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美珍颗粒剂灌肠配合音乐疗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

周欣;邓静雯;黄国栋;沈丽娟;余淑娇;黄媛华;黄敏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 音乐疔法, 美珍颗粒剂, IL-6, IL-8, 疗效观察
摘要:为观察美珍颗粒剂灌肠配合音乐疗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选择78例肠镜检查确诊的UC患者,按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38例.治疗组患者给予美珍颗粒剂灌肠配合音乐疗法,同时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对照组单纯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均以4周为一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两组总有效率,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6、IL-8的水平.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95.0%,38/40)明显高于对照组(68.4%,26/38),P<0.01.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IL-6和IL-8表达水平均降低(P<0.01),其中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1).结果表明,美珍颗粒剂灌肠配合音乐疗法治疗UC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IL-6、IL-8表达水平有关.
中国肛肠病杂志相关文献
  • 调整XELOX方案用法治疗老年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观察

    为观察调整XELOX方案用法治疗老年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本研究通过调整XELOX方案用法,对36例老年(年龄≥65岁)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进行化疗.具体化疗方案:卡培他滨每次1250mg/m2,2次/d,d17,d15-21,口服;奥沙利铂65mg/m2静脉滴注2h,d1,d15;28d为一周期.结果表明,36例患者中,部分缓解15例,疾病稳定11例,疾病进展10例,总有效率为41.7%(15/36).临床获益率为72.2% (26/36).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为7.1个月.主要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肝功能损害,多为Ⅰ、Ⅱ度.结果表明,调整XELOX方案用法治疗老年晚期结直肠癌疗效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有效.

    作者:闫峰;潘洁;张景顺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随着手术技术的不断改进,尤其是全直肠系膜切除(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技术推广以来,患者的保肛率、长期生存率得到明显的提高.但是,术后局部复发仍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尤其是直肠癌灶侵犯深达全层、淋巴结转移或肿瘤切缘周边阳性的患者,盆腔或局部复发的机会仍然比较大.

    作者:李希全;邵国珍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纵向直肠黏膜缝扎加悬挂硬化固定治疗直肠前突的疗效观察

    2003年1月至2007年1月,我院采用纵向直肠黏膜缝扎加悬挂硬化固定术治疗直肠前突52例,效果满意,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徐永强;杨建梁;茹翔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经阴道修补加固术治疗中重度直肠前突的临床研究

    为观察和评价经阴道修补加固术治疗中重度直肠前突的临床疗效,将60例中重度直肠前突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行经阴道修补加固术,对照组行经直肠修补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近远期疗效、术后出血、肛门坠胀疼痛及感染情况.结果显示,治疗组术后3个月及1年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患者术后出血、肛门坠胀疼痛及感染的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与经直肠修补术相比,经阴道修补加固术治疗中重度直肠前突具有术后并发症少、疗效稳定、远期疗效好等优点.

    作者:高龙英;康凯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华蟾素注射液肛周封闭注射治疗直肠癌3例

    直肠癌的治疗西医主张实施根治手术,或加行放、化疗.但是临床工作中,常遇一些不能做手术或因各种原因不接受手术及放化疗治疗的患者.针对此类患者,我们给予其以华蟾素注射液肛周封闭注射为主的保守疗法,获得满意疗效,现择3例报告如下.

    作者:刘爱民;姚加强;高莉;张秀焕;刘爱新;刘恒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药物局部封闭注射疗法治疗肛周瘙痒症60例的临床疗效

    为探讨药物局部封闭注射疗法治疗肛周瘙痒症的临床疗效,将120例肛周瘙痒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药物局部注射疗法治疗,药物组成以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为主,局部营养药和麻醉药物为辅.对照组采用中药液熏洗坐浴治疗,每日早晚各1次,15d为一疗程.结果显示,治疗组显效36例,有效1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0.0%(54/60);对照组显效28例,有效18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76.7% (46/60).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药物局部封闭注射疗法治疗肛周瘙痒症疗效确切,且方法简单,患者创伤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殷克;宫爱民;董毅;孙特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综合护理干预缓解混合痔患者术后疼痛的效果观察

    为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缓解混合痔患者术后疼痛方面的效果,选择混合痔手术患者60例,按入院顺序单双数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同时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支持、呼吸训练、音乐疗法、排便护理;对照组患者只接受常规护理.采用视觉模拟鞋表(VAS)对两组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价,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干预组术后24h、48h、3d、7d 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综合护理十预可以有效缓解混合痔患者术后疼痛.

    作者:方梅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直肠癌术中骶前静脉丛大出血10例临床分析

    骶前静脉丛大出血是直肠癌根治术中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如果处理不当,可造成严重后果,甚至死亡.笔者回顾分析10例直肠癌根治术中骶前静脉丛大出血病例资料,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李展宇;王春晓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外用溃疡散防治混合痔术后水肿的疗效观察

    为有效地预防及减轻混合痔术后肛缘切口水肿,我们对混合痔患者术后应用外用溃疡散,取得满意效果,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谢敏江;庞晓健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荷包缝合修补联合括约肌部分离断治疗直肠前突130例疗效观察

    直肠前突又称直肠前膨出,是引起女性出口梗阻型便秘的主要原因之一,此类患者单纯修补直肠前突疗效不佳,术中联合括约肌部分离断可提高疗效.现回顾采用荷包缝合修补联合括约肌部分离断治疗的130例直肠前突患者资料,分析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李峰;韩进霖;丁一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疗效

    为探讨腹腔镜下全直肠系膜切除(TME)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回顾行TME治疗的123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资料,其中66例于腹腔镜下行TME(观察组),57例开腹手术行TME(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情况、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围手术期并发症及标本肿瘤学指标等.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时间比对照组长(P<0.05);但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VAS评分、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及围手术期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保肛率与对照组相近(P>0.05).两组标本的上下切缘均为阴性,标本长度和清除淋巴结数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至2010年8月,观察组患者术后性功能、排尿功能障碍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死亡、复发和转移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腹腔镜下TME治疗中低位直肠癌足安全、可行的,可以达到与传统开腹TME手术一样的远期疗效,且创伤小,患者痛苦小,恢复快.

