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加用自拟抗栓宁治疗脑血栓形成60例疗效观察

贾清华

关键词:脑血栓形成, 抗栓宁, 血液流变学
摘要:目的:观察抗栓宁对脑血栓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单盲法将12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抗栓宁治疗,对照组给予血塞通胶囊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是60%,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1或P<0.05),血小板聚集率、纤维蛋白原值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抗栓宁可降低血液粘稠度,对脑血栓形成患者有较好疗效.
广西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38例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方法:将72例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8例采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对照组34例采用奥美拉唑、吗丁啉等口服,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26例,有效8例,无效4例;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7例,无效12例.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肝胃不和型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疗效较好.

    作者:陈玲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早期针灸加康复训练对偏瘫后肢体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针灸加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脑卒中住院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针灸加现代康复训练,对照组采用现代康复训练.以简化Fugl-Meyer评分法,Barthel氏ADL指数进行治疗前、后的功能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各项评分相似,治疗后观察组肢体功能、ADL指数较对照组恢复得好,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偏瘫患者宜早期进行针灸加康复训练.

    作者:陆岸英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小针刀治疗强直性脊柱炎28例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以中轴关节慢性进行性炎症为主的全身性风湿性疾病,病因未明,一般认为与遗传、感染、免疫、理化因素等有关.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骨突滑膜关节、脊柱旁软组织、外周关节并有关节外病变.青年男性多发,目前尚无根治方法,故改善症状,减缓病情进展是临床治疗该病的首要任务.笔者1998~2005年利用小针刀疗法对28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进行治疗,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梁杰群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中医对阿片类物质依赖的证治研究概述

    阿片类物质(opioid)是从阿片(罂粟)中提取的生物碱及体内外的衍生物,常用的阿片类物质,有吗啡、海洛因、氢化吗啡等等.随着阿片类物质滥用人群不断地扩增,其治疗方法也日趋多样化,然而对脱毒和康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因此,深入开展中医药戒毒引起了中医界人士的广泛重视,并取得了一定进展.本文就1999~2005年国内中医药对阿片类物质依赖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林江;杨继峰;艾军;林湧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毛果算盘子与算盘子的显微鉴别

    毛果算盘子与算盘子的药材形态极为相似,难以鉴别.本文对两种算盘子的根、茎、叶组织结构及粉末特征进行研究,为临床应用和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鉴别依据.

    作者:韦松基;陈建霞;韩剑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36例

    膝骨性关节炎是以软骨丢失伴关节周围一系列骨反应为特征的一种骨关节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临床特征为疼痛、肿胀、关节积液、关节功能障碍.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情况日趋严重,骨性关节病作为中老年人中常见的运动系统疾病,发病也呈上升趋势,严重地影响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质量.

    作者:潘华;陈宜;邹召权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敷贴不同部位治疗胸5~8关节紊乱并脾胃虚寒型胃痛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自制调衡膏作脊背不同部位敷贴对胸5~8关节紊乱并虚寒型胃脘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8例胸5~8关节紊乱并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例均以手法纠正胸5~8小关节紊乱和腧穴点按为基础治疗,治疗组于胸5~8棘旁敷贴自制调衡膏,对照组于脾、胃、肾两侧腧穴敷贴调衡膏,以症状、体征及胃电图为观察指标,评价两种敷贴部位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7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种敷贴部位均能调整胸椎性虚寒型胃脘痛患者的胃电活动(P<0.05或P<0.01),但胸5~8棘旁敷贴调衡膏更能调整患者的胃电活动(P<0.05).结论:胸5~8节段区域是脾胃虚寒型胃脘痛采用体表治疗方法的较适宜部位.

    作者:周学龙;李新姣;翁泰来;陆美芬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结肠灌洗后用加味半夏泻心汤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加味半夏泻心汤灌肠合用结肠灌洗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将5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加味半夏泻心汤灌肠合用结肠灌洗组,32例)和对照组(氢化可的松保留灌肠组,24例),治疗组先进行结肠灌洗,再予以加味半夏泻心汤100 ml用结肠途经治疗机将药物灌入作保留灌肠,对照组给予氢化可的松100 mg+生理盐水100 ml保留灌肠,每日1次,7天为1个疗程,每1个疗程结束后休息2~3天,共3个疗程.两组分别在治疗前、治疗结束后1个月内进行炎症指标检测,有33例患者在3个月内行电子结肠镜复查及粘膜活组织病理学检查,后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后炎症指标、电子肠镜积分、粘膜活组织病理分级积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或0.01).在病变累及左半结肠或右侧结肠的患者中,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肠灌洗后用加味半夏泻心汤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较好疗效.

    作者:陈国忠;李桂贤;李保良;梁雪;何慧;彭卓嵛;邓嫦;黄勇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手法配合中药熨疗治疗颈源性头痛88例

    颈源性头痛是指由颈椎或颈部软组织的器质性或功能性病损所引起的以慢性、单侧头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疼痛性质是一种牵涉痛.目前一般采用皮质类固醇激素作病变部位注射为主,配合局部理疗方法治疗,效果不佳,容易复发.笔者在2002年6月至2005年12月以手法为主治疗颈源性头痛88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滕居赞;唐晓菊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徐光耀老中医推拿治疗软组织损伤性疼痛的学术思想

    徐光耀副教授是广西名老中医,1965年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推拿专科学校,授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推拿名家严隽陶教授门下.

