肛痿术后创面修复寻找有效疗法.将60例肛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口服生肌化瘀方同时配合外用生肌散创面换药,每日2次,治疗3周;对照组单纯外用生肌散换药,每日2次,治疗3周.观察记录患者创面色泽、创而新生肉芽组织情况、创面大小、愈合率等临床指标.结果显示,生肌化瘀方配合生肌散治疗肛瘘术后创面愈合,具有改善创面色泽.促进新生肉芽生长,加快创面愈合,提高临床疗效的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祛瘀生肌法是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有效方法.
作者:金炜;孙建华;王振宜;翟敏;吴炯;张海岩 刊期: 2009年第07期
为探讨婴幼儿肛周脓肿的佳治疗方法,将63例肛周脓肿婴幼儿分成3组,分别采取脓肿局部切开引流、脓肿扩大切开引流和脓肿切开挂线治疗,对治疗后的肛瘘发生率、创口愈合时间及直肠肛管测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脓肿扩大切开组、切开挂线组的肛瘘发生率明显低于局部切开组(P<0.05).3组创口愈合时间、手术前和手术后1个月的肛管静息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肛管静息压,局部切开组,切开挂线组明显低于扩大切开组(P<0.05).结果表明,一次性行扩大切开引流术或切开挂线引流术是治疗婴幼儿肛周脓肿适宜的方法.
作者:邢茂青;姜宏志;刘强;鞠海珍;张玲 刊期: 2009年第07期
我们对2岁以内肛门病手术50例采用七氟醚吸人诱导下实施骶麻,术中麻醉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31例,女19例;年龄15d至24个月.其中肛周脓肿20例,肛瘘20例,脱肛4例,先天性肛门畸形6例.
作者:刘丕弘;张丹琦;封雪;王宽宇;孟繁有 刊期: 2009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