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强;韦敏;李敏;莫新贤
4//CD8渐高(P<0.01);IgM、IgG水平在湿热中阻、瘀血阻络证高于肝郁脾虚、脾肾阳虚、肝肾阴虚证(P<0.01或P<0.05);慢乙肝各中医证型的细胞因子及C3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差异(P<0.01或P<0.05),肝郁脾虚、肝肾阴虚、脾肾阳虚组C3水平明显低于湿热中阻、瘀血阻络组(P<0.01).结论:细胞免疫功能检测可为慢乙肝中医辨证的客观化提供依据.
作者:王振常;毛德文;黄彬;李益忠;张荣臻;龙富立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散结败毒饮治疗慢性附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附睾炎患者108例,用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治疗组与观察组,剔除失访或未能完成治疗者,治疗组52例,观察组46例,治疗组用中药散结败毒饮加减治疗,观察组用左氧氟沙星口服治疗.治疗4周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39例,好转10例,无效3例,有效率94.23%;对照组治愈15例,好转18例,无效13例,有效率71.74%.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散结败毒饮治疗慢性附睾炎疗效确切,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周文忠;温建余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中药配合针灸治疗面神经炎疗效.方法:将136例面神经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8例,治疗组予针灸、中药结合治疗,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1个月后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60例,好转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1%;对照组治愈42例,好转6例,无效20例,总有效率70.6%.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针灸中药结合治疗面神经炎具有良好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吴绍彬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小儿久病病情虚实夹杂,其病因多为失治误治病邪久留或久病正虚难以驱邪外出,以致出现正虚邪恋或正虚邪实的虚实夹杂症.
作者:何梅燕 刊期: 2009年第04期
(25.53%);对照组45只眼中24只眼复发(53.33%),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7.460,P<0.05).结论:西药结合中医辨证治疗急性前葡萄膜炎效果优于单纯西药治疗,且可缩短疗程、降低复发率.
作者:唐勇华;韦丽娇;姜春晓 刊期: 2009年第04期
高血压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高血压不仅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而且严重影响心、脑、肾的功能,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者:庞声航;刘国君;赵文圣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北海市中医院骨科自2004年8月~2008年8月共收治84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麦敏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察发现,加用知柏地黄丸治疗对乳腺癌患者雌激素水平无明显影响,不影响三苯氧胺疗效.结论:应用知柏地黄丸配合三苯氧胺治疗乳腺癌,能够改善潮热汗出、失眠、疲乏及情绪异常等毒副作用,提高生活质量,无明显毒副反应.
作者:李铁;卓睿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建瓴汤对实验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及抗脂质过氧化的影响.方法:取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建瓴汤组,降脂灵片组及辛伐他汀组5组,每组12只,各组动物给予不同处理,进行生化检测TC、TG、HDL-C、LDL-C水平、MDA含量、SOD活力.结果:建瓴汤能显著降低实验性肝肾阴虚高脂血症大鼠血中的TC、TG水平,提高血清SOD活性,降低MDA含量,显著降低LDL-C水平,提高HDL-C水平.结论:建瓴汤具有降脂和抗脂质过氧化作用.
作者:俸道荣;韦斌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冰片可以有效降低五方散所致局部皮肤过敏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黄明忠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刘淑霞是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针灸脑内科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在运用中医药治疗中风病方面有独特经验.笔者有幸跟随刘师学习,现将其运用顾护脾胃法在治疗中风病方面的心得体会简介如下,以供同道参考.
作者:李晓斌;薛雅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研究青钱柳正丁醇提取物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方法:采用组织匀浆MDA比色法,测定不同浓度的青钱柳正丁醇提取物对小鼠肝脏自发性脂质过氧化的作用,及其抗自由基诱导剂CCl4、H2O2、Fe2+-VitC激发脂质过氧化的作用.结果:青钱柳正丁醇提取物可明显降低小鼠肝脏自发性MDA的生成,减轻CCl4、H2O2、Fe2+-VitC所致的肝脏脂质过氧化反应.结论:青钱柳正丁醇提取物具有较强的体外抗脂质过氧化作用,且活性与浓度呈明显的量效关系.
作者:陈薇;段小群;梁成钦;徐庆;张志伟;秦树森 刊期: 2009年第04期
以往术后患者肛门排气时间常需48~72小时,患者腹胀明显.缩短术后第一次排气时间是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机体功能恢复的一个重要环节.我科采用了小茴香干热敷上腹穴位的方法减轻术后腹胀,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秀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麻杏葶苏汤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方法:治疗组32例采用口服中药麻杏葶苏汤,对照组32例采用口服舒喘灵和酮替芬.治疗2个月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19例,好转1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显效11例,好转12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2%.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麻杏葶苏汤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较好.
作者:王学诗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刺络拔罐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方法:对5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用针剌结合刺络拔罐法治疗,6周后评价疗效.结果:总有效率88.47%,痊愈率53.85%;治疗后神经运动传导速度、神经感觉传导速度较治疗前改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针刺结合刺络拔罐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良好疗效.
作者:赵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电针结合推拿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症状的优势.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予电针结合推拿治疗,对照组仅予电针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疗效、症状体征积分及TCD检测指标.结果:两组疗效、治疗前后症状与功能积分以及椎动脉、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电针结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以及在改善临床症状与体征、椎-基底动脉血流方面优于单纯电针治疗.
作者:赖耀铭;黄锦军;何育风;彭文琦;何贤芬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此病多发生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临床表现以发作性眩晕,恶心欲呕,共济平衡失调等为主要症状,易导致急性脑血管疾病发生.
作者:袁锋;潘明甫;符贵发 刊期: 2009年第04期
中风后瘫肢痉挛,活动受限,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是患者在康复治疗过程中较难解决的问题.自2008年以来,笔者应用中药外治法--药棒循经推按法治疗中风后瘫肢痉挛32例,并设对照组32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潘智美;谭凯文;李洪波;梁焕英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对叶榕和斜叶榕的显微特征,为对叶榕和斜叶榕的临床应用和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鉴别依据.方法:通过滑走切片、徒手切片、粉末制片法制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其特征.结果:发现对叶榕根、茎横切面皮层较窄,散在草酸钙方晶,木质部较宽,导管大;叶横切面表皮被非腺毛,皮层具草酸钙方晶.斜叶榕根横切面皮层较宽,具草酸钙方晶,木质部宽广,导管大型;茎横切面皮层具草酸钙方晶及分泌细胞;叶横切面韧皮部外侧具纤维.结论:以上特征为对叶榕与斜叶榕的主要显微鉴别依据.
作者:黄祥远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五味消毒饮合三黄散外用治疗骨折术后感染的疗效.方法:骨折术后感染3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以五味消毒饮合三黄散外用治疗,疗程12~81(25.36±6.26)天.结果:治愈28例,好转5例,未愈3例,总有效率91.67%.结论:五味消毒饮合三黄散是外用治疗骨折术后感染的有效方剂之一.
作者:杨腾衡;郑琥;劳积毅;归华 刊期: 2009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