    作者:粟胜勇;庞军;黄锦军;黄永;何育风;雷龙鸣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清肝泄浊活血方治疗酒精性肝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清肝泄浊活血方治疗酒精性肝病的疗效和机制.方法:将酒精性肝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予中药清肝泄浊活血方治疗,对照组30例予西药复方益肝灵,维生素C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肝功能、血脂、肝纤维化标志物、细胞因子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9.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肝功能(ALT、AST、GGT)、血脂(TG、TC)及肝纤维化标志物(HA、LN、PCⅢ)、细胞因子(TNF-α、IL-1β)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中药清肝泄浊活血方可能通过促进酒精代谢,抗脂质过氧化,减少细胞因子的生成和释放,抑制炎症反应,抗肝纤维化,而具有良好治疗酒精性肝病的作用.

    作者:黄依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参麦注射液辅助治疗肺性脑病32例

    肺性脑病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也是常见危重症之一.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间,采用参麦注射液配合西药联合治疗3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蒋国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壮肝逐瘀煎对肝纤维化大鼠TGF-β1的影响

    目的:探讨壮肝逐瘀煎在抗肝纤维化中的治疗作用机理.方法:Wistar大鼠120只,随机取16只为正常对照组(A),其余采用四氯化碳复合因素诱导大鼠肝纤维化,造模四周证实肝纤维化形成后随机分为病理模型组(B),壮肝逐瘀煎大、中、小剂量组(C、D、E),秋水仙碱组(F),大黄(庶虫)虫丸组(G),分别灌胃给药,A、B组予等容积生理盐水灌胃.于治疗12周后每组各取8只大鼠处死并取血清及肝组织,HE染色观察肝纤维化的形成,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检测血清中TGF-β1因子的表达差异.结果:与病理模型组比较,C、D、E、F、G组肝纤维化程度均明显减轻(P<0.05或P<0.01),其中D组与F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治疗组血清中TGF-β1水平显著下降(P<0.01),C、D组降低血清TGF-β1水平均优于F、G组(P均<0.01).结论:壮肝逐瘀煎能有效地改善实验大鼠肝纤维化程度,其机理可能与降低肝纤维化大鼠血清中TGF-β1水平有关.

    作者:林寿宁;刘强;郑身宏;王振常;何磊;韦刚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交会穴临床应用举隅

    交会穴的名称早由《针灸甲乙经》提出,是指两经或两经以上经脉交叉、会合部位的腧穴.由于它既为本经脉气所生,又得他经脉气所养,为两条经脉以上的脉气所发,有着特殊的脉气,因而它也有着特殊的治疗作用.临床上,如果能合理、巧妙利用交会穴,往往能收到用穴少而精,疗效显而奇的效果.现列举几例如下,以抛砖引玉.

    作者:陈玉其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肠易激综合征辨治举隅

    肠易激综合症(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临床上较为常见一种肠道功能性疾病,临床表现主要以腹痛阵作或腹部不适,伴随排便习惯改变(腹泻或便秘)为特征,症状的出现或加重与精神因素有关,而又缺乏形态学和生化异常改变,西医目前尚无疗效肯定的特殊治疗方法或药物.中医采用辨证论治,整体调节的方法治疗此病能取得较好的疗效.近年来,笔者运用中医理论以疏肝和脾、健脾祛湿,温补脾肾三法来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戴云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加味理中汤

    性质功效祛湿剂.温中化湿,健脾止泻.主治病证婴幼儿慢性腹泻.

    作者:李谱智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中医治疗尿路结石毋忘辨病

    尿路结石在中医表现为砂淋、血淋、癃闭、石淋和腰痛等.这五大类病证虽有可能都为结石所致,但其病因、病原、病位、轻重不同,在治疗方面,不应仅仅是中医辨证论治,应作到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因人而异,因病施治,对症下药,才能收到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温建余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加用自拟抗栓宁治疗脑血栓形成6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抗栓宁对脑血栓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单盲法将12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抗栓宁治疗,对照组给予血塞通胶囊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是60%,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1或P<0.05),血小板聚集率、纤维蛋白原值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抗栓宁可降低血液粘稠度,对脑血栓形成患者有较好疗效.

    作者:贾清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蒲葵子的含药血清体外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蒲葵子的含药血清体外抗肿瘤作用.方法:采用MTT法,观察蒲葵子提取物的含药血清对肉瘤细胞(S180)和肝癌细胞(H22)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蒲葵子提取物的20%含药血清在体外对S180细胞和H22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41.15%、47.43%.结论:蒲葵子含药血清能抑制S180肉瘤细胞和H22肝癌细胞的增殖.

    作者:曾春晖;杨柯;郑作文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中药热敷加电脑骨折愈合仪治疗膝骨关节炎47例

    膝骨关节炎(OA)是一种退行性关节病,是骨科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一般认为与创伤、炎症、代谢、肥胖、衰老和遗传有关.随着社会逐渐进入老龄化,此类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给社会及个人都带来了很大的困扰.笔者在2004年3月~2005年4月,采用中药热敷加电脑骨折愈合仪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47例(共52个关节),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肖亚平;许阳;邵建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广西中医药杂志

广西中医药杂志

主管:广西中医学院

主办:广西中医学院 中国中医药学会广西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