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试计
笔者运用加味三仁汤治疗小儿暑湿型感冒2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东旭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五草汤治疗甘露醇所致急性肾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8例因患急性脑血管病在使用甘露醇治疗过程中出现肾损害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6例,对照组82例,对照组采用停药及口服爱西特片并爱西特片灌肠治疗;治疗组则采用停药及口服五草汤并五草汤灌肠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治疗效果及血尿素氮、血肌酐及β2-MG(β2-微球蛋白)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49%,两组治疗前后效果及血尿素氮、血肌酐及β2-MG比较显著均有非常差异性(P<0.01).结论:五草汤对甘露醇所致急性肾损害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闫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甘草配方颗粒中甘草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为HangBang C18柱(200×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45:55v/v);检测波长为274nm;流速为0.5ml/min.结果:甘草酸在0.052~0.26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136748.30X+861.67(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7.10%,RSD=1.54%(n=5).结论:HPLC法操作便捷,分离效果好,重现性好,稳定性高,是生产甘草配方颗粒较理想的质量监控方法.
作者:赵水财;严令耕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加用白虎汤对小面积Ⅱ°烧伤治疗效果.方法:将79例小面积Ⅱ°烧伤患者分为两组.两组均采用湿润烧伤膏外涂,治疗组40例加用口服白虎汤,比较两组的创面渗出、创面愈合方面的情况.结果:治疗组创面渗出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创面愈合时间亦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用白虎汤治疗小面积Ⅱ°烧伤有较好疗效.
作者:覃文玺;王权胜;唐乾利;伍松合;张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加用自拟人参降糖灵方剂治疗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型)70例疗效.方法:依空腹血糖分为轻7.0~10mmol/L,中10.1~19mmol/L,重19.1~24mmol/L 3级.观察用药后血糖、血脂及临床各症状及体征变化.结果:显效44例(63%),有效19例(27%),总有效率90%.空腹血糖,甘油三脂治疗前后对比有显著及非常显著差异(P<0.05或P<0.01).结论:加用人参降糖治疗2型糖尿病有效好疗效.
作者:廖明波;常桂荣;王宏 刊期: 2006年第05期
部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后症状无好转,甚至加重,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患者神经根长期受压,而且由于反复推拿、按摩,神经根与突出物牢牢粘连,因此,在手术分离粘连时,有可能损伤部分神经根;有的患者神经根长期受压后已有不同程度的损害,手术切除了压迫的突出物,但已损害的神经根可能已无法恢复;此外,在手术过程中,为了摘除椎间盘,在分开、牵拉神经根时,可能引起神经根的水肿,术后症状可能加重.针对这部分患者,我院于2004年开始采用中医辨证治疗,获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黎小琳;刘建春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类风湿性关节炎(RA)属中医尪痹范畴,笔者从2004年6月~2005年6月运用自制黄藤酒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凤兰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笔者于1993年10月~2005年10月采用综合针灸疗法治疗187例痔疮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唐奇端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痰热郁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的疗效.方法:将81例痰热郁肺型COPD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42例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同时加用中药治疗;对照组39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2周后观察2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控制14例,显效19例,有效6例,无效3例;对照组临床控制10例,显效13例,有效5例,无效11例.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COPD急性发作期痰热郁肺型患者在改善临床症状及体征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
作者:傅晓霞;赖慧红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合辛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脂血症并高粘血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老年高脂血症并高粘血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对照组43例,两组均采用辛伐他汀口服治疗,观察组加用血府逐瘀汤,疗程均为2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清晨空腹血脂和血液流变学,并进行相应的临床疗效比较.结果:两组均有降血脂、血粘的作用(P<0.01或P<0.05),观察组治疗后TC、LDL-C值低于对照组(P<0.01),HDL-C值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同时,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血府逐瘀汤合辛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脂血症并高粘血症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且具有显著减少不良反应的作用.
作者:雷伟南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温经汤出自《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此方组方有度,配伍严谨,为后世医家所推崇,被视为妇科调经的经典方剂,对后世的影响较大.《金匮要略》温经汤由吴茱萸、当归、芍药、川芎、人参、桂枝、阿胶、牡丹皮、生姜、甘草、半夏、麦冬组成,具有温经散寒,活血祛瘀,兼能养血清热之功效,主治冲任虚寒,瘀血阻滞证.本方证的病机属阴血亏虚、寒凝、血瘀、虚热兼夹,但以寒凝、血瘀为主.