    作者:杨海春;杨忠祥;张树峰;于淑苹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低位切开高位置管引流治疗高位肛周脓肿102例临床分析

    2008年11月以来,我科采用低位切开、高位乳胶管引流治疗高位肛周脓肿102例,疗效满意,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02例患者中,男59例,女43例;年龄25~55岁,,平均40岁.

    作者:王晓光;徐占民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后位内括约肌部分离断术在肛肠病中的应用

    环状混合痔、肛裂、肛门狭窄等肛肠疾病手术时,大多采用后位内括约肌部分离断术,其能减轻肛缘水肿,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扩张肛管.本文对采用此方法治疗的860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段支前;黄立军;梅慧;彭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瘘管切除缝合加吻合器痔切闭术一次性治疗低位肛瘘合并重度内痔的疗效观察

    为探讨瘘管切除缝合加吻合器痔切闭术一次性治疗低位肛瘘合并重度内痔的临床效果,采用此方法治疗低位肛瘘合并重度内痔患者21例.结果显示,本组住院时间为5-12d;全部病例一次性治愈,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果表明,瘘管切除缝合加吻合器痔切闭术可以一次性治愈低位肛瘘合并重度内痔,疗效确切,患者疼痛轻,恢复快,无严重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甘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经阴道分层修补治疗成人直肠阴道瘘32例疗效观察

    为探讨经阴道分层修补治疗成人直肠阴道瘘的临床疗效,采用此方法治疗直肠阴道瘘患者32例,术中患者取截石位,分2层或3层分别修补直肠黏膜、直肠阴道隔和阴道黏膜,注意确保缝合后无张力.结果显示,本组32例患者均治愈.随访1~3年,均无复发.结果表明,经阴道分层修补治疗成人直肠阴道瘘手术创伤小、操作简单、不损伤括约肌、复发率低,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术式.

    作者:伍发时;欧国维;黄珊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三联法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的疗效观察

    为观察莫沙必利联合聚乙二醇4000散剂和酪酸梭菌活菌片口服(三联法)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选择120例根据罗马Ⅲ标准确诊的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进行随机对照研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采用三联疗法,即莫沙必利5mg/次,3次/d,口服;聚乙二醇4000散剂10g/次,2次/d,口服;酪酸梭菌活菌片2片/次,3次/d,口服.对照组单纯口服聚乙二醇4000散剂10g/次,2次/d.两组均以4周为一疗程.观察两组总疗效及患者腹痛腹胀、排便频率、粪便性状等症状的缓解情况.结果显示,1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3.3% vs 76.7%,P<0.05);治疗组腹痛腹胀缓解率(P<0.01)、排便频率及粪便性状改善率(P<0.0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三联法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效果优于单纯口服聚乙二醇4000散剂.

    作者:何桦波;王绍臣;徐静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盆底失弛缓综合征患者肛管直肠动力学改变与便秘关系的研究

    为探讨盆底失弛缓综合征患者肛管直肠动力学改变与便秘的关系,本研究采用多导单囊肛管直肠功能测定仪对30例盆底失弛缓综合征患者的肛管直肠压力、直肠感知阈值、直肠大耐受量和肛管一直肠抑制阈值进行检测,并与正常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与正常人相比,盆底失弛缓综合征患者的肛管舒张压降低,肛管静息压、直肠静息压、肛管大收缩压、直肠感知阈值、直肠大耐受量及肛管-直肠抑制阈值均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盆底失迟缓综合征患者的肛管直肠动力学改变可能是形成便秘的原因之一.

    作者:姜楠;秦元玲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肛门镜压迫下内痔注射法治疗Ⅱ、Ⅲ期内痔的临床疗效

    为探讨新型肛门镜压迫下内痔注射法治疗Ⅱ、Ⅲ期内痔的临床疗效,本研究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方法,选取200例Ⅱ、Ⅲ期内痔患者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各100例,试验组采用新型肛门镜压迫下内痔注射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消痔灵注射法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显示,试验组治愈84例,好转12例,无效4例,治愈率为84.O%;对照组治愈30例,好转58例,无效12例,治愈率为30.0%.试验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术后第3天出血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术后痔核脱出、肛门坠胀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果表明,肛门镜压迫下内痔注射法治疗Ⅱ、Ⅲ期内痔疗效确切,与传统消痔灵注射法比较,在治疗内痔脱出方面具有更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赖象权;王子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近端结肠外置处理结直肠破裂13例疗效分析

    我科采用近端结肠外置处理结直肠破裂13例,疗效满意,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10例,女3例;年龄20~86岁.其中外伤性结直肠破裂6例,非外伤性结直肠破裂7例.外伤性结直肠破裂患者中腹部闭合伤2例,开放伤4例.

    作者:赵猛;刘海彬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经内镜手术治疗结直肠黏膜下肿瘤的护理体会

    结直肠黏膜下肿瘤具有多向分化可能,应积极采取治疗措施.传统的治疗方法大多选用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它们创伤大,费用高,患者痛苦大.

    作者:陈丽珍;王昌雄 刊期: 2011年第04期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中国肛肠病杂志

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山东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