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自拟痛风消汤合中药外洗方治疗痛风性关节炎45例

欧文

关键词:痛风性关节炎, 自拟痛风消汤, 内外合治, 中医药疗法
摘要:目的:观察自拟痛风消汤内服合中药外洗方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90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5例.治疗组用自拟痛风消汤内服合中药外洗方治疗,对照组用芬必得片75mg,别嘌醇片0.1g,每日3次.两组均以15天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21例,显效13例,有效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33%,显效率75.56%;对照组分别为8例,14例,12例,11例,75.56%,48.88%.两组疗效比较,经Ridit检验,u=3.0794,P<0.01,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内服自拟痛风消汤合中药外洗方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有较好的疗效.
广西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58例

    近年来,随着人工心脏起搏器的广泛运用,缓慢性心律失常治疗已取得很大进展,但因其并发症较多和费用昂贵,在基层医院难以普及.笔者2001年1月~2006年12月运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58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罗汉民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手法配合中药外敷治疗小儿髋关节一过性滑膜炎34例

    小儿髋关节一过性滑膜炎是骨科常见多发病,又称为小儿髓关节半脱位或假性脱位、小儿髋臼错缝、小儿髋关节暂时性滑膜炎等.好发于3~10 岁小儿,通常以膝关节疼痛而就诊,如果对此病认识不足,治疗不当,则可能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小儿股骨头骨骺缺血性坏死).笔者于2005年7月采用手法配合中药外敷治疗髋关节一过性滑膜炎34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谢冰;周立亚;郝小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感冒后顽固咳嗽60例

    当感冒本身急性期症状消失后,咳嗽仍然迁延不愈,临床上称之为感冒后咳嗽.患者多表现为刺激性干咳或咳少量白色粘液痰,可持续较长时间.该病属于中医之外感咳嗽范畴,不分四季皆发,占呼吸门诊很大比例,治疗上较为棘手.笔者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止嗽散合虫类祛风药化裁治疗,收到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黄进;王家赐;刘八一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中药内服外用加手法治疗创伤性肘膝关节僵硬60例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外用加手法治疗创伤性肘膝关节僵硬的疗效.方法:60例创伤性肘膝关节僵硬患者采用中药内服、外用熏洗、手法松解方法治疗并评定效果.结果:60例患者,治愈46例,显效13例,无效1例.结论:中药内服外用治疗创伤性肘膝关节僵硬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蒙繁华;李朝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消癖散结Ⅰ、Ⅱ号方联合治疗乳癖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消癖散结方Ⅰ、Ⅱ号治疗乳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12例乳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60例采用消癖散结方Ⅰ、Ⅱ号治疗,对照组152例采用三苯氧胺(TAM)治疗.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98例,显效30例,有效2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治愈60例,显效28例,有效32例,无效32例,总有效率78.9%.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消癖散结Ⅰ、Ⅱ号方治疗乳癖疗效优于三苯氧胺的疗效.

    作者:杨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热瘀散对溃疡性结肠炎胃肠湿热型大鼠模型MDA、SOD、IL-6的影响

    目的:建立胃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复合模型,观察热瘀散对胃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按100mg/kg浓度的三硝基苯磺酸(TNBS)给予大鼠灌肠,建立溃疡性结肠炎模型,24h后将大鼠饲以高脂高糖饮食10d,然后在湿热环境下继续饲以高脂高糖饮食5d.模型制作成功后将动物分为5组:正常组,模型组,热瘀散高、低剂量组,柳氮磺胺吡啶(SASP)组.用药组给予相应药物治疗,连续15d,模型组及正常组予常规饲养.第16d处死大鼠,观察大鼠结肠组织大体和病理组织学损伤情况,并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结肠组织中MDA、SOD的活性或含量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大体评分、病理组织学的变化表明模型复制成功;热瘀散高、低剂量组及柳氮磺胺吡啶(SASP)组均能明显改善结肠组织的病理组织学损伤,降低损伤指数,降低IL-6的活性,提高SOD活性,降低MDA的含量;其中热瘀散高剂量组效果优于柳氮磺胺吡啶(SASP)组(P<0.01).结论:热瘀散能显著降低MDA、IL-6水平,提高SOD的含量,对胃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作者:杨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针灸治疗腹部手术后麻痹性肠梗阻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体针配合头针治疗腹部手术后麻痹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将15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6例,两组均予胃肠减压、灌肠、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胃肠外营养支持、预防和控制感染等治疗.治疗组加用体针配合头针治疗,对照组加用红霉素静滴.治疗3天后判断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76例,好转14例,无效3例;对照组治愈40例,好转21例,无效15例.两组疗效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加用体针配合头针治疗腹部术后麻痹性肠梗阻临床疗效好.