作者:李卫民;李卫红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扶正汤在肝细胞癌(HCC)围手术期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待手术HCC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常规用西药护肝治疗,治疗组加用扶正汤,对照组加用肝复乐.治疗前、后观察肝功能,临床症状积分以判断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完全缓解分别为25例,16例;部分缓解分别为3例,9例;稳定分别为1例,2例;恶化分别为1例,3例.总有效率治疗组93.33%,对照组83.33%,两组疗效比较,经Ridit检验,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黄疸指数改善明显(P<0.05).结论:扶正汤在HCC围手术期应用有较好疗效.
作者:李煦中;王清坚;赫军;唐乾利;陆世锋;刘祖军;黄小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口服复智汤结合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2例和对照组64例,治疗组口服复智汤,结合针刺治疗,对照组用尼莫同注射液(德国拜尔公司生产,规格50ml/瓶,含尼莫地平10mg)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同时每日静脉滴注胞二磷胆碱0.5g,两组均30天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均可显著提高MMSE量表评分(P<0.01),降低BDS量表评分(P<0.01),但以治疗组作用为优(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轻、中度痴呆有效率均为100%,对照组轻、中度痴呆有效率分别为88.9%、78.6%.结论:复智汤结合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显著.
作者:卢中莲;林豫路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笔者自1997年8月~2005年12月年,从肝肾论治胆石症35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莺飞;黄连春 刊期: 2006年第05期
胸椎小关节由胸椎后关节、肋骨小头关节、肋横突关节三组关节构成,属联动微动关节,在外伤、劳损、胸椎椎间盘及胸椎韧带退行性变等情况下,可使胸椎小关节正常位置改变,胸椎内外平衡失调,进而导致胸椎小关节后仰或仰旋移位而紊乱[1].胸椎小关节紊乱导致神经、血管等周围软组织的功能受到伤害而出现相应的症状和体征,称胸椎小关节紊乱症;胸椎小关节紊乱的常见症状是脊背疼痛[2,3].
作者:周学龙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性质功效养血滋阴,熄风解痉.主治病证面肌痉挛,面肌不自主抽搐.服用方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7日为一疗程,服2~3个疗程.
作者:董少龙 刊期: 2006年第05期
中风病又名卒中,是指一种急性非外伤性脑局部血供障碍引起的局灶性脑神经细胞损害,临床特点为起病急,意识语言障碍和肢体偏瘫.自2002年12月~2005年12月,笔者根据中风偏瘫发生后的不同阶段、分期采用不同的针刺方法,并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临床疗效较为满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康国辉;韩景波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考察广西美味猕猴桃茎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化学反应鉴别方法分别对广西美味猕猴桃茎的水提取液、乙醇提取液和石油醚提取液进行化学成分鉴别.结果:检查项目中的糖类、苷类、三萜类、甾体、酚类、鞣质、有机酸等项均出现正反应现象,其他项目出现负反应现象.结论:广西美味猕猴桃茎中可能含有三萜、甾体、皂苷、糖类、苷类、酚类、鞣质、有机酸等化学成分.
作者:甄汉深;梁洁;梁臣艳;钟振国;周燕园;王新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在儿童肝病患者中,乙型肝炎占了大多数,比例为61.4%[1].由于儿童乙肝往往缺乏临床症状,因此过去认为儿童乙肝病变较轻,肝脏炎症呈静止状态,可以不需治疗.事实上,由于小儿免疫系统不成熟,对入侵的肝炎病毒容易产生免疫耐受或免疫紊乱等,因此,小儿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容易成为慢性患者,其后果比成人感染更为严重,危害也大.
作者:杨丽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肝炎后肝硬化是各种病毒性肝炎进展至终末期常见的表现,在中国尤以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所致肝硬化为常见.中国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约9.75%,仅乙肝病毒携带者就达1.2亿,全国慢性乙肝患者约3 000万,30%转化为肝硬化;而丙肝病毒感染者在我国至少有3 840万例,它也是造成肝硬化的主要原因;这些均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
作者:吕善东 刊期: 2006年第05期