    作者:刘景洋;欧阳国林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自拟痛风消汤合中药外洗方治疗痛风性关节炎45例

    目的:观察自拟痛风消汤内服合中药外洗方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90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5例.治疗组用自拟痛风消汤内服合中药外洗方治疗,对照组用芬必得片75mg,别嘌醇片0.1g,每日3次.两组均以15天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21例,显效13例,有效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33%,显效率75.56%;对照组分别为8例,14例,12例,11例,75.56%,48.88%.两组疗效比较,经Ridit检验,u=3.0794,P<0.01,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内服自拟痛风消汤合中药外洗方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欧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参附注射液合当归四逆汤化裁治疗雷诺综合征32例

    雷诺综合征多见于30岁以下的女性,常于寒冷季节发病,从2002年3月~2007年3月以来,笔者采用当归四逆汤加减配合参附注射液治疗该病取得了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刘英华;伍德军;邓玉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过塘蛇的显微鉴别研究

    过塘蛇为广西常用中草药,别名水瓮菜,过江龙,水芥菜,过江藤,假蕹菜等[1],曾收载于《广西中药材标准》,为多种中成药的原料药[2].其性寒,味苦、微甘,具有清热,利尿,解毒之功效.临床用于治疗感冒发热,燥热咳嗽,高热烦渴等[3].目前尚未见有关其显微结构方面的研究报道,本文对其显微结构进行如下研究,为鉴别过塘蛇及制定相关的质量标准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李刚;高雅;朱意麟;陈青;陆雷飞;赖飞娥;黄颖;蔡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解毒化瘀Ⅱ方

    茵陈30g 赤芍50g 白花蛇舌草30g大黄15g 郁金15g 石菖蒲15g性质功效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豁痰醒神.主治病证各种病因(肝炎病毒、酒精、药物等)导致的急性、慢性肝功能衰竭.证见起病迅速,发热或高热,重度身目黄染及小便黄,色鲜明,迅速加深,精神萎靡,头晕沉,可昏睡或躁动不安,肢体困重,极度乏力,食欲大减或无食欲,恶心呕吐,胁肋胀满疼痛,大便秘结或粘滞不爽,小便黄赤,腹胀满或腹部膨隆,舌质红绛,苔黄或黄褐厚燥或焦黑起刺,脉洪大或弦数.

    作者:毛德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儿童肱骨髁上移位骨折致肘内翻畸形的探讨与预防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并发肘内翻的发生率极高.我院1999~2007年使用保守方法共治疗该病56例,笔者对该组病例的肘内翻畸形的发生及预防探讨如下.

    作者:凌长敦;庞国栋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自拟通气开窍汤内服结合鼓膜穿刺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观察

    笔者于1999年11月~2006年11月,采用自拟通气开窍汤内服加鼓膜穿刺治疗分泌性中耳炎67例(87耳),并与同期单纯鼓膜穿刺治疗的67例(86耳)作观察,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蔡银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灵黄护肝胶囊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研究灵黄护肝胶囊对四氯化碳(CCl4)、D-半乳糖胺(D-Gal)、酒精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用灵黄护肝胶囊预防性给药若干天后,用CCl4、D-Gal、酒精分别造模,检测造模后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肝脏系数等指标.结果:灵黄护肝胶囊能明显抑制小鼠急性肝损伤后ALT、AST、肝脏系数的升高(P<0.01或P<0.05).结论:灵黄护肝胶囊对CCl4、D-Gal、酒精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均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作者:周添浓;侯少贞;李耿;谭永恒;叶木荣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加用行气活血药物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55例

    目的:观察行气活血中药与硝苯地平缓释片合用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5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组(5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行气活血类中药(由丹参、延胡索、川芎、赤芍药、三七、红花、降香、瓜萎、甘草组成),治疗3周,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降压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降压疗效比较,治疗组显效38例,有效15例,无效2例,对照组显效20例,有效14例,无效6例.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临床证候中的头痛、头晕、心悸、耳鸣,失眠,腰膝痠软等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行气活血与硝苯地平缓释片合用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降压效果较好,且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简永英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加用增液除烦汤治疗脑卒中后日间过度倦睡症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自拟增液除烦汤治疗脑卒中后日间过度倦睡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均在急性脑血管病常规处理的同时,治疗组加用增液除烦汤,每日一剂.对照组43例,口服奋乃静片4mg,佳静安定片0.8mg,睡前服,两组均以1周为1个疗程,治疗1~2 个疗程.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31例,显效8例,无效4例;对照组临床治愈9例,显效18例,无效16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加增液除烦汤治疗脑卒中后日间过度倦睡症临床疗效好.

    作者:刘占涛;曹东升;赵建利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加用参芪地黄汤化裁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参芪地黄汤化裁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两组均常规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控制血糖,对照组予以洛汀新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参芪地黄汤化裁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FPG均显著下降(P<0.01).两组UAER治疗后均显著下降(P<0.01),但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TC、TG均显著下降(P<0.01);治疗组治疗后TC、TG的改善较对照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在治疗后均显著下降(P<0.01),但治疗组全血粘度低切及高切、红细胞聚集指数等方面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常规治疗结合参芪地黄汤化裁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有较好的疗效,其作用机理与改善肾脏微循环,降低血粘度,减少尿蛋白的排出,保护肾功能有关.

    作者:邓小敏;李晶晶;唐爱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药研究近况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是以胃粘膜上皮和腺体萎缩,粘膜变薄,粘膜肌层增厚及伴有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为特征的慢性胃病,是慢性胃炎的一个类型,其发病随年龄增长而增高,是胃癌的癌前疾病(状态)之一,已引起国内外医学者的广泛重视和研究.西医对CAG常缺乏理想的治疗方法,而中医药对CAG的治疗具有明显的优势,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将1998年以来有关文献综述如下.

    作者:罗远汉;李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加味柴芍六君颗粒对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大鼠T淋巴细胞亚群及白介素-2的影响

    目的:观察加味柴芍六君颗粒对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T淋巴细胞亚群及白介素-2(IL-2)的影响.方法:健康Wistar大鼠9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加味柴芍六君颗粒大、中、小剂量组,SASP组以及模型对照组6组,每组15只.除正常组外,余组制作免疫UC大鼠模型.造模后加味柴芍六君颗粒大、中、小剂量组分别予以1,0.5,0.25mg/ml的加味柴芍六君颗粒溶液,SASP组予以67.5mg/ml SASP混悬液,模型对照组及正常组予以0.5%CMC溶液.连续给药5周后处死大鼠,取出结肠,肉眼观察结肠变化,行组织病理学检测.并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大鼠血T淋巴细胞亚群,以ELISA法检测大鼠IL-2的表达情况.结果:①加味柴芍六君颗粒能较好地降低溃疡指数.②加味柴芍六君颗粒及SASP均能明显提高UC大鼠CD3、CD4、CD8以及IL-2的水平,降低CD4/CD8的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或P<0.05);其中中、小剂量组与SASP组作用几乎相当(P>0.05),大剂量组能使UC大鼠各项指标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作用优于SASP组(P<0.01或P<0.05).结论:改善免疫功能可能是加味柴芍六君颗粒治疗UC大鼠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李桂贤;黄勇华;唐梅文;陈国忠;李保良;梁雪;何慧;彭卓嵛;白德臣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玉屏风散加味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慢性荨麻疹病因复杂,病程缠绵,症状多样,西医治疗方法单一,且疗效不佳.笔者试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其进行治疗,疗效满意,并与单纯服用西药咪唑斯汀片(商品名尼乐,步长制药)和雷尼替丁胶囊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周怀昆;潘选长;石红盛;肖德灿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广西中医药杂志

广西中医药杂志

主管:广西中医学院

主办:广西中医学院 中国中医药学会广西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